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绿化的“五维导控技术体系”实践探索--以《上海西岸传媒港绿化工程技术导则》编制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博 郑思俊 《园林》 2018年第1期8-11,共4页
随着城市更新的深入发展,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日益增多。该类困难立地主要指城市及其近远郊范围内,林木立地在完全由人工构建的生态用地或空间中,主要包括:立体绿化空间、地下空间覆土场地等。在上海市中心城区,立体绿化与地下空间... 随着城市更新的深入发展,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日益增多。该类困难立地主要指城市及其近远郊范围内,林木立地在完全由人工构建的生态用地或空间中,主要包括:立体绿化空间、地下空间覆土场地等。在上海市中心城区,立体绿化与地下空间覆土场地的绿化发展迅速,尤其在核心商务区,此类绿化的规模最大也最为集中,在缓解环境体验与用地资源紧张的矛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工程 困难立地 城市更新 人工构建 技术导则 上海市 编制 传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园林绿化增汇减排研究热点与趋势
2
作者 易扬 张桂莲 张浪 《园林》 2025年第3期50-56,共7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利用低碳理念对园林景观进行营建、养护和管理,是实现城市“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节能减排”是园林绿化领域增汇减排的研究热点,多学科交叉融合是该领域的主要特征之一。总结中国园林绿化增汇减排的研究进展,并...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利用低碳理念对园林景观进行营建、养护和管理,是实现城市“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节能减排”是园林绿化领域增汇减排的研究热点,多学科交叉融合是该领域的主要特征之一。总结中国园林绿化增汇减排的研究进展,并构建城市园林绿化增汇减排技术框架,以期为构建中国高碳汇功能的园林绿化体系提供借鉴。园林绿化的增汇措施主要包含增加绿化面积、营建高碳汇植物群落和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减排措施主要包含园林绿化生产阶段、建造阶段和管护阶段中的各种低碳技术方案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城市园林绿化应该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明确绿地碳库组成、碳循环特征、碳收支结构及固碳增汇措施,加强对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构建体系化的标准、规范和指南,指导城市园林绿化的低碳建设和运营,巩固提升园林绿化固碳增汇能力,促进园林绿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 碳汇 减排 效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园林绿化的城市困难立地类型划分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浪 朱义 +3 位作者 薛建辉 张桂莲 仲启铖 傅煜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4-118,共5页
生态修复在城市内涵式提升阶段,具有改善"城市病"和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园林绿化在改善人居环境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立地条件与植物关系,这个古老而永恒的科学问题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参考森林立地类型划分... 生态修复在城市内涵式提升阶段,具有改善"城市病"和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园林绿化在改善人居环境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立地条件与植物关系,这个古老而永恒的科学问题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参考森林立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林业科学研究中森林立地和困难立地的相关概念和内涵,重点阐述了转型期园林绿化的城市困难立地概念及其范畴;提出了城市困难立地立地类型划分的3个主要依据:(1)大尺度与中尺度格局以森林立地分类基本原则为基础,(2)直接人为干扰影响应该特别强调,(3)必须特别关注土壤、水对植被的刚性约束;建立了基于园林绿化的城市困难立地类型划分体系,共计3个一级类别、12个二级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 森林立地 城市困难立地 立地类型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困难立地识别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晓策 郑思俊 张浪 《园林》 2021年第2期7-12,共6页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上海在建设用地紧张与生态之城建设的双重压力下,存量用地转型发展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上海作为典型的高度城市化地区,未来生态建设极大依赖于城市困难立地开发与利用。对上海城市困难立地资源进行识别...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上海在建设用地紧张与生态之城建设的双重压力下,存量用地转型发展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上海作为典型的高度城市化地区,未来生态建设极大依赖于城市困难立地开发与利用。对上海城市困难立地资源进行识别及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上海市开发边界内(中心城区域)已规未建绿地中城市困难立地占比达到76.2%,其中以一类、二类、三类城市困难立地为主,占比分别为35%、50%、15%;开发边界外城市困难立地(减量化用地)占比达到10.5%,工矿仓储用地类型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的城市困难立地面积比例约为3∶7;各区城市困难立地占比及空间分布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工业用地、商服用地、居住用地等城市困难立地的空间梳理与转型开发是上海生态空间建设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城市困难立地 空间分布特征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对高密度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典型增益作用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博 殷明 郑思俊 《园林》 2021年第2期19-24,共6页
