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多学科诊治实施规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专家共识(2020年版) 被引量:9
1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皮肤梭形细胞肿瘤多学科精准诊疗团队 陈骏 +4 位作者 孙笛 饶娅敏 郑海燕 龚霞 徐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68-1675,共8页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发生于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低度恶性软组织肉瘤。极高的误诊率常常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错误的治疗方式导致了极高的手术复发率。传统扩大切除手术需要在肿瘤周边扩大3~5 cm,巨大的组织缺损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发生于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低度恶性软组织肉瘤。极高的误诊率常常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错误的治疗方式导致了极高的手术复发率。传统扩大切除手术需要在肿瘤周边扩大3~5 cm,巨大的组织缺损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患者也难以接受。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多学科诊治学组的支持下,皮肤梭形细胞肿瘤多学科精准诊疗团队开展了规范化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综合诊治的推广应用,采用改良Mohs显微描记手术的方法,切净肿瘤的同时,保留尽可能多的正常组织,并由此形成了《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多学科诊治实施规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多学科协作 专家共识 局部扩大切除 Mohs显微描记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美医学超声之差异 被引量:3
2
作者 陆林国 《上海医学影像》 2010年第1期77-78,共2页
笔者有幸于2008年至2009年底,分别在美国费城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和托马斯杰斐逊大学(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作为访问学者及客座研究员一年余,期间亦参观访问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等多所大学、医院的放射科,深... 笔者有幸于2008年至2009年底,分别在美国费城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和托马斯杰斐逊大学(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作为访问学者及客座研究员一年余,期间亦参观访问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等多所大学、医院的放射科,深感中美在医学超声领域的差异较大,浅谈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超声 宾夕法尼亚大学 2009年 托马斯 研究员 医学院 放射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在干燥综合征唾液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蔚蒨 龚霞 熊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中应变率比值法(SR)和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法(ARFI)在干燥综合征(SS)唾液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门诊确诊的干燥综合征患者36例,健...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中应变率比值法(SR)和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法(ARFI)在干燥综合征(SS)唾液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门诊确诊的干燥综合征患者36例,健康对照病例25例。对双侧腮腺及下颌下腺进行SR及ARFI检查,获得双侧腮腺及下颌下腺的SR和剪切波速度(SWV)。比较同一组内腮腺、下颌下腺左侧与右侧之间以及不同组间同侧腮腺、下颌下腺SR和SWV的差异。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无论SS组还是健康对照组,左、右侧腮腺及下颌下腺之间SR值和SWV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组间双侧腮腺、下颌下腺SR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组间腮腺、下颌下腺SWV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以0.8962为截断值,采用SR检测腮腺、诊断SS的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88.0%,曲线下面积达0.844;以0.8987为截断值,采用SR检测下颌下腺、诊断SS的敏感度为47.22%,特异度为84.0%,曲线下面积达0.652。(3)以1.6288为截断值,采用ARFI技术检测腮腺、诊断SS的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88.0%,曲线下面积达0.943;以1.8788为截断值,采用ARFI技术检测下颌下腺、诊断SS的敏感度为44.4%,特异度为96.0%,曲线下面积0.614。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SR及ARFI可以提供腮腺及下颌下腺SR及SWV值,定量分析SS患者的腺体硬度,在临床诊断干燥综合征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腮腺 下颌下腺 应变率比值法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CT/MR在舌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周辉红 张蔚蒨 +2 位作者 詹维伟 徐秋华 燕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30-1932,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检查和CT、MR在舌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原发性舌癌、12例复发性舌癌术前同时行超声和CT/MR检查,对比观察肿块以及颈部淋巴结的情况。结果超声与CT/MR比较可知口腔内超声对于小病灶的检出率以及颈部淋巴结转... 目的比较超声检查和CT、MR在舌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原发性舌癌、12例复发性舌癌术前同时行超声和CT/MR检查,对比观察肿块以及颈部淋巴结的情况。结果超声与CT/MR比较可知口腔内超声对于小病灶的检出率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检出率大于CT和MR,而CT和MR对于侵犯周围组织及骨骼的评估要优于超声。结论超声可作为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的首选方法,而对于侵袭范围较广且疑有骨质破坏的病例,可在超声的基础上再加行CT或者MR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舌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鳞状细胞癌厚度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周辉红 徐秋华 +2 位作者 胡永杰 詹维伟 燕山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65-470,共6页
