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肺癌合并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蔡凡 张悦民 丁永杰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老年肺癌合并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凝血功能、血液黏稠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7月至202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患...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老年肺癌合并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凝血功能、血液黏稠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7月至202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简单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接受LMWH治疗)和观察组(n=51,接受LMWH+银杏达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D-二聚体水平及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IB水平、D-二聚体水平、WBV、PV、ET-1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T均短于本组治疗前,NO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FIB水平、D-二聚体水平、WBV、PV、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T短于对照组患者,NO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8%(49/5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LMWH能够改善老年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同时还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 低分子肝素 老年肺癌 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内科患者血栓前状态的调查及诊断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14
2
作者 臧凡 赵咏桔 吴芳 《血栓与止血学》 2008年第4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内科血栓前状态的诊断标准。方法测定入选者vWF、Fbg、PC、AT、D-D等5项凝血指标,以指标异常数目为分组标准,统计分析各类静脉血栓高危疾病在各组的差异。结果vWF、Fbg、PC、AT、D-D等5项指标中,无异常组与至少1项异常组比... 目的探讨老年内科血栓前状态的诊断标准。方法测定入选者vWF、Fbg、PC、AT、D-D等5项凝血指标,以指标异常数目为分组标准,统计分析各类静脉血栓高危疾病在各组的差异。结果vWF、Fbg、PC、AT、D-D等5项指标中,无异常组与至少1项异常组比较,只有感染患者在后组中发病率显著增加(P=0.03);而2项以下指标异常组与至少2项指标异常组比较,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在后组中显著增高(P<0.001,P=0.008,P=0.039),而其它组显著降低(P<0.001)。通过危险因素分析,vWF、DD、Fbg和AT为较敏感指标。结论PC、AT、vWF、Fbg、D-D等5项指标中至少2异常,对VTE相关血栓前状态有一定诊断价值。其中D-D、Fbg、vWF、AT为更可靠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血栓前状态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1年老年科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志红 黄永艳 +5 位作者 杨莉 方洁 糜琛蓉 余小萍 陶祥龄 胡家安 《感染.炎症.修复》 2013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了解我院2009-2011年老年科常见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送检的老年科病房患者标本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试验结果判断参照美国临床实... 目的:了解我院2009-2011年老年科常见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送检的老年科病房患者标本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试验结果判断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2007年版),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从1 986份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出311株病原菌株,革兰阳性菌30株,占9.6%;革兰阴性菌176株,占56.6%;真菌105株,占33.8%。金黄色葡萄球菌全部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0.5%,9.0%和9.0%)占革兰阴性菌的前3位,且鲍曼不动杆菌为泛耐药,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在65%以上。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19.0%)是真菌中最高的,对常用抗真菌药均敏感。结论:老年科病房细菌耐药情况不容忽视,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其耐药性可能与其产生的碳青霉烯酶有关。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以及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病原菌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相关
4
作者 缪婕 王巍 +2 位作者 赵雅洁 张凤如 沈琳辉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55-161,共7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老年男性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LVDD)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的208例老年男...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老年男性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LVDD)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的208例老年男性T2DM患者(≥60岁),根据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及血流多普勒结果,参照2020年《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临床应用指南》将其分为LVDD组(112例)和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对照组(对照组,96例),比较2组间的基线资料、甲状腺激素水平、超声心动图指标。再根据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_(3))四分位数水平,将全部患者分为F1组(2.43 pmol/L<FT_(3)≤3.30 pmol/L,52例)、F2组(3.31 pmol/L<FT_(3)≤3.78 pmol/L,52例)、F3组(3.79 pmol/L<FT_(3)≤4.65 pmol/L,52例)、F4组(4.66 pmol/L<FT_(3)≤6.01 pmol/L,52例),比较4组间的基线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FT_(3)与超声指标间的相关性,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T_(3)与LVDD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FT_(3)和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LVDD的效能。结果:老年男性T2DM患者中,LVDD组较对照组FT_(3)水平降低[(3.51±0.24)pmol/L比(4.72±0.33)pmol/L,P<0.01]。根据FT_(3)水平四分位数分组,4组间的LVDD百分比(P<0.01)、超声心动图参数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峰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峰比值(E/e’)(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T_(3)水平与E/e’、左房最大容积指数(left atrial volume index,LAVI)呈显著负相关(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老年男性T2DM患者的FT_(3)水平递减,其发生LVDD的风险逐渐增加(F3组OR=2.29;F2组OR=3.36;F1组OR=4.95,P均<0.05)。年龄、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糖尿病病程、FT_(3)水平进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FT_(3)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诊断LVDD的曲线下面积为0.742和0.858;FT_(3)的临界值取3.37 pmol/L时,其提示患者出现LVDD的灵敏度为66.2%,特异度为75.0%。结论:老年男性T2DM患者的FT_(3)水平降低时,LVDD风险上升,检测FT_(3)可能有助于早期筛查LVD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沉默性误吸发生率的循证研究
