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触觉成像诊断乳腺疾病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佳毅 陈伟国 +8 位作者 梅章懿 汪登斌 柴维敏 詹维伟 韩宝三 何建蓉 朱丽 李亚芬 沈坤炜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0-394,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触觉成像(palpationimaging,P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的151例病人共计213个病灶,行PI、B超、钼靶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各检查方法独立进行。... 目的探讨乳腺触觉成像(palpationimaging,P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的151例病人共计213个病灶,行PI、B超、钼靶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各检查方法独立进行。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PI对乳房病灶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不同方法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 PI对病灶的良恶性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AUC=0.832,95%CI:0.766~0.898,P<0.001),敏感度为87.0%,显著高于钼靶(63.5%,P=0.005),与B超(87.0%)及MRI(94.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的特异度及准确率为69.8%与74.2%,与钼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5%,P=0.041,未达到调整后检验水准α’=0.0083;75.4%,P=0.778),但显著低于B超(86.2%,P<0.001;86.4%,P=0.002)及MR(I85.7%,P=0.005;88.7%,P<0.001)。结论 PI对于乳房疾病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有望成为乳腺疾病现有辅助检查外的又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触觉成像 B超 钼靶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