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麻醉 被引量:4
1
作者 董健玉 裘毅敏 李士通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65-1066,共2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体重53kg。1994年被诊断为肾衰竭,1995年起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周两次。4年前出现四肢活动不便,伴疼痛。3个月前双下肢疼痛明显,行走困难,全身皮肤瘙痒,测定甲状旁腺素(PTH)水平〉1000pg/mL。
关键词 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尿毒症 双下肢疼痛 麻醉 甲状旁腺素 临床资料 透析治疗 四肢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次硬膜外麻醉术后行PCEA效果观察
2
作者 李海彤 汪正平 李士通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自控镇痛 硬膜外 吗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松状态下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觉醒状态恢复与消失 被引量:3
3
作者 葛圣金 庄心良 +1 位作者 薛张纲 方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维库溴铵肌松状态下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预测觉醒状态(Wakefulness)恢复与消失的可能性。方法选择1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体格分级Ⅰ~Ⅱ级在单纯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成年患者。以丙泊酚和维库溴铵诱导麻醉,气管插... 目的探讨维库溴铵肌松状态下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预测觉醒状态(Wakefulness)恢复与消失的可能性。方法选择1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体格分级Ⅰ~Ⅱ级在单纯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成年患者。以丙泊酚和维库溴铵诱导麻醉,气管插管。采用孤立前臂技术判定觉醒状态的恢复与消失。觉醒状态恢复后,以每小时10mg/kg持续静注丙泊酚直至觉醒状态再次消失。使用A-liner^TM无创麻醉深度监护仪连续监测AAI。结果觉醒状态恢复前、后30s内和觉醒状态消失前、后30s内,AAI值分别为24.6±5.0、32.1±7.3、33.4±9.6和21.1±5.9。觉醒状态存在时AAI值明显大于觉醒状态消失后(P〈0.001)。预测觉醒状态恢复和消失的Pt值分别是0.786和0.864。观察者操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926(SE0.002,95% CI 0.922—0.931)。觉醒状态恢复概率为5%、50%和95%的AAI值分别是19(4.96%)、29(50.25%)和39(95.14%)。结论AAI可以作为肌松状态下监测觉醒状态恢复和消失的指标,且监测消失过程可能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孤立前臂技术 二异丙酚 维库溴铵 觉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胸腰段硬膜外阻滞时氯胺酮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双频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葛圣金 庄心良 +2 位作者 王莹恬 王珍娣 李海彤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56-658,共3页
目的 探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外因输入自动回归指数 ,AAI)能否反映氯胺酮的麻醉作用。方法 选择 30例美国麻醉学会 (ASA)Ⅰ~Ⅱ级、在下胸腰段硬膜外阻滞下行择期手术的成年患者 ,按氯胺酮剂量不同随机均分为 3组 :0 .5mg/kg组、1.0mg... 目的 探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外因输入自动回归指数 ,AAI)能否反映氯胺酮的麻醉作用。方法 选择 30例美国麻醉学会 (ASA)Ⅰ~Ⅱ级、在下胸腰段硬膜外阻滞下行择期手术的成年患者 ,按氯胺酮剂量不同随机均分为 3组 :0 .5mg/kg组、1.0mg/kg组和 2 .0mg/kg组。在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且预计监测时间内不再使用电刀后 ,持续监测AAI和双频指数 (BIS)。经手背静脉注射预定剂量氯胺酮 ,其中 0 .5mg/kg组和1.0mg/kg组监测 15min ,2 .0mg/kg组监测 2 0min。 结果 静脉注射氯胺酮后 ,AAI和BIS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 ,且每个患者波动出现时间、波幅、持续时间差异明显。 3组间AAI和BIS的基础值、最大值、最小值和最大波幅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同组AAI最大波幅与BIS最大波幅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每 30秒取一平均值 ,则 3组之间AAI和BIS平均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I 氯胺酮 硬膜外阻滞 双频指数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胸腰段 BIS 输入 显著性 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预处理对谷氨酸诱发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沈浩 郑吉建 +3 位作者 徐子锋 王莹恬 李金宝 邓小明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氯胺酮预处理对谷氨酸诱发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S组);对照组(C组),采用0.75 mg/kg谷氨酸静脉注射诱发肺损伤;氯胺酮低、中、高剂量组(K5、K10、K50组),分...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氯胺酮预处理对谷氨酸诱发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S组);对照组(C组),采用0.75 mg/kg谷氨酸静脉注射诱发肺损伤;氯胺酮低、中、高剂量组(K5、K10、K50组),分别以氯胺酮5 mg/kg、10 mg/kg、50 mg/kg腹腔内注射预处理20 min后再静脉注射0.75 mg/kg谷氨酸。测定各组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W/D比值);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含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P65)含量;比较各组肺组织HE染色后病理评分。结果:(1)W/D比值:S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K5和C组间无显著差异,K10和K50组较K5和C组显著降低(P<0.05),K50组较K10组显著降低(P<0.05);(2)肺组织中TNF-αmRNA含量:S组(0.87±0.85)显著低于C组(2.49±0.39)和K5组(1.96±0.66)(P<0.05)。K10组(1.59±0.57)和K50组(1.04±0.39)显著低于K5组和C组(P<0.05),K50组显著低于K10组(P<0.05)。NF-κb/P65含量:S组(0.11±0.15)pg/mL显著低于C组(0.87±0.15)pg/mL、K5组(0.64±0.25)mg/mL和K10组(0.39±0.14)pg/mL(P<0.05)。K5、K10、K50组显著低于C组(P<0.05)。K10组和K50组(0.26±0.10)pg/mL显著低于K5组(P<0.05);(3)病理评分:S组显著低于各组。K5组和C组间无显著差异,K10组和K50组显著低于K5和C组(P<0.05),K50组显著低于K10组(P<0.05)。TNF-αmRNA与NF-κb/P65呈正相关(r=0.64,P<0.05)。结论:氯胺酮预处理对大鼠谷氨酸诱发的肺损伤有保护作用,且其作用与剂量相关,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肺组织TNF-αmRNA表达和抑制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谷氨酸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于疼痛的快速调节及其可能机制(英文)