5
作者 杨丽娜 荣岚 +1 位作者 潘莉倩 徐琛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23-127,148,共6页
目的探讨循证实践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沉默性误吸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科工作的70名护士和老年科收治的≥65岁老年患者为循证实践研究对象,以证据应用前(2021年11月—2022年4月)收治评估的704例患者为基线审查组,以证据应用后(... 目的探讨循证实践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沉默性误吸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科工作的70名护士和老年科收治的≥65岁老年患者为循证实践研究对象,以证据应用前(2021年11月—2022年4月)收治评估的704例患者为基线审查组,以证据应用后(2022年5月—2022年10月)收治评估的744例患者为证据应用组。证据应用后评价护士对相关审查指标的执行情况及2组患者的沉默性误吸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证据应用后,护士对11项降低沉默性误吸发生率的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均高于证据应用前;患者沉默性误吸发生率由证据应用前的12.5%下降至证据应用后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证据的质量审查项目,有利于规范护士的预防沉默性误吸的护理行为;实施降低老年住院患者沉默性误吸发生率的循证实践,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性误吸 老年患者 循证实践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ro-BNP、Gal-3、Hcy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发病的价值及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
6
作者 应晨 胡家安 徐志红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脑钠肽前体(pro-BNP)、半乳糖凝集素-3(Gal-3)、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并分析三者联合预测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发病的价值及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脑钠肽前体(pro-BNP)、半乳糖凝集素-3(Gal-3)、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并分析三者联合预测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发病的价值及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208例,根据是否发生HFpEF分为HEpEF组52例与单纯高血压组156例。比较2组血清pro-BNP、Gal-3、Hcy水平,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危险度分析三者对HEpEF发生风险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三者联合预测HEpEF发生的价值。结果HEpEF组血清pro-BNP、Gal-3、Hcy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单纯高血压组、HEpEF组血清pro-BNP、Gal-3、Hcy之间呈正相关(P<0.01),HEpEF组相关性更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ro-BNP、Hcy、Gal-3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ro-BNP、Gal-3、Hcy水平均对HFpEF发生风险有独立影响(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ro-BNP、Hcy、Gal-3联合预测HFpEF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939(95%CI:0.898,0.968),敏感度为0.885,特异度为0.833,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pro-BNP、Gal-3、Hcy水平显著相关,三者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且异常升高会增加HEpEF发生风险,联合预测HFpEF发病价值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高血压 老年人 脑钠肽前体 同型半胱氨酸 半乳糖凝集素-3 相关性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识别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安平 凌枫 +1 位作者 史超 孙璟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目的:分析在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跌倒风险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度在本中心就诊的23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60~90岁)为研究对象,检测其生化指标,并采用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评估其... 目的:分析在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跌倒风险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度在本中心就诊的23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60~90岁)为研究对象,检测其生化指标,并采用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评估其跌倒风险,根据简易营养评价精法(short-form 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SF法)将患者分为低风险(≤45分)及高风险组(>45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跌倒危险因素并构建多因素模型,并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危险因素模型预测老年卒中患者发生跌倒风险的价值。结果:对跌倒高风险组及跌倒低风险组进行基线分析后,筛选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MNA-SF评分[优势比(odd ratio,OR)=0.33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0.225~0.508,P<0.001]、血清白蛋白(OR=0.513,95%CI为0.396~0.664,P<0.001)、血红蛋白(OR=0.908,95%CI为0.858~0.961,P=0.001)、女性(OR=4.407,95%CI为1.006~19.311,P=0.049)、高龄(OR=3.464,95%CI为1.172~10.235,P=0.025)与跌倒相关。其中,女性、高龄(≥80岁)为老年卒中患者跌到的主要危险因素,MNA-SF评分高(≥11分)、血清白蛋白升高为卒中老年患者的主要保护因素,而血红蛋白升高的保护作用较弱。根据以上5个危险因素构建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P<0.05),在预测老年卒中患者跌倒风险中有较高的准确率。结论:女性、高龄(≥80岁)是老年卒中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而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营养状况良好(MNA-SF评分≥11分)则是该人群发生跌倒的保护因素。依据相关危险因素,建立相应的ROC曲线诊断模型,有助于在老年卒中患者中合理、快速地识别跌倒高风险的患者,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卒中 跌倒风险 营养状况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浦东新区全科医师对规范化诊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掌握程度的调研 被引量:1
8
作者 阮玉凤 胡丽萍 +2 位作者 陈史蓉 尹君 孙璟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3期399-404,共6页
