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艰难梭菌感染治疗进展与对策
1
作者 李小露 张婷 《上海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439-443,共5页
艰难梭菌感染(CDI)是医院相关性腹泻的主要原因。CDI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给患者带来了沉重负担,也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日益增长的经济负担。因此,亟须寻找合适的CDI治疗方法。本文对儿童CDI的治疗及其进展进行介绍,主要集中在CDI的抗... 艰难梭菌感染(CDI)是医院相关性腹泻的主要原因。CDI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给患者带来了沉重负担,也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日益增长的经济负担。因此,亟须寻找合适的CDI治疗方法。本文对儿童CDI的治疗及其进展进行介绍,主要集中在CDI的抗菌药物选择和预防等方面,为选择最优治疗方案开辟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感染 治疗进展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17年儿童细菌感染及耐药监测 被引量:62
2
作者 付盼 王传清 +19 位作者 俞蕙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赵瑞珍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陈益平 杨锦红 张婷 张泓 邓慧玲 曹三成 曹清 王星 林爱伟 王世富 赫建华 高巍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6-411,共6页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2017年1至12月国内10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7年标准。结果共监测到67 ...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2017年1至12月国内10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7年标准。结果共监测到67 774临床分离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2.1%,革兰阴性菌占57.9%,前5位分离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8 904株,肺炎链球菌8 3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 976株,流感嗜血杆菌6 51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 618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孢菌在新生儿组及非新生儿组分别占17.9%和9.5%、42.9%和55.4%、39.5%和24.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两组检出率为35.8%和39.5%。非脑膜炎来源肺炎链球菌分离株中,青霉素不敏感株在新生儿组和非新生儿组分别为23.2%和21.7%,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检出率在两组分别为54.8%和59.9%。结论我国儿童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检出比例逐年升高,新生儿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儿童定点医院管理经验分享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建国 范巧玲 +11 位作者 陆春梅 许普 闫钢风 淳于凌峰 刘亚尊 陈轶维 卢燕鸣 张婷 俞蕙 王立波 许姜姜 周文浩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39-845,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全球性疫情给传统医疗模式带来巨大挑战。2022年3~5月,上海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由于Omicron变异株传染性强、容易免疫逃逸发生疫苗突破性感染,儿童病例数骤增。儿童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设立,在儿童专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全球性疫情给传统医疗模式带来巨大挑战。2022年3~5月,上海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由于Omicron变异株传染性强、容易免疫逃逸发生疫苗突破性感染,儿童病例数骤增。儿童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设立,在儿童专科医院和方舱医院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自2022年4月7日至6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儿童新冠肺炎病例定点医院共收治871例儿童新冠肺炎病例,其中3岁以下儿童568例(65.2%),轻型/普通型病例870例(99.9%),1例重型病例。该文报告该定点医院对儿童新冠肺炎病例的管理经验,主要包括:构建病例入院流程,强化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规范化诊疗,优化重症管理预警和救治系统,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亲子”护理策略,落实“一人一策”中医中药治疗方案,优化出院流程、加强床位周转,严格全轨迹防控、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构建结构化病历系统、借助信息平台、适应病例大流量工作模式,开展科学研究、分析诊疗经验等。[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8):839-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Omicron变异株 医院管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病毒清除时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郑章乾 陈乡 +7 位作者 陈轶维 周建国 卢燕鸣 王立波 周文浩 张婷 俞蕙 闫钢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0-224,共5页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免疫抑制状态儿童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定量分析研究较少。目的探讨新冠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儿童病毒清除的时间差别,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精准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临床...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免疫抑制状态儿童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定量分析研究较少。目的探讨新冠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儿童病毒清除的时间差别,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精准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临床数据。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为队列人群,分为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分为绝对免疫抑制、相对免疫抑制和实施免疫抑制疗法,以免疫抑制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和新冠病毒感染的分型与非免疫抑制组行1∶3匹配。以鼻咽拭子新冠病毒PCR检测拷贝数阈(Ct)值≥35为队列终点。主要结局指标新冠病毒清除时间。结果2022年4月12日至2022年5月12日在上海市新冠病毒感染定点收治医院符合本文共同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连续病例728例。