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苓胶囊联合缬沙坦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黎明 施凌云 刘伟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1年第1期27-28,共2页
将59例合并早期DN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给予缬沙坦(A组)、五苓胶囊联合缬沙坦(B组)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排出率(UAER)、血脂(TC、TG、HDL-C、LDL-c)、等。结果 2组UAER... 将59例合并早期DN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给予缬沙坦(A组)、五苓胶囊联合缬沙坦(B组)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排出率(UAER)、血脂(TC、TG、HDL-C、LDL-c)、等。结果 2组UAER均有下降,B组显著(P<0.01),低于A组(P<0.05);B组的TC、LDL-c、TG、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及血沉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五苓胶囊和缬沙坦联合治疗有调整脂代谢,减少蛋白尿,改善血液流变学,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DN) 五苓胶囊 缬沙坦 尿白蛋白排出率(UAER) 2型糖尿病(T2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倪松 王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电力医院和上海市同仁医院肾内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56例r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常规血液透析;试验组患...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电力医院和上海市同仁医院肾内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56例r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常规血液透析;试验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尿素氮清除率(kt/V)、右肱二头肌皮褶厚度(TSF)、体质量(RBW)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Kt/V、TSF、RBW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衰竭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肾透析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剂所致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富华 何华平 王筱霞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6年第3期54-58,共5页
随着对比剂的广泛应用,对比剂所致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已成为院内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的第三位原因,病情严重者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甚至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增加患者及社会的负担。CIN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亦无有效措... 随着对比剂的广泛应用,对比剂所致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已成为院内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的第三位原因,病情严重者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甚至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增加患者及社会的负担。CIN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亦无有效措施完全预防CIN的发生,目前除水化治疗外,尚无普遍认可的预防措施。因此只能通过正确认识CIN的危险因素、探索其发病机制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降低CIN发生率,本文主要从CIN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 发病机制 防治措施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在尿毒症非透析期低血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立 宋静 +2 位作者 刘宝宏 吴洁如 金永红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 :运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非透析期间的低血压 ,改善患者透析期间耐受性 ,提高透析质量。方法 :16例低血压患者静脉注射参麦注射液 40mL ,qd ,疗程 2周。对用药前后的血压改变情况进行观察 ,运用尿素清除率 (Kt... 目的 :运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非透析期间的低血压 ,改善患者透析期间耐受性 ,提高透析质量。方法 :16例低血压患者静脉注射参麦注射液 40mL ,qd ,疗程 2周。对用药前后的血压改变情况进行观察 ,运用尿素清除率 (Kt/V)对用药前后的透析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用药前全部病例的收缩压平均 (85 .79±10 .3 8)mmHg ,舒张压平均 (5 4.96± 9.70 )mmHg ,Kt/V =1.0 5± 0 .2 7;用药后全部病例血压均明显上升 ,收缩压达平均(12 4.2 8± 12 .18)mmHg ,舒张压平均 (76.84± 7.74)mmHg。经自身对照t检验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血压升高后的Kt/V也有明显升高 ,达 1.5 4± 0 .2 3 ,P <0 .0 1。结论 :运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后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非透析期间的低血压状态得到纠正 ,透析治疗得到保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尿毒症 血液透析 低血压 尿素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MCD合并AKI伴草酸盐沉积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5
作者 朱鼎玉 何华平 王筱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1110-1111,共2页
病例 患者,男,42岁,主因"眼睑浮肿1月余"入院。
关键词 文献复习 草酸盐 MCD 沉积 成人 眼睑浮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眼底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立 宋静 +2 位作者 沈正 孟菊凤 高中度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7期369-372,共4页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眼底病变状况,分析其发生率高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体检人群30例为正常对照组;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3例为高血压组;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例(剔除糖尿病患者)为血液透析组。测量三组人员血...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眼底病变状况,分析其发生率高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体检人群30例为正常对照组;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3例为高血压组;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例(剔除糖尿病患者)为血液透析组。测量三组人员血压,检查眼底,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含量。结果 三组人员中高血压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最高。P<0.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血液透析组与正常组对照P<0.01。眼底检查中血液透析组病变发生率最高且重,占三组人员眼底病变的63.3%,占血液透析组检查病例数的94.4%。血脂检测中,血液透析组甘油三脂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增高,属高脂血症Ⅳ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较低。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眼底病变显著。除继发性高血压之外,代谢产物的堆积,脂质代谢紊乱,动脉血管硬化等都是其变化的因素,尤其是脂质代谢紊乱应给予适当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眼底病变 相关因素 高血压 脂质代谢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治疗尿毒症高β_2-微球蛋白、高甲状旁腺素临床观察