目的 :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全科医师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规范化诊治掌握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月至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浦东新区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48名全科医师,自制调研问卷(满分30分),... 目的 :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全科医师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规范化诊治掌握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月至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浦东新区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48名全科医师,自制调研问卷(满分30分),采用问卷星调查被调研者基本情况和他们对Hp感染诊断、治疗及预防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得分情况将全科医师分为掌握不良组(0~10分)、掌握一般组(11~20分)和掌握良好组(21~30分),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320份,本地区全科医师对Hp感染规范诊治的掌握水平较高,平均得分为21.69分(总分30分)。本研究中,掌握一般组有116人,占36.25%,平均得分为17.53分;掌握良好组有204人,占63.75%,平均得分为24.05分,掌握不良组0人。Hp现症感染的诊断方面,仅50.0%的全科医师知晓粪便Hp抗原阳性也是诊断Hp感染的标准之一,而有66.6%的全科医师误认为血清Hp抗体阳性也可诊断Hp感染。Hp感染根除治疗指征方面,仅41.9%的全科医师认为“证实有Hp感染”是根除治疗的适应证。掌握一般组与掌握良好组的医师在学历和工作年限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在Hp感染的规范治疗、随访和预防方面,2组间除抗菌药物选择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选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工作年限是影响全科医师对Hp感染规范化诊治掌握程度的因素,与掌握程度呈反比。结论:浦东新区全科医师对Hp现症感染和根除治疗适应证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待提高,工作年限长的全科医师对规范化诊治Hp掌握程度较低,故本区需在全体全科医师,尤其是高年资全科医师中,加强Hp感染诊断、根除治疗适应证相关知识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师 幽门螺杆菌感染 血清抗体 工作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衰老与老年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黄蝶 梁伟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412-415,424,共5页
血管衰老指由于年龄、环境、炎症刺激等因素导致血管结构重构和功能减退的过程,是引起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现通过对血管衰老的主要发生机制(端粒损耗、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 血管衰老指由于年龄、环境、炎症刺激等因素导致血管结构重构和功能减退的过程,是引起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现通过对血管衰老的主要发生机制(端粒损耗、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表观遗传学)进行概述,并针对血管衰老及其机制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探讨血管衰老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展望未来,通过对血管衰老机制中参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关键信号分子、传导通路和调控方式等的更深入研究,为延缓血管衰老、防治老年心血管疾病提供更多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衰老 老年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刘菂 瞿洪平 +3 位作者 徐志红 曹久妹 郑岚 白婷婷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153-158,共6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于老年脓毒症患者相关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4所医院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126例,按照是否应用参附注射液分为2组,其中参附组61例,对照组65例...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于老年脓毒症患者相关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4所医院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126例,按照是否应用参附注射液分为2组,其中参附组61例,对照组65例。收集基本资料、合并症、相关检验检查结果(包括炎症因子、体液免疫指标、细胞免疫指标等)、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死亡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治疗7 d后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乳酸(lactate,La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D3计数、CD4计数、CD8计数、IgG、IgA、IgM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参附组MAP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34),CD3(P=0.002)和CD4(P=0.002)绝对计数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标准集束化方案治疗老年脓毒症患者,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脓毒症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SS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69
11
作者 金春丽 余小萍 陶婷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5年第5期307-308,共2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一种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症状包括排尿困难及急性尿潴留、反复尿路感染、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是常用的用于评估前列腺增生患者症状的评估系...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一种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症状包括排尿困难及急性尿潴留、反复尿路感染、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是常用的用于评估前列腺增生患者症状的评估系统,IPSS是同时评价下尿路症状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量表。7个症状评分0分(从来没有)至5分(总有)。7个症状分别为尿不尽感、尿频、尿急、尿等待、尿中断、夜尿、尿细弱。生活质量询问被调查者“您对现在的排尿感觉如何?”。评分为0~6分。根据排尿症状与生活质量评分的相关性,将症状评分分成3种等级:轻度1~7分,中度8~19分,重度20~35分。这一方法在国外已广泛被应用。本研究拟以老年BP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IPSS评分研究其在国人BPH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其与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生活质量评估 临床应用价值 IPSS评分 BPH患者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急性尿潴留 反复尿路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痴呆患者安全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2
作者 朱圆 余小萍 +5 位作者 顾颖 于岚 何舫 杨洁群 陈艳 张臻吕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3-748,共6页
老年痴呆症在全球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疾病是以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变为特征,一旦患病,整个病程都将伴随一系列不安全隐患,于是老年痴呆患者的安全管理日渐引起国际的关注。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老年痴呆患者安全管理的研究现状,介绍近年... 老年痴呆症在全球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疾病是以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变为特征,一旦患病,整个病程都将伴随一系列不安全隐患,于是老年痴呆患者的安全管理日渐引起国际的关注。