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外科在Castleman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乐飞 笪倩 +3 位作者 刘欢欢 林谋斌 王明亮 郑民华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6期570-572,共3页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是少见且病因不明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淋巴结肿大为特征.Castleman等于1954年首次发现.
关键词 腹腔镜 CASTLEMAN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超声特征及其与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慧 詹维伟 +2 位作者 杨志芳 喇端端 陈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5-599,共5页
目的比较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IR)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超声特征及其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将126例PCOS患者分为PCOS伴胰岛素抵抗组(IR-PCOS组,67例)和PCOS不伴胰岛素抵抗组(NIR-PCOS组,59例)。... 目的比较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IR)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超声特征及其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将126例PCOS患者分为PCOS伴胰岛素抵抗组(IR-PCOS组,67例)和PCOS不伴胰岛素抵抗组(NIR-PCOS组,59例)。经腔内超声测量并比较两组卵巢和子宫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检测并比较两组性激素及血脂等相关内分泌指标;分析超声参数与内分泌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IR-PCOS组卵巢卵泡数(FN)、卵巢间质面积与总面积之比明显增高(P<0.05),卵巢体积、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显著增高(P<0.01),卵巢间质动脉RI降低(P<0.01),体质量指数(BMI)、游离睾酮增高(P<0.01),性激素结合球蛋白降低(P<0.05),甘油三酯、HOMA-IR、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餐后2h血浆胰岛素显著增高(P<0.01),FPG增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降低(P<0.01)。IR-PCOS组FN与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比值呈正相关(P<0.01);卵巢体积与BMI、糖化血红蛋白、HOMA-IR、FPG、2hPG呈正相关(P<0.01);卵巢体积与FINS呈正相关(P<0.05)。结论 IR-PCOS与NIR-PCOS患者超声特征及内分泌指标有一定差异,且其间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CT对胃部异位胰腺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许亚春 宋琦 +3 位作者 刘向东 谢雪芬 沈春林 刘荣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胃部异位胰腺的MD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部异位胰腺的临床表现及MDCT特征。结果:8例胃部异位胰腺均为单发病灶,其中位于胃窦部2例,胃体部6例;8例均位于胃小弯侧。病... 目的:探讨胃部异位胰腺的MD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部异位胰腺的临床表现及MDCT特征。结果:8例胃部异位胰腺均为单发病灶,其中位于胃窦部2例,胃体部6例;8例均位于胃小弯侧。病灶长径1.8~2.7cm,短径0.9~1.4cm,长径/短径平均为1.9。病灶长轴均平行于胃壁。7例呈卵圆形,边界清晰,局部边缘模糊;1例呈不规则形,边缘模糊。8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检查,平扫8例均呈等密度,其中3例边缘显示脐凹征,1例中央见导管征。增强扫描,8例均呈明显持续强化,强化的趋势与正常胰腺一致。8例胃壁黏膜层均完整。结论:胃部异位胰腺为黏膜下病变,其MD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DCT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胰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型液态氟碳壳聚糖纳米超声造影微粒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玲 谷雪莲 +3 位作者 詹维伟 周建桥 韩宝三 王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3-497,共5页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纳米超声造影微粒,表征其理化特征、体外显像效果及其对肿瘤细胞的结合能力和毒性。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包裹液态氟碳PFOB的壳聚糖(CTS)纳米粒和FITC标记的壳聚糖纳米粒(FITC-CTS),表征其表面形态...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纳米超声造影微粒,表征其理化特征、体外显像效果及其对肿瘤细胞的结合能力和毒性。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包裹液态氟碳PFOB的壳聚糖(CTS)纳米粒和FITC标记的壳聚糖纳米粒(FITC-CTS),表征其表面形态、粒径、Zeta电位和稳定性;评价纳米粒的体外超声显像效果,以激光共聚焦观察FITC-CTS与细胞的结合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FITC-CTS对细胞的黏附比例。结果制备的纳米粒形态圆整,CTS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48.52±7.96)nm,Zeta电位为+(29.91±0.64)mV,FITC-CTS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44.83±2.72)nm,Zeta电位为+(22.21±0.53)mV。纳米粒性质稳定,在体外能增强超声显影,激光共聚焦观察到纳米粒聚集在细胞膜周围,流式细胞仪测得纳米粒对细胞的黏附比例为(45.15±8.35)%。