6
作者 安光惠 颜涛 李士通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7-760,共4页
最近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以快速诱导动物产生痛觉过敏,机械痛阈下降。这种快速作用无法通过经典的雌激素-核受体途径解释。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是新发现的雌激素受体,在细胞膜和细胞质内均有分... 最近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以快速诱导动物产生痛觉过敏,机械痛阈下降。这种快速作用无法通过经典的雌激素-核受体途径解释。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是新发现的雌激素受体,在细胞膜和细胞质内均有分布,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家族,可以通过第二信使产生快速作用。雌激素对于机械痛的快速作用效果可能是通过GPER产生的。本文综合分析了GPER在机械痛快速调节中的作用,并且分析了GPER可能的下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 雌激素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20版)(四) 被引量:33
7
作者 王天龙 +18 位作者 王东信 李金宝 李民 李茜 梅伟 欧阳文 严敏 段开明 冯帅 孔昊 李诗月 李云丽 廖炎 穆东亮 倪东妹 孙月明 肖玮 谢旻 闫婷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2736-2757,共22页
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的综合管理一、呼吸管理1.呼吸功能监测:ICU的老年患者均需严密监测呼吸情况,实时监测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静脉血气分析,必要时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机械通气患者还应监测呼... 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的综合管理一、呼吸管理1.呼吸功能监测:ICU的老年患者均需严密监测呼吸情况,实时监测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静脉血气分析,必要时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机械通气患者还应监测呼吸力学指标,必要时可行胸部X线和CT检查。2.氧疗:氧气作为一种药物,主要用来治疗低氧血症。ICU老年患者大多需要氧疗改善氧供,但需注意个体化选择氧疗的方式及目标。对于无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风险的患者,目标SpO2范围为94%~98%。对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有其他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风险(如肥胖、胸壁畸形、神经肌肉疾病)的患者,目标SpO2范围为88%~92%,具体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患者基础情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酸血症 神经肌肉疾病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血气分析结果 低氧血症 胸壁畸形 氧供 呼吸衰竭
原文传递
中国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20版)(一)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天龙 +18 位作者 王东信 李金宝 李民 李茜 梅伟 欧阳文 严敏 段开明 冯帅 孔昊 李诗月 李云丽 廖炎 穆东亮 倪东妹 孙月明 肖玮 谢旻 闫婷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2404-2415,共12页
术前评估与准备一、总体评估与准备老年患者术前访视与评估是实施麻醉手术前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客观评价老年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及其风险,同时对患者的术前准备提出建议,包括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调整用药方案、功能锻炼... 术前评估与准备一、总体评估与准备老年患者术前访视与评估是实施麻醉手术前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客观评价老年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及其风险,同时对患者的术前准备提出建议,包括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调整用药方案、功能锻炼甚至延迟手术麻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风险。除了对老年人进行常规的器官功能和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术前评估外,还应注意老年综合征对手术风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手术 功能锻炼 老年患者 术前评估 死亡风险 术前访视 手术风险 围手术期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中国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20版)(二)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天龙 +18 位作者 王东信 李金宝 李民 李茜 梅伟 欧阳文 严敏 段开明 冯帅 孔昊 李诗月 李云丽 廖炎 穆东亮 倪东妹 孙月明 肖玮 谢旻 闫婷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2565-2578,共14页
老年患者术中管理一、老年患者的常规监测/脆弱脏器功能监测1.老年患者的常规监测:术中常规监测应该包括心电图(ECG)、心率/心律、无创血压/连续无创动脉血压/有创动脉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呼吸频率/节律、尿量等。如果... 老年患者术中管理一、老年患者的常规监测/脆弱脏器功能监测1.老年患者的常规监测:术中常规监测应该包括心电图(ECG)、心率/心律、无创血压/连续无创动脉血压/有创动脉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呼吸频率/节律、尿量等。如果实施全身麻醉,应进一步监测吸入氧浓度(Fi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麻醉气体吸入和呼出浓度、气道压力、潮气量等。术中使用脑电监测能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麻醉复苏时间,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现有的证据表明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能有效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但在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证据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气道压力 有创动脉血压 脑电监测 术后谵妄 呼吸频率 潮气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