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老年痴呆患者安全管理的研究现状,介绍近年来老年痴呆患者与安全相关的危险因素和测评工具,提出老年痴呆患者安全管理的主要具体内容,期望为今后老年痴呆的安全管理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安全管理 测评工具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启动子区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老年人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毅盟 倪培华 +2 位作者 杨蓉 吴洁敏 吴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1-306,共6页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基因启动子765G>C、1195G>A和1290A>G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老年人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方法以162例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栓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血小板聚集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组并分...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基因启动子765G>C、1195G>A和1290A>G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老年人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方法以162例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栓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血小板聚集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组并分析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COX-2基因启动子765G>C、1195G>A和1290A>G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血小板聚集检测结果,阿司匹林敏感组108例,非阿司匹林敏感组54例。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为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间-765G>C SNP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和P=0.03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765GG纯合基因携带者相比,-765GC杂合基因携带者对阿司匹林药效不敏感的OR值为3.872(95%CI 1.081~13.870,P=0.038)。两组间-1195G>A SNP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其A、G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6)。两组间-1290A>G SNP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其A、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阿司匹林非敏感组等位基因-765G>C、-1195G>A和-1290A>G呈单倍型C-G-G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P<0.05)。结论 -765G>C、-1195G>A和-1290A>G呈单倍型C-G-G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765G>C基因多态性可能是老年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遗传性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阿司匹林抵抗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CTRP1水平及其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2
14
作者 梁伟 田书雅 +1 位作者 任妍 沈琳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8-220,224,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血清脂联素(APN)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79例60~90岁男性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对象均经酶标记免疫吸附试...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血清脂联素(APN)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79例60~90岁男性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对象均经酶标记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CTRP1和APN水平。其中MS患者105例(MS组),MS合并高血压患者(HMS组)90例,非MS患者(对照组)84例;记录一般资料,包括身高、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血清三酰甘油(TAG),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S组和HMS组患者血清CTRP1水平均升高,HMS组升高更明显;HMS组和MS组患者血清APN水平明显降低。血清CTRP1水平与APN水平呈负相关。血清CTRP1水平与血糖、BMI、收缩压、TAG和HOMA-IR呈正相关。结论·老年男性MS患者血清CTRP1水平升高,APN水平降低;M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清CTRP1水平更高。血清CTRP1水平与多项动脉粥样硬化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 老年人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促进模式在老年稳定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15
作者 范滟 余小萍 +2 位作者 于岚 朱圆 顾燕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模式在老年稳定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和老年科收治的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老年稳定型...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模式在老年稳定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和老年科收治的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3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促进模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1次/月,干预维持1年,共12次,并建立患者疾病档案数据库录入疾病演变和随访情况。干预前和随访1年后对患者心绞痛症状及遵医行为依从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后患者遵医嘱服药、生活行为管理和自我监测等遵医行为以及心绞痛症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健康促进模式能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提高其疾病治疗的依从性,为探索精准化护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老年 健康促进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脉压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9
16
作者 梁伟 王巍 +1 位作者 沈琳辉 金翠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07-809,共3页
目的探讨脉压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23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病因分组,将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糖尿病纽(100例),未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组(130例)。测量血压,进行... 目的探讨脉压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23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病因分组,将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糖尿病纽(100例),未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组(130例)。测量血压,进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IMT,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并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合并糖尿病组患者颈动脉IMT为(0.67±0.08)mm,脉压为(61.93±14.55)mmHg(1mmHg=0.133kPa),均较高血压组明显升高[(0.50±0.03)mm,(55.76±12.98)mmHg,P〈0.01],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ISI,-3.68±0.82)较高血压组(-2.96±0.95)明显降低(P〈0.01)。相关分析显示,IMT与脉压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结论脉压和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颈动脉 血管内膜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璟 林青 +2 位作者 梁伟 吴畅 金翠燕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70-473,共4页
