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职业紧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丁悦娜 袁璧斐 +11 位作者 刘金也 宋志刚 林仲 翁景清 姚航平 唐志佼 孙志平 韩文东 田棣 周志统 戴俊明 瞿涤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82-89,共8页
目的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iosafety level 3 laboratory,BSL-3实验室)工作人员因面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操作和特殊工作环境而存在的工作压力可能不利于风险控制而增加意外事故,本研究分析BSL-3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度及紧张源,为... 目的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iosafety level 3 laboratory,BSL-3实验室)工作人员因面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操作和特殊工作环境而存在的工作压力可能不利于风险控制而增加意外事故,本研究分析BSL-3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度及紧张源,为控制实验室风险提供依据。方法以JDC模式和ERI模式为理论基础,对"中文版简明职业紧张问卷"改编成适用于BSL-3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评估问卷,调查了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武汉五个省市的六家BSL-3实验室的87位工作人员职业紧张状况。结果研究得出年龄、工作年限、工作身份、BSL-3实验室所操作微生物的种类、传播途径及在BSL-3实验室内进行动物实验是显著影响BSL-3实验室工作人员职业紧张水平的因素。结论 20-39岁、低工作年限、固定工作人员、进行呼吸道传播病原微生物操作、动物实验以及多种病原微生物操作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职业紧张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表面去污染消毒剂杀菌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韩文东 孙志平 +1 位作者 丁悦娜 瞿涤 《微生物与感染》 2015年第5期301-307,共7页
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过程中,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对实验室环境去污染非常重要,这也是避免实验室获得性感染发生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针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应用滤膜过滤悬液定量杀菌实验进行消毒剂验证,其中75.0%乙醇、含有效氯1 0... 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过程中,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对实验室环境去污染非常重要,这也是避免实验室获得性感染发生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针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应用滤膜过滤悬液定量杀菌实验进行消毒剂验证,其中75.0%乙醇、含有效氯1 000mg/L的次氯酸钠及Safespore消毒剂可高效杀灭结核分枝杆菌,37.5%乙醇作用延长至10min也可有效杀灭结核分枝杆菌,这为选择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表面消毒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表面去污染 消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干雾对生物安全柜微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孙志平 韩文东 +1 位作者 丁悦娜 瞿涤 《微生物与感染》 2013年第4期220-226,共7页
生物安全实验室微环境消毒是控制实验室污染的重要环节。过氧化氢广泛用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微环境消毒,但其对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有待研究。本文研究了过氧化氢干雾(粒径<10μm)以不同消毒程序对生物安全柜表面常见微生物的消... 生物安全实验室微环境消毒是控制实验室污染的重要环节。过氧化氢广泛用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微环境消毒,但其对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有待研究。本文研究了过氧化氢干雾(粒径<10μm)以不同消毒程序对生物安全柜表面常见微生物的消毒效果。结果显示,在生物安全柜内采用优化的消毒程序(发散循环8次,每次1min,达60ppm后,静置消毒2h),过氧化氢干雾可完全杀灭1×106 CFU枯草芽胞杆菌、嗜热脂肪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耻垢分枝杆菌,以及1×108 CFU大肠埃希菌。然而,当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耻垢分枝杆菌浓度达1×107 CFU时,过氧化氢干雾无法完全杀灭。因此,建议在进行过氧化氢干雾消毒时,应先用消毒剂处理,以期彻底杀灭生物安全柜微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干雾 消毒 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及纳米银无纺布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的表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晓峰 杨振国 +2 位作者 孙治平 朱涛 瞿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5-116,130,共3页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粒径10nm左右的纳米银溶液,并得到很高的反应产率。制备的纳米银溶液具备很好的抑菌性能,对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125ppm和1.6ppm。无纺布经过500ppm纳米银溶液后,浸渍对表皮葡萄球菌...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粒径10nm左右的纳米银溶液,并得到很高的反应产率。制备的纳米银溶液具备很好的抑菌性能,对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125ppm和1.6ppm。无纺布经过500ppm纳米银溶液后,浸渍对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约具有很好的抑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制备 无纺布 抗菌布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及其疫苗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韩文东 瞿涤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布鲁氏菌病是全球常见的危害人类与动物的主要的人畜共患病。