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振动噪声综合性实验课的革新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光冶 赵玫 周海亭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6期24-25,49,共3页
在将两门具有内在联系的课程内容整合成一门课程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对课程实验进行了革新。新实验满足了两方面对实验的基本要求,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新实验施行表明,学生的兴趣和... 在将两门具有内在联系的课程内容整合成一门课程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对课程实验进行了革新。新实验满足了两方面对实验的基本要求,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新实验施行表明,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显著提高,实验的成效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机械振动理论》 《噪声学》 课程设置 创新精神 高校 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电力变压器振动和噪声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顾晓安 沈荣瀛 徐基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1年第5期7-11,共5页
本文在简要分析变压器振动和噪声产生的机理、传播途径和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论述了通过改变变压器油箱的动力特性来控制大型电力变压器振动和噪声的措施。
关键词 振动 噪声 控制方法 电力变压器 油箱 动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噪声机理研究与控制 被引量:12
3
作者 林常明 陈光冶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4年第2期5-9,共5页
介绍了轨道噪声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动态,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主要介绍了轨道交通噪声产生的机理,国外对轨道交通的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诸如噪声源的定位,声屏障的计算,地面结构的振动,轮轨的优化设计和降噪手段等。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噪声机理 噪声控制 结构振动 轮轨优化 波动测量 声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叠加的噪声源识别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先锋 陈进 +3 位作者 张桂才 雷宣扬 李加庆 陈少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2-74,111,共4页
提出了基于波叠加的噪声源识别和定位方法。该方法克服了边界元法声全息固有的奇异性和非唯一性问题,原理上容易理解,计算上容易实现。从实验出发,建立了实验所需的采集和分析系统,根据实测数据利用自谱和互谱获取全息面上的复声压,结... 提出了基于波叠加的噪声源识别和定位方法。该方法克服了边界元法声全息固有的奇异性和非唯一性问题,原理上容易理解,计算上容易实现。从实验出发,建立了实验所需的采集和分析系统,根据实测数据利用自谱和互谱获取全息面上的复声压,结合正则化处理给出了同一平面三个音箱源识别的效果图,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进行噪声源识别和定位时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叠加方法 噪声源识别 正则化 复声压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变液用于旋转运动柔性梁振动控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克湘 孟光 +1 位作者 周烁 鲁宏权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8-749,753,共3页
建立了用于旋转运动电流变夹层梁振动响应测试的实验系统。对电流变夹层梁在不同电场强度与旋转速度下的振动响应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旋转运动电流变夹层梁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能快速抑制梁的残余振动,缩短振动衰减时间... 建立了用于旋转运动电流变夹层梁振动响应测试的实验系统。对电流变夹层梁在不同电场强度与旋转速度下的振动响应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旋转运动电流变夹层梁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能快速抑制梁的残余振动,缩短振动衰减时间。表明在外加电场的控制下,电流变材料能有效抑制旋转运动柔性梁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液 旋转运动柔性梁 振动抑制 夹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听器浮标系统噪声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汪鸿振 陈光冶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2年第5期37-37,11,共2页
本文对水听器浮标悬浮系统加吸附滤网降噪声进行了实验研究 ,测试结果表明 ,在导线外加网能有效抑制由卡门涡街引起的声辐射 。
关键词 水听器 浮标系统 噪声控制 实验研究 悬浮系统 吸附滤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变液夹层壳体振动隔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文晋 鲁宏权 孟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7,共4页