目的:从超声角度探讨舌癌肿瘤厚度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使用口腔内超声探头检查测量37例原发性舌癌患者的肿瘤厚度,同时检查其颈淋巴结情况,记录各区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及内部回声,观察淋巴结的血流信号并判断其性质。使用SAS... 目的:从超声角度探讨舌癌肿瘤厚度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使用口腔内超声探头检查测量37例原发性舌癌患者的肿瘤厚度,同时检查其颈淋巴结情况,记录各区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及内部回声,观察淋巴结的血流信号并判断其性质。使用SAS6.1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非参数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前超声测量的肿瘤厚度与病理标本测量的肿瘤厚度作非参数Wilcox秩和检验(P=0.2013),2种方法所测量的肿瘤厚度的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肿瘤厚度与颈淋巴结转移作非参数检验(Spearmanr=0.6824,P<0.01),超声测量的肿瘤厚度与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厚度的增加,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也增大。结论:应用超声正确检测舌癌的肿瘤厚度及颈部转移的淋巴结,可以在术前对舌癌的临床分期进行更好地评估,为手术医师制订方案提供确切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肿瘤厚度 颈淋巴结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涎腺腺样囊性癌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冠兰 徐秋华 燕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10-2012,共3页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声像图特点。方法结合病理特征,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均为单发,实质呈低回声,其中22例(22/36,61.11%)肿瘤形态不规则,21例(21/36,58.33%...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声像图特点。方法结合病理特征,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均为单发,实质呈低回声,其中22例(22/36,61.11%)肿瘤形态不规则,21例(21/36,58.33%)肿瘤边界不清,28例(28/36,77.78%)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肿瘤血流信号少量及中等量各15例(15/36,41.67%)。超声定性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58.33%(21/36)。结论腺样囊性癌具有涎腺恶性肿瘤常见的灰阶声像表现,但彩色多普勒表现具有特征性。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涎腺肿瘤 腺样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IgG4相关唾液腺炎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知俊 张蔚蒨 +4 位作者 郑凌艳 曹宁宁 石欢 谢李松 俞创奇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IgG4相关唾液腺炎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5月-10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诊断为IgG4相关唾液腺炎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IgG4相关唾液腺炎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5月-10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诊断为IgG4相关唾液腺炎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应变率比值法和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法,对治疗前、后患者下颌下腺进行弹性超声检查,观察超声影像学特点及疗效。结果:3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双侧下颌下腺无痛性肿大超过3个月,血清IgG和IgG4浓度均异常升高,下颌下腺活检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符合IgG4相关唾液腺炎。治疗前弹性超声成像显示腺内大范围蓝色区域对应低回声区,应变率比值(SR)较正常腺体减小而剪切波速值(SWV)较正常腺体增大,表示该区域腺体质地比正常腺体明显较硬。所有患者经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后随访,临床表现原本肿大的下颌下腺明显消退,触诊质地软化,血清IgG和IgG4浓度明显下降,弹性超声显示蓝色区域范围明显缩小,黄色和绿色区域范围增大,对应SR增大而SWV减小,客观且半量化地反映腺体质地较治疗前软化。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通过测量SR或SWV,可以客观半量化地反映病变唾液腺质地。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可以辅助IgG4相关唾液腺炎的诊断,并初步评价疾病的严重性和进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应变率比值法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法 IgG4相关唾液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婴幼儿体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媛 龚霞 +3 位作者 徐秋华 周辉红 马瑛 熊屏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婴幼儿体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婴幼儿体表血管瘤治疗前后的声像图资料,并按治疗结果分为治疗有效组33例和治疗无效组9例,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瘤体大小、回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动脉收缩期峰...