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蜂毒的药理研究、临床应用及开发现状 被引量:26
1
作者 卫应 杨申 江明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82-683,共2页
目的 :通过对蜂毒的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开发现状作了系统阐述 ,为临床合理应用蜂毒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参考文献 ,利用综述的方法对蜂毒成分、药理作用、应用作了具体介绍。结果 :蜂毒为复杂混合物 ,药理作用比较多 ,已广泛应... 目的 :通过对蜂毒的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开发现状作了系统阐述 ,为临床合理应用蜂毒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参考文献 ,利用综述的方法对蜂毒成分、药理作用、应用作了具体介绍。结果 :蜂毒为复杂混合物 ,药理作用比较多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结论 :蜂毒来源丰富 ,作用广 ,功效大 ,其应用价值将会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 蜂毒肽 药理研究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1
2
作者 于榕 盛美萍 江文德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研究麝香保心丸对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 :使用家兔心肌梗死模型 ,比较服用麝香保心丸或美托洛尔对家兔心肌的梗死范围、心电图指标和血浆肌酸磷酸激酶的影响。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服用麝香保心丸或美托洛尔的家兔 ,其结扎后... 目的 :研究麝香保心丸对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 :使用家兔心肌梗死模型 ,比较服用麝香保心丸或美托洛尔对家兔心肌的梗死范围、心电图指标和血浆肌酸磷酸激酶的影响。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服用麝香保心丸或美托洛尔的家兔 ,其结扎后梗死范围均明显减少 (P <0 .0 1)。麝香保心丸组和美托洛尔组心电图的ST的升高幅度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同样 ,麝香保心丸组和美托洛尔组CPK的上升幅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心肌梗死 心血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雌激素药三苯氧胺对早孕妇女胎盘绒毛hCG和孕酮分泌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周美华 韩桂珍 褚云鸿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801-804,共4页
早孕妇女人流绒毛体外培养4日,加入或不加入抗雌激素药物三苯氧胺,每日收集培养液并用RIA测定孕酮和hCG,以观察三苯氧胺对绒毛hCG和孕酮分泌的作用及其时间过程。结果表明,用药组d3,4收集的培养液内孕酮和hCG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三苯... 早孕妇女人流绒毛体外培养4日,加入或不加入抗雌激素药物三苯氧胺,每日收集培养液并用RIA测定孕酮和hCG,以观察三苯氧胺对绒毛hCG和孕酮分泌的作用及其时间过程。结果表明,用药组d3,4收集的培养液内孕酮和hCG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三苯氧胺对早孕妇女胎盘绒毛的分泌有直接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出现缓慢,与临床用药4~5d增强前列腺素制剂终止早孕的事实相符。三苯氧胺抑制早孕妇女胎盘绒毛分泌功能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胎盘绒毛对GnRH的反应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氧胺 胎盘绒毛 拮抗剂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类合成物F抗血小板激活因子和组织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倪健 董竞成 +3 位作者 吴淦桐 Godfroid JJ Heymans F 李明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类合成物F(简称药物F)同时拮抗组织胺(HA)和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的作用。方法:测定离休豚鼠肺组织的收缩率以及用药物F后的致敏豚鼠肺功能的变化。结果:(1)加入药物F后离体豚鼠的气管条和肺条对HA的收缩率...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类合成物F(简称药物F)同时拮抗组织胺(HA)和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的作用。方法:测定离休豚鼠肺组织的收缩率以及用药物F后的致敏豚鼠肺功能的变化。结果:(1)加入药物F后离体豚鼠的气管条和肺条对HA的收缩率分别由(50.97±16.00)%和(54.2±12.17)%降至(21.69±3.85)%和(22.97±17.78)%(P<0.05);(2)药物F保护后,离体豚鼠肺条对PAF的相对收缩率由(89.49±16.00)%降至(46.21±14.23)%(P<0.05);(3)药物F保护的豚鼠致敏后,其肺功能较对照组有改善趋势。结论:药物F能同时拮抗离体豚鼠肺组织对HA和PAF的收缩反应,并有改善致敏豚鼠肺功能的趋势,可望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类化合物F 支气管哮喘 PAF 组织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苯胺酸对Ca^(2+)和几种致喘介质引起气管平滑肌收缩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白春学 方晓惠 +1 位作者 钮善福 吴淦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6-169,共4页
