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9
1
作者 符伟国 陈福真 +3 位作者 王玉琦 叶建荣 童一砂 徐欣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14,共5页
作者收集了1958~1988年国内文献报道的颈动脉体瘤,共183例,术前误诊率54.0%,行167例次手术,包括:肿瘤剥除术89例次;肿瘤切除、颈总动脉结扎术40例次;肿瘤切除、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33例次;肿瘤切除、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吻合术... 作者收集了1958~1988年国内文献报道的颈动脉体瘤,共183例,术前误诊率54.0%,行167例次手术,包括:肿瘤剥除术89例次;肿瘤切除、颈总动脉结扎术40例次;肿瘤切除、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33例次;肿瘤切除、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吻合术5例次。手术死亡率4.9%。偏瘫发生率6.1%,术后经6个月~21年随访,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发生率8.2%,作者强调运用 CT、B 超、动脉造影等检查方法来提高术前诊断率.术前常规行 Matas 试验。提倡常温麻醉。手术以肿瘤剥除术和血管重建术为首选,而不主张颈动脉结扎术,以减少脑部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手术 动脉肿瘤
全文增补中
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2
作者 赖颢 蒋振斌 +1 位作者 陈志强 王春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16-418,共3页
目的总结1990年3月至1998年7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44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并发心内膜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男30例,女14例,平均年龄31.2岁。血培养28例,阳性12例(42.9%)。37例在感染控制... 目的总结1990年3月至1998年7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44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并发心内膜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男30例,女14例,平均年龄31.2岁。血培养28例,阳性12例(42.9%)。37例在感染控制后手术,7例于感染活动期手术。所有病例均彻底清除了感染灶,纠治瓣膜病变及先心病。结果术后死亡4例,死亡率9.1%。结论(1)先心病心内膜炎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临床上以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两叶畸形、瓦氏窦瘤破裂、动脉导管未闭较为常见;(2)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上有重要的作用,而血培养则常有假阴性结果;(3)对先心病及先心病心内膜炎的患者的手术治疗应采取积极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感染性 心内膜炎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危重病人静息能量消耗测定及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国豪 吴肇汉 黄德骧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4年第1期31-34,共4页
采用开放式间接测热法对58例严重感染或创伤病人进行静息能量消耗(REE)测定,以同期外科非应激状态病人为对照组。结果示危重病人组MREE平均为6983±812kJ/d,比对照组5272±469kJ/d增高30... 采用开放式间接测热法对58例严重感染或创伤病人进行静息能量消耗(REE)测定,以同期外科非应激状态病人为对照组。结果示危重病人组MREE平均为6983±812kJ/d,比对照组5272±469kJ/d增高30.2%(P<0.001),也明显高于按Haris-Benedict公式估算的基础能量消耗值(BEE)(5799±623kJ/d),REE与BEE的平均比值为1.24±0.12,每千克体重的REE值平均为124.3±10.5kJ/d,危重病人每分钟通气量、O2耗量及CO2产生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呼吸商明显低于对照组。危重病人APACHEⅡ评分平均值为19.4±5.3,与REE之间有显著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能量消耗 外科 危重病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fan综合征并发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符伟国 陈福真 +4 位作者 郑佳瑾 施群 叶建荣 童一砂 冯友贤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562-564,共3页
本文报道Marfan综合征并发腹主动脉瘤5例,均采取动脉瘸切除、丝涤交织人造血管移植术。术后经54个月随访,1例于术后11个月因动脉瘤复发破裂死亡,4例效果良好。术中吻合口渗血是Marfan综合征患者手术的最严重并发症,采用真丝片包裹吻合... 本文报道Marfan综合征并发腹主动脉瘤5例,均采取动脉瘸切除、丝涤交织人造血管移植术。术后经54个月随访,1例于术后11个月因动脉瘤复发破裂死亡,4例效果良好。术中吻合口渗血是Marfan综合征患者手术的最严重并发症,采用真丝片包裹吻合口可起到减少渗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方综合征 腹主动脉瘤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外颈动脉瘤外科治疗的若干问题(附27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福真 符伟国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687-691,共5页
