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7篇文章
< 1 2 1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化办学的新思路和新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全英文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邵国松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68-69,共2页
就我国高校而言,国际化办学的关键就是努力提升留学生在本科生及研究生中的比重,使之产生较好的国际影响力。从国家层面来讲,国际化办学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有助于我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从学校层面来讲... 就我国高校而言,国际化办学的关键就是努力提升留学生在本科生及研究生中的比重,使之产生较好的国际影响力。从国家层面来讲,国际化办学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有助于我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从学校层面来讲,国际化办学符合学校的竞争方略,有利于整体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质量,也有助于超越国内竞争对手,同时缩短同世界名校的距离(测量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用脚投票”,留学生越多的学校意味着其国际影响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办学 世界名校 学校层面 竞争方略 上海交通大学 新媒体研究 用脚投票 科研质量 专业学位 国内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传播:健康、气候变化与绿色商业实践”高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2
作者 王积龙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7-97,共1页
"环境传播:健康、气候变化与绿色商业实践"高端研讨会于2011年3月26—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中心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教授、国际传播促进中心马云华先生先后致辞。来自国家环保部学术机构、北京大学、厦门... "环境传播:健康、气候变化与绿色商业实践"高端研讨会于2011年3月26—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中心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教授、国际传播促进中心马云华先生先后致辞。来自国家环保部学术机构、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与江南大学的学界精英,来自香港文汇报、CHINA Maga-zine、新世纪周刊、解放日报、东方早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国际传播 商业实践 气候变化 健康 环境 中国地质大学 学术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健康:科学、社会和媒体”2010年高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
3
作者 王积龙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87,共1页
2010年12月18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设计学院与国际传播发展中心(ICCD)联合举办的"环境健康:科学、社会和媒体"高端研讨会在闵行校区学术活动中心隆重开幕。此次会议我院共邀请了地质学家、疾病防治专家、法学家、美国的传播学者... 2010年12月18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设计学院与国际传播发展中心(ICCD)联合举办的"环境健康:科学、社会和媒体"高端研讨会在闵行校区学术活动中心隆重开幕。此次会议我院共邀请了地质学家、疾病防治专家、法学家、美国的传播学者等十多名环境领域的专家。此次的参会的环境新闻从业人员主要来自北京和广州我国南北两地的一线人员,共20多名。会议已于12月19日中午圆满落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2010年 环境健康 媒体 科学 社会 学术活动中心 新闻从业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科学理论建构与中国都市化进程——上海交通大学2012城市科学秋季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士林 耿波 +12 位作者 唐亚林 张立群 刘新静 高小康 周武忠 陆邵明 王郁 严明 姜晓云 周捷 聂翔宇 王真 周继洋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8-27,共10页
城市科学是关于城市化或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层本质、整体特征及当代形态的理论体系。城市科学理论体系的合理建构对解决当代中国都市化进程的"中国问题"意义重大,如大都市治理能力建设、城市层面的空间公平问题、城市设... 城市科学是关于城市化或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层本质、整体特征及当代形态的理论体系。城市科学理论体系的合理建构对解决当代中国都市化进程的"中国问题"意义重大,如大都市治理能力建设、城市层面的空间公平问题、城市设计能力、新城新区建设、后都市空间的文化生态、城市品质提升及代表城市文化根基的记忆场所的拯救等问题,都将通过对城市科学的系统研究得以解决,另外,传统农耕文化与江南娱乐精神对当代城市精神与城市文化的影响力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科学 中国问题 城市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120周年纪念徽标相关应用设计
5
作者 席涛 郑贤强 +1 位作者 戴芳芳 吉涵宇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05-205,共1页
关键词 周年纪念 上海交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120周年纪念徽标设计
6
作者 席涛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04-204,共1页
设计说明:上海交通大学120周年纪念徽标正稿-1、2,图形设计以篆体“交”字和1896、2016两组数字一同构成交通大学最早的校门,取意为“思源致远、天地交通”,象征上海交通大学跨越3个世纪,开启新甲子的征程。红色彰显出交通大学的广博... 设计说明:上海交通大学120周年纪念徽标正稿-1、2,图形设计以篆体“交”字和1896、2016两组数字一同构成交通大学最早的校门,取意为“思源致远、天地交通”,象征上海交通大学跨越3个世纪,开启新甲子的征程。红色彰显出交通大学的广博、宏伟及辉煌。图案顶部为“人”字,体现学校以人才培养为重的办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年纪念 上海交通大学 设计说明 正稿 思源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2015)——2015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秋季论坛综述
