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专科分会的百年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倪兆慧 丁小强 蒋更如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共4页
肾脏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病种繁多、病情迁延,给社会增加了巨大的医疗资源和经济负担。探索肾脏病的历史几乎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开始,但直至20世纪才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关键词 肾脏病专科 医学会 上海市 经济负担 医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团体协助对口支援地区建设专家团队工作站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专科分会为例
2
作者 宁燕 范瑛 +5 位作者 林芙君 邹璨 龙玉 汪年松 魏爽 蒋更如 《上海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611-613,共3页
自1996年中央确定上海市对口帮扶云南省以来,上海市的援滇帮扶工作已持续开展了20余年。近年来,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专科分会响应国家“精准帮扶”号召,探索通过建立专家团队工作站,对口定点帮扶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专科发展。... 自1996年中央确定上海市对口帮扶云南省以来,上海市的援滇帮扶工作已持续开展了20余年。近年来,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专科分会响应国家“精准帮扶”号召,探索通过建立专家团队工作站,对口定点帮扶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专科发展。通过人才培训、技术下沉,远程会诊、病理会诊,学术交流、专题研讨,科室管理、学科建设,协助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肾脏病专科,使其肾脏内科临床诊疗技术水平及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守护了对口支援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团体 对口支援 专家团队工作站 专科分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肾脏病学和透析技术60年发展历程 被引量:5
3
作者 丁小强 倪兆慧 +1 位作者 蒋更如 滕杰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3,共6页
肾脏病学是一门年轻而发展迅速的学科。在20世纪中期,肾活组织检查及其病理诊断、透析、肾移植等技术相继出现,
关键词 透析技术 肾脏病学 上海 肾活组织检查 病理诊断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中小学生尿液筛查的探索 被引量:18
4
作者 翟亦晖 徐虹 +5 位作者 朱光华 卫敏江 华炳春 沈茜 饶佳 葛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2-466,487,共6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中小学生血尿(隐血)和/或蛋白尿的检出率并评价筛查的方法和意义。方法2003~2005年,分别采用单一尿液试纸目测法(A)或尿液试纸机测法联合尿沉渣镜检/磺基水杨酸法(B)检测上海市46171名中小学生晨尿标本中的血尿(隐血)和... 目的探讨上海市中小学生血尿(隐血)和/或蛋白尿的检出率并评价筛查的方法和意义。方法2003~2005年,分别采用单一尿液试纸目测法(A)或尿液试纸机测法联合尿沉渣镜检/磺基水杨酸法(B)检测上海市46171名中小学生晨尿标本中的血尿(隐血)和蛋白尿。部分(27796例)一次尿检阳性者于10~14d后留尿复检。观察结果分三组(单纯血尿、单纯蛋白尿、血尿合并蛋白尿)随访。结果①46171名学生一次尿液标本阳性检出率>5.00%;27796名学生中二次尿液标本检测均阳性者占1.00%。不同筛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不同。留尿一次检测,B方法较A方法阳性率低,特异度高;不论何种方法,留尿二次的阳性率均较留尿一次显著降低,特异度增高。②留尿一次,A、B方法的直接成本各约1.70元/人、2.90元/人;阳性者再次留尿检测的直接成本分别不超过1.90元/人、3.00元/人。A方法较B方法简便经济。A方法+留尿二次检测是既经济简便又有效提高特异度、降低假阳性率的筛查方法。③徐汇区初中生阳性检出率较小学生显著升高(P<0.05),12岁年龄组阳性检出率较其他各年龄组高;静安、杨浦区中小学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10个月以上不完全随访确诊IgA肾病2例。结论中小学生尿液筛查是早期发现泌尿系统疾病的简便方法,阳性检出率需引起重视;选择最佳筛查年龄段优化成本效益值得进一步探讨;提倡多单位合作以建立尿液筛查全市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筛查 血尿 隐血 蛋白尿 中、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及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周蓉 张芸 蒋更如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评价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探讨合理的营养评估方法,以早期发现CKD患者的营养不良。方法横断面调查:2006年2月至2007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肾内科就诊CKD非透析患者125名,检测实验室营养指标、人体测... 目的评价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探讨合理的营养评估方法,以早期发现CKD患者的营养不良。方法横断面调查:2006年2月至2007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肾内科就诊CKD非透析患者125名,检测实验室营养指标、人体测量、SGA评分,分析上述营养指标与GFR的相关性。