颅外颈动脉瘤相当罕见,若不手术治疗,其预后极差。自1953~1990年,共收治27例,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5~68岁,平均年龄34.5岁。25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3例次行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3例动脉瘤切除,动脉端端吻合,1例颈总动脉结扎,... 颅外颈动脉瘤相当罕见,若不手术治疗,其预后极差。自1953~1990年,共收治27例,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5~68岁,平均年龄34.5岁。25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3例次行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3例动脉瘤切除,动脉端端吻合,1例颈总动脉结扎,8例行动脉瘤切除,近远端动脉结扎,1例行外包裹术。术后死亡一例。在长期随访中,2例死于心肌梗塞,1例死于脑动脉栓塞。5年存活率86.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外颈动脉瘤 血管肿瘤 手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段下腔静脉阻塞症的造影检查和外科治疗选择——附24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叶建荣 陈福真 符伟国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87-190,共4页
本文将1977年11月~1988年5月收治的24例肝段下腔静脉阻塞症的诊治情况作一简单总结。22例经双向下腔静脉造影证实,2例根据B超和临床征象作出诊断。本组患者发病年龄平均28岁。隔膜型阻塞有7例,其余17例为长段阻塞。8例作了下腔静脉和/... 本文将1977年11月~1988年5月收治的24例肝段下腔静脉阻塞症的诊治情况作一简单总结。22例经双向下腔静脉造影证实,2例根据B超和临床征象作出诊断。本组患者发病年龄平均28岁。隔膜型阻塞有7例,其余17例为长段阻塞。8例作了下腔静脉和/或肠系膜上静脉—右心耳人造血管架桥术(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4例,丝涤交织人造血管4例),3例作了下腔静脉隔膜破膜术。经3年随访,除术后近期死亡2例外,7例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另2例分别于术后1年半和3年症状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段 腔静脉阻塞症 静脉造影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右心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可洛 陈安清 +1 位作者 张光休 万亚红 《临床外科杂志》 1997年第4期203-204,共2页
双腔右心室(DCRV)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多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极易误诊、漏诊。本文对DCRV诊断、鉴别诊断、手术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强调术前的明确诊断和正确疏通右室流出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双腔右心室 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外的壶腹周围癌的外科治疗
8
作者 靳大勇 吴肇汉 吴肇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511-514,共4页
本文报道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及胆总管下端癌87例。特殊检查中 ERCP 确诊符合率为94%,B 超及 CT 分别仅为30%及25%。87例中行次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3例,其中行改良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根治术切除率为72.... 本文报道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及胆总管下端癌87例。特殊检查中 ERCP 确诊符合率为94%,B 超及 CT 分别仅为30%及25%。87例中行次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3例,其中行改良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根治术切除率为72.4%,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及胆总管下端癌切除率分别为88.6%,85.7%及27%。作者认为:ERCP 是早期发现和确诊本处癌肿的有效手段。术前积极准备、围手术期的监护并注意胰一空肠吻合技术、术后良好监护,对并发症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及静脉营养支持,可有效地预防胰瘘的发生及降低术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周围癌 外科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髂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治疗34例报告
9
作者 叶建荣 施群 +1 位作者 周康荣 郑佳瑾 《上海医学》 CAS 1988年第9期501-504,共4页
