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围手术期医院获得性白色念珠菌血症五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魏红霞 曹露露 +2 位作者 张明军 谢伟 朱晓东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8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围手术期发生白色念珠菌血症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对2014年10月8日—10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围手术期医院获得性白色念珠菌血症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小儿围手术期发生白色念珠菌血症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对2014年10月8日—10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围手术期医院获得性白色念珠菌血症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入重症监护室时小儿危重症评分(77.00±7.70)分,4例重度营养不良。术前诊断短肠综合征3例,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及先天性食管闭锁各1例。5例均有发热,其中4例因获得性白色念珠菌血症发生脓毒症,2例出现肝功能损害,3例出现血小板减少。5例均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胃管和导尿管,并应用广谱抗生素,进行胃肠外营养,4例行胃肠道手术,3例行有创机械通气。5例均符合白色念珠菌血症相关诊断标准,确诊后均予抗真菌治疗。5例住重症监护室时间(45.80±13.31)d,总住院时间(97.40±20.63)d。住重症监护室期间死亡1例,后续随访90 d内死亡2例。结论小儿围手术期白色念珠菌血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临床对于先天发育异常、住院时间长、重度营养不良、小儿危重症评分低、导管留置时间长的围手术期危重患儿需警惕念珠菌感染发生,合理初始治疗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血症 婴儿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在儿童危重症抗感染治疗中的药学服务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周佳 朱晓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3715-3719,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儿童危重症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相关典型案例,介绍临床药师在儿童危重症抗感染治疗决策制订中的药学服务切入点。结果:临床药师可以结合病原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制订多药耐药病原菌...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儿童危重症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相关典型案例,介绍临床药师在儿童危重症抗感染治疗决策制订中的药学服务切入点。结果:临床药师可以结合病原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制订多药耐药病原菌抗感染治疗方案、以药动学/药效学为工具优化抗感染用药方案、排除药品不良反应对儿科抗感染治疗的干扰,以及在充分遵循指南的同时兼顾患儿家庭的经济因素为切入点,为医师提出切实可行的抗感染治疗方案。结论:临床药师运用自身所掌握的药学专业知识,在儿童危重症抗感染治疗中开展药学服务,可充分发挥专业协助作用,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临床药师 危重症感染 抗感染药物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危重症患儿脑功能监测中价值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早期治疗危重症患儿脑损伤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邢莉莉 张敏 +2 位作者 魏红霞 朱月钮 朱晓东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8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危重症患儿脑功能监测中价值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GM1)早期治疗危重症患儿脑损伤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症患儿60例,...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危重症患儿脑功能监测中价值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GM1)早期治疗危重症患儿脑损伤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症患儿60例,根据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分为危重组(PCIS≤80分)和非危重组(PCIS>80分)两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入院后24、72 h和7 d血清NSE蛋白含量。后将前述脑功能监测研究中危重组30例作为常规治疗组,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重症医学科收治的PCIS≤80分的危重症患儿16例作为GM1治疗组。GM1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M1,常规治疗组予常规治疗。检测比较两组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血清NSE蛋白含量,并分析GM1治疗对危重症患儿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天数和病死率的影响。结果危重组与非危重组入院后24、72 h及7 d血清NSE蛋白含量均高于正常参考值。危重组入院后24、72 h及7 d血清NSE蛋白含量均较非危重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血清NSE蛋白含量GM1治疗组较入院时降低,常规治疗组较入院时升高,GM1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M1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ICU住院天数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E有助于早期评估危重症患儿脑损伤程度,在危重症患儿脑功能监测中有重要价值。危重症患儿早期应用GM1对减轻脑损伤、促进脑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作用,但对减少ICU住院天数及降低病死率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儿童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合作模式在食管闭锁手术后食管气管瘘复发规范化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旻中 俞炬明 +6 位作者 谢伟 颜伟慧 李菁 黄琦 王俊丽 潘伟华 王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108-1115,共8页