高密度城市更新背景下,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Artificial Challenging Urban Sites,ACUS)在公园绿地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彰显。文章基于2008-2019年上海市中心城(外环线以内)公园绿地(G类)遥感解译数据,对其中由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改建的公... 高密度城市更新背景下,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Artificial Challenging Urban Sites,ACUS)在公园绿地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彰显。文章基于2008-2019年上海市中心城(外环线以内)公园绿地(G类)遥感解译数据,对其中由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改建的公园绿地的规模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由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改建的公园绿地,在上海市中心城公园绿地建设中的典型增益作用,至少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对中心城公园绿地的用地资源增补效益;二是对中心城公园绿地的空间位置前移效益;三是对中心城公园绿地的景观格局提升效益。ACUS绿地对高密度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意义十分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城市 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 公园绿地 规划建设 增益作用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的园林绿化利用动态趋势研究——以上海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殷明 杨博 郑思俊 《园林》 2021年第2期13-18,共6页
以上海市主城区为例,对近年来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园林绿化利用的动态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在当前上海市园林绿化建设量逐步提升、土地出让量逐步缩减的大趋势下,主城区内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的总量、增量在2008年至2018年间提... 以上海市主城区为例,对近年来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园林绿化利用的动态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在当前上海市园林绿化建设量逐步提升、土地出让量逐步缩减的大趋势下,主城区内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的总量、增量在2008年至2018年间提升明显,园林绿化利用比例逐步提高,并且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行政区内园林绿化利用程度相对较高。基于这些趋势展开了分析与思考,提出了利用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进行园林绿化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主城区 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 园林绿化利用 动态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绿地土壤研究现状及问题 被引量:16
7
作者 马想 张浪 +3 位作者 黄绍敏 张琪 韩继刚 俞元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1-68,共8页
城市绿地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绿地土壤受到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土壤肥力质量和生物活性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并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污染物质进入土壤后,可以附着在粉尘上,通过气流进入... 城市绿地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绿地土壤受到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土壤肥力质量和生物活性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并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污染物质进入土壤后,可以附着在粉尘上,通过气流进入人体,威胁居民身体健康。保护和提升城市绿地土壤质量,是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城市绿地质量提升与生态城市建设息息相关,本文对上海城市绿地土壤理化特征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上海地区土壤成土母质主要为长江冲积物,土壤黏粒矿物主要以水云母和蛭石为主。上海城市绿地土壤普遍存在压实问题,土壤容重过大,通气孔隙度太小,土壤水分库容的有效性较低。上海城市绿地土壤pH值为碱性或强碱性,土壤有机质和氮、磷含量偏低,但土壤钾素含量充足,土壤保肥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城市绿地土壤利用方式和区域位置,会影响土壤动物的分布和数量。绿地建成时间和地上植被群落结构会影响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重金属在上海城市绿地土壤中的富集与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关,工业区绿地土壤和道路绿地土壤Cu、Zn、Pb、Cr、Ni明显富集,而公园绿地、校园绿地和居民区绿地则表现为明显的Cd和Hg富集。并就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提出了4点展望:(1)建立专业的城市绿地土壤质量长期监测团队及机构,以提高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研究的准确性;(2)构建上海城市绿地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健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3)加强土壤变化特征和管理措施相结合的研究,以探究土壤质量变化的驱动因子;(4)探究植物生长特征及观赏特征与土壤性质的动态响应和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土壤 土壤物理特征 土壤化学特征 土壤生物特征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困难立地条件下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及其防控策略 被引量:15