本文报道主髂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34例,其中25例经动脉造影检查,发现8例为腹主动脉下段闭塞或严重狭窄,3例为双侧髂外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13例为单侧髂外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34例中9例非手术治疗,25例行手术治疗:5例作主-髂动脉旁路移植... 本文报道主髂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34例,其中25例经动脉造影检查,发现8例为腹主动脉下段闭塞或严重狭窄,3例为双侧髂外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13例为单侧髂外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34例中9例非手术治疗,25例行手术治疗:5例作主-髂动脉旁路移植术,10例作腋-股旁路移植术,5例作股-股旁路移植术,移植材料包括真丝人造血管、丝涤人造血管和e-PTFE人造血管;游离大网膜下肢移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动脉内膜剥脱术加大隐静脉补片移植术各1例;2例直接行膝上截肢术。作者认为,根据动脉造影所显示的不同图像选择最佳手术方式至关重要。手术成败的关键是有无良好的输出道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血管 假体 移植术 闭塞症 动脉闭塞 粥样硬化 股动脉 主髂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危重病人静息能量消耗值测定及其评价
10
作者 吴国豪 吴肇汉 +1 位作者 黄德骧 吴肇光 《临床外科杂志》 1994年第5期230-232,共3页
采用开放式间接测热法测定58例危重病人的静息能量消耗值,选择同期非应激状态的住院病人作对照组。结果示:危重病人实际能量消耗值比对照组高30.2%(1669±194Vs.1260±112Kcal/kg·d)... 采用开放式间接测热法测定58例危重病人的静息能量消耗值,选择同期非应激状态的住院病人作对照组。结果示:危重病人实际能量消耗值比对照组高30.2%(1669±194Vs.1260±112Kcal/kg·d);比按Harris-Benedict公式估算值高20%左右(1669±194Vs.1386±149Kcal/d)。危重病人实际能量消耗与体重呈显著相关(r=0.58,P<0.001),其均值为29.7±2.5Kcal/d。危重病人每分钟通气量、氧耗量及二氧化碳产生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呼吸商却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能量消耗 间接测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危重病人氧自由基产生及脂质过氧化
11
作者 吴国豪 ConnieJarstrand 《消化外科》 CSCD 2000年第2期56-57,共2页
目的 研究旨在测定严重创伤。感染等外科危重病人的氧自由基产生及其对机体的损害。方法 选择20例外科危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另选18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研究。取静脉血提取多核白细胞并体外培养,采用NBT还原试验间接测定机体的氧自... 目的 研究旨在测定严重创伤。感染等外科危重病人的氧自由基产生及其对机体的损害。方法 选择20例外科危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另选18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研究。取静脉血提取多核白细胞并体外培养,采用NBT还原试验间接测定机体的氧自由基产生量,采用一种新型的比色测定法-LPO-586测定脂质过氧化的产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NBT值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0.820±0.14vs0.402±0.11,P<0.01),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的终产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4.35±2.24vs1.62±0.81,P<0.001),差别有极显著意义。结论 严重创伤,感染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应激后机体氧自由基产生明显增加,外科危重病人的氧自由基产生增加可明显增加机体脂质过氧化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 外科危重病人 比色测定法 严重创伤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结肠镜的外科临床应用
12
作者 姚礼庆 吴肇汉 《辽宁医学杂志》 1993年第1期5-6,共2页
近20年来,由于纤维内镜技术的日益发展,在大肠外科领域中,肠镜不仅能对早期大肠癌等做出诊断,而且在治疗方面已逐渐占有重要位置。1990年我院引进(Olympus,日本)GIF-V10电子内镜。现将我们在结肠镜用于外科临床方面的体会分述如下。
关键词 结肠镜检 外科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后并发食管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13
作者 宋庆青 曾亮 +1 位作者 葛棣 仇德惠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2-133,共2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肿瘤 贲门癌 胃大部切除术 并发症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或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39
14
