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膨体聚四氟乙烯鼻整形287例体会 被引量:22
1
作者 金蓉 吴晓军 +3 位作者 谈宇腾 姚萍 徐嵩涓 王颖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目的介绍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行鼻整形术的临床体会。方法于鼻小柱处行“V-Y”入路,收拢穹窿,妥善处理鼻翼软骨,将修剪好的ePTFE假体置入鼻背部,同时重塑鼻尖和鼻孔的形态。结果本组287例患者,随访其中的233例患者1-8年,除2例... 目的介绍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行鼻整形术的临床体会。方法于鼻小柱处行“V-Y”入路,收拢穹窿,妥善处理鼻翼软骨,将修剪好的ePTFE假体置入鼻背部,同时重塑鼻尖和鼻孔的形态。结果本组287例患者,随访其中的233例患者1-8年,除2例患者因感染将假体取出,5例患者行再次补充修整外,其余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ePTFE作为鼻整形材料,术后不透光、较稳固,鼻外形的弧度接近自然,是比较理想的鼻整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体聚四氟乙烯 整形 隆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构前臂皮瓣唇再造的适形设计和外科操作
2
作者 陈传俊 董佳生 +2 位作者 李志来 吴晓亮 葛婷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预构前臂皮瓣再造唇的形态设计和外科操作技巧。方法利用前臂皮瓣及其血管蒂作为载体,以口腔黏膜、腹部皮片作为嵌入成分,预构唇的解剖外形,经Ⅱ期显微外科移植再造唇。结果预构皮瓣所形成的唇获得天然器官的三维结构和外形,经... 目的探讨预构前臂皮瓣再造唇的形态设计和外科操作技巧。方法利用前臂皮瓣及其血管蒂作为载体,以口腔黏膜、腹部皮片作为嵌入成分,预构唇的解剖外形,经Ⅱ期显微外科移植再造唇。结果预构皮瓣所形成的唇获得天然器官的三维结构和外形,经显微外科移植和重建后均成活。结论与传统皮瓣相比,预构皮瓣能极大改观唇缺损修复重建的三维形态和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构皮瓣 修复重建 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下颌角截骨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柴岗 张艳 +2 位作者 郭妤 穆雄铮 祁佐良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86-388,共3页
目的建立个性化的三维数字虚拟手术设计平台,为下颌角截骨整形的术前设计及术中截骨定位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例在上海九院整形外科行下颌角肥大截骨术患者,术前均行头部螺旋CT检查,DICOM数据输入图形工作站,重建下颌骨、下齿槽神... 目的建立个性化的三维数字虚拟手术设计平台,为下颌角截骨整形的术前设计及术中截骨定位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例在上海九院整形外科行下颌角肥大截骨术患者,术前均行头部螺旋CT检查,DICOM数据输入图形工作站,重建下颌骨、下齿槽神经三维数学模型,行下颌角虚拟截骨术,测量截骨线位置及截骨角度,同时对虚拟手术后的下颌角角度、下颌角外翻角度、下颌升支高度、下颌角间宽进行三维测量。结果经CT检查和DICOM处理,获得了下颌骨、下齿槽神经三维数学模型,及截骨线位置和截骨角度。将模拟截骨术前后的下颌角间宽、下颌角角度、下颌角外翻角度、下颌升支高度的三维数据进行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下颌角截骨中的应用,提高了下颌角肥大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为数字化导航手术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下颌神经管 三维数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改性5-FU脂质体的制备及透瘢痕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毛小慧 沃雁 +2 位作者 章一新 贺蓉 崔大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08-1812,共5页
为了解脂质体抗瘢痕药物在增生性瘢痕中的透皮作用,应用胆固醇对5-FU脂质体进行改性处理.应用挤出仪控制粒径的大小后,观察粒径对包封率的影响,并进行体外透瘢痕实验,观察粒径对于渗透深度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脂质体成均一的大单层球... 为了解脂质体抗瘢痕药物在增生性瘢痕中的透皮作用,应用胆固醇对5-FU脂质体进行改性处理.应用挤出仪控制粒径的大小后,观察粒径对包封率的影响,并进行体外透瘢痕实验,观察粒径对于渗透深度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脂质体成均一的大单层球形结构,包封率随粒径的变小而增大.粒径越小,透瘢痕能力越强.本实验证明经胆固醇改性之后的小粒径脂质体是一种较好的抗瘢痕药物载体,它的透瘢痕机制主要是变形作用和融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 5-氟尿嘧啶 脂质体 胆固醇 透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传代培养人脂肪基质细胞的体外增殖和表面抗原表达
5