结果 (1)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血浆白蛋白和转铁蛋白随GFR值降低而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C反应蛋白随GFR值降低而呈增高趋势,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人体测量: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体重、体质指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根据SGA评分营养不良多发生在CKD后期,CKD5期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9.0%。结论 CKD非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与GFR下降有关,对CKD非透析患者患者进行营养评价时,应结合各营养指标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营养状况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DIGO急性肾脏病定义对住院患者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宗雪 林芙君 蒋更如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504-507,516,共5页
目的:探讨肾脏科住院患者急性肾脏病(AKD)的发病及预后情况,了解AKD新定义在诊断急性肾功能不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肾脏科住院、有完整病史资料的患者1984例的AKD发... 目的:探讨肾脏科住院患者急性肾脏病(AKD)的发病及预后情况,了解AKD新定义在诊断急性肾功能不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肾脏科住院、有完整病史资料的患者1984例的AKD发生率、病因、临床特点以及肾脏预后情况。AKD和急性肾损伤(AKI)诊断标准采用2012年KDIGO指南标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KD肾脏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AKD发生率为5.29%(105例),其中70例符合AKI诊断,35例符合非AKI的AKD诊断。AKD病因方面,肾前性占43.8%,肾性占40.0%,肾后性占3.8%。与AKI患者相比,非AKI的AKD患者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比例和24h尿蛋白水平显著增高,血肌酐达峰速度显著减慢,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AKI和非AKI的AKD患者在肾脏转归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高(OR=1.03)、合并慢性肾脏病(OR=4.95)、肌酐达峰速度慢(OR=0.98)和低血红蛋白(OR=0.96)是影响AKD患者血肌酐未回归基线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KD标准较AKI标准对诊断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敏感性更高,非AKI的AKD患者临床表现与AKI患者存在差异,但肾脏预后并不优于AKI。收缩压高、合并慢性肾脏病、肌酐达峰速度慢和低血红蛋白是影响AKD患者肾脏转归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脏病 急性肾损伤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肾脏疾病防治
7
作者 蒋更如 章晓燕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17-518,共2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以病毒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损伤性疾病。本期专辑围绕“COVID-19与肾脏疾病”这一主题,结合COVID-19患者的肾脏并发症特点,从血液净化治疗在COVID-19救治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以病毒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损伤性疾病。本期专辑围绕“COVID-19与肾脏疾病”这一主题,结合COVID-19患者的肾脏并发症特点,从血液净化治疗在COVID-19救治中的应用、肾脏病患者COVID-19的防治和抗病毒药物肾脏损伤等多个角度,探讨COVID-19疫情下肾脏疾病防治的危机与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肾脏并发症 血液净化治疗 抗病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腹膜透析技术与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5
8
作者 吉俊 丁小强 +10 位作者 滕杰 龚劭敏 俞小芳 张琳 刘中华 项波 吴薇薇 倪兆慧 蒋更如 汪年松 郭志勇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8-72,共5页
中国地域辽阔,终末期肾病患者众多,医疗资源相对贫乏,而腹膜透析可以居家治疗,因此非常适合于在中国开展。然而,由于中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和医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医疗资源严重向大型城市和三级医院倾斜,中、小城市尤其是远离中心... 中国地域辽阔,终末期肾病患者众多,医疗资源相对贫乏,而腹膜透析可以居家治疗,因此非常适合于在中国开展。然而,由于中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和医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医疗资源严重向大型城市和三级医院倾斜,中、小城市尤其是远离中心城区的基层医院,腹膜透析开展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待提高和改善。一些已经开展腹膜透析的基层医院,由于缺乏规范化操作和管理,腹膜透析的优点和效果常难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技术 基层医院 管理 专家 医疗技术水平 医疗资源 规范化操作 肾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及护理 被引量:17