目的食管气管瘘复发(recurrent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rTEF)是食管闭锁手术后的复杂并发症,其治疗通常需要多学科共同干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近年来采取多学科合作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对rTEF展开治疗... 目的食管气管瘘复发(recurrent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rTEF)是食管闭锁手术后的复杂并发症,其治疗通常需要多学科共同干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近年来采取多学科合作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对rTEF展开治疗。本研究旨在总结本院MDT模式下rTEF的治疗经验,并评估其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9月至2020年12月本院诊治的164例rTEF患者临床资料以及随访结果。MDT团队包括小儿外科、放射介入科、小儿消化营养科、小儿呼吸科、小儿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儿童保健科医生,多学科协作针对术前评估、围手术期处理及术后随访环节,制定规范化诊治方案。结果164例rTEF患者中,115例首次手术采用胸腔镜术式,49例首次手术为开胸手术。术前有33例存在气管软化,21例存在声带麻痹,6例存在喉软化。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27.4%;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为21.3%;9.1%的患者出现rTEF;6例死亡,病死率为3.7%。19例术后撤离呼吸机困难,包括气管软化9例,喉软化3例,气管内赘生物7例;10例经保守治疗缓解,1例气管软化患者经气管切开术痊愈,1例喉软化患者经声门上成形术痊愈,7例气管内赘生物经内镜下治疗获痊愈。本院MDT模式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esophageal atresia,EA)术后rTEF并发症发生率、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长、平均ICU停留时长以及平均住院时长呈逐年下降趋势。手术后平均随访33.6个月,29例存在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其中6例接受抗反流手术,其余患者经保守治疗得以缓解。结论针对rTEF采取MDT模式下的规范化治疗有助于提高rTEF的疗效,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先天性 手术后并发症/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治疗 食管气管瘘复发 多学科合作模式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饶维暐 谢伟 +1 位作者 夏昊 王朋朋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外科重症监护病房(PSICU)医院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为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PSICU符合院内感染标准患儿214例临床资料,分析感染致病菌分布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 目的 探讨小儿外科重症监护病房(PSICU)医院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为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PSICU符合院内感染标准患儿214例临床资料,分析感染致病菌分布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14例患儿中共分离281株菌株,革兰阴性菌(G-菌)最为多见,占69.75%(196/281),G+菌占19.93%(56/281),真菌占10.32%(29/281).革兰阴性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多见,革兰阳性菌中以溶血性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多见.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的复合制剂对革兰阴性菌耐药率较低,糖肽类对所有革兰阳性菌均敏感.结论 本院小儿外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以G-为主,其次为G+菌,病原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加强PS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提供依据,有效遏制滥用抗菌药,预防院内感染,提高医院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感染/微生物学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细菌/分离和提纯
原文传递
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并发心力衰竭2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朋朋 朱晓东 +1 位作者 饶维暐 谢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08-511,共4页
目的探讨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IHHE)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例婴儿型IHHE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女性,产前超声示胎儿左腹部不均质回声团,生后第5天经磁共振成像、CT检查... 目的探讨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IHHE)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例婴儿型IHHE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女性,产前超声示胎儿左腹部不均质回声团,生后第5天经磁共振成像、CT检查确诊,生后7天出现心力衰竭,于出生15天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确诊IHHE,2月龄时复查无异常。例2男性,出生第15天时因新生儿黄疸入院,并很快出现心力衰竭,经磁共振、CT检查临床确诊IHHE。因病情进展迅速,于术前合并失代偿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婴儿型IHHE合并心力衰竭者病死率高,早识别、早干预、多学科干预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 心力衰竭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盲袋翻转成形食管延长术治疗Ⅰ型食管闭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邬文杰 潘伟华 +3 位作者 严文波 谢伟 龚一鸣 王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近端食管盲端呈囊袋样扩张所可能产生的较为富裕的自身食管组织舌状襻翻转后管状成形以延长食管,从而达到一期食管重建的目的,进而提高Ⅰ型食管闭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3例近端食管盲袋... 