在体外研究了呋喃苯胺酸对Ca2+和某些致喘介质对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呋喃苯胺酸能明显压低Ca2+和组胺的量效曲线,pD2'分别为2.86±0.03和2.86±0.04,对乙酰胆碱10μmol·L-1... 在体外研究了呋喃苯胺酸对Ca2+和某些致喘介质对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呋喃苯胺酸能明显压低Ca2+和组胺的量效曲线,pD2'分别为2.86±0.03和2.86±0.04,对乙酰胆碱10μmol·L-1和前列腺素F2α5mmol·L-1引起的气管条收缩也有一定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5.4±0.16和1.53×104±0.09×104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苯胺酸 钙离子 组胺 气管平滑肌收缩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炔诺孕酮的放射免疫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朱长虹 褚云鸿 《医药工业》 CAS 1987年第7期316-318,共3页
以乙醚提取,右旋糖酐-活性炭作分离剂进行了炔诺孕酮(1)的放射免疫测定。本法的空白值低,平均回收率大于95%,能满意地检测25 pg 1,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小于8%。与其它甾体的交叉反应除炔诺酮为22%外,其它如雌酮、雌二醇、雌三醇、孕酮、... 以乙醚提取,右旋糖酐-活性炭作分离剂进行了炔诺孕酮(1)的放射免疫测定。本法的空白值低,平均回收率大于95%,能满意地检测25 pg 1,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小于8%。与其它甾体的交叉反应除炔诺酮为22%外,其它如雌酮、雌二醇、雌三醇、孕酮、甲羟孕酮、甲地孕酮、羟孕酮、睾丸酮和可的松等均小于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炔诺孕酮 放射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静脉注射3,15-二乙酰苯甲酰乌头宁后血及脑中药物含量的变化
7
作者 张慧灵 杨煜荣 +4 位作者 王勇 郑平 徐继辉 王洪斌 劳爱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5-47,共3页
小鼠iv3,15-二乙酰苯甲酰乌头宁5mg·kg-1后,血药-时曲线符合开放型二房室模型,其T 及T 分别为0.99及26.62min,脑药-时曲线表明给药后30min浓度达高峰,90min后浓度显著下降。
关键词 镇痛药 DABA 二乙酸苯甲酰 乌头宁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位、6位、8位氨基酸残基对 LHRH 类似物生物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周美华 周杰 +2 位作者 韩桂珍 张雅文 褚云鸿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08-210,共3页
采用假孕大鼠黄体细胞体外培养和孕酮放射免疫(RIA)测定法,比较通式为 pGlu^1-His^2-Trp-Ser^4-A^5-B^6-C^7-D^8-Pro^9-Gly^10-NH_2的七种不同结构的 LHRH 类似物抑制黄体细胞分泌孕酮作用的强弱,初步分析其构效关系。结果表明:(1)5位以... 采用假孕大鼠黄体细胞体外培养和孕酮放射免疫(RIA)测定法,比较通式为 pGlu^1-His^2-Trp-Ser^4-A^5-B^6-C^7-D^8-Pro^9-Gly^10-NH_2的七种不同结构的 LHRH 类似物抑制黄体细胞分泌孕酮作用的强弱,初步分析其构效关系。结果表明:(1)5位以 His 取代优于5位不取代者;(2)8位 Gln 取代优于 Leu 取代;(3)6位 D 型氨基酸取代提高活性的顺序是 D-Trp^6>D-Leu^6>D-Ala^6、D_2Nal^6。本文结果提示大鼠黄体细胞培养法可取代垂体细胞培养法作为 LHRH 类似物生物活性的初步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RH 黄体细胞 孕酮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家兔心肌梗死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榕 史念慈 《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2000年第3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中药 心肌梗死 作用机制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离体大肠平滑肌的药物实验研究
10
作者 牛伟新 秦新裕 +2 位作者 王承棓 史念慈 鲁映青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725-725,715,共2页
人离体大肠平滑肌的药物实验研究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外科牛伟新,秦新裕,王承 上海医科大学基础药理教研室史念慈,鲁映青对人及动物大肠平滑肌的生理、药理特性已有较深入的研究 ̄[1~3],本文就大肠癌病人的大肠平滑肌组织对... 人离体大肠平滑肌的药物实验研究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外科牛伟新,秦新裕,王承 上海医科大学基础药理教研室史念慈,鲁映青对人及动物大肠平滑肌的生理、药理特性已有较深入的研究 ̄[1~3],本文就大肠癌病人的大肠平滑肌组织对一些药物的反应进行初步的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大肠平骨肌 药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相对生物利用度测定
11
作者 陈秋潮 陈伟力 +3 位作者 周达新 陈斌艳 张雷 王永铭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1-4,共4页