测试实验主要研究外加电场对电流变液夹层圆柱壳体振动的控制效果。实验选用由淀粉、纳米硅粉和二甲基硅油配制的电流变液,将其灌注于双层圆柱形壳体夹层中,通过对双层结构内外壁(可看成两个电极)所加电压的控制,来测试电流变液对结构... 测试实验主要研究外加电场对电流变液夹层圆柱壳体振动的控制效果。实验选用由淀粉、纳米硅粉和二甲基硅油配制的电流变液,将其灌注于双层圆柱形壳体夹层中,通过对双层结构内外壁(可看成两个电极)所加电压的控制,来测试电流变液对结构振动传输的影响情况,以此来研究电流变液壳体结构的减振性能以及结构响应特性。同时实验还对不同电流变液在不同外加电压下的流变特性进行了定性比较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电流变液 隔声 减振 夹层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白噪声环境激励下模态参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中付 宋汉文 +2 位作者 华宏星 陈之炎 傅志方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6,共5页
根据 ITD法的思想和白噪声响应之间相关函数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白噪声环境激励下模态参数辨识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白噪声响应之间的相关函数与脉冲响应具有相同的数学表达式构造数据矩阵 ,根据数据矩阵求出特征矩阵。在此基础上 ,解决了... 根据 ITD法的思想和白噪声响应之间相关函数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白噪声环境激励下模态参数辨识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白噪声响应之间的相关函数与脉冲响应具有相同的数学表达式构造数据矩阵 ,根据数据矩阵求出特征矩阵。在此基础上 ,解决了对何种参数进行平均才能有利于提高辨识参数的精度 ,并减少计算工作量以及如何控制参数的辨识精度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只有对相关函数平均才能在最短计算时间内提高参数辨识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参数辨识 随机振动 环境激励 模态分析 数值稳定性 白噪声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法检测空载变压器绕组的压紧状态 被引量:36
9
作者 谢坡岸 金之俭 +1 位作者 饶柱石 朱子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8-189,共2页
为监测和诊断电力变压器的绕组压紧状态,利用诊断运行中变压器潜伏故障的一种有效手段即振动法,研究了1台500 kVA、10 kV/0.4 kV模拟变压器在空载状况下其箱壁振动加速度幅值和绕组压紧力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箱壁振动加速度信号... 为监测和诊断电力变压器的绕组压紧状态,利用诊断运行中变压器潜伏故障的一种有效手段即振动法,研究了1台500 kVA、10 kV/0.4 kV模拟变压器在空载状况下其箱壁振动加速度幅值和绕组压紧力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箱壁振动加速度信号的谐波分量变化依赖于绕组压紧力的变化。该测试方法简单有效,且不会对变压器造成任何损伤,因此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绕组 空载 铁心 振动 压紧力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冲击波作用下桥梁损伤效应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27
10
作者 邓荣兵 金先龙 +3 位作者 陈向东 杜新光 沈建奇 李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27-1930,1934,共5页
应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方法对爆炸冲击波作用下桥梁的损伤效应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空中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规律曲线和峰值压力曲线,通过与实验公式对比,验证了爆炸荷载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桥梁在... 应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方法对爆炸冲击波作用下桥梁的损伤效应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空中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规律曲线和峰值压力曲线,通过与实验公式对比,验证了爆炸荷载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桥梁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动态响应.计算结果表明:爆炸冲击波对桥梁的损伤效应呈现局部破坏特征,桥梁迎爆面局部结构损伤较大且以破口形式存在.数值仿真结果为桥梁的抗爆承载计算和安全性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冲击波 桥梁 损伤效应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设备冲击试验机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1
作者 王贡献 褚德英 +2 位作者 张磊 沈荣赢 汪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159,共8页
