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胜任力培养实证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挑战计划”项目为例
1
作者 姚雪 黄凯锋 曹扬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8,共7页
提升大学生全球胜任力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需要。为培养青年学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担当,拓展全球视野,形成多元能力,上海交通大学自2018年发起“全球挑战计划”,六年来共组织44支团队800余... 提升大学生全球胜任力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需要。为培养青年学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担当,拓展全球视野,形成多元能力,上海交通大学自2018年发起“全球挑战计划”,六年来共组织44支团队800余人次师生赴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实践教育项目。为深入探索这一培养模式的成效和全球胜任力提升机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分析“全球挑战计划”对提升大学生全球胜任力的成效,并对九个全球胜任力影响因子逐一分析,为大学生全球胜任力的提升提出建议。研究发现,参与“全球挑战计划”的学生,在全球意识、历史视角、同理心、关注多样性、开放思维、跨文化沟通和理解能力等方面比未参与的学生提升显著,但在跨文化知识和语言能力、自我意识、行动力三方面的提升并不显著;工科学生的全球意识相较于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总体较弱。由此,本研究从持续拓展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储备国际组织工科后备人才、构建国际通识课程矩阵、搭建“国际服务学习”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胜任力 提升路径 全球挑战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工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基础课程跨学科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袁怡佳 夏萌 +4 位作者 吉宏俊 吕智国 陆佳亮 邵凌翾 高晓楠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0期13-16,共4页
新工科建设旨在革新卓越工程师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其重要一步。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借鉴法国工程师学校的教育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素养。该... 新工科建设旨在革新卓越工程师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其重要一步。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借鉴法国工程师学校的教育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素养。该文将阐述学院如何开展基础课程的多学科交叉实践教学,调研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效果,为面向新工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借鉴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实践 基础课程 综合工程能力 新工科 法国工程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法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基础数学课程PBL教学法的实践--以线性映射分解定理为例
3
作者 龚禾林 吉宏俊 +3 位作者 陆佳亮 袁怡佳 张莉维 孔思佳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8期120-123,共4页
国家推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已有10余年,该计划主要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批国家重大战略急需的高层次卓越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作为第一批深入践行的学院之一,不断探索和融合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逐步打造具有中... 国家推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已有10余年,该计划主要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批国家重大战略急需的高层次卓越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作为第一批深入践行的学院之一,不断探索和融合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逐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文章基于本科阶段专业基础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案例,讨论PBL教学法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旨在为其他高校中法学院或中外合作工程师学院的基础数理课程教学方法和理念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基础数学课程 