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婴幼儿体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婴幼儿体表血管瘤治疗前后的声像图资料,并按治疗结果分为治疗有效组33例和治疗无效组9例,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瘤体大小、回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静脉流速、阻力指数)变化的差异,总结出可靠的超声观察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有效组治疗后19例血流信号减少,全部瘤体厚度减小,31例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降低,30例静脉流速降低,29例阻力指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瘤体长径和宽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无效组上述各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组中,治疗6个月患儿瘤体厚度明显减小,与治疗1个月和3个月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频超声在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治疗和随访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瘤体厚度的变化是最主要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高频 婴幼儿 血管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内超声对舌癌术前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周辉红 徐秋华 +1 位作者 詹维伟 燕山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8年第9期601-603,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内超声在术前评估舌癌中的价值。方法口腔内超声检查37例原发性舌癌,观察二维声像图和血流特点,测量不同部位肿瘤厚度并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术前口腔内超声对肿瘤厚度测量与病理标本测量的数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口腔内超声在术前评估舌癌中的价值。方法口腔内超声检查37例原发性舌癌,观察二维声像图和血流特点,测量不同部位肿瘤厚度并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术前口腔内超声对肿瘤厚度测量与病理标本测量的数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明显相关性。同时位于舌根部、舌缘-舌根部的肿瘤超声测量厚度与病理测值的差值较单纯舌缘组、舌腹组、舌背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内超声在术前测量肿瘤的厚度及了解肿瘤的生长特性方面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肿瘤 鳞状细胞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因子-C_短发夹RNA靶向微泡联合超声辐照对裸鼠乳腺癌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辉红 徐秋华 +2 位作者 黄冠兰 李婷婷 燕山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_短发夹RNA(VEGF-C_shRNA)靶向微泡联合超声辐照对乳腺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对32只雌性BALB/c裸鼠原位接种MCF-7人乳腺癌肿瘤组织。待移植瘤成瘤后,随机分为4组,G1组为空白对照,G2组采用VEGF-C_shRNA靶...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_短发夹RNA(VEGF-C_shRNA)靶向微泡联合超声辐照对乳腺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对32只雌性BALB/c裸鼠原位接种MCF-7人乳腺癌肿瘤组织。待移植瘤成瘤后,随机分为4组,G1组为空白对照,G2组采用VEGF-C_shRNA靶向微泡联合辐照,G3组为空白微泡+辐照,G4组为VEGF-C_shRNA静脉治疗。VEGF-C_shRNA靶向微泡治疗中,采用眼球后静脉注射150μg/kg两次,每次注射微泡后采用超声定位肿瘤后对微泡进行多次辐照。观察各组乳腺癌生长的情况。结果 G2组肿瘤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其他组,尤其是在治疗后第3、7、17天其平均增殖率与G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2组与G3组比较,第3、7、10、13、17及20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2组与G4组第7、13天以及17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C_shRNA靶向微泡联合辐照可以抑制裸鼠乳腺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腺癌MCF-7 模型 动物 VEGF-C_shRNA 靶向微泡 辐照 肿瘤增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增强技术在探索穿支皮瓣血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1
作者 陆林国 徐智章 +2 位作者 刘吉斌 徐秋华 燕山 《上海医学影像》 2010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及超声造影增强技术(CEUS)检查并定位穿支皮瓣血管,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依据。方法在彩超基础上运用CEUS对32例穿支皮瓣移植术患者行穿支血管检查,并行超声三维重建,除定位穿支血管出肌点外,力求清晰、直观地显示穿支... 目的应用超声及超声造影增强技术(CEUS)检查并定位穿支皮瓣血管,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依据。方法在彩超基础上运用CEUS对32例穿支皮瓣移植术患者行穿支血管检查,并行超声三维重建,除定位穿支血管出肌点外,力求清晰、直观地显示穿支与主干的关系以及穿支在皮瓣内的分支、分布情况。结果 31例(97%)穿支皮瓣血管经CEUS能更清晰地显示和定位,26例(81%)获得满意的三维重建图像。术中证实超声所见,术后皮瓣均存活。结论 CEUS能更加清晰、准确地显示和定位穿支血管,能在皮瓣血管检查中发挥重要作用。三维超声能直观地为临床手术提供穿支血管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穿支皮瓣 腹壁下动脉穿支 胸背动脉穿支 胸外侧动脉穿支 旋股外侧动脉穿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诊断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徐秋华 燕山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6年第6期403-405,共3页
