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吡格雷的抗栓作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萍 徐建民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4-386,共3页
氯吡格雷 (clopidogrel)是一种新型的噻吩吡啶类衍生物 ,具有拮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抗栓作用 ,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比噻氯匹定 (ticlopi dine)强数十倍 ,且比噻氯匹定有更好的耐受性和较小的副作用 ,与噻氯匹定一样 ,其原形并无活性 ... 氯吡格雷 (clopidogrel)是一种新型的噻吩吡啶类衍生物 ,具有拮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抗栓作用 ,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比噻氯匹定 (ticlopi dine)强数十倍 ,且比噻氯匹定有更好的耐受性和较小的副作用 ,与噻氯匹定一样 ,其原形并无活性 ,必须在体内代谢为有效活性产物时才有抗栓作用。这些已经在动物试验中证实 ,目前我国也正用于Ⅱ期临床试验。本文着重记述氯吡格雷的生化药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血小板聚集 血栓形成 抗栓作用 药理 药物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子爱胜蚓纤溶酶的体外药理性质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建民 张国祯 +1 位作者 周元聪 陈远聪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4,共4页
用赤子爱胜蚓纤溶酶在体外分别测定对纤维蛋白平板试验和优球蛋白溶解试验的纤溶活性,发现它有促进纤维凝块的溶解作用。对血栓弹力图凝血和纤溶的动态观察,它主要的作用在于纤维蛋白溶解,而对凝血影响较小。对牛血管内皮细胞的实验初... 用赤子爱胜蚓纤溶酶在体外分别测定对纤维蛋白平板试验和优球蛋白溶解试验的纤溶活性,发现它有促进纤维凝块的溶解作用。对血栓弹力图凝血和纤溶的动态观察,它主要的作用在于纤维蛋白溶解,而对凝血影响较小。对牛血管内皮细胞的实验初步结果表明,它有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PA的作用。用大剂量(25mg/kg体重)静脉注射进行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不引起出血和内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子爱胜蚓 纤溶酶 药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与进口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药物经济学评价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善联 沈志祥 +1 位作者 袁弥满 曾晓颖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9-312,共4页
采用前瞻性及自身交叉对照 2种调查设计方法对国产及进口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uGM CSF)进行了血液肿瘤病人化疗后升白细胞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证明 2组临床疗效即升白细胞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最小成本法比... 采用前瞻性及自身交叉对照 2种调查设计方法对国产及进口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uGM CSF)进行了血液肿瘤病人化疗后升白细胞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证明 2组临床疗效即升白细胞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最小成本法比较 ,如果应用国产品其期望有效治疗成本平均每例可节省人民币 70 0 0~ 2 0 0 0 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UGM-CSF 白血病 药学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宇红 袁弥满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817-820,共4页
在观察As2O3 对K562细胞系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体外效应的基础上 ,分析As2O3 治疗3例PV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 :以K562细胞和PV患者的新鲜细胞为体外靶子 ,通过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仪和Annexin V的测定检测细... 在观察As2O3 对K562细胞系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体外效应的基础上 ,分析As2O3 治疗3例PV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 :以K562细胞和PV患者的新鲜细胞为体外靶子 ,通过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仪和Annexin V的测定检测细胞凋亡。每日静脉滴注10ml0 1 %As2O3 注射液治疗3例PV患者 ,至完全缓解停药并继续随访。结果 :1~2μmol/LAs2O3 注射液诱导K562细胞和3例PV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临床研究显示 ,经As2O3 治疗 ,病人的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水平分别从1~6周和第1周起开始明显下降。外周血血小板水平较用药前有所降低 ,但均在正常范围内。3例患者均达缓解 ,并未出现骨髓抑制。结论 :As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细胞凋亡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例报道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宝珍 刘泽玲 +1 位作者 林震一 张国桢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478-480,共3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 TTP)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起病急骤,如不及时诊断治疗,死亡率极高。本文对我院自1983年以来收治的4例进行分析,并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加以讨论。临床资料本院收治的4例,男、女各2例。年龄为32~60岁。例2发病...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 TTP)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起病急骤,如不及时诊断治疗,死亡率极高。本文对我院自1983年以来收治的4例进行分析,并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加以讨论。临床资料本院收治的4例,男、女各2例。年龄为32~60岁。例2发病前有白塞氏综合征病史。临床主要表现列于附表。本组4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型髓外浆细胞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宝珍 袁弥满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7年第3期37-38,共2页