7
作者 张书成 《中国名城》 2016年第2期29-33,共5页
2015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秋季论坛暨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2015》发布会日前在上海举行。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课题组主持完成的2015中国大都市发展指数报告、2015中国大都市新城新区... 2015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秋季论坛暨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2015》发布会日前在上海举行。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课题组主持完成的2015中国大都市发展指数报告、2015中国大都市新城新区发展报告、2015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5全球城市科学研究水平发展指数报告等在会上发布。论坛围绕中国大都市发展现状与趋势研判、中国新城新区发展现状与问题探讨、"十三五"规划与"一带一路"研究、世界城市群与京津冀发展战略研讨等展开深入研讨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化进程报告 大都市发展指数 新城新区发展报告 智慧城市 海绵城市 智慧政务 生态文明 京津冀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常态与智慧城市建设——2015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春季论坛综述
8
作者 张书成 《中国名城》 2015年第5期4-9,共6页
由上海交通大学、光明日报社编辑部、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主办的"2015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春季论坛"于2015年4月11日在上海举行。论坛以"中国新常态与智慧城市建设"为主题,围绕"中国新常态与智慧城市战略... 由上海交通大学、光明日报社编辑部、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主办的"2015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春季论坛"于2015年4月11日在上海举行。论坛以"中国新常态与智慧城市建设"为主题,围绕"中国新常态与智慧城市战略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转型"、"智慧社区与智慧村镇建设"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并以新常态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为载体,探讨了文理学科交叉的创新模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常态 智慧城市 信息化3.0 智慧科技 大数据 城市河流文化 文化空间 春季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媒精英对话传媒学子 上海交通大学远东大讲堂成功举办
9
作者 徐炯 郭曼 +15 位作者 陈保平 何建华 陆小华 高韵斐 王茂亮 周志懿 杨晖 于威 秦朔 卜宇 刘康 李本乾 滕俊杰 张勇 谢耘耕 徐浩然 《传媒》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0-30,共1页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最终动力,新闻行业更是如此,进入新媒体时代,新旧媒体如何融合,如何打造新一代的媒体人日益引起传媒业界的热议。在本届远东大讲堂上,多位业界精英就新闻从业者的素养、新旧媒体共融等话题发表了演讲。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中国传媒 远东 讲堂 对话 精英 成功 201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人文转型——2014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秋季论坛暨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发布会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书成 《中国名城》 2014年第12期16-21,共6页
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课题组、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14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秋季论坛"于2014年9月11日在上海举行。论坛以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现状、焦点与趋势和... 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课题组、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14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秋季论坛"于2014年9月11日在上海举行。论坛以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现状、焦点与趋势和江南都市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为主要议题,同时发布了《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2014》的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智慧城市 人文城市 分形空间 城市群 智库 乡愁 秋季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民族非遗的品牌化传播与创新——以彝族首饰品牌“软山”为例
11
作者 张云杨 《中国民族博览》 2025年第3期29-31,共3页