9
作者 黄巍 陈舜杰 +1 位作者 吴谷奋 顾惠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6-227,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和普通肝素(Standard heparin,SH)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脂质代谢、出血倾向等方面的影响,总结日常护理的心得。方法回顾性分析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患者透析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和普通肝素(Standard heparin,SH)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脂质代谢、出血倾向等方面的影响,总结日常护理的心得。方法回顾性分析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患者透析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一年内的血脂代谢和出血倾向变化。结果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在透析过程中抗凝效果无明显差异,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导致患者的出血倾向较小,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变化较小。结论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对患者的出血倾向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明显优于普通肝素,但对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仍需要严密观察其出血情况及透析管路凝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肝素 血液透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与间歇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脑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舜杰 陆玮 +3 位作者 季刚 黄海东 单剑萍 蒋更如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7期486-488,共3页
目的:比较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的疗效。方法:23例尿毒症脑病患者,14例行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Ⅰ组),9例行间歇性血液透析(Ⅱ组)治疗。观察病情缓解所需的时间、不良反应,以及透析前、透析... 目的:比较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的疗效。方法:23例尿毒症脑病患者,14例行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Ⅰ组),9例行间歇性血液透析(Ⅱ组)治疗。观察病情缓解所需的时间、不良反应,以及透析前、透析后1,2,3,4 d清晨血肌酐、尿素氮、碳酸氢根离子及动脉血pH值的变化。结果:Ⅰ组患者1周内病情全部缓解,缓解率100%;Ⅱ组治疗1周缓解率仅37.5%;2周缓解率87.5%。Ⅰ组病情缓解平均时间(3.2±2.1)d;Ⅱ组(9.2±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Ⅰ组血肌酐、尿素氮、血碳酸氢盐、动脉血pH值波动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组波动大(P<0.05)。Ⅱ组每日晨血肌酐、尿素氮均高于Ⅰ组,血碳酸氢根和动脉血pH值低于连续性血液净化组(P<0.05)。结论:治疗尿毒症脑病尤其是重症患者的疗效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优于间歇性血液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病 尿毒症 血浆置换 连续性血液净化 间歇性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70例重症肝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舜杰 陆玮 +3 位作者 季刚 单剑萍 朱淳 蒋更如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比较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血液灌流(HP)联合CVVHDF在人工肝支持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70例重症肝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单次PE联合CVVHDF或单次HP联合CVVHDF的人工肝支持治疗,观察患... 目的比较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血液灌流(HP)联合CVVHDF在人工肝支持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70例重症肝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单次PE联合CVVHDF或单次HP联合CVVHDF的人工肝支持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比较治疗前后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结果经过上述两种模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清总胆红素(TB)、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均明显下降(P<0.01);电解质恢复正常(P<0.01)。与HP联合CVVHDF治疗组相比,PE联合CVVHDF组治疗结束时PT、APTT均明显下降(P<0.01),血清白蛋白(Alb)明显升高(P<0.01)。二种模式治疗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两种治疗模式均能有效清除肝衰竭或者合并肾衰竭产生的各种有毒物质。两种治疗模式均能调节水电解质平衡。PE联合CVVHDF治疗后,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明显提高,出凝血功能明显改善,优于HP联合CVVHDF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 肝功能衰竭 人工肝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定位下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在动静脉内瘘失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舜杰 陆玮 +3 位作者 季刚 黄海东 单剑萍 蒋更如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8期589-591,共3页
