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对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婧 李静 +4 位作者 谢阿娜 郑青 袁有树 吴振龙 方才妹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1年第5期391-394,417,共5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与基地评估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监管的重要手段。文章总结了国内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发展及特点等实践经验,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提供借鉴,也为未来建立住培专业基地的认证提供思路。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认证 评估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0
2
作者 郦忆 周密 +2 位作者 陆勤 郑青 邵莉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第4期296-300,共5页
中外合作办学是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有效办学方式。上海交通大学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合作举办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紧紧围绕国家对一流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国际化改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 中外合作办学是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有效办学方式。上海交通大学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合作举办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紧紧围绕国家对一流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国际化改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医学人才的要求,在管理机制、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质量控制等方面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5年的院校教育开展系列教学改革,在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临床医学本科“1+4”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 医学教育国际化 人才培养 思考
原文传递
继续医学教育真实需求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胡慧明 张梦琪 陆斌杰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5年第6期596-600,共5页
目的通过调查继续医学教育数据,分析了解学习者的真实需求。方法通过回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07年至2012年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对学员的数量、职称、学科、地域分布、培训内容等相关客观数据.以及对学员的问卷调... 目的通过调查继续医学教育数据,分析了解学习者的真实需求。方法通过回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07年至2012年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对学员的数量、职称、学科、地域分布、培训内容等相关客观数据.以及对学员的问卷调查等主观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和归纳。结果数据显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学员参加医学新进展类学习班的比例(49.1%)明显高于内陆和中西部地区学员(42.9%),与此同时内陆和中西部地区学员参加医学诊疗规范类学习班的比例要高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学员:高级职称学员中参加医学新进展类学习班比例(51.7%)高于中低级职称学员(46.6%),表明对继续医学教育内容的需求与生源地、职称均相关(P〈0.05)。结论中国不同地区之间医学发展存在不均衡,政府应在卫生资源配置和卫生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所区别和侧重;今后继续医学教育应加强办班招生方向、内容设计等的研究,以便进一步提高医学教育资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医学教育 真实需求 有效性
原文传递
应用SECUE量表对临床实习生医患沟通技能评估的探索 被引量:16
4
作者 房佳蓉 胡冰 于昕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4年第12期1209-1214,共6页
目的 了解临床实习生医患沟通技能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建议。方法 对参加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习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考试的临床医学大四实习生进... 目的 了解临床实习生医患沟通技能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建议。方法 对参加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习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考试的临床医学大四实习生进行整群抽样形成样本1,在上海市4家中、西医三级医院对本科实习生进行随机抽样形成样本2。设计问卷结合SEGUE量表现场观察评分采样,应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u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及相关分析等方法。结果 样本1的SEGUE量表得分平均为12.54(总分24),得分率为52.25%,得分率较低;且在各维度的得分率中,“结束问诊”维度得分率最低为4.00%。样本2的中、西医临床实习生SEGUE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医学生沟通技能偏高。医患沟通技能相关影响因素中“医患沟通技能重要性认知”等因素的不同组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与SEGUE量表得分呈现正相关,但相关系数均很小,在0.1~0.3之间,彼此相关程度低。结论 临床实习生医患沟通技能整体水平不高,可通过引导和培养医学生职业兴趣,加强医患沟通技能重要性认知等,以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建议利用SEGUE量表对医学生沟通技能进行常规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SEGUE量表 沟通技能评估
原文传递
中英文文献中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热点比较分析
5
作者 叶卓俊 沈艳丽 +4 位作者 江晓 范抒磊 冯智英 孟超 袁蕙芸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比较分析中英文文献中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全科住培")的研究热点,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检索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中华医学期刊和科学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全科... 目的:比较分析中英文文献中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全科住培")的研究热点,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检索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中华医学期刊和科学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全科住培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6.2.R4进行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49篇中文文献和482篇英文文献。2004至2015年共发表英文文献222篇,是同期中文文献的近3倍,自2016年起中文文献年均发文量增至71.5篇,英文文献仅为33篇。英文文献中,源自中国的文献占比仅有1.9%(9/482),且中心性为0。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英文文献研究热点关注全科住培学员的综合能力培养、心理健康识别与管理、教育实践与成效评估和需求导向的课程设计;中文文献研究热点聚焦培养全科住培学员的岗位胜任力、优化培养模式、强化基地建设和评价教学效果。提升住培质量与学员综合能力是中英文文献共同的研究热点,中文文献更强调满足不同背景学员的培训需求,英文文献则侧重根据特殊人群需求和当前疾病流行趋势优化全科住培课程。结论:自2016年以来中文文献中全科住培研究热度增强,但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未来应当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提升我国全科住培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全科医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研究热点 比较分析