8
作者 高磊 李跃忠 王凤 《园林》 2020年第9期2-7,共6页
城市困难立地园林绿化是近年来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文章通过介绍城市困难立地条件下植物病虫害发生概况和产生的变化,强调了城市困难立地园林绿化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不同阶段的防治策略;结合病虫害防控新技术的开发... 城市困难立地园林绿化是近年来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文章通过介绍城市困难立地条件下植物病虫害发生概况和产生的变化,强调了城市困难立地园林绿化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不同阶段的防治策略;结合病虫害防控新技术的开发和配生土技术的应用,对今后一段时间城市困难立地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控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困难立地 病虫害 防控策略 配生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上海城市绿化“四化”建设思考 被引量:10
9
作者 郑思俊 李晓策 张浪 《园林》 2019年第1期24-27,共4页
在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背景下,城市绿化发展与生态之城建设息息相关。上海城市绿化"四化"的提出,是新时期超大城市绿化进一步发展高度概括性的要求,是绿化"四化"结合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扩展,是本市提升城市... 在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背景下,城市绿化发展与生态之城建设息息相关。上海城市绿化"四化"的提出,是新时期超大城市绿化进一步发展高度概括性的要求,是绿化"四化"结合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扩展,是本市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上海保障良好生态环境质量,创建优良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 彩化 珍贵化 效益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上海城市绿化“四化”建设的再思考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浪 《园林》 2020年第1期2-5,共4页
园林绿化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为加快建设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提高人民生活环境品质,上海市政府提出统筹推进绿化、彩化、珍贵化和效益化之“四化”建设。这是上海城市绿... 园林绿化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为加快建设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提高人民生活环境品质,上海市政府提出统筹推进绿化、彩化、珍贵化和效益化之“四化”建设。这是上海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阶段,也是上海“春景秋色”工程的延续。本文分析了上海“四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痛难点,并提出了未来绿化工作的重点,以期对上海绿化“四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文明 绿化“四化”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化用途的长三角区域主要城市困难立地空间识别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家霖 朱义 +2 位作者 张群 崔心红 张浪 《园林》 2021年第2期2-6,共5页
城镇蔓延和人类高密度的聚居导致建设用地与绿化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棕地、废弃地、受损湿地等典型城市困难立地。针对传统遥感影像解译速度缓慢、效率较低、人力物力需求量大等问题,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利用Landsat T... 城镇蔓延和人类高密度的聚居导致建设用地与绿化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棕地、废弃地、受损湿地等典型城市困难立地。针对传统遥感影像解译速度缓慢、效率较低、人力物力需求量大等问题,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利用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采用分类回归树方法,对2000年至2019年长三角城市困难立地中的绿化用地进行空间核算。文章以长三角区域的上海、南京、无锡、徐州、杭州、宁波、温州、合肥、芜湖、蚌埠等10个代表性城市为例,分析了绿化用城市困难立地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分配模式,探究了长三角城市群绿色生态空间增长的土地资源供给差异及模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植被指数 城镇绿地 时空格局 谷歌地球引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困难立地风景园林营建的生态技术筛选与应用——以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徐州—上合友好园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思俊 张浪 +5 位作者 谢倩 李晓娇 罗玉兰 舒婷婷 路岳玮 黄建荣 《园林》 2022年第4期23-29,共7页