目的:观察在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定位下应用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近期和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间断或连续摄影观察,检查结束后进行数据处理,图像三维重建,观察失功的内瘘的血管... 目的:观察在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定位下应用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近期和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间断或连续摄影观察,检查结束后进行数据处理,图像三维重建,观察失功的内瘘的血管狭窄情况或血栓的数量以及位置。在内瘘原吻合口稍上方切开瘘管,选用大小恰当的Fogarty导管,在球囊萎瘪的状态下轻柔地插入血管腔,导管穿过血栓或狭窄部位,注入肝素盐水使导管膨胀,利用水囊对栓子的牵拉作用将血栓取出。结果:40例患者34例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成功,血液透析时血流量可达200 mL/min以上。其中长期随访31例,随访12-38个月,3例再次发生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分别发生在术后第14、20、37个月。结论: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定位下Fogarty导管取栓术应用于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尤其是离瘘口较远的血栓效果良好延长了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CT血管造影三维血管重建 FOGARTY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联合尿激酶用于带涤纶套永久性双腔导管封管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巍 陈舜杰 +1 位作者 吴谷奋 顾惠娟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肝素联合尿激酶封管对带涤纶套永久性双腔导管的影响及相关护理。方法选择20例带涤纶套永久性双腔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10例。常规组于透析结束后采用肝素液封管,联合组采用肝素液联合尿激酶封管,... 目的探讨肝素联合尿激酶封管对带涤纶套永久性双腔导管的影响及相关护理。方法选择20例带涤纶套永久性双腔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10例。常规组于透析结束后采用肝素液封管,联合组采用肝素液联合尿激酶封管,2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的功能情况。结果常规组有5例保持通畅,血流量为(180.0±20.1)ml/min;联合组9例保持通畅,血流量为(230.0±19.2)ml/min。结论肝素联合尿激酶封管可延长带涤纶套永久性双腔导管的使用年限。做好导管的护理及健康指导、预防局部感染是其护理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带涤纶套永久性双腔导管 封管 尿激酶 肝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检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慧凛 刘爽 +1 位作者 吴萍 张良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12期1059-106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按照简化MDRD公式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和尿蛋白肌酐比值(u Acr)分为四组:A组(e GFR>90 ml·min-1·1. 73 m-2,u Acr <30 mg/g Cr,23例),B组(e GFR> 90 ml·min-1·1. 73 m-2,u Acr 30~300 mg/g Cr,21例),C组(e GFR 60~89 ml·min-1·1. 73 m-2,u Acr <30 mg/g Cr,26例),D组(e GFR 60~89 ml·min-1·1. 73 m-2,u Acr 30~300 mg/g Cr,20例),同时设立25例健康对照组(E组)。分别收集各组患者各项临床特征并检测血、尿肌酐、MDRD公式计算e GFR、u ACR、血Cys-C、MCP-1水平。结果:(1) e GFR及u Acr均正常的糖尿病患者(A组)血Cys-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升高(P> 0. 05),而e GFR正常伴微量蛋白尿(B组)及e GFR降低不伴(C组)或伴微量蛋白尿(D组)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Cys-C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性升高(P <0. 05);血Cys-C与e GFR呈显著负相关(r=-0. 486,P <0. 01);血Cys-C与血肌酐、u Ac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 442,r=0. 319,P <0. 01);(2)糖尿病各组(A、B、C、D组)血MCP-1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性升高(P <0. 05),但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血MCP-1与e GFR、血肌酐、u Acr无显著相关(r=-0. 191,r=0. 143,r=0. 