目的本文报道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表现,以提高淋巴结结核的超声诊断率,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淋巴结结核29例的声像图特点,对淋巴结的数量、分布范围、形态、内部回声、质地、硬度和纵横比等指标分析,同时结合... 目的本文报道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表现,以提高淋巴结结核的超声诊断率,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淋巴结结核29例的声像图特点,对淋巴结的数量、分布范围、形态、内部回声、质地、硬度和纵横比等指标分析,同时结合临床表现等作综合分析。结果作者认为淋巴结结核的声像图特点是诊断的主要依据:1.累及数个相邻解剖区域内的淋巴结;2.多个肿块的内部回声分布呈多样性表现;3.淋巴门结构不清晰;4.纵横比≥0.6。临床表现是诊断的辅助依据。结论作者认为根据其声像图特点结合临床病征进行综合分析具有诊断价值。且与其它影像学诊断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结核 超声特点 诊断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超声诊断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静 徐秋华 燕山 《上海医学影像》 2007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依据,旨在提高其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穿刺活检及病理证实的22例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从肿块的大小、个数、质地、境界和内部回声等指标...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依据,旨在提高其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穿刺活检及病理证实的22例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从肿块的大小、个数、质地、境界和内部回声等指标做综合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2例,淋巴结肿大5例,低回声占位5例。超声诊断符合病理学为54%,超声诊断良性肿块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诊断应根据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声像图特点,并结合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正确率。同时,超声检查对临床放射性治疗该疾病的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超声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脉管畸形的超声诊断
14
作者 龚霞 李佳 +1 位作者 熊屏 丁昂昂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17-421,共5页
超声检查以其无创、便捷的独特优势,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头颈部脉管畸形的辅助诊断、术前评估和随访病情变化。本文根据国际脉管疾病研究学会(ISSVA)提出的脉管疾病新分类,总结头颈部脉管畸形的超声检查方法,包括灰度成像、彩色多普勒成... 超声检查以其无创、便捷的独特优势,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头颈部脉管畸形的辅助诊断、术前评估和随访病情变化。本文根据国际脉管疾病研究学会(ISSVA)提出的脉管疾病新分类,总结头颈部脉管畸形的超声检查方法,包括灰度成像、彩色多普勒成像、频谱多普勒成像,并回顾相关的临床和超声特征包括葡萄酒色斑、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和淋巴管畸形,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脉管畸形 超声 彩色多普勒成像 频谱多普勒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脉管肿瘤的超声诊断
15
作者 龚霞 李佳 +1 位作者 熊屏 丁昂昂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21-526,共6页
超声检查无创、便捷,可用于头颈部脉管肿瘤的辅助诊断、术前评估和随访病情变化。超声技术包括灰度成像、彩色多普勒成像、三维彩色频谱多普勒和弹性成像。本文根据国际脉管疾病研究学会(ISSVA)提出的脉管肿瘤新分类,回顾分析相关的临... 超声检查无创、便捷,可用于头颈部脉管肿瘤的辅助诊断、术前评估和随访病情变化。超声技术包括灰度成像、彩色多普勒成像、三维彩色频谱多普勒和弹性成像。本文根据国际脉管疾病研究学会(ISSVA)提出的脉管肿瘤新分类,回顾分析相关的临床和超声特征,包括婴幼儿和先天性血管瘤、化脓性肉芽肿、丛状血管瘤和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脉管肿瘤 超声 三维 弹性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鼠乳腺癌的超声研究
16
作者 徐秋华 周辉红 +1 位作者 龚霞 燕山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4期528-529,共2页
目的研究裸鼠乳腺癌的超声表现特点,为人乳腺癌的超声诊断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MCF-7细胞株建立裸鼠乳腺癌瘤模型,待原位移植后第23天用超声观察其图像的特点,并与人乳腺癌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裸鼠乳腺癌平均大小7.4mm×5.6... 目的研究裸鼠乳腺癌的超声表现特点,为人乳腺癌的超声诊断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MCF-7细胞株建立裸鼠乳腺癌瘤模型,待原位移植后第23天用超声观察其图像的特点,并与人乳腺癌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裸鼠乳腺癌平均大小7.4mm×5.6mm;椭圆形,内部低回声,分布均匀,境界清晰和尚清晰;并与人乳腺癌之特点有许多不同。结论裸鼠乳腺癌的生长仅23天,而人乳腺癌的生长数月至数年,两者图像之特点有许多不同。对<10mm或很早的原位癌超声缺乏特征性指标而易误诊为良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F-7细胞株 裸鼠乳腺癌 超声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馨赟 季晓微 +1 位作者 严惟力 熊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54-1556,共3页