作者 姚礼庆 周平红 +4 位作者 高卫东 何国杰 陈世耀 唐竞 王萍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内镜括约肌切开 (EST)和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经EST和EPBD共治疗胆总管结石 3 2 8例 ,其中单颗结石 174例 ,2颗结石 112例 ,3颗以上结石 4 2例 (最多 1例 2 0颗结石 )。对于 <1... 目的 :探讨经内镜括约肌切开 (EST)和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经EST和EPBD共治疗胆总管结石 3 2 8例 ,其中单颗结石 174例 ,2颗结石 112例 ,3颗以上结石 4 2例 (最多 1例 2 0颗结石 )。对于 <10mm结石采用EPBD治疗 ,>11mm采用EST。结果 :治疗成功 3 2 3例 ,占98.5 % ,失败 5例。其中 98例经内镜治疗后结石自然排出 ,2 0 7例采用网篮或取石球囊取出结石 ,14例采用碎石网篮碎石后排出 ,4例经震波碎石后取出。 2 2 / 3 2 3例经 2~ 3次再次取石后取净。总的并发症 2 .5 % ,其中胃肠道出血 1例 ,胆管炎 4例 ,胰腺炎 3例。 92例术后行胃肠钡餐X线检查 ,86例胆道内无钡剂返流 ,2例胆道内有积气 ,4例有钡剂返流入胆道。结论 :EST和EPBD安全 ,有效 ,并发症少 ,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 括约肌切开 乳头气囊扩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血管发育不良的血管造影诊断及标记定位(附36例报告) 被引量:19
15
作者 曾维新 颜志平 +2 位作者 周康荣 程洁敏 陈福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肠血管发育不良是引发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应用血管造影诊断并同时放置标记物为外科手术定位以减少手术中的盲目性。材料与方法:选择性血管造影术前诊断38例肠血管发育不良,其中8例放置了钢丝或造影导管作为手术定位标记... 目的:肠血管发育不良是引发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应用血管造影诊断并同时放置标记物为外科手术定位以减少手术中的盲目性。材料与方法:选择性血管造影术前诊断38例肠血管发育不良,其中8例放置了钢丝或造影导管作为手术定位标记,并即刻或择期手术。结果:肠血管发育不良造影表现可归纳为:①动静脉疹和静脉早显;②局部异常增多的血管丛;③局部染色浓密;④肠壁内静脉扩张、迂曲。3O例病理证实中,2例为炎症;诊断正确率为93%。8例放置定位标记患者中,术中未见肠缺血改变。结论:选择性血管造影是目前诊断该病的最好办法,同时放置定位标记能帮助外科医师顺利寻找并切除病灶,且无并发症。该法是一全新定位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动脉 血管造影术 血管发育不良 定位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胆管癌的磁共振诊断 被引量:23
16
作者 林江 陈祖望 +5 位作者 周康荣 沈继章 陈财忠 施伟斌 王炳生 孙宝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 评价磁共振成像 (MRI)在肝门胆管癌检查中的用途 ,肝门胆管癌的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搜集 2 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 ,分析肿瘤在MRI上的表现 ,包括肿瘤生长类型、自旋回波 (SE)T1和T2 WI上的信号特点... 目的 评价磁共振成像 (MRI)在肝门胆管癌检查中的用途 ,肝门胆管癌的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搜集 2 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 ,分析肿瘤在MRI上的表现 ,包括肿瘤生长类型、自旋回波 (SE)T1和T2 WI上的信号特点以及动态增强规律 ,评价用MRI判断肿瘤累及范围的准确性 ,研究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 MRI对肝门胆管癌的检出率达到 10 0 % ,其中浸润型 10例 ,外生型 13例 ,管内型 1例。所有肿块在T1WI上为低信号 ,多数肿块在T2 WI上为等或略高信号 ,动态增强表现为缓慢持续强化。多数肿块含有丰富的纤维间质 ,而癌细胞数量较少。MRI判断肝门胆管癌累及范围的准确性为 49%。结论 MRI扫描能准确检出和识别肝门胆管癌。多数肝门胆管癌具有典型MRI征象 ,该征象同组织病理学密切相关。但目前用MRI判断肿瘤侵犯范围尚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肝门胆管癌 胆管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 被引量:30
17
作者 陈祖望 周康荣 +2 位作者 王滨 江浩 陈福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83-285,330-337,共3页
本文报道了CT检查主动脉夹层17例。主动脉夹层的典型CT表现为内膜钙化内移、撕裂的内膜瓣片及真、假腔的显示等。本组运用动态扫描及薄层扫描显示夹层效果较好。文中并讨论了本病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CT 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特殊营养物质的肠内营养对消化道肿瘤手术后机体免疫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国豪 张延伟 吴肇汉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2年第3期141-146,共6页