作者 刘凯 周广东 +4 位作者 吕晓杰 李纲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低密度传代培养对人脂肪基质细胞的形态、增殖能力和表面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5/2006-01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和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完成。①吸脂术获得脂肪组织,经胶原酶消化分离。②培养... 目的:观察低密度传代培养对人脂肪基质细胞的形态、增殖能力和表面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5/2006-01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和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完成。①吸脂术获得脂肪组织,经胶原酶消化分离。②培养脂肪基质细胞,原代细胞80%融合后分别以5000/cm2和1000/cm2的接种密度传代至第3代。③四唑盐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法检测比较不同密度传代培养对细胞形态、增殖能力及表面抗原表达的影响。结果:①低密度传代培养的细胞形态相对均一、体积较小。②四唑盐比色法结果显示低密度传代细胞增殖活力与高密度传代培养组差异无显著性。③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表明,低密度培养组表达CD105,CD166,Stro-1,Flk-1等干细胞相关表面抗原的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高密度培养组。结论:低密度传代培养有利于脂肪基质细胞的体外增殖,并能显著提高细胞群体中干细胞的比例,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简便的脂肪干细胞纯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间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角截骨同时应用自体骨片行颏成形术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亮 韦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52-53,i0007,共3页
目的:提高双侧下颌角肥大伴有小颏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口内入路下颌角斜形截骨,颏部水平截骨向前向下移动,骨片植入。配合钛合金钉、板内固定。结果:本组18例,随访3个月至2年,效果满意,骨移植后无明显吸收。结论:对下颌角肥大同... 目的:提高双侧下颌角肥大伴有小颏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口内入路下颌角斜形截骨,颏部水平截骨向前向下移动,骨片植入。配合钛合金钉、板内固定。结果:本组18例,随访3个月至2年,效果满意,骨移植后无明显吸收。结论:对下颌角肥大同时又有颏部畸形的患者,该方法是一种比较好的面部整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领角 颏成行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素皮质激素受体-1结构和功能 被引量:1
7
作者 袁磊 张余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20-123,共4页
黑素皮质激素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超家族中的A类,现共发现有五种黑素皮质激素受体(MC1R~MC5R)。黑素皮质激素受体-1(MC1R)在人类正常黑色素细胞和黑色素瘤细胞中均有表达,在肤色和发色形成中起主要作用。此外,MC1R在... 黑素皮质激素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超家族中的A类,现共发现有五种黑素皮质激素受体(MC1R~MC5R)。黑素皮质激素受体-1(MC1R)在人类正常黑色素细胞和黑色素瘤细胞中均有表达,在肤色和发色形成中起主要作用。此外,MC1R在培养的正常角质形成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也有表达^[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激素受体 黑素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G蛋白偶联受体 结构 黑色素瘤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黑色素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皮瓣移植术中血液循环判断 被引量:1
8
作者 顾加祥 田恒 +3 位作者 张乃臣 刘宏君 潘俊博 董佳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移植术中血液循环判断对皮瓣手术成功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007年3月~2009年12月26例外伤后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游离背阔肌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观察术中吻合血管后皮瓣的弹性、色泽,吻合处静脉血流的颜色和术后皮瓣...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移植术中血液循环判断对皮瓣手术成功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007年3月~2009年12月26例外伤后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游离背阔肌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观察术中吻合血管后皮瓣的弹性、色泽,吻合处静脉血流的颜色和术后皮瓣的存活之间的关系。结果游离皮瓣移植术中吻合血管后,如皮瓣的弹性正常、色泽逐渐转为原供区切取前色泽,静脉血流颜色转为(淡)紫红色,则皮瓣术后存活良好。结论游离皮瓣移植术中静脉血流和皮瓣颜色等血液循环的判断对皮瓣存活有重要的参考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缺损 血液循环 皮瓣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角骨片于颏部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亮 韦敏 《中华当代医学》 2005年第11期72-73,共2页
下颌角肥大使面部呈方形、方形面孔或下颌角肥大是女性男性化的面容。颏部的美学形态是圆形、轻度前倾。正常或上翘的颏不但被视为美的标志,而且被看成是智慧,有魅力的象征。我科从2003年2月到2005年5月对下颌角肥大伴颏部畸形的患者... 下颌角肥大使面部呈方形、方形面孔或下颌角肥大是女性男性化的面容。颏部的美学形态是圆形、轻度前倾。正常或上翘的颏不但被视为美的标志,而且被看成是智慧,有魅力的象征。我科从2003年2月到2005年5月对下颌角肥大伴颏部畸形的患者,采用下颌角截骨,截下的下颌骨修复颏部畸形,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肥大 颏部畸形 骨片 女性男性化 下颌角截骨 下颌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行截骨颏成形术在巨颏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策 赵跃军 +3 位作者 李婧宇 孙燚 吴溯帆 曹德君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1991-1993,共3页