目的探讨利用近端食管盲端呈囊袋样扩张所可能产生的较为富裕的自身食管组织舌状襻翻转后管状成形以延长食管,从而达到一期食管重建的目的,进而提高Ⅰ型食管闭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3例近端食管盲袋呈囊袋状扩张的Ⅰ型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经造影观察并多维度测量近端盲端食管的长度、宽度,预估可能翻转并形成食管延长的长度,评估一期食管重建的可能性。同时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词为"esophageal atresia/flap",对2016年12月前报道的采用近端食管盲袋翻转成形食管重建术治疗的先天性食管闭锁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结果 3例均一期完成食管重建,翻转后延长食管长度2.5~3 cm,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吻合口狭窄2例,分别经保守治疗和球囊扩张后痊愈出院。出院随访3~5年,无一例喂养困难或反复呼吸道感染。复习国外文献获得病例82例,其中型11例,Ⅲ型70例,Ⅳ型1例。结论近端食管盲袋翻转成形食管重建术是治疗近端食管呈囊袋状扩张的Ⅰ型先天性食管闭锁的有效方法,食管本身作为替代物优势明显,术后远期功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近端囊袋样扩张 舌状襻翻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膀胱功能分类评估的儿童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个体化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年年 《护理管理杂志》 2016年第12期900-90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评估及个体化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64例神经源性膀胱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膀胱功能分类评估结果,针对协调性痉挛性膀胱、失协调性痉挛性膀... 目的探讨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评估及个体化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64例神经源性膀胱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膀胱功能分类评估结果,针对协调性痉挛性膀胱、失协调性痉挛性膀胱、协调性驰缓性膀胱、失协调性弛缓性膀胱、近似生理性膀胱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尿动力学指标改善,尿路感染阳性率降低,生命质量评分降低(P<0.01),且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患儿,根据膀胱功能分类评估结果,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儿尿动力学指标,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膀胱 分类评估 个体化护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儿科急诊现状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婷彦 闫钢风 +3 位作者 张育才 朱晓东 陆国平 王莹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了解目前上海市儿科急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儿科急诊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上海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儿科急诊进行现状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8份,有效问卷28份。28家医院中6家无行政上独立的儿科... 目的了解目前上海市儿科急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儿科急诊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上海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儿科急诊进行现状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8份,有效问卷28份。28家医院中6家无行政上独立的儿科急诊或者无独立的儿科急诊区域。22家医院中,除了1家二级医院缺少儿科急诊专科医生,其余医院儿科急诊专科医生数平均9.7名。儿科急诊专科医生占在岗医生数的比例平均为70.0%。22家医院中,18家(81.8%)儿科急诊是24 h开放的,14家(63.6%)具有独立的预检分诊,8家(36.4%)儿童急救室与成人合用。22家医院中,20家医院填写了儿科年急诊总量,儿科年急诊总量在2791~467428例次,平均为93966.65例次。结论上海市二级以上医院儿科急诊仍然存在发展不均衡、人力资源不足、人员培训不达标、设备配备不齐全、关键急救技术缺失等问题,儿科急诊的建设与管理仍需要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调查 儿科 急诊
原文传递
1例先天性膈疝患儿围手术期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茂昌 徐华 +1 位作者 周佳 谢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42-1746,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先天性膈疝患儿围手术期的药学监护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先天性膈疝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手术期治疗过程,从优化镇静镇痛、抗感染方案制定以及血管活性药物选择等方面讨论该病种患儿药学监护思路及策略。... 目的探讨重症先天性膈疝患儿围手术期的药学监护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先天性膈疝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手术期治疗过程,从优化镇静镇痛、抗感染方案制定以及血管活性药物选择等方面讨论该病种患儿药学监护思路及策略。结果临床药师以维持患儿呼吸循环稳定、控制术后感染为主要出发点提供药学技术支撑,协助临床医师进行用药决策,使该患儿成功度过术后危险期。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先天性膈疝用药监护,通过紧密结合各类药物不同品种药理学特性与患儿病理生理学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提高重症患儿个体化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药物 先天性膈疝 药学监护 镇静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集束化护理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琳 许莉莉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7年第6期8-11,共4页
综述了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原因,认为集束化护理能集合多种护理干预并发挥疾病预防的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氏肺胞子菌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的药学监护实践
12