结论构建的CTS纳米粒性质稳定,体外能与肿瘤细胞MCF-7紧密结合,增强超声回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纳米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123例克罗恩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何子锐 蒋天宇 +5 位作者 孙菁 顾于蓓 施咏梅 唐永华 钟捷 郑民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71-676,共6页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克罗恩病的疗效,以及外科手术干预的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23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变类型、病变部位、临...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克罗恩病的疗效,以及外科手术干预的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23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变类型、病变部位、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术前炎症和营养指标、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和处理情况。依据《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北京)》中克罗恩病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根据蒙特利尔分型进行克罗恩病分型,采用Clavien-Dindo标准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3例患者中,蒙特利尔分型为确诊年龄≤16岁(A1型)2例(1.6%),确诊年龄为17~40岁(A2型)66例(53.7%),确诊年龄>40岁(A3型)55例(44.7%);病变部位为回肠末端(L1)型52例(42.3%),结肠(L2)型20例(16.3%),回结肠(L3)型51例(41.5%);疾病行为为非狭窄非穿透(B1)型4例(3.3%),狭窄(B2)型87例(70.7%),穿透(B3)型32例(26.0%)。18例(14.6%)患者因完全性肠梗阻(10例)、消化道穿孔(5例)、消化道出血(2例)和直肠膀胱瘘合并感染性休克(1例)接受急诊手术,105例(85.4%)患者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接受择期手术治疗;行传统开腹手术51例(41.5%),腹腔镜手术72例(58.5%);19例(15.4%)患者接受临时性或永久性消化道造口手术。急诊手术患者术前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择期手术患者[(39.23±24.13)mg/L比(11.48±2.68)mg/L],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低于择期手术患者[(29.90±10.60)g/L比(38.38±8.30)g/L、(146.00±125.49)mg/L比(209.06±61.19)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603、8.754、7.111,P均<0.01)。共23例(18.7%)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接受再次手术探查,评估为Clavien-DindoⅢ级并发症;术后吻合口漏4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6例;手术部位感染11例,均评估为Clavien-DindoⅡ级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未观察到术中严重并发症,以及术中死亡或住院期间死亡病例,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为(3.2±1.4)d,开放流质饮食时间为(5.8±0.8)d,住院天数为(18.0±14.1)d,术后住院天数为(11.2±8.8)d。结论克罗恩病的治疗应强调多学科协作的概念,外科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并发症发生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应在围手术期全程治疗、多学科参与、积极调节内环境的前提下审慎地把握手术时机,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和方式,并针对炎症性肠病的手术难点进行规范化、针对性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病 外科治疗 腹腔镜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乳腺触觉成像诊断乳腺疾病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佳毅 陈伟国 +8 位作者 梅章懿 汪登斌 柴维敏 詹维伟 韩宝三 何建蓉 朱丽 李亚芬 沈坤炜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0-394,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触觉成像(palpationimaging,P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的151例病人共计213个病灶,行PI、B超、钼靶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各检查方法独立进行。... 目的探讨乳腺触觉成像(palpationimaging,P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的151例病人共计213个病灶,行PI、B超、钼靶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各检查方法独立进行。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PI对乳房病灶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不同方法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 PI对病灶的良恶性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AUC=0.832,95%CI:0.766~0.898,P<0.001),敏感度为87.0%,显著高于钼靶(63.5%,P=0.005),与B超(87.0%)及MRI(94.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的特异度及准确率为69.8%与74.2%,与钼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5%,P=0.041,未达到调整后检验水准α’=0.0083;75.4%,P=0.778),但显著低于B超(86.2%,P<0.001;86.4%,P=0.002)及MR(I85.7%,P=0.005;88.7%,P<0.001)。结论 PI对于乳房疾病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有望成为乳腺疾病现有辅助检查外的又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触觉成像 B超 钼靶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鼻内镜下眶减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 被引量:2
