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Ⅱ型的临床和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
作者 龚慧 汤正义 宁光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736-739,共4页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Ⅱ型(PHAⅡ)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钾、高血压、高血氯、代谢性酸中毒,同时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该病的发生是由于无赖氨酸激酶(WNK)1和WNK4基因的突变,导致肾小管多种离子转...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Ⅱ型(PHAⅡ)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钾、高血压、高血氯、代谢性酸中毒,同时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该病的发生是由于无赖氨酸激酶(WNK)1和WNK4基因的突变,导致肾小管多种离子转运蛋白功能异常,水钠潴留,钾离子分泌减少,这些蛋白功能异常可以用噻嗪类利尿剂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Ⅱ型(PHAⅡ) 高血压 高血钾 WNK4 WN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与肥胖的危险因素新近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宁光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56-159,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峻,2型糖尿病与肥胖的患病率呈现出全球性的迅速增长趋势,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医疗卫生问题。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城市化进程迅速、饮食结构日益西化、以及严重的人口老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峻,2型糖尿病与肥胖的患病率呈现出全球性的迅速增长趋势,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医疗卫生问题。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城市化进程迅速、饮食结构日益西化、以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性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缪雅 杨玉琳 +2 位作者 朱怡洁 盛长生 田景琰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型和2型糖尿病是常见的2种主要类型。一项在2015—2017年进行的大规模调查显示[1],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的诊断标准,中国大陆18岁及以上人群总糖尿病的加权患病...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型和2型糖尿病是常见的2种主要类型。一项在2015—2017年进行的大规模调查显示[1],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的诊断标准,中国大陆18岁及以上人群总糖尿病的加权患病率为12.8%;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诊断标准,该人群总糖尿病的加权患病率为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性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模型和相关技术及其在内分泌系统的应用和前景 被引量:1
4
作者 谢静 王卫庆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8年第1期30-32,共3页
斑马鱼是一种热带淡水鱼,与其他动物模型相比在生物学、基因组学和遗传学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在一些系统,如血液和神经系统,斑马鱼已经成为研究发育以及疾病非常有力的工具。随着斑马鱼模型的日渐成熟和相关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 斑马鱼是一种热带淡水鱼,与其他动物模型相比在生物学、基因组学和遗传学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在一些系统,如血液和神经系统,斑马鱼已经成为研究发育以及疾病非常有力的工具。随着斑马鱼模型的日渐成熟和相关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已逐步被应用于内分泌系统。本文主要对斑马鱼模型的优势、相关技术及其在内分泌领域取得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模型 内分泌系统 器官发育和疾病
原文传递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程度与心肌缺血发生和严重性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黄佳佳 凌丹芸 +3 位作者 汤正义 王卫庆 李小英 宁光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患者相应的心肌缺血情况,探讨病变程度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根据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立卧位30/15比值、深呼吸心率差、Valsalva动作反应指数、立卧位收缩压差)评分值,将140例2型...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患者相应的心肌缺血情况,探讨病变程度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根据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立卧位30/15比值、深呼吸心率差、Valsalva动作反应指数、立卧位收缩压差)评分值,将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正常组(正常组)和DCAN早期组、确诊组、严重组4组,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分析心率、ST-T变化。结果:正常组无痛性ST段压低发生率为10.2%,DCAN早期组为12.1%,DCAN确诊组为23.8%,DCAN严重组达31.3%;无DCAN患者心肌缺血主要发生在上午,有DCAN者则弥散到全天;DCAN越严重,DCG中最快心率值越低(P<0.05),心率变异越小(P<0.01)。结论:随DCAN严重性增加,心率变异减小,心肌缺血尤其是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增加;DCG是较好的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小琳 徐佰慧 +5 位作者 李勉 林琳 孙继超 李婧 毕宇芳 宁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中老年人群中正常范围内白细胞计数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年龄≥40岁的1914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常规和生化检查,所有居民均接...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中老年人群中正常范围内白细胞计数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年龄≥40岁的1914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常规和生化检查,所有居民均接受腹部B超检查。在排除其他肝脏疾病和过量饮酒后,按照腹部B超检查结果诊断NAFLD。结果总人群中NAFLD的患病率为25.8%(493/1914),NAFLD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非NAFLD患者(P〈0.01)。