作者 徐静静 周佳 谢伟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卡氏肺胞子菌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治疗中的作用,为患儿的药物治疗及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卡氏肺胞子菌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的诊疗过程,协助临床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对患儿进行个体化药学监护,针对...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卡氏肺胞子菌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治疗中的作用,为患儿的药物治疗及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卡氏肺胞子菌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的诊疗过程,协助临床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对患儿进行个体化药学监护,针对重点药物进行用药指导,保证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结果药师在卡氏肺胞子菌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病情急性期协助临床医师选择初始抗感染用药品种及剂型,在治疗过程中对可疑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药源性疾病的鉴别,提出处理建议。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实施药学监护,协同临床医师优化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患儿的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肺胞子菌肺炎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β蛋白和脑电图在危重症患儿脑功能监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邢莉莉 张敏 朱晓东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S100β蛋白和脑电图监测在危重病例患儿脑功能监测中的价值。方法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将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入我科患儿分为危重组(评分≤80分)30例和非危重组(评分〉80分)30例。在收治我科后24 h、72 h、1周3个时... 目的探讨S100β蛋白和脑电图监测在危重病例患儿脑功能监测中的价值。方法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将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入我科患儿分为危重组(评分≤80分)30例和非危重组(评分〉80分)30例。在收治我科后24 h、72 h、1周3个时间点分别收集患儿血清标本并动态监测患儿脑电图。收集标本使用ELISA方法检测S100β蛋白量。结果危重组男22例,女8例;年龄(3.68±1.37)岁。非危重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52±0.86)岁。两组患儿的性别比例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组患儿入院时Glasgow评分为(8.67±1.83)分,明显低于非危重组(13.05±2.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4 h、72 h、1周3个时间点危重组患儿血清S100β蛋白量为(112.55±29.20)μg/L、(120.86±17.10)μg/L、(279.82±28.80)μg/L,明显高于非危重组(0.51±0.06)μg/L、(0.32±0.03)μg/L、(0.34±0.05)μg/L(P〈0.05);但组内3个时间点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72 h、1周3个时间点危重组患儿脑电图检查异常率[19例(63.3%)、18例(60.0%)、20例(66.7%)]明显高于非危重组[9例(30%)、7例(23.3%)、6例(20.0%)](P〈0.05)。结论S100β蛋白和动态脑电图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危重症患儿脑损伤情况,有助于临床病情评估,在危重患儿脑功能监测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儿 脑功能 S1003蛋白 脑电图
原文传递
健康教育在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莉莉 朱晓东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661-662,664,共3页
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为服务对象实施优质护理中所必须完成的基本职责之一,而儿科重症监护室(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所诊治的对象为身患危重症的儿童,由此,PICU之健康教育更为必要、却更具... 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为服务对象实施优质护理中所必须完成的基本职责之一,而儿科重症监护室(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所诊治的对象为身患危重症的儿童,由此,PICU之健康教育更为必要、却更具挑战性。本文对现有的PICU之护理健康教育能力进行分析,提出问题,阐明对策,力求更好地提升PICU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为临床上提供优质而全面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重症监护室 健康教育 护理
原文传递
儿科重症感染治疗策略的再认识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晓东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392-396,共5页
在儿科临床领域,重症感染、抗生素耐药和脏器功能的发育未完善是儿科医师面对的难题,“重锤猛击”和“降阶梯治疗”策略是临床抗感染领域的重要方法,其所强调的早期、广覆盖抗生素治疗挽救了众多儿科危重症患者。与此同时,一些问题... 在儿科临床领域,重症感染、抗生素耐药和脏器功能的发育未完善是儿科医师面对的难题,“重锤猛击”和“降阶梯治疗”策略是临床抗感染领域的重要方法,其所强调的早期、广覆盖抗生素治疗挽救了众多儿科危重症患者。与此同时,一些问题逐渐显现:是否会导致抗生素的过度使用、降阶梯的时机、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等。鉴于缺乏儿科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因此需要在儿童危重症抗感染治疗过程中注重以微生物学检测和临床药学为导向。以微生物检测结果指导更精准的抗生素选择,以避免“广覆盖”式抗生素使用及其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充分考虑儿科危重症的病理生理变化,遵循临床药学所制定的抗生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原则,以血药浓度监测为手段,合理应用抗生素。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验证,将为儿科抗感染治疗提供更好、更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感染 抗生素 微生物学 临床药学