肺栓塞(PE)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急危重病,临床上有多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诊断。超声心动图在明确PE的临床类型、评价PE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随访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临床上主要应用经胸廓超声与经食管超声检查,两者均有较... 肺栓塞(PE)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急危重病,临床上有多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诊断。超声心动图在明确PE的临床类型、评价PE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随访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临床上主要应用经胸廓超声与经食管超声检查,两者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比其他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对急性PE患者的处理效果更好。文章就超声技术在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经胸廓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右心室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定位的超声与CT图像融合——颅颌面软组织导航关键技术研究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成帅 蒋东升 +3 位作者 周辉红 吴锦阳 宋志坚 张诗雷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光学定位的超声与CT图像融合的技术路线,旨在解决颅颌面软组织外科导航的关键问题。方法 1获取超声图像的二维空间位置,通过最邻近差值算法进行三维重建,获取其三维空间位置信息;2将超声及DICOM格式的CT影像数据,运用自主... 目的建立基于光学定位的超声与CT图像融合的技术路线,旨在解决颅颌面软组织外科导航的关键问题。方法 1获取超声图像的二维空间位置,通过最邻近差值算法进行三维重建,获取其三维空间位置信息;2将超声及DICOM格式的CT影像数据,运用自主研发的基于dLDP的图像融合算法进行融合;3超声与CT图像融合的临床验证,并评价其融合效果。结果所建立的基于dLDP的图像融合算法实现了颅颌面部超声与CT的融合,平均融合误差1.96 mm。结论基于dLDP图像融合算法的精度和图像显示效果能基本满足临床需求,并且对于自主研究口腔颅颌面软组织术中导航系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颅颌面软组织 导航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对唾液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欢 熊屏 +3 位作者 张蔚蒨 龚霞 李佳 丁昂昂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对唾液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对有意义的参数进行赋值后,初步建立评分系统。方法:对69例唾液腺肿瘤患者的77个肿瘤进行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超微血流成像(SMI)、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及声...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对唾液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对有意义的参数进行赋值后,初步建立评分系统。方法:对69例唾液腺肿瘤患者的77个肿瘤进行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超微血流成像(SMI)、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及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检查,对有意义的参数赋值及组合得到不同评分方案,绘制各方案ROC曲线,将曲线下面积最大者作为最佳评分方案。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形态、边界、后方回声、血流阻力指数、RTE分级和ARFI平均值在唾液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以上6个参数组成的评分方案7为最佳评分方案,每个参数赋值1分,总分为6分,曲线下面积为0.944,以≥4分鉴别唾液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0.0%、98.4%和94.8%。结论:多模态超声的应用及评分系统的建立,可有效提高超声对唾液腺肿瘤鉴别诊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肿瘤 多模态超声 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内超声成像在18例口腔非咀嚼黏膜白斑诊疗中的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东源 汤云居 +2 位作者 沈雪敏 张蔚蒨 熊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5-280,共6页
目的:探讨口腔非咀嚼黏膜白斑的声像图表现,根据声像图特征将黏膜白斑分类,并为临床诊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黏膜科并最终病理确诊为口腔黏膜白斑的患者18例(24处病灶),病灶分别位... 目的:探讨口腔非咀嚼黏膜白斑的声像图表现,根据声像图特征将黏膜白斑分类,并为临床诊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黏膜科并最终病理确诊为口腔黏膜白斑的患者18例(24处病灶),病灶分别位于舌部、口底、颊黏膜、唇黏膜.在病灶切取活检前,于超声科行口腔内路径超声检查,观察病灶范围、连续性、有无角化形成、上皮各层厚度及病损处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并应用定量分析软件Qontraxt,对白斑区黏膜表面随机取值测量相对回声强度,总结与之对应的病损角化类型.数据应用SPSS 2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黏膜白斑声像图表现为出现角化层并增厚,回声增强,中间层表现为低回声增厚条带,部分病灶局部表层回声减低及血流信号增多.白斑区高回声条带明显增厚(P<0.001)、回声增强,其中舌部和颊黏膜差异最显著.低回声条带明显增厚(P<0.001),其中颊黏膜、唇黏膜差异最显著.通过Qontraxt定量分析软件测定表层及角化层回声强度值,判断是否存在角化及角化类型,其中非白斑区为43.28±9.33,白斑正角化为92.88±3.12,白斑不全角化为84.75±5.76.结论:超声成像可以有效观察黏膜白斑并测量上皮内各层厚度,此外可发现特殊伴随改变,如溃疡、感染及癌变等,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及治疗后随访提供影像学依据,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黏膜医源性损伤或治疗后疾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白斑 口腔内超声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