7
作者 盛海斌 蔡昌枰 +5 位作者 程瑜 焦秦 朱巍 赵咏桔 方文强 谭令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眶减压术在甲状腺相关眼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12眼)临床确诊为甲状腺相关眼病行鼻内镜下眶减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眼球突出度及运动度、角膜情况以及有无复视等。结果:12眼...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眶减压术在甲状腺相关眼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12眼)临床确诊为甲状腺相关眼病行鼻内镜下眶减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眼球突出度及运动度、角膜情况以及有无复视等。结果:12眼(100%)术后视力均提高,其中1眼从术前只有光感,术后可感眼前手动,其余11眼视力提高0.1~0.7;10眼(83.3%)眼压降低0.2~21.4mm Hg(1mm Hg=0.133kPa),2眼无明显变化;8眼(66.7%)眼球突出后退1~5mm,另外4眼无明显变化;术前1眼存在角膜溃疡,术后溃疡愈合;术前9眼存在眼球活动受限,其中8眼(88.9%)术后得到不同程度缓解,1眼无变化;术前4例存在复视,术后1例复视消失;除1眼术后出现中鼻道出血行止血处理外,其余11眼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眶减压术具有视野清晰、安全有效及微创的优点,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较好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眼病 内镜术 减压术 外科
原文传递
多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蒋伟 蒋灏 +1 位作者 陆炜平 陈克敏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2期166-167,共2页
骨盆由双侧髂骨、坐骨、耻骨和后方骶骨组成。骨盆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后果严重的创伤。长期来,骨盆骨折主要依靠X线平片诊断,由于其结构和损伤的复杂性,常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16排螺旋CT能超高速地完成大范围的容积扫描,并具有相似... 骨盆由双侧髂骨、坐骨、耻骨和后方骶骨组成。骨盆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后果严重的创伤。长期来,骨盆骨折主要依靠X线平片诊断,由于其结构和损伤的复杂性,常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16排螺旋CT能超高速地完成大范围的容积扫描,并具有相似的X、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影像诊断 应用
原文传递
MRI表观弥散系数值评价大鼠肝纤维化干扰素INFα-2b治疗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韩宇 汪登斌 +2 位作者 姜婷婷 李志 史曙光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4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MR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评价干扰素α-2b(INFα-2b)干预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疗效的价值。方法:将4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干扰素治疗组、肝纤维化模型组3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每只大鼠给予0.02mL... 目的:探讨MR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评价干扰素α-2b(INFα-2b)干预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疗效的价值。方法:将4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干扰素治疗组、肝纤维化模型组3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每只大鼠给予0.02mL/kg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肝纤维化模型组每只大鼠给予40%CCl_4(CCl_4:橄榄油=2:3)0.02m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8周。干扰素治疗组每只大鼠给予40%CCl_4 0.02m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8周。第5周起,干扰素治疗组大鼠每周3次给予腹腔注射INFα-2b 1×10~6单位/只,至第8周。于第8周末对3组大鼠进行MRI常规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b取500、700、1000s/mm^2时,比较DWI图像的信号强度和ADC值的变化。对3组肝纤维化大鼠病理变化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和ADC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500s/mm^2时,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干扰素治疗组3组的ADC值分别为(3.63±0.21)×10^(-3)mm^2/s、(1.17±0.11)×10^(-3)mm^2/s、(2.82±0.06)×10^(-3)mm^2/s;b=700s/mm^2时,3组ADC值分别为(3.12±0.68)×10^(-3)mm^2/s、(1.60±0.42)×10^(-3)mm^2/s、(2.15±0.35)×10^(-3)mm^2/s;b=1000s/mm^2时,3组ADC值分别为(2.16±0.93)×10^(-3)mm^2/s、(1.31±0.06)×10^(-3)mm^2/s、(1.45±0.53)×10^(-3)mm^2/s。b=500s/mm^2时,干扰素治疗组ADC值大于肝纤维化模型组而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HE染色显示,干扰素治疗组大鼠的严重肝纤维化比例明显低于肝纤维化模型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而其肝纤维化标志物α-SMA亦低于肝纤维化模型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结论:MRI的ADC值可评价INFα-2b干预肝纤维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磁共振成像 干扰素 大鼠
原文传递