简单回顾了各国海军舰船设备冲击试验研究的发展历史,并介绍了考核舰船设备抗冲击破坏能力的主要试验手段,如舰艇水下爆炸试验、虚拟冲击试验以及冲击试验机模拟冲击试验。详细分析了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冲击试验机发展现状,得出冲击试验... 简单回顾了各国海军舰船设备冲击试验研究的发展历史,并介绍了考核舰船设备抗冲击破坏能力的主要试验手段,如舰艇水下爆炸试验、虚拟冲击试验以及冲击试验机模拟冲击试验。详细分析了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冲击试验机发展现状,得出冲击试验机在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1)模拟实际冲击过程,如模拟水下爆炸过程中的第一次冲击波和气泡脉动效应的双波冲击试验机;2)能够试验重型设备,向超大规模试验方向发展;3)精确波形控制,利用现代技术增强试验过程的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试验机 舰船设备 冲击环境 水下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机械设备冲击隔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2
作者 江国和 沈荣瀛 +1 位作者 华宏星 吴广明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本文回顾了舰船设备冲击隔离技术的研究历史,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理论分析方法和试验研究方法,如经验公式方法、动力分析方法、有限元方法、冲击响应谱(SRS)法、动力设计分析方法(DDAM)、冲击隔离优化设计等。
关键词 舰船设备 冲击隔离 冲击响应 冲击响应谱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壳体的船舶动力舱振动与声辐射的有限元结合边界元数值计算 被引量:25
13
作者 徐张明 汪玉 +1 位作者 华宏星 沈荣瀛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44,共6页
利用 ANSYS有限元软件 ,建立了双层壳体的船舶动力舱的水下结构流体耦合的声振模型。采用有限元结合边界元的方法 ,数值计算并分析了耐压壳体和轻质外壳的厚度变化对动力机械振动传递、水下外壳振动以及辐射噪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 利用 ANSYS有限元软件 ,建立了双层壳体的船舶动力舱的水下结构流体耦合的声振模型。采用有限元结合边界元的方法 ,数值计算并分析了耐压壳体和轻质外壳的厚度变化对动力机械振动传递、水下外壳振动以及辐射噪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本文的方法对大型复杂结构的水下声振预估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动力舱振动 声辐射 有限元 边界元 数值计算 声振耦合 双层壳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频系统模态参数辨识及其振动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利军 樊江玲 +1 位作者 张志谊 华宏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9-115,共7页
由于结构越来越复杂(如典型的大型柔性空间结构、准对称结构等),系统的自由度不仅大大增加,还存在频率集聚现象。针对密频系统的模态参数辨识及其振动控制问题,从密频模态的判定准则,密频系统的模态分析方法、模态参数辨识方法,密频系... 由于结构越来越复杂(如典型的大型柔性空间结构、准对称结构等),系统的自由度不仅大大增加,还存在频率集聚现象。针对密频系统的模态参数辨识及其振动控制问题,从密频模态的判定准则,密频系统的模态分析方法、模态参数辨识方法,密频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性、模态截断准则以及密频系统振动控制律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回顾,对其中的辨识方法及判定准则作了比较。最后给出了密频系统的模态参数辨识及其振动控制中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并指出这些方法将在卫星太阳能帆板、直升机旋翼、涡轮发动机叶片等存在密集模态的结构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频系统 密集模态 模态参数辨识方法 摄动法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支撑座连接螺栓松动故障诊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董广明 陈进 +3 位作者 雷宣扬 宁佐贵 王东升 王雄祥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5年第3期174-178,共5页
针对某导弹支撑座在环境激励下易引发连接螺栓松动这一具体问题,在支撑座模型结构的宽带随机振动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实验中的问题,根据支撑座连接螺栓在不同预紧力情况下的结构稳态响应信号,分析了信号功率谱特征的差异,提出了相应的... 针对某导弹支撑座在环境激励下易引发连接螺栓松动这一具体问题,在支撑座模型结构的宽带随机振动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实验中的问题,根据支撑座连接螺栓在不同预紧力情况下的结构稳态响应信号,分析了信号功率谱特征的差异,提出了相应的谱矩松动故障特征的提取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谱矩因子的降低作为该结构连接螺栓松动的诊断特征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随机振动实验 导弹支撑座结构 螺栓松动 功率谱 谱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神经网络方法的支撑座连接螺栓松动损伤诊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董广明 陈进 +3 位作者 雷宣扬 宁佐贵 王东升 