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7—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部社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其趋势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洁 王维 +4 位作者 张晓琼 李娟萍 陈艺敏 王丽 马桂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507-2512,共6页
背景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人口结构逐步老龄化,而人口构成因素对恶性肿瘤死亡带来的影响及贡献情况尚不清楚。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中部社区2007—2020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并总结其变化趋势。方法2021年1—12月,回顾性收集浦东新... 背景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人口结构逐步老龄化,而人口构成因素对恶性肿瘤死亡带来的影响及贡献情况尚不清楚。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中部社区2007—2020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并总结其变化趋势。方法2021年1—12月,回顾性收集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2007—2020年户籍居民全死因监测系统库的死亡数据。人口构成资料由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安局提供。采用粗死亡率(CMR)、标化死亡率(SMR,以2010年中国标准人口为参照)、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当地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并采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探究人口构成因素和非人口构成因素对CMR变化的贡献率。结果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合计报告恶性肿瘤死亡2446例,占同期全社区总死亡人数(8589例)的28.48%,CMR为268.56/10万,SMR为71.46/10万;其中肺癌CMR为69.61/10万,SMR为33.12/10万;结直肠癌CMR为33.05/10万,SMR为15.46/10万;胃癌CMR为31.84/10万,SMR为15.29/10万。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男性、女性、全人口恶性肿瘤CMR保持稳定(Z值分别为1.82、-0.54、0.87,P>0.05)。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男性CMR、SMR高于女性(u=6.69,P<0.001;Z=-13.22,P<0.001);男性恶性肿瘤SMR呈下降趋势(AAPC=-1.80%,Z=-2.19,P<0.05),女性恶性肿瘤SMR保持稳定(Z=-1.63,P>0.05),全人口恶性肿瘤SMR呈逐年下降趋势(AAPC=-1.73%,Z=-3.09,P=0.010)。2007—2020年在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65~79岁居民CMR呈逐年下降趋势(AAPC=-4.17%,Z=-1.80,P<0.01)。2007—2013年与2014—2020年恶性肿瘤CMR差别为3.80/10万,人口构成因素和非人口构成因素对死亡率增加值的贡献分别为28.97/10万和-25.17/10万,贡献率分别为53.51%和46.49%。结论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男性和全人口恶性肿瘤SMR已出现下降趋势,65~79岁居民CMR呈逐年下降趋势,人口结构因素(老龄化)是恶性肿瘤CMR未见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死亡率 人口老龄化 趋势分析 生命统计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与非老年肺动脉栓塞双源CT肺动脉造影影像特征探讨
2
作者 沈璐 查期 +1 位作者 赵江民 林翌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1期6728-6732,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和非老年人肺动脉栓塞(PE)在双源CT肺动脉造影(DECTPA)上的解剖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像表现,提高亚段级PE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老年(≥60岁)与非老年(<60岁)PE患者各32例,所有患者行DECTPA检查,以横断面图像结合多... 目的分析老年人和非老年人肺动脉栓塞(PE)在双源CT肺动脉造影(DECTPA)上的解剖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像表现,提高亚段级PE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老年(≥60岁)与非老年(<60岁)PE患者各32例,所有患者行DECTPA检查,以横断面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DECTPA图像及PE栓子形态、解剖分布。结果 (1)PE解剖分布特点:老年组PE与非老年PE组分布相似。老年组孤立性肺亚段PE(ISSPE)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χ2=5.85,P<0.05)。(2)CTPA直接征象:1级肺动脉两组均未见栓塞病例;2级肺动脉PE分布类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6、1.275、0.002,P>0.05);3级肺动脉PE分布以偏心型充盈缺损为主,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3,P<0.05);4~5级肺动脉三型PE征象所占比例各不相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29、8.162、5.342、3.785、8.624、6.852,P<0.05)。间接征象: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发生率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χ2=7.819,P<0.05;χ2=4.267,P<0.05);非老年组以支气管动脉扩张征最常见。(3)DECTPA图像后处理技术:段、亚段级肺动脉显示率上,MPR优于MIP、V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20、27.974、2.902、9.111、49.049、17.963,P<0.05)。结论 PE解剖分布上老年与非老年患者相似,但老年组患者ISSPE的发生率要高于非老年组患者。老年PE分布类型以偏心型充盈缺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栓塞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亚段血管
原文传递
128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价值
3
作者 叶飞 续晋铭 査期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9期5819-5820,共2页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肺动脉及其分支被血栓或外源栓子堵塞后引起的相应肺组织供血障碍性疾病,大多数PE患者的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的血栓[1]。PE发病率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导致检出率低,文献报道[2]。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成像 部分充盈缺损 肺动脉干 螺旋 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