浆细胞瘤是浆细胞肿瘤性增生形成的肿瘤,并可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孤立型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较为罕见,仅占浆细胞瘤的5—10%。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孤立型髓外浆细胞瘤发病部位、诊断、治疗及预... 浆细胞瘤是浆细胞肿瘤性增生形成的肿瘤,并可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孤立型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较为罕见,仅占浆细胞瘤的5—10%。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孤立型髓外浆细胞瘤发病部位、诊断、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外浆细胞瘤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孤立型浆细胞瘤 肿瘤性增生 发病部位
全文增补中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附一例报道
7
作者 刘泽玲 王宝珍 +1 位作者 张国祯 孙丽云 《临床荟萃》 CAS 1992年第2期72-73,共2页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为一类罕见的疾病,迄今国内外仪少数的报道。本文报道一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效果结合复习文献进行介绍。 病史摘要 李××。男64岁,住院号190838,安微人,退休干部。因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为一类罕见的疾病,迄今国内外仪少数的报道。本文报道一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效果结合复习文献进行介绍。 病史摘要 李××。男64岁,住院号190838,安微人,退休干部。因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促六个月,于85.11.7.入院。无发热、骨骼疼痛、出血。慢性咳嗽史20年。4年来常常阵发性心房颤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患者应用rhGM-CSF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李大启 杨金平 +2 位作者 王宝珍 邹善华 卢家祥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260-262,共3页
为探讨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在自体骨髓移植(ABMT)中的临床价值,将18例进行ABMT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受试组9例,自预处理后第7天开始应用rhGM-CSF,每日300μg持续静脉滴注,连用14d;另选9例为对照组.结果显示... 为探讨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在自体骨髓移植(ABMT)中的临床价值,将18例进行ABMT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受试组9例,自预处理后第7天开始应用rhGM-CSF,每日300μg持续静脉滴注,连用14d;另选9例为对照组.结果显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达0.5X10^9/L的时间,受试组为15d,对照组26d(P<O.01);ANC达1.0X10^9/L的时间(植入时间),受试组17d,对照组31d(P<0.01).移植后1月,受试组的平均发热天数2.6d,对照组6.9d(P<0.05).ABMT后应用rhGM-CSF可加快粒细胞的恢复,降低早期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GM-CSF 自体移植 骨髓移植 急性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高铁血红素诱导血红蛋白合成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王传清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8-141,共4页
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Hm)通过对红系特异性转录因子(NF-E2)、铁效应性元件连接蛋白(IRE-BP)、血红素调节性翻译抑制因子以及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等反式作用元件活性的调节,增加红系特异性血红素合成所需酶的基因(σ-氨基γ-酮戊酸... 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Hm)通过对红系特异性转录因子(NF-E2)、铁效应性元件连接蛋白(IRE-BP)、血红素调节性翻译抑制因子以及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等反式作用元件活性的调节,增加红系特异性血红素合成所需酶的基因(σ-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及亚铁螯合酶基因)以及γ、β珠蛋白基因的表达。Hm还可通过增加红系细胞EPO受体mRNA的表达,来提高诱导细胞对EPO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氯化高铁血红素 分化诱导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外浆细胞瘤1例报告
10
作者 王宝珍 徐洁 袁弥满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7年第4期69-70,共2页
髓外浆细胞瘤为一少见的疾患。该瘤作为髓外瘤复发病变更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
关键词 髓外浆细胞瘤
全文增补中
重视罕少见病研究,促进世界医学发展
11
作者 袁弥满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4年第1期3-3,共1页