目的探讨横行截骨颏成形术在巨颏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行横行截骨颏成形术治疗的患者6例,其中4例为单纯巨颏畸形,2例为下颌前突但经正畸后咬合关系基本正常要求行颏成形术... 目的探讨横行截骨颏成形术在巨颏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行横行截骨颏成形术治疗的患者6例,其中4例为单纯巨颏畸形,2例为下颌前突但经正畸后咬合关系基本正常要求行颏成形术改善外观。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患者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均表示满意,平均截除骨块高度为(8.5±2.7)mm,术后6个月随访时颏前点平均后推距离为(4.8±1.6)mm,颏下点平均缩短距离为(7.2±2.3)mm。术后无呼吸睡眠暂停、骨不连、感染、颞颌关节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横行截骨颏成形术是治疗巨颏畸形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成形术 横行 巨颏畸形 截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全耳再造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11
作者 李萍 屠轶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5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三种全耳再造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126例耳再造术围术期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监测、耳再造术的观察与护理。结果126例耳再造术患者中,2例患者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软骨坏死,其余患者均成功,再造耳... 目的探讨三种全耳再造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126例耳再造术围术期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监测、耳再造术的观察与护理。结果126例耳再造术患者中,2例患者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软骨坏死,其余患者均成功,再造耳轮廓清楚,耳廓皮肤无毛发,外形逼真。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防止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产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耳再造术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茎阴囊皮肤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整形修复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应俊 姚德鸿 +3 位作者 程开祥 任晓敏 束木娟 姚海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外生殖器及其相近部位皮肤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大范围皮肤缺损的修复及修复后泌尿、性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1998年2月至2006年8月对17例男性外生殖器部位大面积汗腺癌或 Paget 病患者行标准肿瘤根治术,并同时行双侧腹股沟淋巴... 目的探讨男性外生殖器及其相近部位皮肤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大范围皮肤缺损的修复及修复后泌尿、性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1998年2月至2006年8月对17例男性外生殖器部位大面积汗腺癌或 Paget 病患者行标准肿瘤根治术,并同时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组织缺损区域应用整片中厚皮片予以修复。结果 17例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区域彻底,整片中厚皮片修复结果满意,皮片的成活率在95%以上。形态与功能(包括勃起功能)均达到了理想要求。结论该修复技术简便、易行,符合生理形态与功能需求;有性功能者能保持勃起功能和性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外科手术 汗腺肿瘤 肿瘤根治术
原文传递
改良螺旋桨腓动脉穿支皮瓣与腓肠外侧动脉穿支皮瓣在足踝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宋达疆 章一新 +3 位作者 周鑫 周晓 李赞 池征璘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螺旋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缺损,并用腓肠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供区的效果。 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改良螺旋桨腓动脉穿支皮瓣对12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修复,供区采用腓肠外侧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 目的探讨改良螺旋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缺损,并用腓肠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供区的效果。 