随着白细胞计数的增加,NAFLD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由白细胞计数的下三分位至上三分位,NAFLD的患病率依次为17.2%、25.0%、34.5%,趋势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与白细胞计数位于下三分位者相比,白细胞计数位于上三分位者的NAFLD患病风险明显升高(OR=1.55,95%CI为1.11~2.14)。结论上海地区中老年人群中,正常范围内高水平的白细胞计数与NAFLD的患病风险显著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白细胞计数 中老年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耐量受损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豫文 洪洁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3期356-358,共3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间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基础。糖尿病(DM)出现前,有一段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B细胞损伤加重时期,称DM前期。此时,血糖水平介于正常与DM诊断标准间,称糖调节受损(IGR),其包括空腹血糖受...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间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基础。糖尿病(DM)出现前,有一段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B细胞损伤加重时期,称DM前期。此时,血糖水平介于正常与DM诊断标准间,称糖调节受损(IGR),其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DM前期以IR和餐后高血糖为主要特征,虽然IGT患者各方面尚未表现出DM状态,但其罹患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风险却与DM几乎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受损 冠心病 并发症 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特点 被引量:6
8
作者 汤正义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糖尿病导致死亡的原因中.心血管事件是主要因素之一。虽然在强调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过程中,也能改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但临床专门针对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CAN)的检查和治疗仍较少,最容易被忽视... 糖尿病导致死亡的原因中.心血管事件是主要因素之一。虽然在强调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过程中,也能改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但临床专门针对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CAN)的检查和治疗仍较少,最容易被忽视^[1,2]。CAN的危害性隐匿、后果严重,相应的检查、诊断方法复杂,实际治疗方法和效果也并不理想^[3],这就要求在临床上充分了解其特征.才能及时诊断和作出恰当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局部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在不同病理状态下的改变和作用
9
作者 张杉杉 汤正义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6期511-513,共3页
很多器官、组织.包括心脏、肾脏、肾上腺、性腺、骨骼肌、脂肪细胞、血管、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存存组织局部肾素一血管紧张肽系统f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后者对这些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存在于胰腺局... 很多器官、组织.包括心脏、肾脏、肾上腺、性腺、骨骼肌、脂肪细胞、血管、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存存组织局部肾素一血管紧张肽系统f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后者对这些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存在于胰腺局部的RAS在胰腺的生理及病理调节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可调节局部血流.与导管细胞碳酸氢钠的分泌、腺泡细胞消化酶的分泌、胰岛B细胞内胰岛素原和胰岛素的合成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D细胞生长抑素的分泌及胰腺细胞的增殖、分化密切相关.同样也参与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炎症、凋亡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 糖尿病 胰腺炎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肌酐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水平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爱琴 何泱 +2 位作者 汤正义 王卫庆 宁光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031-1035,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异常与相应临床表现特点、主要危险因素,探讨临床观察和预防肾功能异常的关键点。方法连续收集非急性并发症入院血清肌酐正常的T2DM患者381例,利用99m Tc标...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异常与相应临床表现特点、主要危险因素,探讨临床观察和预防肾功能异常的关键点。方法连续收集非急性并发症入院血清肌酐正常的T2DM患者381例,利用99m Tc标记的二乙三胺五乙酸(99m Tc-DTPA)肾动脉显像检测GFR,根据检测值范围分为:GFR≥90 m L·min-1为正常组,GFR≥60~90 m L·min-1为轻度异常组,GFR≥30~60 m L·min-1为中度异常组,对各组进行病史分析、体格检查、生化检查等,了解各组的临床指标特点与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在入选的血清肌酐正常的T2DM患者中,GFR正常的占48.0%、轻度异常占40.8%、中度异常占11.2%;应用有序logistic(Ordinal)等级回归显示,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肌酐、尿α1微球蛋白、尿肌酐、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是显著影响GFR的因素(β值分别为0.076、0.048、0.023、0.051、0.454、-0.072、0.324、-0.911,均P<0.05),校正影响因素发现GFR主要与Hb A1c、血肌酐、尿蛋白有关。结论血清肌酐正常的T2DM患者的GFR降低影响因素主要与高血糖有关,预防肾脏病变主要还是控制血糖,同时也要防止尿蛋白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郊区非糖尿病人群中低水平清蛋白尿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田晓光 李婧 +8 位作者 任晨曦 徐佰慧 刘宇 孙侃 陈宇红 徐敏 陆洁莉 毕宇芳 宁光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上海郊区非糖尿病人群中低水平清蛋白尿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在上海市嘉定区选取1 548名正常清蛋白尿[尿清蛋白/肌酐(UACR)<30 mg/g]的非糖尿病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和尿的生化检测以... 