2名健康受试者一次po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后,用高效液相法测定ab的血药浓度。其血药农度和过程符合一室模型。国产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A(tempra A)的药代动力学为:T1/2Ka=0.3806±0.2816h,T_(1/2)K_e=1.761±0.8930h,T_(max)=... 2名健康受试者一次po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后,用高效液相法测定ab的血药浓度。其血药农度和过程符合一室模型。国产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A(tempra A)的药代动力学为:T1/2Ka=0.3806±0.2816h,T_(1/2)K_e=1.761±0.8930h,T_(max)=0.9023±0.4179h,C_(max)=7.0728±1.2264mg/L AUC=26.8579±10.7680μg·ml^(-1)·h^(-1)。tempra B的药代动力学为:T_(1╱2)Ka=0.2993±0.2584h,T_(1╱2)Ke=1.9720±0.470h,T_(max)=0.8322±0.5263h,C_(max)=6.7487±2.1925mg/L,AUC=25.0871±5.7059μg·m1^(-1)·h^(-1),国产对乙酰氨基酚痛咀嚼片与进口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B(tempra B)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7.06%。提示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的生物利用度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对豚鼠肺条作用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董竞成 李明 +1 位作者 吴淦桐 周建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481-483,502,共4页
观察银杏内酯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加血小板能收缩豚鼠肺条的作用和桔抗PAF破坏β-肾上腺素受体的作用。方法:对离休豚鼠肺条进行张力测定。结果:PAF加入血小板孵化液后能引起豚鼠肺条的强烈收缩,50%抑制浓度(I... 观察银杏内酯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加血小板能收缩豚鼠肺条的作用和桔抗PAF破坏β-肾上腺素受体的作用。方法:对离休豚鼠肺条进行张力测定。结果:PAF加入血小板孵化液后能引起豚鼠肺条的强烈收缩,50%抑制浓度(IC(50))达到4.69×10(-7)mol/L,而单纯血小板溶液的肺条收缩作用则相对较弱,IC(50)仅为6.66×10(-4)mol/L,两组差异显著(P<0.05);预先在血小板孵化液中加入银杏内酯,则PAF和血小板混合液的肺条收缩作用明显减弱(P<0.05)。PAF能减少肺组织β-肾上腺素受体的数量,使β-受体激动剂的舒张作用减弱,50%有效浓度(EC(50))由1.38×10(-6)mol/L增至6.25×10(-6)mol/L(P<0.05),PAF的这一作用同样能被银杏内酯拮抗(P<0.05)。结论:银杏内酯是一种有希望的PAF拮抗剂,有可能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血小板活化因子 肺条 血小板 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
13
作者 姚明辉 陈素芹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5年第1期13-16,共4页
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上海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200032)姚明辉《新药与临床》编辑室(200040)陈素芹老年人患病率升高,对药物的需求日益增加,由于生理机能变化、营养方式和成分的改变,使老年药物与食物(营养)的相互... 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上海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200032)姚明辉《新药与临床》编辑室(200040)陈素芹老年人患病率升高,对药物的需求日益增加,由于生理机能变化、营养方式和成分的改变,使老年药物与食物(营养)的相互作用问题显得更为重要。药物与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老年药理学 药物 食物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水平的剂量与反应关系
14
作者 徐端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207-210,共4页
关键词 受体水平 剂量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芝糖肽慢性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利明 吴元 +3 位作者 褚云鸿 李志雄 周建栋 于青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52-253,275,共3页
大鼠和猴口服云芝糖肽(Fs-P)每天一次连续6个月。结果各剂量组对生长发育、血常规及血液生化、心电图均无明显影响,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出现明显的异常。
关键词 云芝糖肽 毒性 抗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18-甲基炔诺酮注射剂中微晶粒度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志芳 李全 褚云鸿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501-503,共3页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8-甲基炔诺酮和雌二醇的血药浓度,比较不同粒度的复方18-甲基炔诺酮注射剂的生物利用度。制剂Ⅱ微晶平均粒度小于5μm,给药初期药物释放快,d3达峰值。制剂Ⅰ微晶平均粒度为15μm,药物释放较制剂Ⅱ慢而平稳,最初数天血...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8-甲基炔诺酮和雌二醇的血药浓度,比较不同粒度的复方18-甲基炔诺酮注射剂的生物利用度。制剂Ⅱ微晶平均粒度小于5μm,给药初期药物释放快,d3达峰值。制剂Ⅰ微晶平均粒度为15μm,药物释放较制剂Ⅱ慢而平稳,最初数天血药浓度较制剂Ⅱ为低。而给药中、后期的血药浓度高于制剂Ⅱ.两制剂曲线下总面积无显著差异。雌二醇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及血药浓度下降速度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甲炔诺酮 注射液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利酮和哇巴因的强心效应、安全范围和心脏毒性的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沙群 沈筱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7-30,共4页
