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Z31与NZ30K合金作为镁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丽萍 曾小勤 +4 位作者 常建卫 刘志 朱亚琪 姚嵩 丁文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08-1313,共6页
采用恒温浸泡、交流阻抗和极化曲线法分别研究铸态(F)和固溶态(T4)的NZ30K以及挤压态AZ31镁合金在不同浓度MgCl2、MgSO4、Mg(COOCH3)2、MgBr2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电解液中电解质浓度的增加,3种镁合金的自腐蚀... 采用恒温浸泡、交流阻抗和极化曲线法分别研究铸态(F)和固溶态(T4)的NZ30K以及挤压态AZ31镁合金在不同浓度MgCl2、MgSO4、Mg(COOCH3)2、MgBr2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电解液中电解质浓度的增加,3种镁合金的自腐蚀速率均增大。F态和T4态的NZ30K合金在MgSO4溶液中腐蚀速率最快,在MgBr2溶液中耐蚀性能最好,而AZ31合金在MgCl2溶液中耐蚀性能最差,在MgSO4和Mg(COOCH3)2中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电化学阻抗谱(EIS)结果表明:在4种电解液中,镁合金的高频端容抗环半径均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这与恒温浸泡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合金 NZ30K合金 腐蚀行为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二次电池正极材料Cu_2Mo_6S_(8-n)Se_n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吴丹妮 吴晓梅 +4 位作者 曾小勤 李斐 苏昕 邹建新 丁文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3-1108,共6页
采用高温熔盐法合成了镁二次电池正极材料Cu2Mo6S8-nSen(n=0,0.5,1.5),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测试(CV),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电化学阻抗(EIS)为研究手段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XRD和SE... 采用高温熔盐法合成了镁二次电池正极材料Cu2Mo6S8-nSen(n=0,0.5,1.5),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测试(CV),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电化学阻抗(EIS)为研究手段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XRD和SEM测试结果表明,Cu2Mo6S8-nSen 正极材料仍然是Chevrel相结构,材料结晶良好,粒径小,由于Se原子掺入,使得点阵常数变大,更有利于镁离子嵌入/脱嵌。电化学测试表明,掺入Se原子,材料比容量略有提升,达到103.5mAh·g-1;循环伏安曲线在0.5—0.8V区域的峰形发生了显著变化,曲线上氧化还原峰对称性更好;材料的室温循环性和可逆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Cu2Mo6S8-nSen Chevrel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空气电池空气阴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高婧 吴晓梅 +2 位作者 邹建新 曾小勤 丁文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48-1151,共4页
简要介绍了镁空气电池空气阴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论述了镁空气电池空气阴极催化剂——贵金属、过渡金属氧化物、金属大环化合物、碳材料催化剂的种类和特点,总结了各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空气阴极结构对镁空气电池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镁空气电池 空气阴极 催化剂 空气阴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在电源技术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赟 吴晓梅 +1 位作者 曾小勤 丁文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29-1131,共3页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在电源技术领域有着很重要的应用。SECM的基本装置主要由电化学部分、压电驱动器和计算机三部分构成。SECM有许多重要的工作模式,其中,反馈模式、产生/收集模式和氧化还原竞争模式是电源技术领域常用的模式。近年...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在电源技术领域有着很重要的应用。SECM的基本装置主要由电化学部分、压电驱动器和计算机三部分构成。SECM有许多重要的工作模式,其中,反馈模式、产生/收集模式和氧化还原竞争模式是电源技术领域常用的模式。近年来,运用SECM在各种电池——燃料电池、太阳电池、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中获得了一些进展。SECM在电源技术领域的应用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电源技术 电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储氢薄膜的制备及其生长方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邹建新 孙海全 +2 位作者 曾小勤 丁文江 常建卫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9-472,共4页
镁基储氢材料是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一类储氢材料,具有储氢量大、环境友好、成本低等优点。采用磁控溅射法在单晶Si和非晶玻璃基底上沉积了纳米纯Mg薄膜。通过改变沉积速率,获得了不同生长形态和形貌的镁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 镁基储氢材料是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一类储氢材料,具有储氢量大、环境友好、成本低等优点。采用磁控溅射法在单晶Si和非晶玻璃基底上沉积了纳米纯Mg薄膜。通过改变沉积速率,获得了不同生长形态和形貌的镁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研究了Mg薄膜在不同基片和沉积速率下的生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改变沉积速率可以影响纯Mg薄膜的择优生长形态和形貌,即功率增加时,薄膜由<101>向择优生长转变为<002>+<103>向择优生长,晶粒尺寸变大,但仍按柱状晶方式生长;基片的类型对择优生长方向影响不大,对生长形貌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薄膜 择优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of Y_2O_3 particle enhanced Ni/TiC composite on TC4 Ti alloy by laser cladding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可敏 邹建新 +2 位作者 李军 于治水 王慧萍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817-1823,共7页