目的:探讨上海郊区非糖尿病人群中低水平清蛋白尿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在上海市嘉定区选取1 548名正常清蛋白尿[尿清蛋白/肌酐(UACR)<30 mg/g]的非糖尿病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和尿的生化检测以及baPWV检测,分析人群UACR水平与baPWV的相关性。结果:①按UACR值四分位分组,随着UACR水平的升高,UACR下四分位组到上四分位组的baPWV值分别为(1 459±280)、(1 506±311)、(1 554±349)、(1 621±349)cm/s;动脉硬化患病率分别为51.93%(202/389)、57.25%(221/386)、65.03%(251/386)、71.32%(276/387),组间趋势明显(趋势P<0.000 1)。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aPWV与UACR呈显著正相关(r=0.190,P<0.000 1)。③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A1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估测肾小球滤过率、高血压、目前吸烟、目前饮酒、是否大量运动等传统心血管影响因素后,与下四分位组相比,UACR位于第2、第3及上四分位组患动脉硬化的风险逐渐增高,比值比(OR)[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50(1.04~2.15)、1.63(1.12~2.36)和1.67(1.13~2.49),趋势P=0.030 4。结论:非糖尿病人群中,UACR在参考范围内的微量增加与baPWV升高明显相关,低水平清蛋白尿是非糖尿病人群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平清蛋白尿 肱踝脉搏波传播速度 动脉硬化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亚 徐敏 +2 位作者 徐瑜 毕宇芳 宁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8-551,共4页
大量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易感性对于环境危险因素的作用表现各异。本综述将概述基因与环境对2型糖尿病的交互作用最新证据,从而对其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糖尿病 2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正常低浓度血镁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傅娟 徐瑜 +4 位作者 任晨曦 李婧 毕宇芳 李小英 宁光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偏低浓度血镁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3月至7月对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2 515名4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采血检测血清镁、胰岛素、肝功能、肾功... 目的:探讨正常偏低浓度血镁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3月至7月对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2 515名4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采血检测血清镁、胰岛素、肝功能、肾功能、空腹及OGTT 2 h血糖(2hPG)。分析人群血镁浓度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①在血镁的参考范围内,2hPG、2 h胰岛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在血镁四分位分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趋势P<0.05);②在血镁参考范围内,与上四分位组(0.96~1.30 mmol/L)相比,第3四分位组(0.92~0.95 mmol/L)、第2四分位组(0.88~0.91 mmol/L)和下四分位组(0.62~0.87 mmol/L)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比值比(OR)[95%可信区间(CI)]分别是1.03(0.74~1.45)、1.45(1.04~2.08)和2.54(1.89~3.43)(趋势P<0.01);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3组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OR(95%CI)分别是1.11(0.75~1.66)、1.61(1.08~2.40)和3.22(2.23~4.64)(趋势P<0.01)。结论:上海郊区40岁以上人群中,正常的低血镁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镁2型糖尿病 患病风险
原文传递
老年肾上腺疾病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蕾 王卫庆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5-817,共3页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衰老可引起一系列器官机能障碍,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激素分泌亦有影响.本文列举了老年人群中肾上腺激素分泌变化的特点以及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关联,并深入探讨了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衰老可引起一系列器官机能障碍,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激素分泌亦有影响.本文列举了老年人群中肾上腺激素分泌变化的特点以及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关联,并深入探讨了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库欣综合征在老年患者中的特殊表现,其发病的隐匿性和不典型性为临床诊断增添了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肾上腺疾病 嗜铬细胞瘤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库欣综合征
原文传递
糖化血红蛋白A_(1c)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婕 陈宇红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4期312-317,共6页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消耗大量的公共卫生资源。在中国.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仅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已达9.7%.约有9240万成人备受该病困扰[1]。因此,提高糖尿病诊断的...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消耗大量的公共卫生资源。在中国.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仅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已达9.7%.约有9240万成人备受该病困扰[1]。因此,提高糖尿病诊断的准确性以及并发症预防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糖基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GHb)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Hb)经非酶促反应形成的酮胺化合物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咖啡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琳 毕宇芳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4期293-296,共4页