民族非遗融合传统技艺与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民族血脉与历史传承的象征。作为对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诠释,彝族首饰品牌“软山”(Soft Mountains)根植于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手工艺,采用现代化设计语言探寻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旨... 民族非遗融合传统技艺与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民族血脉与历史传承的象征。作为对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诠释,彝族首饰品牌“软山”(Soft Mountains)根植于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手工艺,采用现代化设计语言探寻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旨在唤醒民族的文化记忆、激发民族的文化认同、扩张民族文化内在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本文试图基于新媒体时代语境,在重新梳理彝族银饰的符号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品牌软山为例窥探民族文化品牌的数字传播现状及问题,试图找寻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在数字化的发展和应用中探索民族非遗的品牌传播策略及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民族非遗 彝族银饰 数字传播 品牌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关系及视角:人工智能需要灵魂吗?——传播学五人谈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豪 葛岩 +2 位作者 姜华 王峰 甘莅豪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ChatGPT、Sora等生成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激起了人们对新技术与未来人机协同社会的多重想象和忧虑,由此生发的关于人工智能会否拥有灵魂、是否需要有灵魂等问题也引发了激烈论辩。通过与四位传播学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学者进行对谈,在重... ChatGPT、Sora等生成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激起了人们对新技术与未来人机协同社会的多重想象和忧虑,由此生发的关于人工智能会否拥有灵魂、是否需要有灵魂等问题也引发了激烈论辩。通过与四位传播学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学者进行对谈,在重回人工智能与灵魂的概念丛后,针对人工智能能否被视为一种智能形式、其是否可能拥有灵魂或其要件、没有肉身的智能体灵魂以何为锚点、如何构建未来社会中的人机关系等问题,逐层展开对话,寻找“人工智能需要灵魂吗”这一问题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灵魂 人机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传播视角下青年创作者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叙事的“破壁重构”
13
作者 王会儒 皇甫晓涛 《上海广播电视研究》 2025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黑神话:悟空》等现象级IP的崛起,以及Deep Seek等科技公司的跨界创新,不仅标志着中国青年创作者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叙事融合上的突破,更从传播学层面揭示了文化自信觉醒的深层逻辑。这一过程既是技术... 《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黑神话:悟空》等现象级IP的崛起,以及Deep Seek等科技公司的跨界创新,不仅标志着中国青年创作者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叙事融合上的突破,更从传播学层面揭示了文化自信觉醒的深层逻辑。这一过程既是技术赋能下的媒介变革,也是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与全球化传播的典型案例。本文将从传播主体、内容策略、受众互动及国际影响四个维度,解析“破壁重构”背后的传播密码,并探讨其对青年文化自信构建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哪吒之魔童闹海 黑神话: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管理的探索——交通大学设计系参与中欧设计管理网络项目的作用和意义
14
作者 张立群 《设计》 2004年第5期6-9,共4页
在我国,设计管理是一个国际新兴的概念,系统的设计管理概念的形成在欧洲,不过十多年的历史,国内随着产业创新的需要和设计产业的发展,由设计驱动的创新活动开始考虑设计的全局效率,并且形成了朴素的设计管理意识,而来自欧洲、美... 在我国,设计管理是一个国际新兴的概念,系统的设计管理概念的形成在欧洲,不过十多年的历史,国内随着产业创新的需要和设计产业的发展,由设计驱动的创新活动开始考虑设计的全局效率,并且形成了朴素的设计管理意识,而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的设计管理的系统概念则激励了国内在这一方向的发展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管理 项目 产业创新 中欧 国内 发展 欧洲 作用 目的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媒体与国外媒体科技传播的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4
15
作者 牟慧玲 蒋宏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1,共3页
大众传媒是科学技术普及的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工具之一,它拥有科技信息传播的载体以及专门的记者和编辑,可集成各种科技信息的资源以及顾问团队,可以借助各种资源和力量对需要和应该传播的科技信息进行二度创作与编排组合,通过大众传... 大众传媒是科学技术普及的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工具之一,它拥有科技信息传播的载体以及专门的记者和编辑,可集成各种科技信息的资源以及顾问团队,可以借助各种资源和力量对需要和应该传播的科技信息进行二度创作与编排组合,通过大众传媒将科技信息广泛传播,以达到科技知识普及、促进公众认知学习、科学使用和选择与参与等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传播 国外媒体 科技信息传播 科学技术普及 上海 大众传媒 传播工具 二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媒体视域下科技传播的挑战与进路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雪 舒天楚 《科技传播》 2024年第4期81-85,共5页