原文传递
危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病风险评估模型临床应用进展
16
作者 魏红霞 朱晓东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6年第7期544-547,共4页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是导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发生于非粒细胞缺乏的危重患者,早期诊断以及准确地筛选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性抗真菌治疗逐渐得到重视。应用统计学多因素分析方法确...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是导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发生于非粒细胞缺乏的危重患者,早期诊断以及准确地筛选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性抗真菌治疗逐渐得到重视。应用统计学多因素分析方法确立IFD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真菌感染风险评估模型。念珠菌评分可用于选择高危患者接受早期抗真菌治疗。该文就非粒细胞缺乏的危重患者真菌感染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及验证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病 危重症患者 风险评估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孙夏烨 朱月钮 +2 位作者 魏红霞 张明军 朱晓东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乌司他丁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儿童重症肺炎治疗情况,其中对照组52例,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静脉滴注,20kU/(kg·d),疗程5d。观察患儿临床体征... 目的观察并探讨乌司他丁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儿童重症肺炎治疗情况,其中对照组52例,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静脉滴注,20kU/(kg·d),疗程5d。观察患儿临床体征变化(体温、肺部哕音消失时间);评判治疗效果(氧疗时间、PICU入住天数、总住院天数);监测感染指标[外周血WBC计数、C反应蛋白(C.reac.five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恢复正常时间];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5.81±1.26)d,对照组为(8.04±1.38)d,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8.42,P〈0.01)。感染监测指标:治疗组WBC计数、CRP及PCT恢复正常的时间分别为(5.35±1.39)d、(6.98±1.66)d、(6.13±1.72)d,明显短于对照组[(6.65±1.79)d、(8.17±1.64)d、(7.52±1.78)d](P〈0.01)。治疗组入住PICU时间为(8.44±2.47)d,明显短于对照组(10.62±3.13)d(t=-3.84,P〈0.05)。两组的肺部哕音消失时间、氧疗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未发现应用乌司他丁治疗的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针对儿童重症肺炎,在有效的抗感染、呼吸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作为抗炎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感染指标,缩短入住ICU的时间,且无不良反应,其可作为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重症肺炎 乌司他丁
原文传递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燕青 朱晓东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739-741,共3页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属于烯醇化酶中的一种同工酶,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并特异性存在于神经元、神经内分泌细胞和少突胶质内.NSE的活性在脑组织细胞中最高,在外周神经和神经分泌组织内居中,最低则...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属于烯醇化酶中的一种同工酶,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并特异性存在于神经元、神经内分泌细胞和少突胶质内.NSE的活性在脑组织细胞中最高,在外周神经和神经分泌组织内居中,最低则在非神经组织、血清和脑脊液中.NSE的活性改变与导致神经损伤的许多神经性疾病关系密切.本文就NSE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小儿 神经内分泌细胞 应用 活性改变 糖酵解途径 脑组织细胞
原文传递
小儿急性肺损伤及其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夏烨 朱晓东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40-142,共3页
小儿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以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其更严重的表现,属于小儿常见的危重症之一。
关键词 小儿急性肺损伤 生物标记物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 临床综合征 LUNG 危重症
原文传递
危重症患儿继发性胰腺损害诊疗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位苹 朱晓东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325-327,共3页
临床上危重症患儿继发性胰腺损害是指既往无胰腺疾病的危重症患儿发生的继发性胰腺损伤,以血清淀粉酶或血脂肪酶升高为主要表现[1],且起病急,病程短,可严重威胁患儿生命.有研究发现:80%入住ICU的危重症患儿在原发病基础上可出现胰腺... 临床上危重症患儿继发性胰腺损害是指既往无胰腺疾病的危重症患儿发生的继发性胰腺损伤,以血清淀粉酶或血脂肪酶升高为主要表现[1],且起病急,病程短,可严重威胁患儿生命.有研究发现:80%入住ICU的危重症患儿在原发病基础上可出现胰腺损伤的临床表现,包括:胰酶水平升高、胰腺分泌功能不全、胰腺损害、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等生物学征象[2]。此类危重症患儿的胰腺形态学改变多数较轻微,但合并胰腺严重损伤或坏死时易发生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或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危重症患儿的临床抢救过程中需随时警惕继发性胰腺损害的发生,掌握其病因、诊断、治疗策略等相关理论,运用合理的临床干预措施,这对降低危重症患儿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儿 胰腺损害 继发性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临床表现 诊疗 胰腺损伤 血清淀粉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