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10年我国一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指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近11.6%,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约为50.1%[1]。201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 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10年我国一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指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近11.6%,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约为50.1%[1]。201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79岁的成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2型糖尿病 咖啡因 绿原酸
原文传递
Th1和Th2相关白介素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朱巍 郭婷 +4 位作者 刘楠 崔斌 王曙 宁光 王卫庆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4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Th)1和Th2相关白介素(I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Graves病的遗传相关性。方法:选取Th1相关IL-1α、IL-1β、IL-10、IL-12A基因和Th2相关IL-3、IL-4、IL-5、IL-9、IL-13基因的共18个SNP,采用高通量SNPstream芯...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Th)1和Th2相关白介素(I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Graves病的遗传相关性。方法:选取Th1相关IL-1α、IL-1β、IL-10、IL-12A基因和Th2相关IL-3、IL-4、IL-5、IL-9、IL-13基因的共18个SNP,采用高通量SNPstream芯片技术检测,在751例来自上海的Graves病患者和748名正常对照者中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Th1相关IL基因中,位于IL-1α的rs1800587、位于IL-10的rs1800896和rs3021094、位于IL-12A的rs568408均是Graves病的易感位点。IL-10基因的单倍型AACAT和IL-12A基因的单倍型TTAAG都可导致Graves病患病风险增加。Th2相关IL基因中,IL-3基因的rs40401位点和IL-5基因的rs2069812位点是Graves病的易感位点,且此两者存在风险叠加效应。结论:Th1和Th2相关IL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有遗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单核苷酸多态性 GRAVES病 白介素基因
原文传递
静息心率升高对中老年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燕来 马艳庆 +6 位作者 孙继超 孙婉婉 王天歌 徐瑜 徐敏 毕宇芳 陆洁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0-903,共4页
目的 研究静息心率的升高与2型糖尿病的患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于2010年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嘉定区2519名4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血液生化检测。糖尿病使用口服糖耐量试验进行诊断。静息心率用电子血... 目的 研究静息心率的升高与2型糖尿病的患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于2010年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嘉定区2519名4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血液生化检测。糖尿病使用口服糖耐量试验进行诊断。静息心率用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将人群按心率三分位,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随着心率水平的增高,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情况。结果 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在校正了传统危险因素后,心率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胰岛素均呈显著正相关。Logistic回归表明,心率≥87次/min人群的糖尿病患病风险是心率≤76次/min人群的2.42倍(OR=2.42,95%CI 1.76-3.35)。在总人群中,心率每增加10次/min,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则增加37%。结论 在中老年人群中,静息心率的升高独立于其他的危险因素,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心率 糖尿病 患病风险
原文传递
减重手术治疗肥胖相关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研究进展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理蕙 洪洁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2期135-140,共6页
近年来,肥胖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是多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质疏松症以及恶性肿瘤等。有大量研究发现男性肥胖患者常存在性腺功能减退,表现为... 近年来,肥胖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是多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质疏松症以及恶性肿瘤等。有大量研究发现男性肥胖患者常存在性腺功能减退,表现为雄激素水平低下而雌激素水平升高,可伴有性功能低下,出现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精子形态学指标低下,从而导致不育率增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男性 性腺功能减退 减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Cune-Albright综合征多病变部位基因诊断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吉 孙立昊 +4 位作者 崔斌 宋怀东 李小英 宁光 刘建民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研究1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患者不同病变组织的G蛋白α亚单位(Gsα)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1例MAS患者的外周血、病变骨组织、皮肤及胸膜组织样本,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并对目的片段进行PCR扩增和直接测序。结果该患者外周血... 目的研究1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患者不同病变组织的G蛋白α亚单位(Gsα)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1例MAS患者的外周血、病变骨组织、皮肤及胸膜组织样本,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并对目的片段进行PCR扩增和直接测序。结果该患者外周血和骨组织中存在Gsα基因R201C突变,而其皮肤和胸膜组织中未检出突变。结论经基因诊断证实该例临床确诊的MAS患者的Gsα基因存在经典的R201C突变,且累及多种组织。突变发生在胚胎形成早期,临床表现可呈现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Cune—Albright综合征 纤维发育不良 多骨 GTP结合蛋白质α亚单位 Gs 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