肾上腺Castleman病一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凯 陈瑛 +5 位作者 赵红燕 陆洁莉 祝宇 方文强 王卫庆 宁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72-677,共6页
目的:分析肾上腺Castleman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对本院确诊的1例肾上腺Castleman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以及病因。结果该患者系体检发现肾上腺意外瘤,总结临床特征如下:(1... 目的:分析肾上腺Castleman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对本院确诊的1例肾上腺Castleman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以及病因。结果该患者系体检发现肾上腺意外瘤,总结临床特征如下:(1)发病隐匿,表现为后腹膜巨大占位,伴有后腹膜淋巴结肿大;(2)无肾上腺功能异常;(3)术后病理证实为肾上腺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型;(4)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局限性肾上腺Castleman病预后好。结论肾上腺Castleman病多以肾上腺区巨大占位为主要临床表现,对该病临床特征的深入了解,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的合作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漏诊或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Castleman病 临床特征 诊断 病因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实质囊性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乔 赵雪松 +4 位作者 缪飞 邓侠兴 金佳斌 袁菲 孙蕴伟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2-135,共4页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 AI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慢性炎,以弥漫性胰腺肿大、渗出、纤维化伴组织IgG4阳性细胞浸润为特征,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AIP起病缺乏特异性,常以梗阻性黄疸...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 AI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慢性炎,以弥漫性胰腺肿大、渗出、纤维化伴组织IgG4阳性细胞浸润为特征,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AIP起病缺乏特异性,常以梗阻性黄疸为临床表现,血清IgG4水平及CT影像学表现对AIP的诊断十分重要。因AIP起病和影像学表现与胆胰系统肿瘤十分类似,若对AIP认识不足,可能使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手术治疗。现回顾2013年5月上海瑞金医院收治的1例AIP伴胰腺多发囊性改变病例,并探讨其诊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胰腺实质 囊性变 影像学表现 阳性细胞浸润 上海瑞金医院 IGG4 糖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急性阑尾炎继发肠壁囊样积气症及肝门静脉气体1例报告
12
作者 陈强 赵任 +3 位作者 凌华威 张浩波 狄忠民 尹路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6-397,共2页
关键词 肠壁囊样积气症 门静脉气体 急性阑尾炎 继发感染 精神分裂症 胃内容物 肛门排气
原文传递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确诊胰腺内副脾1例(含视频)
13
作者 李赛尔 周春华 +5 位作者 高丽丽 张本炎 赵雪松 张玲 张敏敏 邹多武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2年第4期326-328,共3页
胰腺占位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胰腺导管腺癌、腺泡细胞癌等。本文报道了1例罕见的胰腺内占位,最终通过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EUS-FNA)联合免疫组化确诊为胰腺内副脾。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 胰腺内副脾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内镜超声下表现为强回声的成熟型卵巢畸胎瘤累及直肠1例(含视频)
14
作者 李赛尔 周春华 +4 位作者 张玲 张尧 赵雪松 张本炎 邹多武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2年第11期938-940,共3页
成熟型畸胎瘤是一种常见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生殖系统外的畸胎瘤罕见,多位于后腹膜、骶尾骨区域及纵隔。本文报道了一例卵巢畸胎瘤累及直肠的病例及其内镜超声下表现.
关键词 畸胎瘤 直肠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伴18外显子G719X突变的多发转移晚期肺腺癌一线TKI治疗1例报道
15
作者 汪妍 刘竹青 +4 位作者 Mary O′Brien 程增辉 董磊 高蓓莉 许青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3年第2期185-186,共2页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达85%的肺癌患者病理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大多数患者在首次诊断时已为晚期。靶向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敏感性的预测...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达85%的肺癌患者病理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大多数患者在首次诊断时已为晚期。靶向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敏感性的预测标志。本文介绍1例EGFR exon18 G719X突变的多发转移肺腺癌患者,在使用阿法替尼治疗后出现快速耐药而寻求国际多学科会诊。经肿瘤内科、呼吸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会诊后,建议继续使用当前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肿瘤转移/多器官组织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国际多学科会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