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的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清泉 陆舜 +3 位作者 吕长兴 虞永峰 赵晓菁 林皓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2-305,共4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存在许多争论,手术、化疗和放疗的治疗次序组合,是否会影响手术的疗效和结果。本课题研究同步放化疗后再手术的手术指征、适应症、手术技巧和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存在许多争论,手术、化疗和放疗的治疗次序组合,是否会影响手术的疗效和结果。本课题研究同步放化疗后再手术的手术指征、适应症、手术技巧和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其中同步放化疗组22例术前同步放化疗,另对照组22例选择先手术后辅助化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结果;放疗总剂量小于45Gy;化疗方案为顺铂(DDP)15~20mg/m^2,第1~3天,或75mg/m^2,第1天;长春瑞滨(NVB)25mg/m^2,第1~3天;化疗放疗结束后3~4周后,血象正常,即予手术治疗。结果:同步放化疗组中3例左全肺切除,10右下叶切除,3例右上叶切除,5例左下叶切除,1例左上叶切除,术后化疔4个疗程。鳞癌16例,腺癌4例,腺鳞癌2例;Ⅲa期18例,Ⅲb期4例,手术成功率100%,术中出血量平均200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照组中4例左全肺切除,9右下叶切除,4例右上叶切除,4例左下叶切除,1例左上叶切除;鳞癌15例,腺癌4例,腺鳞癌3例;Ⅲa期20例,Ⅲb期2例。手术成功率100%,术中出血量平均150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同步放化疗组1例术后4个月全身皮下转移及骨转移死亡,1年成活率93.3%。对照组1例术后10个月出现对侧肺转移,1年成活率100%。结论:同步放化疗后再手术,在外科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不增加手术难度和手术并发症,长期生存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 外科手术 支气管残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结节肺癌病理类型与影像学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简红 陈群慧 +5 位作者 朱莉 赵晓菁 罗清泉 叶剑定 张杰 廖美琳 《肿瘤影像学》 2013年第4期283-28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外科2007年6月—2013年3月手术切除明确肺癌并具有CT薄层和三维重建的≤20 mm微小结节的161例患者,观察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从影像学角度探索具有侵袭性... 目的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外科2007年6月—2013年3月手术切除明确肺癌并具有CT薄层和三维重建的≤20 mm微小结节的161例患者,观察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从影像学角度探索具有侵袭性特征的病理类型的预测临界值。方法特定专家组根据既定的读片顺序分析影像结果,并与病理诊断对照,应用SPSS软件进行χ2、Pearson相关分析,ROC预测临界值。结果高危组与低危组影像学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结节最大径、密度(磨玻璃密度影中实性病变所占比例)、血供、分叶、毛刺和胸膜凹陷征,其中以结节密度、结节最大径与病理亚型相关性最高。ROC分析显示,结节最大径的临界值为13.50 mm,结节密度的临界值为37.5%,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17和0.841。结论最大径和密度可能是判断微小肺癌侵袭性病理类型的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微小结节 非小细胞肺癌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纹理分析在误诊的实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博薇 强金伟 +2 位作者 叶剑定 张玉 高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6-371,共6页
目的探讨CT纹理分析方法在误诊的肺实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误诊、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9例肺实性结节患者资料,包括良性病变误诊为肺癌54例和肺癌误诊为良性病变35例。采用MaZda软件对患者的CT图像进行纹理分析... 目的探讨CT纹理分析方法在误诊的肺实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误诊、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9例肺实性结节患者资料,包括良性病变误诊为肺癌54例和肺癌误诊为良性病变35例。采用MaZda软件对患者的CT图像进行纹理分析,分别用3种纹理特征提取方法(Fisher系数,Fisher;分类错误概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POE+ACC;交互信息,MI)选择出前10个最有鉴别意义的纹理特征参数。采用原始数据分析(raw data analysis,RDA)、主要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分类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和非线性分类分析(non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NDA)评估3种特征提取方法和三联法(Fisher+POE+ACC+MI,FPM)鉴别良、恶性肺实性结节的错判率(misclassified rate,MCR)。结果Fisher、 POE+ACC和MI这3种纹理特征提取方法选择的特征参数鉴别良、恶性肺实性结节的MCR均较低,FPM法可进一步降低MCR,用LDA 分析3种特征提取方法鉴别良、恶性肺结节的MCR最低;用LDA分析FPM法(LDA-FPM)可使MCR进一步降低至0。结论利用CT图像纹理分析的方法有助于对误诊的良、恶性实性肺结节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结节 纹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对肺孤立性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4
作者 董浩 尹乐康 +3 位作者 马永红 叶剑定 楼存诚 经齐峰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超高分辨率CT(Ultra-HRCT)靶扫描对肺孤立性磨玻璃结节(GG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肺孤立性GGN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CT检查和Ultra-HRCT靶扫描,比较两种CT征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 目的探讨超高分辨率CT(Ultra-HRCT)靶扫描对肺孤立性磨玻璃结节(GG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肺孤立性GGN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CT检查和Ultra-HRCT靶扫描,比较两种CT征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CT检查的诊断正确率。结果与常规CT检查比较,Ultra-HRCT靶扫描在显示空泡征、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及实性成分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均P<0.05)。Ultra-HRCT靶扫描的诊断正确率为71.43%,优于常规CT检查的51.43%(P<0.05)。结论Ultra-HRCT靶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GGN边缘结构及内部特征,尤其是对实性成分的显示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对通过常规CT检查难以确诊或需重点定期复查的GGN,建议采用Ultra-HRCT靶扫描进一步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结节 超高分辨率CT 靶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