原文传递
全科医师临床沟通技能培训需求分析与改进策略
6
作者 陈燕 邵莉 +1 位作者 胡冰 王坚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4年第9期963-966,共4页
目的:指出全科医学教育的薄弱环节,探讨全科医师临床沟通技能培养方式及考评机制。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4家医院的100名全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师基本情况、其医患沟通交流技能现状与培训需求。结果在100名全科医师中,73... 目的:指出全科医学教育的薄弱环节,探讨全科医师临床沟通技能培养方式及考评机制。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4家医院的100名全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师基本情况、其医患沟通交流技能现状与培训需求。结果在100名全科医师中,73%(73/100)认为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是要加强医生沟通能力,在培训内容上71%(71/100)选择医患沟通实践课程,78%(78/100)倾向于个性化分析和指导的培训方式,57%(57/100)接受有经验的全科医生带教。结论针对全科医师沟通技能培训需求,应加强课程整合、临床实践教学、建立相应的培训考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师 沟通技能 培训需求 考核
原文传递
序贯制临床技能课程体系在住培阶段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江晓 邵莉 +5 位作者 陈燕 斯瑜 胡慧明 苏爱萍 郦忆 袁蕙芸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3年第12期1796-1801,共6页
目的评价序贯制临床技能课程体系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至2022年参加某临床医学院住培的30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46人)本科阶段接受过该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培养课程,... 目的评价序贯制临床技能课程体系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至2022年参加某临床医学院住培的30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46人)本科阶段接受过该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培养课程,对照组(254人)本科阶段未接受过该课程培养,观察进入住培基地共同经该课程体系培养后第一到第三年两组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统计方法有描述性分析、Kolmogorov-Smirnov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进入住培基地前,2020级[60.0(52.0,60.0)分vs.51.0(48.0,53.0)分]、2021级[54.0(52.0,56.0)分vs.51.0(48.0,53.0)分]和2022级[53.0(51.0,55.0)分vs.50.0(47.0,51.0)分]试验组住院医师的入基地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培满36个月,2020级试验组住院医师与对照组在结业考试通过率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P=0.273)。住培满12个月,试验组住院医师理论考核[124.0(123.8,125.0)分vs.115.0(101.0,125.0)分]和病史采集[92.0(91.0,95.0)分vs.85.1(79.3,94.5)分]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培满6个月、18个月、24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培满6个月[93.0(90.0,97.0)分vs.89.0(86.3,95.0)分]、12个月[94.0(92.0,95.0)分vs.89.0(87.0,92.0)分]和18个月[90.0(86.5,93.5)分vs.81.0(69.0,91.0)分],试验组住院医师体格检查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培满24个月,2020级[92.0(87.5,95.3)分vs.85.0(79.0,92.0)分]和2021级[94.0(87.0,96.0)分vs.90.0(84.0,95.0)分]试验组住院医师体格检查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临床技能课程体系有助于住院医师临床综合能力的提升,应当进一步优化体格检查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住院医师医患沟通技能和人文素养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制 临床技能课程 应用研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原文传递
非编码RNA在颅脑创伤中的调控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何征晖 何金灿 冯军峰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77-1080,共4页
颅脑创伤后的继发性脑损伤以及神经修复再生过程涉及大量相关基因的转录,多种非编码RNA(ncRNA)形成了对这些转录基因的精确调控网络。小分子RNA(miRNA)直接对神经损伤或再生相关基因表达进行调控,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环状RNA(circR... 颅脑创伤后的继发性脑损伤以及神经修复再生过程涉及大量相关基因的转录,多种非编码RNA(ncRNA)形成了对这些转录基因的精确调控网络。小分子RNA(miRNA)直接对神经损伤或再生相关基因表达进行调控,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环状RNA(circRNA)则通过结合miRNA对病理环境下神经细胞的功能状态发挥调控作用,它们是神经修复再生研究的潜在干预靶点;另外,分布于体液样本中的ncRNA也为准确判断颅脑创伤病情提供了参考。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ncRNA在颅脑创伤中的调控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成果,讨论其在临床诊治中的价值及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继发性脑损伤 临床应用研究 神经损伤 功能状态 调控网络 神经细胞
原文传递
溺水,急救正确姿势
9
作者 苏爱萍 《家庭用药》 2018年第9期16-16,共1页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说:全球每小时有40余人因溺水死亡;每年共有37万余人溺水死亡,而夏季是溺水的高发季节《全球溺水报告》中得出结论。全球半数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足25岁;5岁以下的儿童溺水发生率最高。 10种迹象辨别溺水者 大...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说:全球每小时有40余人因溺水死亡;每年共有37万余人溺水死亡,而夏季是溺水的高发季节《全球溺水报告》中得出结论。全球半数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足25岁;5岁以下的儿童溺水发生率最高。 10种迹象辨别溺水者 大家都以为溺水的人会惊慌呼救,但事实相反,很多溺水者会因为紧张,导致肌肉僵硬,喊不出来,根本无法挣扎和呼救,最终“安静地”在水里死去。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别溺水者?牢记这10种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溺水死亡 姿势 急救 世界卫生组织 溺水者 肌肉僵硬 死亡者 发生率
原文传递
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重大自身免疫病防诊治精准化策略研究
10
作者 吕良敬 《中国科技成果》 2021年第7期28-30,共3页
为阐明特定的生物标记物图谱在重大风湿病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以及预后预测及预防中的临床价值,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吕良敬教授牵头实施了"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重大自身免疫病防... 为阐明特定的生物标记物图谱在重大风湿病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以及预后预测及预防中的临床价值,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吕良敬教授牵头实施了"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重大自身免疫病防诊治精准化策略研究"项目.项目主要围绕生物标记物图谱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预测预防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并形成相应的防诊治临床策略;同时,项目还建立高效的生物标记物检测技术平台,并形成目标生物标记物的临床检验标准.在各课题组之间的通力合作下,项目进展顺利,取得多项成果并顺利通过绩效评价和结题验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自身免疫病 精准治疗 生物标记物 上海交通大学 系统生物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