迅闻“中国罕少见病杂志”创刊,我在此表示热烈地祝贺。常见病,多发病需重点研究,但罕少见疾病也不能忽视,该杂志的创刊不仅给学术界带来更多的信息和经验交流,而且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罕少见疾病起着推动作用,更能为中国的医学事业... 迅闻“中国罕少见病杂志”创刊,我在此表示热烈地祝贺。常见病,多发病需重点研究,但罕少见疾病也不能忽视,该杂志的创刊不仅给学术界带来更多的信息和经验交流,而且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罕少见疾病起着推动作用,更能为中国的医学事业走向未来、走向世界作出贡献。相信该杂志创刊后一定会越办越兴旺、越办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少见病 研究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创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志梅 徐建民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0年第2期97-99,共3页
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类型的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临床上以多发性皮下结节伴非特异性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病理检查示肿瘤细胞弥漫性侵润皮下组织似脂膜炎样改变,肿瘤细胞系T细胞来源,免疫表型检测证实大多数肿瘤细胞为CD8+CD... 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类型的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临床上以多发性皮下结节伴非特异性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病理检查示肿瘤细胞弥漫性侵润皮下组织似脂膜炎样改变,肿瘤细胞系T细胞来源,免疫表型检测证实大多数肿瘤细胞为CD8+CD4-;也可为CD4-CD8-或CD4+CD8-,肿瘤细胞均存在T细胞抗原受体基因重排、T淋巴细胞毒性颗粒相关蛋白及穿孔素。本病预后差,联合化疗为最主要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脂膜炎性 T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理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唑肟治疗恶性血液病并发的重症感染24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华美 张国祯 +3 位作者 蔡则骥 柯翠菊 陈松鹤 朱长连 《新药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6-79,共4页
本文报道头孢唑肟(ceftizoxime)治疗24例(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46±16yr)恶性血液病并发重症感染。剂量为4-6g/d,iv,总剂量平均为41±16g,结果显效38%,有效25%;总有效率62%,头孢唑肟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效,但对绿脓... 本文报道头孢唑肟(ceftizoxime)治疗24例(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46±16yr)恶性血液病并发重症感染。剂量为4-6g/d,iv,总剂量平均为41±16g,结果显效38%,有效25%;总有效率62%,头孢唑肟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效,但对绿脓杆菌感染无效。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高于1.0×10~9/L的有效率高。本药副作用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广谐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头孢唑肟 感染
原文传递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与预后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大启 李公宝 +2 位作者 王宝珍 杨金平 胡美玉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关系,评价血清TNFα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6例NHL患者血清TNFα水平,并进行动态观察和患者生存状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关系,评价血清TNFα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6例NHL患者血清TNFα水平,并进行动态观察和患者生存状况分析。结果55%的初诊NHL患者血清TNFα水平升高,化疗缓解后降至正常,复发时再次升高。血清TNFα水平与患者的AnnArbor分期、肿块大小、B症状有关,与血清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无关。血清TNFα升高患者的生存期显著低于未升高者。结论血清TNFα的水平与患者的高肿瘤负荷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 淋巴瘤 肿瘤坏死因子 预后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 受体的检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大启 李公宝 +1 位作者 王宝珍 蔡则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3-294,共2页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的检测李大启李公宝王宝珍蔡则骥近年,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临床价值倍受关注[1,2]。我们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的检测李大启李公宝王宝珍蔡则骥近年,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临床价值倍受关注[1,2]。我们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白细胞介素6 受体 ELISA
原文传递
氯化高铁血红素对正常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红系祖细胞的体内诱导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传清 袁弥满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507-509,共3页