PBL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工程师预科教育培养模式构建探索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欧亚飞 李萍 +3 位作者 钟圣怡 袁怡佳 陆佳亮 李珍真 《高教学刊》 2016年第22期23-24,共2页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多种多样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文章针对法国亨利四世中学工程师预科阶段和上海交通大学-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工程师预科阶段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构建探索出一...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多种多样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文章针对法国亨利四世中学工程师预科阶段和上海交通大学-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工程师预科阶段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构建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土化的法国工程师预科教育培养模式,为促进和发展我国高等工程师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工程师预科 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构建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30%TBP/煤油-硝酸体系中主要组分的分配比预测研究
5
作者 于婷 张音音 +6 位作者 张睿志 金文蕾 罗应婷 朱升峰 何辉 叶国安 龚禾林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为最优化后处理过程的实验条件、优化工艺、降低实验成本和时间,并提高后处理流程数学模拟的准确性,本文基于随机森林、支持向量回归和K近邻这3种经典的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30%TBP/煤油-硝酸体系中主要组分铀、钚、硝酸的分配比数学模型... 为最优化后处理过程的实验条件、优化工艺、降低实验成本和时间,并提高后处理流程数学模拟的准确性,本文基于随机森林、支持向量回归和K近邻这3种经典的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30%TBP/煤油-硝酸体系中主要组分铀、钚、硝酸的分配比数学模型,并基于不同数据集进行了超参数优化和模型训练。通过对模型进行验证和测试,发现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的分配比模型准确度最高,其对铀预测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达7.73%,较传统方法提高了约7%。与传统建模方法相比,机器学习方法建立模型的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比数学模型 随机森林 支持向量回归 K近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黄蛋壳”结构及表面修饰的低铂合金催化剂氧还原性能
6
作者 陈浩 厉宸威 +1 位作者 魏光华 章俊良 《柴油机》 2025年第2期25-33,共9页
通过奥斯特瓦尔德熟化和乙二醇热还原法合成“蛋黄蛋壳”结构的PtCu催化剂,以及表面改性后的Mn和Cr催化剂。基于电化学活性测试,“蛋黄蛋壳”结构的PtCu催化剂的质量比活性和面积比活性分别为商业Pt/C催化剂的4.8倍和6.4倍。此外,催化... 通过奥斯特瓦尔德熟化和乙二醇热还原法合成“蛋黄蛋壳”结构的PtCu催化剂,以及表面改性后的Mn和Cr催化剂。基于电化学活性测试,“蛋黄蛋壳”结构的PtCu催化剂的质量比活性和面积比活性分别为商业Pt/C催化剂的4.8倍和6.4倍。此外,催化剂的耐久性显著优于商业Pt/C催化剂,主要是由于高活性Pt(111)晶面的暴露。Mn和Cr的表面改性减少了高活性氧还原晶面的暴露,导致氧还原活性略有下降,但有效提高了耐久性。研究还进行了第一原理计算,并分析了氧还原过程中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以及催化剂表面原子d带部分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Mn或Cr表面改性后反应热的绝对值降低,导致阴极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活性降低和耐久性提高,这与实验结果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低铂合金催化剂 奥斯特瓦尔德熟化 表面调控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知识融合的图神经网络多雷达协同任务调度算法
7
作者 李浩情 余点 +2 位作者 潘常春 郁文贤 李东瀛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0-485,共16页
