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评程恩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研究》
1
作者 王朝科 《学术评论》 2024年第2期67-73,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诞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社会变革 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2
作者 王朝科 张舒怡 《政治经济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85,共35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思想资源,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赓续和创新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百年未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思想资源,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赓续和创新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进、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大调整、全人类面临诸如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危机等众多难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文化、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等多领域、多系统协作共建的过程,因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是构建新型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原理,也是构建新型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原理,是一种崭新的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世界体系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更高的共同体结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更合理的国际分工、更和谐的国际生产关系以及各国之间更公平地分享国际剩余价值。基本目标是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各国人民协同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挑战,实现国家不分大小的共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体结合生产力 国际生产关系 共同体内分工 共同体剩余价值
原文传递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价值准则和方法论 被引量:8
3
作者 孙立冰 王朝科 《管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6,共14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所在。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制度保障。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成小康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所在。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制度保障。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始终贯穿着“人民主体性”“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准则。这一历史进程始终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矛盾分析方法、调查研究方法、系统观和整体观等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这些方法论保证了政策和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并在探索实现百年目标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现代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价值准则 科学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基于经济思想史的考察 被引量:48
4
作者 王朝科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0,共17页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省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个范畴以来,学术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最基础的范畴。生产力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省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个范畴以来,学术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最基础的范畴。生产力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生产上的应用,生产力的内涵始终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在实践上也必然获得不同的表达式并呈现出新的形态,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历史地、逻辑地获得的一种新形态。因此,只有在历史的长过程中才能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时代意义;生产力也是一个蕴含系统思想和方法论的范畴,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演进的结果,只有从系统结构、系统演化逻辑和演化的动力机制中,发现生产力演化的决定力量,才能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系统演化
原文传递
论马克思的纯粹自然力思想
5
作者 王朝科 陆磊 姚露萱 《政治经济学研究》 2022年第2期31-41,共11页
纯粹自然力(或天赋自然力)是马克思自然力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是在批判李嘉图“交换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的观点时提出“纯粹自然力”这个范畴并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了其纯粹自然力思想。纯粹自然力一... 纯粹自然力(或天赋自然力)是马克思自然力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是在批判李嘉图“交换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的观点时提出“纯粹自然力”这个范畴并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了其纯粹自然力思想。纯粹自然力一方面是促进财富增长、增进人类福祉的自然基础,这是纯粹自然力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纯粹自然力的资本主义运用使其取得社会属性、执行社会职能,因而成为奴役和压榨劳动阶级的力量。建立在纯粹自然力二重性基础上的三个基本命题以及对所谓“纯粹自然力递减规律”的批判性分析,深化了对马克思纯粹自然力思想的理解,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切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粹自然力 纯粹自然力二重性 自然力递减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