目的:研究氯化高铁血红素(Hm)对正常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红系祖细胞(BFUE和CFUE)的体内诱导作用。方法:分不同剂量诱导组(0.65,6.50,13.00μg/g体重,诱导时间为静脉注射后6小时)及... 目的:研究氯化高铁血红素(Hm)对正常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红系祖细胞(BFUE和CFUE)的体内诱导作用。方法:分不同剂量诱导组(0.65,6.50,13.00μg/g体重,诱导时间为静脉注射后6小时)及不同时间诱导组(注射后6,12及24小时,Hm剂量为6.50μg/g体重),采用甲基纤维素体系进行红系祖细胞培养。结果:再障小鼠骨髓BFUE数量(3±2个/股骨)及CFUE数量(12±3个/股骨)与正常小鼠相比均明显减少[BFUE为1056±160个/股骨,P<0.01;CFUE为12±3个/5个高倍视野(×200)]。6.50μg/g体重Hm诱导后6小时,再障小鼠BFUE数量增加到10±2个/股骨,CFUE增加到39±12个/股骨,与对照组再障小鼠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经诱导后的正常小鼠骨髓BFUE增加到3410±708个/股骨,CFUE数量增加到38±3个/5个高倍视野,与对照组正常小鼠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Hm体内诱导的最适剂量为6.50μg/g体重,最适诱导时间为静脉注射后6小时。结论:Hm是一种体内红系细胞分化诱导剂,对再障小鼠红系祖细胞亦有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氯化血红素 红系祖细胞
原文传递
用单克隆抗体对20例白血病免疫分型的观察
17
作者 梅振武 卢华美 +1 位作者 张国桢 张华忠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2-34,共3页
白血病的分型,长期来应用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检查。近年来用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标志,为白血病分型及预后判断增添了新的手段。本文报告用17种抗人白细胞单克隆抗体对20例白血病患者的检测结果与... 白血病的分型,长期来应用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检查。近年来用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标志,为白血病分型及预后判断增添了新的手段。本文报告用17种抗人白细胞单克隆抗体对20例白血病患者的检测结果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白血病 免疫分型
原文传递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化学疗法
18
作者 王宝珍 《新药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5-96,共2页
急性白血病的联合化疗有诱导缓解期及缓解后治疗2个阶段。有柔红霉素(DNR)与阿糖胞苷(Ara-C)或去甲氧柔红霉素和Ara-C的联合化疗。近认为后者较优。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和依托泊甙的联合有协同作用。缓解后的治疗原则... 急性白血病的联合化疗有诱导缓解期及缓解后治疗2个阶段。有柔红霉素(DNR)与阿糖胞苷(Ara-C)或去甲氧柔红霉素和Ara-C的联合化疗。近认为后者较优。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和依托泊甙的联合有协同作用。缓解后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强化、药物剂量加大和用新药。对难治或复发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用无交叉耐药组成的新方案,加大剂量和采用不同机制的抗白血病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联合药物疗法 白血病 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原文传递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
19
作者 卢家祥 《新药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62-363,共2页
化学治疗是目前治疗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最主要方法,能使部分长期缓解的霍奇金病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愈,全反式维A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成功,提示将有一系列诱导分化剂成功地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白血病。最近羟基脲被... 化学治疗是目前治疗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最主要方法,能使部分长期缓解的霍奇金病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愈,全反式维A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成功,提示将有一系列诱导分化剂成功地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白血病。最近羟基脲被推荐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采用人重组α—干扰素能使部分染色体呈Ph ̄1阳性病人的Ph ̄1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药物疗法 白血病 淋巴瘤 抗肿瘤药 治疗
原文传递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20
作者 柯翠菊 《新药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6-97,共2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柯翠菊(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上海200032)关键词干扰素类;骨髓移植;白血病直到现在,羟基脲和白消安仍是最有效的2种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药物,可使70%~80%的慢性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柯翠菊(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上海200032)关键词干扰素类;骨髓移植;白血病直到现在,羟基脲和白消安仍是最有效的2种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药物,可使70%~80%的慢性期病人获得临床症状和血液学的缓解,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类 骨髓移植 白血病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