176,P> 0. 05)。结论:血Cys-C在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早期阶段即表达升高,较血肌酐更灵敏的检测出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发生,而血MCP-1不能早期检测糖尿病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COL4A3或COL4A4基因突变的Ⅳ型胶原相关性肾病6个家系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芙君 陆玮 +7 位作者 单剑萍 朱淳 邹军 边帆 吴萍 管雯斌 张翀 蒋更如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目的分析总结携带COL4A3或COL4A4基因突变的Ⅳ型胶原相关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的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肾脏科明确诊断携带COL4A3或COL4A4基因突变... 目的分析总结携带COL4A3或COL4A4基因突变的Ⅳ型胶原相关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的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肾脏科明确诊断携带COL4A3或COL4A4基因突变的6个Ⅳ型胶原相关性肾病家系的临床、病理表型和基因突变。基因检测方法为首先对6个家系的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捕获-二代测序(包括COL4A3、COL4A4、COL4A5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运用Sanger法对候选突变位点进行家系内验证。结果在6个家系中共发现19例患者携带COL4A3或COL4A4基因杂合突变,其中5例携带COL4A3基因杂合突变,14例携带COL4A4基因杂合突变(有2例同时携带2个COL4A4基因杂合突变)。共发现7种COL4A3或COL4A4基因突变且均为错义突变(6种为甘氨酸突变为其他氨基酸),其中6种突变之前未见报道。19例患者中,7例出现肾功能下降,其中4例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并有1例死亡,发生肾功能下降和ESRD的年龄分别为(42.6±10.3)和(53.0±6.9)岁;18例患者有肾性血尿;1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蛋白尿(其中4例患者尿蛋白水平>3.0g/24h)。无患者合并耳聋和眼部病变。7例患者行肾活组织检查,光学显微镜下5例患者表现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2例患者表现为系膜增生性改变(其中1例免疫荧光表现为IgA肾病)。电子显微镜下发现3例患者局部肾小球基底膜(GBM)变薄,无患者出现GBM致密层撕裂、分层等Alport综合征改变。7例患者α3、α5免疫荧光染色均未见异常。结论携带COL4A3或COL4A4基因突变的Ⅳ型胶原相关性肾病患者中发生肾功能损害和ESRD的并不少见,光学显微镜下多表现为FSGS,易被误诊为其他肾小球疾病。建议对疑似Ⅳ型胶原相关性肾病的患者进行COL4A3、COL4A4、COL4A5基因检测,进一步确诊,予早期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型胶原相关性肾病 遗传性肾脏疾病 COL4A3基因 COL4A4基因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99m)Tc-DTPA测定GFR与公式估算GFR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俞传琪 蒋更如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核素99mTc-DTPA测定GFR与MDRD公式、简化MDRD公式估算GFR的相关性。方法:178例CKD患者,用核素99mTc-DTPA测定GFR,同时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和白蛋白,根据年龄和性别分别用MDRD和简化MDRD公式估算GFR。结果:核素99mTc-DTPA测定... 目的:探讨核素99mTc-DTPA测定GFR与MDRD公式、简化MDRD公式估算GFR的相关性。方法:178例CKD患者,用核素99mTc-DTPA测定GFR,同时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和白蛋白,根据年龄和性别分别用MDRD和简化MDRD公式估算GFR。结果:核素99mTc-DTPA测定的GFR与MDRD公式估算的GFR有显著性差异,P=0.0001,MDRD公式高估了GFR;核素99mTc-DTPA测定的GFR与简化MDRD公式估算的GFR亦有显著性差异,P=0.0001,简化MDRD公式低估了GFR;MDRD公式估算的GFR与核素99mTc-DTPA测定的GFR呈正相关,r=0.8292,P<0.01;简化MDRD公式估算的GFR与核素99mTc-DTPA测定的GFR值呈正相关,r=0.8277,P<0.01。结论:MDRD公式、简化MDRD公式估算的GFR与核素99mTc-DTPA测得的GFR有差异,需进一步校正后用于估算G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小球滤过率 核素^99mTc-DTPA MDRD公式 简化MDRD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误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俞传琪 宗雪 张翀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4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淋巴结结核的SL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78岁男性,因泡沫尿、夜尿增多伴反复口腔溃疡1年入我院。3... 目的探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淋巴结结核的SL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78岁男性,因泡沫尿、夜尿增多伴反复口腔溃疡1年入我院。3年前因多发纵隔淋巴结增大,行淋巴结活检诊断为淋巴结结核,转结核病专科医院予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入我院后查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阳性,外周血三系降低,并结合关节痛、反复口腔溃疡等多系统受累表现,确诊为SLE。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明显改善。结论部分SLE患者症状不典型,尤以男性为主。对于不明原因的外周血三系下降伴口腔溃疡、关节痛、淋巴结增大的老年患者,应警惕SLE可能,及时行免疫学检查,避免临床漏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淋巴结结核 男性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尿素转运蛋白B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18