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改良螺旋桨腓动脉穿支皮瓣对12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修复,供区采用腓肠外侧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腓动脉穿支皮瓣面积为5.5 cm×3.5 cm~13.0 cm×7.0 cm,腓肠外侧动脉穿支皮瓣面积为7.0 cm×4.0 cm~10.0 cm×6.0 cm。结果所有患者均有恒定的腓肠外侧动脉穿支存在,术后所有皮瓣均顺利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伤口裂开和明显肿胀等情况,供、受区创面均一期愈合。12例获得6~14个月随访,平均12.4个月,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小腿和足踝功能未受明显影响,颜色及外观自然。结论腓肠外侧动脉穿支皮瓣可以较好地修复改良腓动脉穿支皮瓣供区,2种皮瓣联合切取移位是修复足踝部缺损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腓动脉穿支 穿支皮瓣 腓肠外侧 缺损修复 改良 皮瓣供区 应用
原文传递
骨髓基质干细胞转染腺病毒BMP7后的成骨改变 被引量:13
14
作者 祝联 陈付国 +4 位作者 刘伟 崔磊 周广东 刘德莉 曹谊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 探讨BMP7腺病毒转染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体内成骨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重组骨形成蛋白7腺病毒(adenovirus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Adeno-BMP7)转染(M.O.I=100)70%~80%融合时的第二代的羊骨髓基质干... 目的 探讨BMP7腺病毒转染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体内成骨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重组骨形成蛋白7腺病毒(adenovirus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Adeno-BMP7)转染(M.O.I=100)70%~80%融合时的第二代的羊骨髓基质干细胞,3d后分别进行免疫印迹(Westem—blot)、钙结节染色和珊瑚、细胞复合物皮下回植。结果 Western—blot检测表明转染Adeno—BMP7后的BMSCs有BMP7蛋白水平上的表达;钙结节染色表明转染Adeno—BMP7后的BMSCs可形成较大的钙结节。转染Adeno—BMP7的BMSCs可明显促进皮下新骨的形成。结论 Adeno—BMP7转染可促进BMSCs的体外成骨定向分化,Adeno—BMP7转染后的BMSCs具有更强的体内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病毒 骨形成蛋白7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颅内巨大型听神经瘤:657例经验总结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翔 纪开元 +6 位作者 徐健 邵春红 王炜 徐铭 陈旦麒 陈明宇 钟平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1-407,共7页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颅内巨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自199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的大型听神经瘤患者1263例。根据听神经瘤肿瘤大小的国际分级标准,其中巨大型...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颅内巨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自199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的大型听神经瘤患者1263例。根据听神经瘤肿瘤大小的国际分级标准,其中巨大型听神经瘤(肿瘤直径大于4em)657例。回顾性分析巨大型听神经瘤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术后2周内)和随访结果(时间6~191个月,平均59.6个月),探讨其临床表现、手术策略和常见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处理方法等。结果657例巨大型听神经瘤患者中,男289例(44.0%),女368例(56.0%),平均年龄46.8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听力丧失239例(36.4%)、听力下降418例(63.6%)以及面部麻木452例(68.8%)。657例患者中肿瘤全切556例(84.6%),次全切99例(15.1%),部分切除2例(0.3%);主要手术后并发症为新增听力丧失326例(49.6%),颅内感染50例(7.6%),一过性声音嘶哑、饮水呛咳49例(7.5%),肺炎41例(6.2%)。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589例(89.6%)。以House—Braekmann(HB)分级Ⅰ~Ⅲ级界定为面神经功能保留,术后2周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79.8%;随访6个月以上患者共566例(86.1%),其中面神经预后良好及中等(HBⅠ~Ⅲ级),即面神经功能保留428例,占75.6%。结论术前详细的面听神经功能评估,熟悉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解剖;术中熟练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包括术中严密控制血供,充分囊内减压)、内听道的妥善处理、重要血管神经的保护、多组颅神经监测技术以及多学科合作治疗是提高颅内巨大型听神经瘤诊治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瘤 神经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面神经损伤
原文传递