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影响并改变人类文明形态,带来了信息传播的颠覆性革命,促使科技传播的个性化、场景化、沉浸化等特征更为凸显。智能媒体的更迭、变革和应用,不可避免地使科学技术的有效传播面临着新的风险挑战,具体表现为偏见渗... 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影响并改变人类文明形态,带来了信息传播的颠覆性革命,促使科技传播的个性化、场景化、沉浸化等特征更为凸显。智能媒体的更迭、变革和应用,不可避免地使科学技术的有效传播面临着新的风险挑战,具体表现为偏见渗透的隐蔽性、信息环境的复杂性、公众反馈的沉默性以及舆情风险的附着性。对此,可以从优化科技传播体系内外评价机制、打造“智能+社交”传播范式、以内涵触发价值共识形成、广泛营造公众参与科学对话氛围入手,不断推动智媒时代科技传播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信息化 智能媒体 科技传播 有组织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的中医传播交互效应之实验研究
17
作者 陈梦 刘可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4-151,共8页
中医文化的传播推广,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至关重要。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医推广的信息内容、信息来源以及媒介情境对于个体对中医文化采纳意向和新媒体参与具备影响。双面呈现策略、好友推荐以及获得高赞评... 中医文化的传播推广,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至关重要。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医推广的信息内容、信息来源以及媒介情境对于个体对中医文化采纳意向和新媒体参与具备影响。双面呈现策略、好友推荐以及获得高赞评论的中医推广微博显著提高受众的可信度感知,而来自算法的推荐可有效提高受众的中医采纳意愿。信息的呈现策略、推送主体及花车线索均对从众感知有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推广 说服效果 信息呈现策略 交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归根:银发浪潮下农民终老观之传播学要素的实证研究
18
作者 牟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5,共13页
我国乡村振兴中面临着挡不住的银发浪潮,而老人的终老观从部分区域来看与诸多传播要素相连:作为代际传播重要形式之一的数字反哺频率与农村女性老人的传统终老观呈正相关,在理论上证实了符号互动理论在数字反哺方面适用于我国农村女性... 我国乡村振兴中面临着挡不住的银发浪潮,而老人的终老观从部分区域来看与诸多传播要素相连:作为代际传播重要形式之一的数字反哺频率与农村女性老人的传统终老观呈正相关,在理论上证实了符号互动理论在数字反哺方面适用于我国农村女性的老人传播;而老人的生存环境风险感知对传统媒体使用频率与传统终老观、数字反哺与传统终老观之间关系起着负向调节作用,这验证了生态系统理论微观系统适用于我国部分农村的老人传播。这一发现基于调查样本的某一区域,属于我国老人终老观传播亚文化群体理论主张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传播 农村老人 数字反哺 传统终老观 媒体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岛语族环太平洋文化传播研究的中国参与
19
作者 童清艳 夏文锴 卢思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48,共18页
南岛语族因其是现存唯一的大语系族群,囊括1000—1200种语言,其环太平洋岛屿的文化跨越万年延续,引发多学科关注,成为探究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大议题,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贡献的见证。本研究选择涉及南岛语族类选题的SSCI和A&... 南岛语族因其是现存唯一的大语系族群,囊括1000—1200种语言,其环太平洋岛屿的文化跨越万年延续,引发多学科关注,成为探究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大议题,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贡献的见证。本研究选择涉及南岛语族类选题的SSCI和A&HCI期刊论文,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322篇文献进行分析,对其涉及计算相关语料库中每个项TF-IDF值进行数据主题挖掘和主题聚类划分,识别文本中关键术语并探索其关联,结合CSSCI中文文献发现,目前国际学界对于南岛语族民俗仪式等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尚需拓展,其民族文化传承与文明扩散路径的溯源涉及环太平洋文化传播维度的建构。为此,本文将人文社科“四重证据法”应用到南岛语族环太平洋文化传播研究中,从南岛语族的地理起源、语言体系的流动扩散、民俗变迁以及文明扩散的四重维度,对其相关文化传播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构建“环太平洋南岛语族共同体”文化传播研究维度,以期发现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中华文化在两岸的渊源。南岛语族通过文化传承与传播凝聚共识、共享信仰,亦是共建“一带一路”环太平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岛语族 传播 文明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智媒时代的传播学研究:国际传播学会(ICA)费雪导师奖得主张国良教授对谈录
20
作者 张国良 孟筱筱 李耘耕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4年第6期198-208,共11页
自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引入中国以来,已历时四十余年。智能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传播格局。作为中国传播学领域的重要开拓者,张国良教授在本次访谈中分享了他对智能传播时代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未来走向的见解。访谈从他的... 自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引入中国以来,已历时四十余年。智能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传播格局。作为中国传播学领域的重要开拓者,张国良教授在本次访谈中分享了他对智能传播时代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未来走向的见解。访谈从他的个人成长与学科发展轨迹出发,结合其走上传播学之路的经历,回顾了中国内地传播学研究的历史沿革。同时,他围绕当前传播学发展面临的困境,总结了四十多年来学科研究的变化和经验,以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心得。访谈还重点讨论了智能技术的影响与传播理论的创新,畅谈了传播学的学科边界、元问题等话题。通过对张国良教授的访谈,本文回望并前瞻了中国传播学的发展脉络及其走向智媒时代的可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研究 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新闻传播教育 智能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