免疫抑制组33例,其中绝对免疫抑制8例,相对免疫抑制23例,接受免疫抑制疗法2例(不包括绝对和相对免疫抑制患儿)。非免疫抑制组匹配后99例。2组临床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和疫苗接种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6.5±6.8)和(10.3±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轻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4.0±8.3)和(9.7±3.1)d,普通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8.3±4.9)和(11.2±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9~14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为0.005~0.039)。2组普通型病例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10~15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2周后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3例(9%),临床分型均较前轻,3例均未接种新冠疫苗。结论Omicron株感染的免疫抑制患儿病毒清除时间较非免疫抑制患儿显著延长,主要反映在第9~14天,免疫抑制患儿病毒复阳风险高,提示需要更长的隔离时间和转阴后严格的病毒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免疫系统 核酸检测 病毒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梭菌感染病原学检测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小露 张婷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7期772-774,共3页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odes dif?cile infection,CDI)是指艰难梭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等。近年来,CDI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表现为复发率,严重程度及病死率增高[1-2]。2011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流行病...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odes dif?cile infection,CDI)是指艰难梭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等。近年来,CDI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表现为复发率,严重程度及病死率增高[1-2]。2011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艰难梭菌是医疗保健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达到12.1%[3]。自2000年以来,CDI死亡率也逐年上升,在地方性流行期间为4.5%~5.7%,在大流行期间为6.9%~16.7%[4]。儿童CDI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约为13.8例/100000人,71%来自社区感染[5]。但目前很多医院对CDI的检测手段十分有限,且诊断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感染 病原学检测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20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33
6
作者 何磊燕 付盼 +22 位作者 吴霞 王传清 俞蕙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王红梅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张婷 张泓 陈益平 杨锦红 林爱伟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曹三成 郝建华 高巍 黄园园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14-420,共7页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2015年成立后,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代表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ISPED要...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2015年成立后,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代表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ISPED要求成员单位统一细菌培养、鉴定方法以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条件和方法,要求以统一格式上报分离到的有效菌株和细菌耐药资料,汇总数据后统计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11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20)判断标准。主要结局指标儿科菌群分布特征及细菌耐药性变化,重点为多重耐药菌(MDROs)在儿科群体中的检出情况。结果共对42786临床分离株进行监测,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比例分别为38.5%和61.5%。前5位分离株依次是:大肠埃希菌(16.4%)、金黄色葡萄球菌(12.6%)、肺炎链球菌(9.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3%)和肺炎克雷伯菌(7.0%)。新生儿组前3位主要致病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9.3%)、大肠埃希菌(18.6%)和肺炎克雷伯菌(13.2%),非新生儿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6.2%)、金黄色葡萄球菌(11.7%)和肺炎链球菌(11.2%)。呼吸道标本的比例由2019年的53.9%降至2020年的45.2%。MDROs对临床多种抗生素呈现高水平耐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4.9%、9.5%和33.5%,其中CR-PA在新生儿组检出率高于非新生儿组(19.4%vs 9.2%),CR-AB在新生儿组的检出率低于非新生儿组(14.8%vs 37.1%);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31.5%和75.9%。结论2020年MDROs在儿童患者中的总体检出率较2019年降低,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也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 20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21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29
7