7
作者 吴洁如 刘立 周华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697-698,共2页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对血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PTH)清除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将血液灌流器与血液透析器串联作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联合治疗,先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2h,树...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对血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PTH)清除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将血液灌流器与血液透析器串联作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联合治疗,先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2h,树脂吸附达饱和后取下灌流器,继续血透2h,单次总治疗时间4h,2周1次HP/HD,治疗前后各测1次β2-MG和PTH观察疗效。结果:β2-MG治疗前190.2mg/L,治疗后下降为103.9mg/L,PTH治疗前12990.3pg/L,治疗后为8200.2pg/L,患者睡眠改善,食欲增加。结论:血液灌流对中分子物质清除有效,长期应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Β2-微球蛋白 血液灌流器 透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施凌云 季黎明 +2 位作者 何华平 王磊 郭志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期478-480,共3页
目的:探究并分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2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根据改良的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评分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10分... 目的:探究并分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2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根据改良的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评分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10分)以及营养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透析时间、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尿素清除指数(Kt/v)指标差异,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营养正常组患者年龄、透析时间、BUN、hs-CRP及Kt/v<1.2的比例均显著低于营养不良组,Hb、BMI、Alb以及Kt/v≥1.2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营养不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透析时间>25个月、Kt/v<1.2均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年龄、透析充分性以及透析时间长短均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控制血压,保护肾脏
9
作者 孙琳琳 《中国老年》 2020年第5期49-49,共1页
肾脏病与高血压是一对"难兄难弟":一方面高血压可导致肾损伤,随着血压升高,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与理想血压人群相比,正常高值血压尿毒症发病率增加1.9倍,重度高血压患者尿毒症发病率增加11倍以上。
关键词 重度高血压 终末期肾病 尿毒症 正常高值血压 肾损伤 控制血压 肾脏病 理想血压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7
10
作者 施凌云 何华平 +5 位作者 倪松 陈琪婕 王琦 陈富华 李银辉 郭志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6期1135-1138,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以及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0年-2014年在我院进行MHD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并结合相关生化指标测定等手段综合评估...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以及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0年-2014年在我院进行MHD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并结合相关生化指标测定等手段综合评估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MHD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MQSGA评估显示,营养正常组50例(41.67%),轻中度营养不良组61例(50.83%),重度营养不良组9例(7.50%)。不同营养状况组患者间Alb、PA、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Kt/V<1.20、年龄≥60岁、透析龄≥3年及hs-CRP≥3 mg/L是MHD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MHD患者中发生营养不良的比例较大,Kt/V<1.20、年龄≥60岁、透析龄≥3年及hs-CRP≥3 mg/L是其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价生营养不良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慢性肾脏病 终末期肾病 营养不良 透析充分性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患者营养及微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施凌云 何华平 +2 位作者 姚文君 柴冬雪 郭志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9期1701-1703,173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及微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2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HD组(n=70)和HD+HDF组(n=7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不良-...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及微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2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HD组(n=70)和HD+HDF组(n=7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握力(HS)、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的变化。结果:治疗后,HD+HDF组患者MIS明显降低,ALB、PA、Hb、HS、TSF明显升高(均P<0.05),且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HD组(均P<0.05);治疗后,HD+HDF组患者相比于治疗前和HD组治疗后,CRP、IL-6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HD联合HDF较单纯HD能更好的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轻微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营养状态 微炎症
原文传递
饮食干预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施凌云 季黎明 +2 位作者 何华平 王磊 郭志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2期6269-6271,6392,共4页
目的:研究饮食干预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研究饮食干预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饮食干预联合左卡尼汀的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重指数(BMI)和体重增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显著高于对照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G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干预联合左卡尼汀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不良的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干预 左卡尼汀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