城市转型发展时期,风景园林营建不可避免面临多种类型城市困难立地的逆境胁迫,抗逆植物筛选和逆境修复生态技术应用是科学有效的解决途径。以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徐州—上合友好园”为例,在展园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通过城... 城市转型发展时期,风景园林营建不可避免面临多种类型城市困难立地的逆境胁迫,抗逆植物筛选和逆境修复生态技术应用是科学有效的解决途径。以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徐州—上合友好园”为例,在展园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通过城市困难立地主要逆境胁迫类型分析,针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和中国徐州主要城市困难立地逆境胁迫类型,开展城市困难立地逆境胁迫展示、抗逆植物筛选和逆境修复生态技术应用,以推广“生态技术让风景园林无所不能”的理念。针对上合八国和中国徐州城市绿化面临的盐碱地、土层瘠薄岗地、山坡地、城镇搬迁地等典型城市困难立地干旱、缺素、污染物等胁迫类型,“徐州—上合友好园”主要筛选了包括豆科、锦葵科等20种抗逆植物,并应用固体废弃物利用、植物抗性提升等9种逆境修复生态技术,有力支撑“徐州—上合友好园”家园景观建设与生态修复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胁迫 抗逆植物 城市困难立地 上合组织 展览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五大新城建设背景下生态廊道区域内“198”地块城市困难立地空间特征研究
13
作者 刘博 张浪 +5 位作者 郑思俊 孙彦伟 宋晴 王卿 杨博 李晓策 《园林》 2023年第1期62-70,共9页
高密度城市工业用地减量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城市开发边界外的“198”地块作为退化型城市困难立地,在城市生态廊道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在新一轮生态廊道规划和五大新城建设新要求下,以城市开发边界外的“198”地块为线索,基于上海... 高密度城市工业用地减量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城市开发边界外的“198”地块作为退化型城市困难立地,在城市生态廊道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在新一轮生态廊道规划和五大新城建设新要求下,以城市开发边界外的“198”地块为线索,基于上海市域、五大新城和典型新城三个尺度,分析城市困难立地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98”地块城市困难立地主要集聚于生态廊道内,特别是近郊绿环和市级生态间隔带;斑块形态均处于较不稳定、非常分散、不紧凑状态,其中浦东新区最分散;五大新城的“198”地块城市困难立地仍留有较大的减量化用地面积,其中嘉定新城和松江新城的“198”地块基本集中在生态廊道内部;青浦新城内部的“198”地块城市困难立地的无污染类型占比最高(3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廊道 “198”地块城市困难立地 空间特征 五大新城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卷甲虫对城市困难立地土壤重金属铜的急性毒性及富集效果研究
14
作者 王章训 路广亮 +2 位作者 王凤 孙荣华 高磊 《园林》 2021年第2期38-41,共4页
研究以普通卷甲虫Armadilidium vulgare和重金属污染物铜为研究材料,人为模拟普通卷甲虫在受铜污染的土壤中生存状况,测定其对铜的急性毒性及富集效果。结果表明,当铜离子浓度达40 mg/mL时,12 h后虫体的死亡率即达100%;该虫在铜离子浓度... 研究以普通卷甲虫Armadilidium vulgare和重金属污染物铜为研究材料,人为模拟普通卷甲虫在受铜污染的土壤中生存状况,测定其对铜的急性毒性及富集效果。结果表明,当铜离子浓度达40 mg/mL时,12 h后虫体的死亡率即达100%;该虫在铜离子浓度为4 mg/kg条件下对重金属铜有较高的富集系数,20天后富集系数达到50。研究结果认为,普通卷甲虫可作为富集和指示重金属铜污染程度的环境指示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困难立地 重金属 富集 普通卷甲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城市公园供需服务分析 被引量:39
15
作者 方家 刘颂 +1 位作者 王德 张月朋 《风景园林》 2017年第11期35-40,共6页
利用手机信令大数据,通过对在户外游憩活跃期到访过上海大型城市公园的游客进行空间位置的追踪,尝试寻找游客来源地,直观描述公园的空间服务范围,即"实达性"。将32个大型城市公园"实达性"范围内的游客样本数据与上... 利用手机信令大数据,通过对在户外游憩活跃期到访过上海大型城市公园的游客进行空间位置的追踪,尝试寻找游客来源地,直观描述公园的空间服务范围,即"实达性"。将32个大型城市公园"实达性"范围内的游客样本数据与上海街道空间单元进行连接,结合相应单元中可识别出的信令数据样本,计算各街道的公园出游率,比对街道单元中居民的公园使用需求。结合公园空间位置,将上海被大型城市公园服务的区域分为高需低供、高需高供、低需高供、低需低供4类,对每类区域的公园服务特征进行了评价;根据不同类型区域中区级与社区级公园的供给情况,结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中的区域公园布局,对新建大型公园的选址与建设优先次序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供需平衡 手机信令数据 空间布局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城市公园可持续更新支撑技术体系及应用——以上海中山公园为例
16
作者 汪洁琼 胡梦雨 +1 位作者 刘颂 李瑞冬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5,共7页
【目的】在中国城市存量更新的背景下,提出以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以全生命周期管控为核心、以数智赋能为技术支撑的技术体系是实现城市公园可持续更新的重要途径。【方法】以上海中山公园为实证案例,获取“智”“水”“绿”“碳”4个... 【目的】在中国城市存量更新的背景下,提出以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以全生命周期管控为核心、以数智赋能为技术支撑的技术体系是实现城市公园可持续更新的重要途径。【方法】以上海中山公园为实证案例,获取“智”“水”“绿”“碳”4个维度的生态数据,依托城市公园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以“模拟—设计—建设—监测—评估—再更新”为核心路径的城市公园可持续更新支撑技术体系——STAR体系,实现城市公园更新的全生命周期管控。【结果】阐明了上海中山公园可持续更新在生态效应模拟(Stimulation)、生态效能监测(Tracking)、生态数据集成(Assembly)、生态实践管控(Realization)4个模块的具体内容,厘清了STAR体系技术框架的要点。【结论】可为城市公园可持续更新与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系统服务能级提升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景观 可持续景观 生态系统服务效能 城市公园更新 上海中山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连接度的城市生态廊道空间范围划定研究