现代雷达的探测、跟踪、识别等任务场景越来越复杂。任务类型的多变性,雷达资源的稀缺性和任务执行时间窗口的严格要求,使得雷达任务调度成为一类强NP-Hard问题。然而,现有的调度算法在处理涉及复杂逻辑约束的多雷达协同调度问题时适应... 现代雷达的探测、跟踪、识别等任务场景越来越复杂。任务类型的多变性,雷达资源的稀缺性和任务执行时间窗口的严格要求,使得雷达任务调度成为一类强NP-Hard问题。然而,现有的调度算法在处理涉及复杂逻辑约束的多雷达协同调度问题时适应性不足,效率不高。因此,基于人工智能(AI)的调度算法正在成为研究热点,但是AI调度算法的效率与其对问题特征的提取是否全面密切相关。如何能快速、全面地提取多雷达协同任务调度问题的共性特征,是提升这类AI调度算法效率的关键。因此,该文提出了基于模型知识融合的图神经网络(MKEGNN)调度算法。该算法首先将雷达任务协同调度问题建模为异构网络图模型,利用模型知识来优化GNN算法训练过程。算法创新在于:通过低复杂度的计算手段,获取模型的关键知识,进而优化GNN模型。在特征提取阶段,引入随机酉矩阵变换,利用任务异构图的随机拉普拉斯矩阵谱特征作为全局特征来强化图神经网络对共性特征的提取能力,弱化特定问题的个性化特征;在参数化决策阶段,利用由问题的引导解和经验解构成的上/下界结构知识从原理上减少决策空间大小,引导网络快速优化,加速决策学习过程的收敛。最后,进行了大量数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目前的算法,MKEGNN算法对于所有任务集在稳定性和精度方面都有所提升,调度成功率性能提升3%~10%,加权调度成功率提升5%~15%。尤其当处理多雷达协同关系复杂的任务集时,任务调度成功率提升4%以上,算法稳定性和鲁棒性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任务调度 图神经网络 强化学习 模型知识 拉普拉斯矩阵 随机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回转窑富氧煤粉燃烧数值模拟的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冠硕 周月桂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38-4945,共8页
水泥生产是一种高二氧化碳排放的过程,其中煤粉燃烧产生的碳排放是水泥回转窑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氧燃烧技术在电站锅炉碳捕集利用方面的优势使得其在工业炉窑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前人对水泥回转窑富氧燃烧改造后炉内组分体积... 水泥生产是一种高二氧化碳排放的过程,其中煤粉燃烧产生的碳排放是水泥回转窑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氧燃烧技术在电站锅炉碳捕集利用方面的优势使得其在工业炉窑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前人对水泥回转窑富氧燃烧改造后炉内组分体积分数和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但针对水泥回转窑富氧燃烧改造后与原有空气气氛下传热特性的匹配方法并不完善。为了获得在保证水泥生产质量条件下对水泥回转窑进行富氧燃烧改造的最佳策略,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对500 kW水泥回转窑燃烧试验炉富氧煤粉燃烧进行了三维建模,研究了总体氧气体积分数(25%~35%),恒定总体氧气体积分数条件下一、二次风的氧气分配方法和二次风预热温度(650~950℃)对炉内传热特性和火焰长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富氧燃烧气氛下,不同总体氧气体积分数下的火焰长度相对于空气气氛增加了5%~8%。炉内峰值温度和热通量随着总体氧气体积分数增加显著提高,当总体氧气体积分数分别为29%和35%时,总体热通量和炉内峰值温度与空气气氛相同。保持总体氧气体积分数为29%,改变一、二次风氧气分配方法时,当一次风氧气体积分数从0增加至80%,总体热通量与空气气氛下热通量的差异的变化范围在3%以内。并且当一次风氧气体积分数为60%时,在保证总体热通量与空气气氛下的总体热通量基本一致的同时,可以进一步降低与空气气氛下的沿程热通量差异。在总体氧气体积分数29%,一次风氧气体积分数60%时,当二次风温度从650℃升高至950℃时,总体热通量和火焰长度分别增加16%和4%,二次风温度为720~760℃时可以实现与空气气氛相同的炉内总体热通量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回转窑 富氧燃烧 传热特性 氧气分配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局部”搜索的核反应堆运行孪生反问题求解
9
作者 龚禾林 洪历展 +6 位作者 赵文博 王江宇 廖鸿宽 李天涯 钟旻霄 李庆 陈长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4-1431,共8页
反应堆运行孪生在反应堆运行过程中为反应堆提供实时的参数和物理场估计,为后续相关安全参数计算提供输入。反问题求解是反应堆运行孪生的核心模块,是确保运行孪生参数和物理场估计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的关键。当前的运行孪生反问题求解方... 反应堆运行孪生在反应堆运行过程中为反应堆提供实时的参数和物理场估计,为后续相关安全参数计算提供输入。反问题求解是反应堆运行孪生的核心模块,是确保运行孪生参数和物理场估计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的关键。当前的运行孪生反问题求解方法依赖于初始参数的估计,其估计精度直接决定数字孪生的精度。为了提高运行孪生反问题求解精度和计算效率,本文提出了“全局-局部”搜索(GLS)的反问题求解方法。对基于华龙一号构建的反应堆运行孪生进行了测试,考察了观测量无噪声和有噪声时反问题求解的精度和计算效率。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为反应堆运行孪生提供实时准确的参数和物理场估计,为工程实践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运行孪生 反问题 模型降阶 华龙一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多孔铜表面参数对自驱射流强化池沸腾的影响
10
作者 许锦阳 洪芳军 张朝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381-5392,共12页