作者 付盼 王传清 +24 位作者 俞蕙 吴霞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王红梅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张婷 张泓 陈益平 杨锦红 林爱伟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曹三成 郝建华 高巍 黄园园 项红霞 卓志强 黄美恋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5-362,共8页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监测中国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迁和耐药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监测中国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迁和耐药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13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21年标准。各成员单位统一细菌培养、鉴定方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条件和方法,每年以统一格式上报分离到的有效菌株和细菌耐药资料,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儿科菌群分布特征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变化。结果2021年ISPED单位共分离到63508株临床有效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比例分别为39.9%和60.1%。前10位分离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2.7%、肺炎链球菌12.3%、金黄色葡萄球菌11.6%、流感嗜血杆菌11.4%、卡他莫拉菌6.5%、肺炎克雷伯菌5.2%、铜绿假单胞菌4.0%、表皮葡萄球菌3.7%、鲍曼不动杆菌2.4%和化脓性链球菌2.1%。不同年龄组的主要分离菌分布不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新生儿中分离率最高(18.7%),肺炎链球菌是>28 d至5岁儿童主要分离菌(13.6%~20.8%),大肠埃希菌是>5岁儿童最主要分离菌(22.4%)。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为9.6%。多重耐药菌(MDROs)对临床多种抗生素呈现高水平耐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4.6%、14.8%、6.7%和30.7%,CR-PA在新生儿组检出率较高,CR-AB在非新生儿组检出率较高,CR-PA和CR-AB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在非新生儿组中均明显高于新生儿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3.2%。结论2021年MDROs在ISPED中总体检出率较往年降低,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也有所降低,应警惕新生儿群体中CR-PA的感染与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 20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和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重症肺炎1例 被引量:8
8
作者 时艳艳 卢燕鸣 +9 位作者 闫钢风 郑章乾 张美 张莹 俞蕙 张婷 陈轶维 王立波 周建国 周文浩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0-602,共3页
患儿男,3岁10月龄,因“间歇发热2周伴咳嗽、气促”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定点医院隔离病房。患儿病初发热,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热退2 d再次持续高热>3 d伴气促、吸气性凹陷,胸部CT示右肺下... 患儿男,3岁10月龄,因“间歇发热2周伴咳嗽、气促”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定点医院隔离病房。患儿病初发热,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热退2 d再次持续高热>3 d伴气促、吸气性凹陷,胸部CT示右肺下叶片状密度影,诊断“重型新冠肺炎”,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宏基因组病原检测确诊为混合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好转出院。提示临床医生诊治重型新冠肺炎时需警惕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济医院 右肺下叶 间歇发热 吸气性 重症肺炎 临床医生 定点医院 肺炎支原体
原文传递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病毒核酸转阴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殷荣 陆权 +17 位作者 焦佳丽 林凯 王超 袁浪 丁颖 董娜 王冰洁 牛艳华 方永双 刘威 孙祎璠 邹冰 张晓娥 肖培 孙蕾 杜欣 朱莹莹 董晓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07-1311,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鼻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22年4月25日至6月8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定点救治医院)因确诊新型冠状... 目的了解上海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鼻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22年4月25日至6月8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定点救治医院)因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住院的177例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资料。根据患儿胸部影像学表现分为轻型、普通型组;按感染年龄将未接种疫苗患儿分为<3岁、3~<18岁组;根据疫苗接种情况将3~<18岁患儿分为未接种、接种1剂次、接种2剂次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77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中男96例、女81例,发病年龄3(1,6)岁,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为(10.3±3.1)d。轻型138例、普通型39例。3~<18岁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适龄儿童中未接种疫苗55例、接种1剂次5例、接种2剂次36例。接种2剂次疫苗患儿末次疫苗接种时间≤6个月比>6个月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更短[(7.1±1.9)比(10.8±3.0)d,t=-3.23,P=0.004]。单因素分析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受未接种疫苗患儿年龄、基础疾病、消化道症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的影响(t=3.87、2.55、2.04、4.24、3.51、2.92,F=16.27,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β=-0.33,95%CI-0.485~-0.182,P<0.001)、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剂次增多(β=-0.79,95%CI-1.463~-0.120,P=0.021)是患儿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缩短的保护因素,淋巴细胞比例减少(β=-0.02,95%CI-0.044~-0.002,P=0.031)、有基础疾病(β=1.52,95%CI 0.363~2.672,P=0.010)则是患儿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细胞比例减少、有基础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病毒核酸转阴时间长,年龄增长、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剂次增多患儿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株 病毒 核酸转阴
原文传递
2016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41
10