A Y2O3 particle enhanced Ni/TiC composite coating was fabricated in-situ on a TC4 Ti alloy by laser surface cladding. The phase component, microstructure,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and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layer... A Y2O3 particle enhanced Ni/TiC composite coating was fabricated in-situ on a TC4 Ti alloy by laser surface cladding. The phase component, microstructure,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and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layer were investigated. The composite layer has graded microstructures and compositions, due to the fast melting followed by rapid solidification and cooling during laser cladding. The TiC powders are completely dissolved into the melted layer during melting and segregated as fine dendrites when solidified. The size of TiC dendrites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depth. Y2O3 fine particles distribute in the whole clad layer. The Y2O3 particle enhanced Ni/TiC composite layer has a quite uniform hardness along depth with a maximum value of HV1380, which is 4 times higher than the initial hardness. The wear resistance of the Ti alloy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laser cladding due to the high hardness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 Ti alloy Ni/TiC composite Y2O3 laser cladding HARDNESS surface mod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12Gd合金的时效析出行为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丽萍 曾小勤 +1 位作者 李德江 杨春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09-1416,共8页
通过同步辐射小角度X散射实验方法(SAXS)、透射电镜(TEM)分析和维氏硬度测试,研究Mg-12Gd合金等温时效过程中的析出强化行为。结果表明:Mg-Gd合金时效过程中主要析出相为β′相,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析出相的径向尺寸明显增大,宽度方向... 通过同步辐射小角度X散射实验方法(SAXS)、透射电镜(TEM)分析和维氏硬度测试,研究Mg-12Gd合金等温时效过程中的析出强化行为。结果表明:Mg-Gd合金时效过程中主要析出相为β′相,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析出相的径向尺寸明显增大,宽度方向增加较小,逐渐演变成为椭圆形。175℃时效180 h时,析出相回转半径为12.9 nm;随着时效时间延长到360 h,析出相长大为13.4 nm;随着时效时间继续延长,析出相的尺寸增长速率减慢并最终趋向稳定。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在175℃时效296 h时析出相大部分为β′相,有少量的β″相,β′相是宽5 nm,长13 nm的椭圆形,与小角度X散射结果一致。通过在200℃时效30 min的散射曲线能看出有析出相析出,刚析出时回转半径为2.5 nm,在225℃时效30 min时,析出相的回转半径为2.9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小角度X散射 析出相 回转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Mg-Ni储氢合金粉体 被引量:2
8
作者 邹建新 孙海全 曾小勤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8-631,共4页
采用 Mg 粉、Ni 粉混合,经球磨、烧结等不同工艺制备电弧阳极材料,通过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了 Mg-Ni 储氢合金超细粉。用 XRD、TEM、ICP 分析手段研究了粉体的相组成、形貌、成分等。物相分析显示,Mg 粉、Ni 粉混合烧结后基本都... 采用 Mg 粉、Ni 粉混合,经球磨、烧结等不同工艺制备电弧阳极材料,通过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了 Mg-Ni 储氢合金超细粉。用 XRD、TEM、ICP 分析手段研究了粉体的相组成、形貌、成分等。物相分析显示,Mg 粉、Ni 粉混合烧结后基本都转化为 Mg2 Ni 相;经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后,Mg 相增加,同时生成了 MgNi2相,证明在电弧作用时母相 Mg2 Ni 发生了分解生成 Mg 和Ni 相,Mg 与 Ni 再反应生成 Mg2 Ni 和 MgNi2。成分分析显示,烧结形成 Mg2 Ni 后再经电弧作用更利于 Ni 的析出。TEM 结果显示:Mg 颗粒形貌近似六方形,颗粒大小为100~600 nm;Mg2 Ni 颗粒附着在 Mg 大颗粒的表面,大小在10~50 nm 之间。纳米Mg2 Ni 颗粒附着在超细 Mg 粉上的这种结构将有助于改善 Mg 的吸放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MG-NI合金 电弧等离子体法 超细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LaMgNi_(4-x)Co_x alloys and hydrogen storage properties 被引量:3
9
作者 谭剑波 曾小勤 +2 位作者 邹建新 吴晓梅 丁文江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8期2307-2311,共5页
The LaMgNi4xCox (x=0, 0.3, 0.5) compounds were prepared by the method of levitation melting and a subsequent heat treatment at 1073 K for 10 h. XRD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obtained LaMgNia-xCox alloys consist of a s... The LaMgNi4xCox (x=0, 0.3, 0.5) compounds were prepared by the method of levitation melting and a subsequent heat treatment at 1073 K for 10 h. XRD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obtained LaMgNia-xCox alloys consist of a single phase with the structure of cubic SnMgCu4 (AuBe5 type). The hydrogen absorption/desorption properties of LaMgNi4 were investigated by PCI measurement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T=373, 398, 423 K)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absorbed hydrogen capacity reaches 1.45% (5.79H/M) under a hydrogen pressure of 4.3 MPa at 373 K. The XRD patterns during absorbing procedure at 373 K indicate the phase structure changing from cubic (a-LaMgNi4) to orthorhombic (fl-LaMgNiaH3.41) and after hydrogenation finally back to cubic (y-LaMgNiaH4.87), and a partial desorption was also observed under this condition.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 slight decrease of the absorbed hydrogen content was observed and the number of plateaus reduces from two to one, but the hydrogen absorption kinetics improves.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LaMgNiaxCox were measured by simulated battery test, which shows that 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alloys significantly improv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o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storage alloy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LaMgNi4-xC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