为强化池沸腾性能,本文基于一种适用于实际池沸腾强化的自驱射流冲击装置,使用R1336mzz(Z)作为工质,微多孔铜表面为加热表面,实验研究了自驱射流装置对沸腾性能的影响,并参数化研究了微多孔表面制备特征对池沸腾性能的影响,如烧结过程... 为强化池沸腾性能,本文基于一种适用于实际池沸腾强化的自驱射流冲击装置,使用R1336mzz(Z)作为工质,微多孔铜表面为加热表面,实验研究了自驱射流装置对沸腾性能的影响,并参数化研究了微多孔表面制备特征对池沸腾性能的影响,如烧结过程中的铜粉粒径尺寸(43µm、66µm、101µm)以及微多孔层厚度与粒径尺寸之比(4、6、10)。研究结果表明,自驱射流装置的置入确保了液体对表面的持续供给以及促进了气泡的脱离,从而有效增强了微多孔铜表面的临界热流密度(CHF)。然而,自驱射流的存在会对沸腾产生抑制作用,从而造成换热性能的轻微恶化,且抑制程度强弱与铜粉粒径尺寸大小呈正相关、与厚度与粒径之比大小呈负相关。参数化研究结果显示,沸腾换热性能随粒径增大而增大、随厚度与粒径之比增大先增大后降低。微多孔铜表面吸液能力均随铜粉粒径以及厚度与粒径之比的增加而提升,并且大部分情形下,搭配自驱射流装置与否,均不会影响其与CHF的线性正相关。但是,当粒径尺寸为101µm时,自驱射流装置会放大其过小的毛细力所带来的润湿劣势,进而造成CHF的偏低。与非微多孔铜表面的标准池沸腾性能相比,本研究的CHF和hNB@CHF提升幅度分别可达189.2%和337.5%,最佳为CHF=72.0W/cm^(2)和hNB@CHF=87.5kW/(m^(2)·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相变 池沸腾 介电液体 烧结 多孔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FC扩散层中气体组分反应和传递格子Boltzmann模拟
11
作者 邬芊申 魏光华 +1 位作者 王思茗 张朝阳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6-284,共9页
通过格子Boltzmann方法中的多组分Shan-Chen模型对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与双极板流道特征结构进行模型构建,探究不同孔隙率、压缩比以及积水液滴位置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内气体组分传递的影响。模拟结果发现小孔隙率会造成气体的... 通过格子Boltzmann方法中的多组分Shan-Chen模型对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与双极板流道特征结构进行模型构建,探究不同孔隙率、压缩比以及积水液滴位置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内气体组分传递的影响。模拟结果发现小孔隙率会造成气体的堵塞,影响传质效率,而气体扩散层的压缩效应导致结构变形进而造成气体在流道进口处的堵塞;压缩导致气体通道变得狭窄,促进氧气接触下部的催化层发生反应,流道附近的反应强度会随着压缩比的增加而增加;当积水液滴位于扩散层中部时,其能够将部分的反应气体引导到催化层处,从而增加反应气体的浓度;而位于底部的液滴会将催化剂覆盖从而阻碍催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气体扩散层 格子BOLTZMANN方法 压缩效应 积水液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Al-Mg-Sc-Zr合金薄壁件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均匀性
12
作者 邵建波 任治倪 +4 位作者 荣婷 徐迪 卢林 尚晓晴 李明亮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3,共5页
利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了Al-Mg-Sc-Zr合金薄壁件,研究了薄壁件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均匀性,分析了拉伸过程中空洞形核与生长行为。结果表明:薄壁件底部与顶部区域的显微组织均呈由柱状粗晶和等轴状细晶构成的典型双峰组织特征,粗晶〈... 利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了Al-Mg-Sc-Zr合金薄壁件,研究了薄壁件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均匀性,分析了拉伸过程中空洞形核与生长行为。结果表明:薄壁件底部与顶部区域的显微组织均呈由柱状粗晶和等轴状细晶构成的典型双峰组织特征,粗晶〈100〉晶向平行于沉积方向,细晶近似随机取向,气孔等微缺陷尺寸与分布相似;平行于和垂直于成形方向拉伸时薄壁件不同区域的应力随应变的变化趋势相近,垂直于成形方向拉伸时薄壁件的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略高于平行于成形方向拉伸时,但提高了不到5%,拉伸性能近似各向同性;拉伸变形过程中的空洞更倾向于在细晶区域形核与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AL-MG-SC-ZR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通道低温精馏技术的丙烯/丙烷混合物分离CFD模拟
13
作者 侯钰 王舟 +2 位作者 巨永林 王刚 刘锴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2期148-156,共9页
针对相对挥发度低、难以分离的混合物的低温精馏分离过程,建立了一套基于微通道精馏(MCD)的CFD模型并开展了深入的模拟研究。通过多物理场耦合,实现了对丙烯/丙烷两相流在微通道精馏设备内部相变传热和精馏传质过程的模拟。基于麦克斯韦... 针对相对挥发度低、难以分离的混合物的低温精馏分离过程,建立了一套基于微通道精馏(MCD)的CFD模型并开展了深入的模拟研究。通过多物理场耦合,实现了对丙烯/丙烷两相流在微通道精馏设备内部相变传热和精馏传质过程的模拟。基于麦克斯韦-史蒂芬扩散模型,对不同温度、摩尔浓度条件下混合物的传质系数进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显示经过3.8 mm的微通道精馏设备,可在170 kPa条件下对冷端235 K、热端239 K的液态丙烯/丙烷混合物进行高效分离,将产品丙烷的浓度由1%提升至2.1%。对模拟结果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结构、流场和温度对精馏传质效率的影响。研究成果对微通道低温精馏系统的精馏效率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精馏 微通道精馏 流场模拟 气液分离 传热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反应堆物理计算数据同化研究进展