作者 陈凉 刘怡晟 +2 位作者 蒋更如 张征 潘曙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克隆sD大鼠尿素转运蛋白B(ureatransporterB,UT-B)的CDS全长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从SD大鼠肾髓质中提取总RNA并经逆转录反应获取总cDNA,以cDNA为模板,PCR扩增UT-B基因的CDS区全长片段,PCR产物加"A"尾后克隆至pMD-... 目的克隆sD大鼠尿素转运蛋白B(ureatransporterB,UT-B)的CDS全长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从SD大鼠肾髓质中提取总RNA并经逆转录反应获取总cDNA,以cDNA为模板,PCR扩增UT-B基因的CDS区全长片段,PCR产物加"A"尾后克隆至pMD-18T克隆载体,双酶切后获取UT-B片段,T4DNA连接酶将UT-B片段与KpnI和BamHI双酶切后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构建大鼠UT-B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UT-B。结果成功克隆了sD大鼠UT-B基因,构建的pcDNA3.1(-)-UT-B载体经PCR扩增、KpnI和BamHI双酶切鉴定及测序验证,表达载体包含UT-B基因,且UT-B碱基序列与GeneBank中收录的大鼠UT-B序列-致。结论成功克隆了该基因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UT-B,为进-步进行UT-B基因转染治疗尿毒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转运蛋白B(UT—B) 基因克隆 载体构建 大鼠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对Ⅳ型胶原肾病的认识和基因诊断
19
作者 蒋更如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83,共3页
Ⅳ型胶原是一种主要分布于肾小球基底膜(GBM)的细胞外基质,由Ⅳ型胶原相互连接形成的Ⅳ型胶原网是构成GBM骨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Ⅳ型胶原有α1~α6共6种胶原链,
关键词 Ⅳ型胶原 基因诊断 肾病 肾小球基底膜 细胞外基质 骨架结构 GBM 胶原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患者TANK结合激酶1基因多态性与临床和病理表型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霞 吴萍 +4 位作者 林芙君 邹军 刘爽 朱逸 蒋更如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397,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TANK结合激酶1(TBK1)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患者临床和病理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肾脏科收治的经肾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的患者134例(IgA肾病组)和同期进行健康普... 目的探讨TANK结合激酶1(TBK1)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患者临床和病理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肾脏科收治的经肾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的患者134例(IgA肾病组)和同期进行健康普查的健康志愿者140名(健康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法筛选TBK1基因21个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对筛选到的SNP位点与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表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BK1第8外显子c.1137T>A存在基因多态性,健康对照组TT、AT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7%、45.7%、13.6%,IgA肾病组分别为47.8%、42.5%、29.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1.804,P=0.406);健康对照组等位基因T和A频率分别为63.6%、236.4%,IgA肾病组分别为69.0%、31.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1.824,P=0.177)。IgA肾病组中,与AT基因型和TT基因型比较,AA基因型的收缩压(P=0.015)、24h尿蛋白定量(P=0.041)和血尿酸水平(P=0.006)均显著升高,IgA/C3比值(P=0.014)和Cockcorft-Gault方程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P=0.048)显著降低。3种基因型间牛津病理分类系膜细胞增生积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6.336,P=0.042),其中AA基因型>50%肾小球出现系膜细胞增生的比例最高(M1为92.3%),AT基因型的比例最低(M1为54.5%)。结论 TBK1基因c.1137T>A与lgA肾病患者肾功能下降显著相关,提示TBK1在IgA肾病的发病和进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多态性 单核苷酸 TANK结合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