目前,我国人群新发布病呈上升趋势,且尚无针对人类布病的有效疫苗。布鲁氏菌感染宿主后,可通过调节自身基因的表达调控适应宿主巨噬细胞内环境,保证其静息存活然后大量复制,... 布鲁氏菌病是全球常见的危害人类与动物的主要的人畜共患病。目前,我国人群新发布病呈上升趋势,且尚无针对人类布病的有效疫苗。布鲁氏菌感染宿主后,可通过调节自身基因的表达调控适应宿主巨噬细胞内环境,保证其静息存活然后大量复制,从而阻碍了布病的有效药物治疗。本综述重点介绍了布鲁氏菌生物种及其宿主范围、动物感染模型及疫苗研究等问题,分析了布鲁氏菌宿主胞内存活的机制,为布病防控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胞内存活 动物模型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急性感染豚鼠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康健 许承明 +5 位作者 张薇 柏银兰 韩文东 孙志平 徐志凯 王丽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0期20-23,共4页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Mtb)H37Rv株急性感染豚鼠模型的方法。方法18只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空白剂量组、皮下高剂量组、皮下低剂量组、滴鼻高剂量组、滴鼻中剂量组和滴鼻低剂量组,每组3只。皮下高、低剂量组采用腹股沟皮下注射的...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Mtb)H37Rv株急性感染豚鼠模型的方法。方法18只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空白剂量组、皮下高剂量组、皮下低剂量组、滴鼻高剂量组、滴鼻中剂量组和滴鼻低剂量组,每组3只。皮下高、低剂量组采用腹股沟皮下注射的方式分别感染2×10^6 CFU/200μL和1×10^6 CFU/200μL的Mtb H37Rv PBS悬液。滴鼻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滴鼻的方式分别感染5×10^5、5×104 CFU/50μL和5×10^3 CFU/50μL的Mtb H37Rv PBS悬液。感染4周后,检测各组豚鼠的肺脾荷菌数和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感染4周后,皮下高剂量组的肺、脾Mtb荷菌数均高于皮下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4周后,皮下高剂量组的肺Mtb荷菌数高于滴鼻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4周后,皮下高、低剂量组和滴鼻高剂量组豚鼠的肺组织有明显充血,肺泡壁间隔增厚,滴鼻中、低剂量组豚鼠的肺组织仅有轻微充血。感染4周后,各组豚鼠脾组织病理变化不明显。结论采用腹股沟皮下感染的方式成功建立H37Rv株急性感染豚鼠模型,为结核病新型疫苗和药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豚鼠 动物模型 急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持续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免疫特征
7
作者 许承明 康健 +6 位作者 王丽梅 韩文东 孙志平 丁悦娜 瞿涤 柏银兰 徐志凯 《微生物与感染》 2014年第2期71-76,共6页
为建立小鼠结核分枝杆菌持续感染模型并研究其免疫应答特征,选取雌性C57BL/6小鼠,经尾静脉感染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并以异烟肼和利福平联合治疗。分别于感染后4、8、12周处死小鼠,用平板法计数肺和脾荷菌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 为建立小鼠结核分枝杆菌持续感染模型并研究其免疫应答特征,选取雌性C57BL/6小鼠,经尾静脉感染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并以异烟肼和利福平联合治疗。分别于感染后4、8、12周处死小鼠,用平板法计数肺和脾荷菌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及亚类,流式细胞术检测CD4+脾淋巴细胞经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纯化蛋白衍生物(PPD)刺激后分泌细胞因子的细胞比例。结果显示,感染4周后小鼠肺和脾荷菌数lg CFU分别达3.67±0.25和3.54±0.24,至少持续8周;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脏器荷菌数。感染12周后,感染组血清中抗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以IgG1为主;治疗组总IgG抗体水平显著低于感染组(P<0.01),且IgG2a相对较高(P<0.05)。感染组CD4+脾淋巴细胞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1和P<0.001),而IL-4分泌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IL-2和IL-4分泌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和P<0.01)。本研究建立的小鼠结核分枝杆菌持续感染模型有望用于结核病治疗性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及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持续感染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痘的流行现状及防控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园飞 瞿涤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2年第3期188-197,共10页
猴痘(monkeypox)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主要发生在非洲中部、西部地区。猴痘病毒可感染多种哺乳类动物,主要在动物中流行,人接触感染动物后可被传染。猴痘的临床表现与天花相似(发热、皮疹等),但症状较轻。天花疫苗接种可... 猴痘(monkeypox)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主要发生在非洲中部、西部地区。猴痘病毒可感染多种哺乳类动物,主要在动物中流行,人接触感染动物后可被传染。猴痘的临床表现与天花相似(发热、皮疹等),但症状较轻。天花疫苗接种可提供预防猴痘的免疫保护力。然而,因全球天花被消灭而停止接种天花疫苗后,猴痘成为最可能威胁人类的正痘病毒性疾病。近期,其散发病例在欧洲多地出现。2022年5月7日英国报道了猴痘疫情。随后,欧洲报道猴痘确诊和疑似病例超过100例。猴痘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接触感染动物、与患者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2022年5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就此次猴痘疫情召开了紧急会议,旨在提高对猴痘的认识,做好防范应对准备。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英国卫生部门报告了相关疫情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截至2022年5月28日我国尚无输入性猴痘报道,但因国际交往频繁等仍须提高警惕。本文介绍了猴痘流行现状及有关防控信息,以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 猴痘病毒 正痘病毒 猴痘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