14
作者 龚禾林 刘威震 +8 位作者 吴屈 李庆 李天涯 廖鸿宽 钟旻霄 王江宇 赵文博 张世全 陈长 《火箭军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7-71,共15页
为了更全面深刻地认识用于核反应堆物理计算中的数据同化理论,介绍了数据同化在反应堆物理领域的两大应用方向,即最佳参数估计和物理场重构。详细分析了基于模型降阶的数据同化理论,包括模型降阶理论基础和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模型降阶;... 为了更全面深刻地认识用于核反应堆物理计算中的数据同化理论,介绍了数据同化在反应堆物理领域的两大应用方向,即最佳参数估计和物理场重构。详细分析了基于模型降阶的数据同化理论,包括模型降阶理论基础和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模型降阶;分别介绍了广义经验插值法和稳定格式本征正交分解,并给出了部分数值结果。讨论了反应堆物理领域中开展不确定度分析和量化的相关工作进展。此外,为了进一步确保数据同化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强调了不确定度分析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介绍。分析表明:基于模型降阶的数据同化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精度高的优点,是核工程领域数据同化的新兴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同化 核反应堆物理 模型降阶 观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15
作者 夏萌 袁怡佳 +2 位作者 陆佳亮 吕智国 邵凌翾 《教师》 2024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物理化学课程面临着传统教学模式与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之间的矛盾。文章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物理化学教学,将前沿科技知识融入课程内容,并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 在新工科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物理化学课程面临着传统教学模式与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之间的矛盾。文章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物理化学教学,将前沿科技知识融入课程内容,并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表明,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建设 物理化学课程 STEAM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企业科创属性评价研究
16
作者 王忠 王金元 +4 位作者 朱泽阳 谢金浩 余勇 费永建 黄越 《中国市场》 2024年第8期17-22,共6页
文章主要设计了一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政策契合度、知识产权能力、团队竞争力、技术产品创新能力、企业运营成熟度、行业市场容量和产业链地位七大维度。该评价指标体系首次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科创属性进行了系... 文章主要设计了一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政策契合度、知识产权能力、团队竞争力、技术产品创新能力、企业运营成熟度、行业市场容量和产业链地位七大维度。该评价指标体系首次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科创属性进行了系统性评价,创造性地提出将企业战略发展方向与政府政策契合程度结合到一起,再综合融入企业创新能力、行业市场容量和企业产业链地位等因素,并结合工业指标和学术指标进行分析,使得该评价指标体系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科创属性 评价体系 政策契合度 产业链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相变胶囊梯级储热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茜芮 张朝阳 洪芳军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26-2535,共10页
中高温相变储热及再利用的方式是低碳经济与工业生产的有效手段。为了更高效地实现工业高温废热的利用,本工作设计搭建并测试了一套高温相变胶囊梯级储热系统,采用了两种不同相变温度的多元碳酸盐材料作为储热材料,对换热工质空气的不... 中高温相变储热及再利用的方式是低碳经济与工业生产的有效手段。为了更高效地实现工业高温废热的利用,本工作设计搭建并测试了一套高温相变胶囊梯级储热系统,采用了两种不同相变温度的多元碳酸盐材料作为储热材料,对换热工质空气的不同进口温度和进口流量的储放热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储热罐中的温度变化、储热量以及储放热过程完成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在进口温度为500℃的工况下,系统的储热量可以达到30000 kJ,系统进口流量的提高会缩短储热时间,对系统总储热量影响较小,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储热罐体内相变材料平均液相率对系统总储热量的影响。