17
作者 张浪 余浩然 +2 位作者 仲启铖 张桂莲 张青萍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4,共9页
如何科学确定城市生态廊道空间范围是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领域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基于电路理论模型量化源地间物种转移廊道的功能连接度,引入经济学“效益成本比”思想构建城市生态廊道空间范围划定模型,提取生态廊道功能连接度效益成... 如何科学确定城市生态廊道空间范围是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领域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基于电路理论模型量化源地间物种转移廊道的功能连接度,引入经济学“效益成本比”思想构建城市生态廊道空间范围划定模型,提取生态廊道功能连接度效益成本比的拐点作为该条廊道规划建设的参照宽度。结果显示:(1)研究区共识别59个30hm^(2)以上的生态源地,其中大型生态源地多处在研究区外围,景观阻力面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明显地“核心-边缘”特征;(2)基于最小成本路径模型与电路理论提取出126条生态廊道,并识别了重要生态源地、夹点及障碍点,发现障碍点与夹点空间存在明显拮抗关系;(3)整合电路理论(Circuitscape平台Pairwise模式)与分段线性回归模型划定研究区城市生态廊道的参考宽度范围处于60.27~371.83m,并对比了现有功能连接度量化方法对廊道参照宽度有潜在影响。以上研究结论可为今后城市乃至区域生态网络构建提供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生态廊道 廊道宽度 功能连接度 电路理论 形态学格局分析(MS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公益林再野化的草本植物及其生境热点快速监测识别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博 孙彦伟 +4 位作者 郑思俊 朱义 陈雪初 黄静蕾 敖东力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2期56-63,共8页
受乔木遮挡影响,难以采用遥感技术监测城市生态公益林内现状草本植被,而人工监测费时费力。为攻关此难题,以生境热点监测识别为突破口,开发一种适用于中观尺度城市生态公益林的快速监测识别技术体系,通过分析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快速识... 受乔木遮挡影响,难以采用遥感技术监测城市生态公益林内现状草本植被,而人工监测费时费力。为攻关此难题,以生境热点监测识别为突破口,开发一种适用于中观尺度城市生态公益林的快速监测识别技术体系,通过分析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快速识别原生草本植物多样性较高的空间范围,对此类空间开展重点法抽样,经对上海市金山区农林水乡生态公益林实地验证,该方法效果较好,具体表现为:单独使用一种抽样法时,重点法的探测效率更高,草本原生种探测效率约为79%,优于系统法+路径法组合使用(72%);两种方法组合使用时,重点法能够将物种探测效率提高16%~24%,其中系统法+重点法的草本原生种探测效率约为88%,路径法+重点法的草本原生种探测效率约为96%。研究结果说明生境热点内的草本原生种数量较多,生境热点识别技术有效;明确生境热点的空间范围,能够提高生物多样性监测效率、降低监测人力和时间成本,为生态修复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评估提供重要的空间信息;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公众参与监测研究,降低了监测成本,能够保障监测识别的准确性和可持续性。因此,该技术能够为城市生态公益林再野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公益林 再野化 草本植物 生境热点 快速监测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棕地绿化植物物种优选方法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浪 曹福亮 张冬梅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9-123,共5页
城市棕地绿化是对城市棕地再利用的最佳方式之一,是对其生态系统整体恢复和全面优化的一个过程。作为棕地绿化的主体,植物种类的选择尤为关键。论文以上海市5个试验样地为例,针对其棕地类型及受污染程度,阐述了棕地绿化植物物种的优选方... 城市棕地绿化是对城市棕地再利用的最佳方式之一,是对其生态系统整体恢复和全面优化的一个过程。作为棕地绿化的主体,植物种类的选择尤为关键。论文以上海市5个试验样地为例,针对其棕地类型及受污染程度,阐述了棕地绿化植物物种的优选方法,以期为不同棕地类型和同型不同区位棕地的植物物种优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棕地 绿化 植物物种 优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困难立地的社区农园营造探索--以城市农业实践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静 纪丹雯 沈洁 《园林》 2018年第1期12-15,共4页
城镇蔓延和人类高密度的聚居导致建设用地与绿化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频繁的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植被,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热岛效应、暴雨内涝、噪声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城... 城镇蔓延和人类高密度的聚居导致建设用地与绿化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频繁的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植被,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热岛效应、暴雨内涝、噪声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逐渐失调,使城市的生产、生活和发展受到阻碍的城市病问题日趋严重。在城市生态和社会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的情况下,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已成为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农业 困难立地 城市生态环境 固体废弃物污染 农园 社区 自然植被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