在猫和豚鼠戊巴比妥钠心衰模型上比较了米利酮和哇巴因的强心作用、安全范围和心脏毒性。米利酮作用于衰竭心脏的最大有效量为1238±203μg·kg-1(猫)、2102±210μg·kg-1(豚鼠)米利酮安... 在猫和豚鼠戊巴比妥钠心衰模型上比较了米利酮和哇巴因的强心作用、安全范围和心脏毒性。米利酮作用于衰竭心脏的最大有效量为1238±203μg·kg-1(猫)、2102±210μg·kg-1(豚鼠)米利酮安全范围远大于哇巴因。毒性剂量的米利酮发生主要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的心电图变化。结果表明,米利酮的强心作用可能无种族差异性,其安全性好.但也会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利酮 哇巴因 强心效应 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利酮对大鼠缺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的抑制作用
18
作者 梁兵 薛全福 +3 位作者 齐保申 周晓梅 蔡英年 沈筱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7,共5页
本文观察了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利酮(milrinone,Mil)对大鼠缺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的抑制作用。离体肺灌流实验显示,大鼠肺通入2%O_2的低氧混合气体后,肺灌流压由基础值的1.85kPa(13.9mmHg)上升至... 本文观察了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利酮(milrinone,Mil)对大鼠缺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的抑制作用。离体肺灌流实验显示,大鼠肺通入2%O_2的低氧混合气体后,肺灌流压由基础值的1.85kPa(13.9mmHg)上升至3.63kPa(27.3mmHg,P<0.001);随灌流液加入0.2,1,5,10,20μgMil后,增压反应抑制百分数(下同)分别为3.0±3.3,34.0±9.5,70.2±9.4,97.1±7.4和113.7±5.8。整体实验显示,呼吸10%O_2低氧混合气体后,大鼠平均肺动脉压由基础值的2.61kPa(19.6mmHg)升至3.67kPa(27.6mmHg,p<0.001);静脉注入1,5,10,20,30μgMil后,增压反应抑制百分数分别为12.8±3.1,24.0±3.3,46.3±9.7,70.1±13.0和92.9±13.6。整体大鼠呼吸低氧混合气体后颈动脉血压显著下降,收缩压由17.6±1.3kPa(132.0±9.6mmHg)降至10.5±0.6kPa(78.6±4.1mmHg,P<0.01);舒张压由14.2±1.3kPa(106.9±9.9mmHg)降至6.8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利酮 缺氧症 肺动脉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甲地孕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19
作者 张利明 褚云鸿 张鸿钧 《医药工业》 CAS 1987年第7期311-313,共3页
本文研究和建立了测定血浆中甲地孕酮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其最低检测限为2~4ng,一日内回收率为107%,三日内回收率为98%。本法与 RIA 法测定同一样品,结果相关性好,r=0.986。
关键词 醋酸甲地孕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leukin-1β对促卵泡生成素(FSH)诱导大鼠颗粒细胞雌激素生成的抑制作用
20
作者 周美华 A.Brenda Galway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7-72,共6页
本文利用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研究了 Interleukin-1β 对 FSH 诱导颗粒细胞雌激素生成的影响。颗粒细胞得自未成熟的、经雌激素处理的大鼠,加入 FSH 及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 Interleukin-1β 后,体外培养三日,观察 Interleukin-1β 对... 本文利用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研究了 Interleukin-1β 对 FSH 诱导颗粒细胞雌激素生成的影响。颗粒细胞得自未成熟的、经雌激素处理的大鼠,加入 FSH 及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 Interleukin-1β 后,体外培养三日,观察 Interleukin-1β 对雌激素生成的影响。结果可见 FSH 刺激颗粒细胞雌激素生成作用随 FSH 剂量的增加而随之增加。Interleukin-1β 单独处理并不影响雌激素的生物合成。但若同时应用 Interleukin-1β 和 FSH 处理,则可见 Inter-eukin-1β 抑制 FSH 诱导颗粒细胞雌激素生成作用,且此抑制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性。其最大的抑制作用达83%。该抑制作用在加药处理后48h 即很明显。Interleukin-1β 抑制 fors-kolin 和(Bu)_2 cAMP 引起的雌激素的生成,这表明 Interleukin-1β 的作用点在 cAMP 生成之后。本文结果提示 Interleukin-1β 使颗粒细胞雌激素生成下降的作用有可能参予卵泡的闭锁机制,尤其当机体在遭受炎症、感染期间,Interleukin-1β 是卵巢功能受损的一个可能参予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 雌激素生成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