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期诊断的一例孤立性17,20碳链裂解酶缺乏症临床和基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周迪禹 邱文娟 +7 位作者 徐卯升 罗继航 叶军 韩连书 张惠文 余永国 梁黎黎 顾学范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19-622,共4页
目的 分析孤立性17,20碳链裂解酶缺乏症婴儿的临床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对1例8月龄46,XY,女性外阴表型的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患儿因"双侧腹股沟部包块,46,XY性腺发育不全"就诊,其血压正常。实... 目的 分析孤立性17,20碳链裂解酶缺乏症婴儿的临床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对1例8月龄46,XY,女性外阴表型的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患儿因"双侧腹股沟部包块,46,XY性腺发育不全"就诊,其血压正常。实验室检查显示孕酮29.35(参考范围0.09-1.00)nmol/L,17羟-孕酮10.9(参考范围0.6-2.6)nmol/L,睾酮0.7(参考范围0.1-3.1)nmol/L,硫酸脱氢表雄酮〈0.15(参考范围0.80-5.6)mg/L,雄烯二酮〈0.3 (参考范围0.6-3.1) μg/L,血钠、钾、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正常。黄体生成素6.6(参考范围0.6-1.7)U/L,卵泡刺激素1.8 (参考范围0.5-3.7)U/L,雌二醇37.66(参考范围73.4-146.8)pmol/L。提取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DNA,采用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对200余个性发育相关基因进行分析,并对所发现的突变Sanger测序验证,患儿携带分别来自父母等位基因的CYP17A1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c.1226C〉G(p.Pro409Arg,P409R)和c.707T〉G(p.Val236Gly, V236G),V236G为可能致病的新突变,结合临床该患儿确诊为孤立性17,20碳链裂解酶缺乏症。结论 孤立性17,20碳链裂解酶缺乏症婴儿表现为46,XY性腺发育不全,血压正常,孕酮和17OHP水平升高,患儿携带CYP17A1基因的P409R和V236G复合杂合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 17 20碳链裂解酶缺乏症 CYP17A1基因 下一代基因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