王雄祥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在某导弹支撑座模型宽带随机振动实验的基础上,针对其连接螺栓松动所产生的支撑座结构响应的非平稳特性,采用小波包分析的方法得到缩减的信号特征;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功能,进行了螺栓松动程度的损伤识别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在某导弹支撑座模型宽带随机振动实验的基础上,针对其连接螺栓松动所产生的支撑座结构响应的非平稳特性,采用小波包分析的方法得到缩减的信号特征;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功能,进行了螺栓松动程度的损伤识别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包结合神经网络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该支撑座连接螺栓的松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随机振动实验 支撑座结构 螺栓松动 小波包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自由场波叠加噪声源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潘汉军 李加庆 +2 位作者 陈进 张桂才 刘先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33-737,共5页
提出了一种适合半自由场条件下进行噪声源识别的方法,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半自由场波叠加噪声源识别方法的正确性。根据波叠加方法的原理,声源产生的空间声场可以用其内部的一系列虚源点来等效代替,而虚源源强可以通过匹配场点的声压... 提出了一种适合半自由场条件下进行噪声源识别的方法,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半自由场波叠加噪声源识别方法的正确性。根据波叠加方法的原理,声源产生的空间声场可以用其内部的一系列虚源点来等效代替,而虚源源强可以通过匹配场点的声压来获得,进而由这些虚源重建任意场点的各种声学量。通过阵列获取声压场,结果表示成声压等值线图、三维视图或声强矢量图,便于直观地判别出声源的位置、大小和传播路径。半自由场波叠加噪声源识别方法可以在半自由场条件下对任意形状物体进行噪声源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源识别 波叠加 声阵列测量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噪声源识别技术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加庆 陈进 +2 位作者 张桂才 雷宣扬 薛伟飞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5,共6页
简要回顾了噪声源识别的传统方法和基于信号处理的方法,阐述了可视化声源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利用各种重建算法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声场重构并将结果用图形表示出来。按噪声信号采集方式、重建算法和结果表示方式对该技术进行了分类。... 简要回顾了噪声源识别的传统方法和基于信号处理的方法,阐述了可视化声源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利用各种重建算法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声场重构并将结果用图形表示出来。按噪声信号采集方式、重建算法和结果表示方式对该技术进行了分类。对常用的三类重建算法Fourier方法、Helmholtz-Kirchhoff积分方程法和等效源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重点分析了等效源法,指出它目前存在的研究困难。给出了一种应用可视化噪声源识别技术的系统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源识别 可视化 Fourier方法 Helmholtz—Kirchhoff积分方程法 等效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约束层阻尼板的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天雄 石银明 +2 位作者 华宏星 陈兆能 史习智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8,共6页
研究局部附加主动约束层阻尼 (activeconstrainedlayerdamping ,ACLD)结构板的振动控制问题。基于Hamilton原理 ,提出一种新的建立主动约束层阻尼板动力学模型的方法 ,同时给出一种用于确定粘弹材料GHM (Golla Hughes Mctavish)模型参... 研究局部附加主动约束层阻尼 (activeconstrainedlayerdamping ,ACLD)结构板的振动控制问题。基于Hamilton原理 ,提出一种新的建立主动约束层阻尼板动力学模型的方法 ,同时给出一种用于确定粘弹材料GHM (Golla Hughes Mctavish)模型参数的优化问题。采用GHM方法描述弹性材料的本构关系 ,将粘弹性材料的动力特性描述与工程上最常用的有限元分析结合起来 ,推导得到ACLD结构的动力学方程为标准二阶定常线性系统方程。应用LQR控制理论进行结构振动控制仿真 ,结果表明 ,本文给出的新建模方法是准确可靠的 ,ACLD结构能够有效抑制结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约束层阻尼板 有限元 振动控制 粘弹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接触问题有限元仿真的并行计算 被引量:25
20
作者 亓文果 金先龙 张晓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72,共5页
冲击-接触问题广泛存在于汽车碰撞等的模拟计算中。简单介绍了求解该类问题的显式有限元方法,对显式有限元方法的并行性进行了讨论。根据显式有限元和冲击-接触问题的计算特点,设计并实现了接触均衡的分区算法。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并... 冲击-接触问题广泛存在于汽车碰撞等的模拟计算中。简单介绍了求解该类问题的显式有限元方法,对显式有限元方法的并行性进行了讨论。根据显式有限元和冲击-接触问题的计算特点,设计并实现了接触均衡的分区算法。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并行算法具有较好的加速比和并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接触 有限元 并行计算 区域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