同时测试发现系统中设置的空气预热器使得系统的高温尾气与常温进气进行热量交换,可以有效实现高温尾气的余热利用。相变实验的研究结果为高温相变储热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规律和优化准则,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胶囊 梯级储热 储放热特性 余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u合金纳米枝晶的合成及其氧还原催化性能(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柳轩 魏光华 +4 位作者 沈水云 朱凤鹃 柯长春 闫晓晖 章俊良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3-739,共7页
纳米材料的结构和化学成分对其催化性能的显著影响已经得到验证.因此,本文通过一种简易的蚀刻方法,合成出具有均匀合金结构且尺寸和形貌均一的Pt-Cu纳米枝晶(NDs)作为高效氧还原(ORR)催化剂.其树枝状形貌的形成得益于由Br-/O2氧化蚀刻... 纳米材料的结构和化学成分对其催化性能的显著影响已经得到验证.因此,本文通过一种简易的蚀刻方法,合成出具有均匀合金结构且尺寸和形貌均一的Pt-Cu纳米枝晶(NDs)作为高效氧还原(ORR)催化剂.其树枝状形貌的形成得益于由Br-/O2氧化蚀刻剂引起的蚀刻效应.通过改变Pt/Cu前驱体的比例可以容易地调节Pt-Cu NDs的Pt/Cu原子比,而不会使其树枝状形貌发生改变.活性最高的碳载Pt1Cu1NDs(Pt1Cu1NDs/C)的面积比活性为1.17 mA·cm-2@0.9V(vs.RHE),约为商业Pt/C的5.32倍.此外,Pt1Cu1NDs/C还具有卓越的电化学耐久性,即使在经过加速衰减实验的12000个电势循环后仍保持其优异的ORR催化活性.Pt1Cu1NDs/C优异的ORR催化活性和电化学耐久性得益于由其合金结构和枝晶形貌产生的电子效应和结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电催化剂 纳米枝晶 氧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流态化统一动力学模型的床层固含率分布规律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加恩 郭道川 +1 位作者 范浩杰 章明川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9,60,共9页
快速流态化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气固接触技术,现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以快速流态化统一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分别探究了床料物性参数、操作运行条件以及床层直径大小对床层上部稀相区固体颗粒浓度分布规律的影响,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了分析,以... 快速流态化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气固接触技术,现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以快速流态化统一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分别探究了床料物性参数、操作运行条件以及床层直径大小对床层上部稀相区固体颗粒浓度分布规律的影响,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快速流态化统一动力学模型的工程推广应用提供进一步的指导。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快速床上部稀相固含率随颗粒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颗粒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随床层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固体循环流率的增大而增大;随操作风速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流态化 固含率 颗粒团聚物 气固两相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有效综合能力评价构建研究——以口试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怡佳 邵凌翾 +3 位作者 陆佳亮 夏萌 吉宏俊 高晓楠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期82-85,共4页
评价体系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借鉴法国工程师学校的教育培养模式,在基础通识阶段采用持续性考核制度。加强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评价体系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借鉴法国工程师学校的教育培养模式,在基础通识阶段采用持续性考核制度。加强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该文将阐述学院如何在口试中构建学生有效综合能力的评价,并调研探讨学生对其实施的体会感想,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如何健全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评价提供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综合能力评价 口试 法国工程师教育 基础通识阶段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