作者 王传清 王爱敏 +20 位作者 俞蕙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赵瑞珍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张婷 张泓 陈益平 杨锦红 林爱伟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曹三成 赫建华 高巍 韩书珍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 了解我国儿童细菌耐药现状.方法 现况调查.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细菌来源于国内10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仪器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试验采用E-test法,革兰阴性杆菌美罗培南药物敏感性试验采... 目的 了解我国儿童细菌耐药现状.方法 现况调查.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细菌来源于国内10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仪器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试验采用E-test法,革兰阴性杆菌美罗培南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6年判断标准.不同年龄组(新生儿组和非新生儿组)、不同来源分离株耐药率采用WHONET5.6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对56 214临床分离株进行监测,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1.5%(23 328株),革兰阴性菌占58.5%(32 886株),前5位分离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7 995株(14.2%)、金黄色葡萄球菌6 468株(11.5%)、肺炎链球菌6 225株(11.1%)、流感嗜血杆菌5 435株(9.7%)、肺炎克雷伯菌4 523株(8.0%).新生儿组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7.4%(326/1 189)、8.1% (29/358)、2.0%(27/1 362)、19.5% (34/174)、49.7%(230/463),非新生儿组分别为15.4% (512/3 327)、4.8% (40/841)、2.3%(151/6 564)、13.7%(252/1 840)、53.4%(860/1 61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新生儿组和非新生儿组的比例分别为46.2%(649/1 404)、33.3%(1 668/5 010).新生儿和非新生儿组肺炎链球菌(非脑脊液)分离株青霉素不敏感比例分别为17.6% (6/34)、18.2%(1 121/6 158),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阳性比例分别为33.8%(47/139)、44.4%(2 345/5 282).结论 我国儿童细菌耐药性特别是新生儿细菌耐药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抗菌药 儿童 耐药
原文传递
基因突变致LIG4综合征临床及基因特征
11
作者 刘红红 王怡仲 +3 位作者 肖咏梅 吴胜男 张育才 张婷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0-538,共9页
目的探讨LIG4综合征的临床及基因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感染科2014年6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3例LIC4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儿均为女性,均以反复慢性腹泻或反复呼吸道感染就诊... 目的探讨LIG4综合征的临床及基因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感染科2014年6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3例LIC4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儿均为女性,均以反复慢性腹泻或反复呼吸道感染就诊,临床表现为小头畸形,“鸟头样”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迟缓及反复感染等典型表现;血常规示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降低,免疫功能示T、B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临床倾向于免疫缺陷病。基因检测结果示例1存在LIG4致病基因纯合变异,c.833G>T(p.R278L),具有严重临床表型;例2存在LIG4致病基因复合杂合变异,c.883G>T(p.R278L)、c.1144_1145delCT(p.L382EfsX5);例3存在LIC4致病基因复合杂合变异,c.28_29delCT(p.vallOfs)、c.1341G>T(p.Trp447cys),其中此移码突变位点c.28_29delGT尚未见报道。例1因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死亡;例2行预防性抗感染,定期输注人免疫球蛋白支持,仍有反复感染,后失访;例3行亲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建正常免疫功能,现随访近2年未发生反复感染。检索到国内外文献已发表的LIG4综合征共有46例报道,其中国内报道13例和1个LIG4综合征家系。结论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多重感染且伴有T、B淋巴细胞减少、生长发育迟缓、小头畸形的患儿应考虑免疫缺陷病,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及产前筛查。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免疫重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4综合征 免疫缺陷 感染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疫苗接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
12
作者 叶颖子 卢燕鸣 +10 位作者 许普 陆春梅 陈轶维 胡会 范巧玲 张晓艳 王立波 俞蕙 张婷 周建国 周文浩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02-1306,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儿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以2022年4月7日至5月19日在上海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收治的189例3~14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儿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以2022年4月7日至5月19日在上海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收治的189例3~14岁新冠肺炎患儿为队列人群,按照疫苗接种情况分为未接种组和接种组,总结分析患儿年龄、性别、分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对疫苗接种情况和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相关性进行Cox混合效应回归模型分析。并对未接种组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儿未接种疫苗原因。结果189例3~14岁新冠肺炎患儿中男95例(50.3%)、女94例(49.7%),年龄5.7(4.1,8.6)岁。未接种组117例(61.9%)、接种组72例(38.1%)。接种组年龄大于未接种组[8.8(6.8,10.6)比4.5(3.6,5.9)岁,Z=9.45,P<0.001]。临床表现、疾病分型及检验结果组间比较,除咳嗽症状发生率接种组高于未接种组[68.1%(49/72)比50.4%(59/117),χ^(2)=5.67,P=0.017],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曲线及Cox混合效应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接种组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短于未接种组[8(7,10)比11(9,12)d,Z=5.20,P<0.001;矫正HR=2.19(95%CI 1.62~2.97)]。未接种疫苗原因问卷调查发放115份问卷,收集有效问卷112份(97.4%),其中家长认为患儿不在接种适龄范围(51例,45.5%)及身体特殊情况(47例,42.0%)是未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结论接种疫苗可以有效缩短新冠肺炎患儿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应积极制定针对性方案,提高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 疫苗接种 Omicron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