眉下切口眼轮匝肌提升固定技术在上睑年轻化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石杰 刘凯 +3 位作者 袁继龙 白南 王曼 李青峰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544-546,共3页
目的 观察眉下切口眼轮匝肌提升固定技术在上睑年轻化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行眉下切口眼轮匝肌提升固定技术的患者94例,采用眉毛下缘切口,在局部麻醉下切除眉毛下方适量皮肤、眼轮匝肌组织;将切口... 目的 观察眉下切口眼轮匝肌提升固定技术在上睑年轻化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行眉下切口眼轮匝肌提升固定技术的患者94例,采用眉毛下缘切口,在局部麻醉下切除眉毛下方适量皮肤、眼轮匝肌组织;将切口下缘眼轮匝肌/眉脂肪垫以4-0可吸收缝线分两点悬吊固定于眶上缘骨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术后眉眼形态满意,无主观不适感受,无明显瘢痕遗留.结论 眉下切口眼轮匝肌提升固定技术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瘢痕隐蔽,且可维持原眼部形态特征,可取得满意的眼部年轻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整形手术 眉提升 眼睑年轻化 上睑松弛
原文传递
应用自体耳软骨综合矫正唇裂继发鼻畸形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丽 顾斌 毋磊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8-139,共2页
临床上一期唇裂整复后,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鼻唇部会出现继发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降低患者的自信心.鼻畸形的整复效果欠佳,这是目前影响唇腭裂序贯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们通过耳软骨移植手术矫正28例唇... 临床上一期唇裂整复后,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鼻唇部会出现继发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降低患者的自信心.鼻畸形的整复效果欠佳,这是目前影响唇腭裂序贯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们通过耳软骨移植手术矫正28例唇裂继发鼻畸形,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鼻畸形 手术矫正 自体耳软骨 唇裂 应用 耳软骨移植 生长发育 继发畸形
原文传递
脂肪来源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英 周广东 +3 位作者 崔磊 祁佐良 刘伟 曹谊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4-467,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细胞(adipose-derived cells,ADCs)在体外构建特定形态软骨的可行性。方法脂肪组织由整形外科吸脂术获得。酶消化法分离抽吸物中细胞,体外扩增。以第3代细胞接种PLGA生物支架,在成软骨培养基中体外诱导4周,大体...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细胞(adipose-derived cells,ADCs)在体外构建特定形态软骨的可行性。方法脂肪组织由整形外科吸脂术获得。酶消化法分离抽吸物中细胞,体外扩增。以第3代细胞接种PLGA生物支架,在成软骨培养基中体外诱导4周,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测构建组织的成软骨能力。结果大体观察见诱导组能维持圆柱形态,非诱导组失去原有形态,单纯支架组完全塌陷。组织学上诱导组局部检测到软骨陷窝包埋于嗜碱性基质中,Massons’s染色和Safranin’O染色示胶原、蛋白多糖呈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Ⅱ型胶原轻度阳性;非诱导组呈典型的疏松结缔组织结构,组织学特殊染色均呈阴性。结论脂肪来源细胞虽为多种细胞混合群体,但作为构建特定形态软骨的种子细胞,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组织工程 软骨 体外
原文传递
改良横切纵缝内眦赘皮矫正同期重睑成形术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小容 刘凯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1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内眦赘皮矫正同期行重睑成形术的方法。方法 内眦赘皮矫正采用改良横切纵缝法,在新的内眦点及下泪点之间沿睑缘做曲线切口,皮下分离后去除错位异构的眼轮匝肌,折叠缝合内眦韧带浅头或将内眦韧带浅头缝合于鼻侧筋膜...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内眦赘皮矫正同期行重睑成形术的方法。方法 内眦赘皮矫正采用改良横切纵缝法,在新的内眦点及下泪点之间沿睑缘做曲线切口,皮下分离后去除错位异构的眼轮匝肌,折叠缝合内眦韧带浅头或将内眦韧带浅头缝合于鼻侧筋膜,皮肤重新调整后缝合内眦切口:常规行重睑成形术,但重睑切口与内眦切口不相连续,呈皮下隧道相通,隧道内眼轮匝肌予以剪除。结果 临床应用189例,随访3~24个月,新内眦外形良好,瘢痕不明显,重睑线自然流畅,上睑与内眦无线形瘢痕相连,内眦赘皮无复发。结论 改良横切纵缝内眦赘皮矫正同期行重睑成形术,是矫治单睑伴内眦赘皮一种简单有效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眦赘皮矫正术 重睑成形术 内眦赘皮
原文传递
多发性黄色瘤的病因及相关特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天一 钱云良 +4 位作者 张余光 杨军 濮哲铭 汪希 杨群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3-14,共2页
在整形外科中最常见的黄色瘤(xanthoma)多位于眼睑部位,尤其是上睑内上侧区域。中老年女性发病较多,表现为孤立性的局部肿物,表面呈黄色并略突出皮肤。
关键词 黄色瘤 高脂血症 整形外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