目的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长期临床观察,分析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0例,每半年至少随访1次,观察期为3年。每次随访测坐位血压、血糖、同步胰岛素、血脂、肾功能及进行... 目的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长期临床观察,分析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0例,每半年至少随访1次,观察期为3年。每次随访测坐位血压、血糖、同步胰岛素、血脂、肾功能及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作为观察终点。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进行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因素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与年龄大、收缩压高、舒张压低、脉压宽等因素有关(P值均<0.05)。脉压每增加10mmHg(1mmHg=0.133 kPa),终点事件发生率增加2.5倍,为10.8%。脉压≥80mmHg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达28.57%,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脉压≥80mmHg是心脑血管事件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压 高血压 心脑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促进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8
作者 朱萍 李贤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3-716,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模式(HPM)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HPM对48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采用患者健康促进行为访谈提纲对患者进行个案分析;采用患者调查表评估患者...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模式(HPM)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HPM对48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采用患者健康促进行为访谈提纲对患者进行个案分析;采用患者调查表评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入院率,并于1年后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入院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健康促进行为评估显示:48例患者均表示已经知道健康促进行为的益处,接受散步这一运动形式,但仍有19例未戒烟,2例来自重要他人的支持缺如;就诊太远是患者抱怨的主要原因,而嫌麻烦、认为没有必要来等主观因素也较明显,另有3例因工作原因可能影响其采取健康促进行为;全部患者能明确健康行为计划。通过1年健康教育,48例患者在遵医嘱服药、定期门诊随访和遵医嘱理疗三个方面的治疗依从性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1年内入院人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 HPM作为原因模式可以协助临床护理人员分析影响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决定因素,有利于患者和护士共同制订健康行为计划,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健康促进模式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G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疗效监测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蓉 焦洁茹 +6 位作者 林青 李嫣然 王熠华 徐志红 王学锋 丁秋兰 吴方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05-120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检测方法对阿司匹林抵抗疗效的监测作用。方法对57名口服阿司匹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别进行光学法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test,PAgT),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血、尿11-脱氢血栓素B2(11-dehydrothro... 目的研究不同检测方法对阿司匹林抵抗疗效的监测作用。方法对57名口服阿司匹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别进行光学法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test,PAgT),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血、尿11-脱氢血栓素B2(11-dehydrothromboxane B2,11-DH-TXB2)浓度及P-选择素(P-seletin)表达的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EG血小板图在阿司匹林抵抗组(aspirin resistance,AR),阿司匹林半抵抗组(aspirin semi-responders,ASR),阿司匹林敏感组(aspirin sensitive,AS)间两两比较中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血、尿11-DH-TXB2含量,P-选择素表达率在AR组和ASR组明显升高(P均<0.05)。PAgT,TEG血小板图,血、尿11-脱氢血栓素B2及P-选择素这些方法间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均>0.4,P均<0.01)。与PAgT,血尿11-DH-TXB2这几种临床常用检测方法相比,TEG血小板图对AR检出的灵敏度(81.48%)和特异性(85.71%)更高,与P-选择素的一致性更高(K=0.822,P<0.001)。结论 TEG血小板图检测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指导制定个体化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抵抗 血小板聚集率 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 11-脱氢-血栓素B2 P-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调查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圆 余小萍 +1 位作者 朱萍顾 燕红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1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应用微型营养评定(MNA)、人体测量学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调查和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非住院期间营养状况.方法 58例老年COPD患者在非住院期间接受MNA的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学检测和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 (1)根据MN... 目的 应用微型营养评定(MNA)、人体测量学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调查和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非住院期间营养状况.方法 58例老年COPD患者在非住院期间接受MNA的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学检测和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 (1)根据MNA得分,老年COPD患者中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高危人群的发生率分别是6.9%和60.3%.(2)根据体质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中臂肌围(AMC)的测量值老年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55.2%、31%、24.1%.(3)根据血浆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相淋巴细胞计数显示老年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是13.8%、31%、49.9%.结论 (1)老年COPD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的高危状态的发生率较高,必须加强营养干预.(2)提倡在老年COPD患者中应用MNA问卷进行营养状态评估,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状况 微弄营养评定表 人体测量学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