目的 :评价含谷氨酰胺、精氨酸、ω 3多不饱和脂肪酸等特殊营养物质的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肿瘤病人手术创伤后代谢、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4 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普通肠内营养组 (对照组 )和特殊肠... 目的 :评价含谷氨酰胺、精氨酸、ω 3多不饱和脂肪酸等特殊营养物质的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肿瘤病人手术创伤后代谢、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4 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普通肠内营养组 (对照组 )和特殊肠内营养组 (研究组 )。手术后第 1天开始给予等热量、等氮量肠内营养支持 1周。于术前、术后第 1天和研究结束时 ,分别检测多形核白细胞 (PMN)的趋向性和吞噬功能 ,PMN在吞噬过程中氧化代谢情况 ,巨噬细胞一氧化氮自由基 (NO)产生量 ,血清细胞因子IL 1、IL 2、IL 6及TNF α浓度 ,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数和NK细胞活性 ,血清中前列腺素E2 浓度 ,外周血中C 反应蛋白质 (CRP)、α 抗胰蛋白酶和纤维蛋白原等急性相反应蛋白浓度。 结果 :消化道手术后早期两组肠内营养均有较好的耐受性。经过 1周肠内营养支持 ,研究组病人血清谷氨酰胺及精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血淋巴细胞总数、CD3、CD4及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NO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病人PMN的吞噬能力及氧化代谢状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反 ,研究组病人血IL 6、TNF α浓度及血CRP水平却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消化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 ,含谷氨酰胺、精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肠内营养 免疫功能 炎性反应 谷氨酰胺 精氨酸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化剂注射疗法治疗内痔对肛管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诚龙 牛伟新 +1 位作者 姚礼庆 秦新裕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年第6期1-2,共2页
该文报告了22例内痔出血患者采用肛门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前后肛管括约肌压力变化,探讨内痔硬化剂注射治疗后对肛管括约肌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肛管压在注射硬化剂治疗后肛管括约肌的静息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距肛缘... 该文报告了22例内痔出血患者采用肛门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前后肛管括约肌压力变化,探讨内痔硬化剂注射治疗后对肛管括约肌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肛管压在注射硬化剂治疗后肛管括约肌的静息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距肛缘1cm、3cm处肛管静息压P值分别为<0.007及<0.001,肛管收缩压P<0.05,近期止血率达100%。认为采用肛门境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具有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可反复注射治疗,无并发症等优点,并可明显降低肛管内静息压和收缩压,减少内痔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痔 硬化剂注射 肛管括约肌 测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胆道镜治疗胆道难取性残留结石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厚宝 王炳生 姚礼庆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14-15,17,共3页
对碎石结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胆管难取性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估。方法 :采用碎石后经胆道镜取石的方法治疗 15 0例胆道难取性残留结石。其中活检钳碎石 5 5例 ,压电冲击波碎石 17例 ,液电冲击波碎石 38例 ,碎石篮碎石 40例。对... 对碎石结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胆管难取性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估。方法 :采用碎石后经胆道镜取石的方法治疗 15 0例胆道难取性残留结石。其中活检钳碎石 5 5例 ,压电冲击波碎石 17例 ,液电冲击波碎石 38例 ,碎石篮碎石 40例。对取石失败者联合应用十二指肠镜括约肌切开或乳头气囊导管扩张术(EST/EPT)。结果 :活检钳碎石、压电冲击波、液电冲击波和取石篮碎石取石成功率分别为 :90 .9%、94.1%、94.7%、92 .5 % ,上述治疗方法与EST/EPT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使总的取石成功率达 97.3%。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活检钳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碎石篮碎石是治疗肝内外胆管难取性残留结石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联合EST/EPT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胆道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