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HIV抗体免费检测总结
1
作者 郑毓芳 刘莉 +3 位作者 张仁芳 齐唐凯 王江蓉 卢洪洲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2期194-196,共3页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上海惟一一家收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定点医院,同时也是上海市惟一一家除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以外可进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免费检测的医疗机构。我院的HIV抗体免费检测工作自2...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上海惟一一家收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定点医院,同时也是上海市惟一一家除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以外可进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免费检测的医疗机构。我院的HIV抗体免费检测工作自2005年底开始在市区门诊部展开,对发生高危行为后的人群及不明原因自愿检测者提供免费HIV抗体初筛检测。现将这批人群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一定程度上可帮助医疗工作者了解上海地区HIV抗体检测的开展情况与筛查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检测 初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脊柱外科临床诊疗规范
2
作者 杨广令 顾宇彤 +3 位作者 张雪松 石磊 沈银忠 卢洪洲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3期349-355,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染性较强,虽此病以轻症为主,但仍有一定病死率。尽管世界各国都采取相应措施,但COVID-19患者数量仍持续增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月26日全国累计确诊78191例,死亡2718例。今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难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染性较强,虽此病以轻症为主,但仍有一定病死率。尽管世界各国都采取相应措施,但COVID-19患者数量仍持续增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月26日全国累计确诊78191例,死亡2718例。今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难免会有COVID-19患者,外科医护及相关人员在积极救治患者的同时,自身防护也非常重要,应避免发生因手术导致医护交叉感染。为规范脊柱外科患者合并这一新发传染病的诊治,特制定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关于“脊柱外科患者合并COVID-19”的诊疗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仇成豪 卢洪洲 +3 位作者 宋冰 凌云 刘鑫喆 朱婷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9-565,共7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本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感染人群发病的一般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3月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住院并确... 目的·探讨上海市本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感染人群发病的一般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3月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住院并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3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利用R语言的统计学运算公式,分别对患者的住院天数、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天数(超敏天数)、肺部CT好转天数(CT天数)、咽拭子核酸检测转阴天数与其主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影响上述4个变量的关联因素。结果·在320例患者中,轻型患者占6.25%、普通型占83.44%、重型占6.88%、危重型占3.44%,其中91.25%有湖北接触史,79.06%有发热症状,46.56%有咳嗽,21.56%有咳痰,15.31%有疲劳感。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乳酸脱氢酶浓度、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浓度、IL-6浓度分别与上述4个变量呈正相关(均P<0.05),白蛋白浓度与超敏天数呈负相关(P=0.018),CD4^+细胞计数与CT天数、核酸转阴天数呈负相关(均P<0.05)。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浓度与住院天数、CT天数、超敏天数呈负相关(均P<0.05),分型与住院天数、超敏天数、CT天数、核酸转阴天数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上海市本地患者以普通型多见,发热、咳嗽、疲劳为常见症状,多伴有肺部CT异常。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与疾病分型、PCT及IL-6浓度、CD4^+细胞等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超敏C反应蛋白 肺部CT 核酸转阴天数 住院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者原发耐药基因及亚型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莉 马建新 +7 位作者 郑毓芳 张仁芳 沈银忠 李莉 陈军 王珍燕 孙富艳 卢洪洲 《微生物与感染》 2011年第1期4-10,共7页
本文通过对未经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毒株进行检测,了解上海地区HIV-1的亚型分布及原发耐药基因变异现状。对118例未经治疗的HIV感染者标本中HIV蛋白酶全长和部分反转录酶基因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 本文通过对未经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毒株进行检测,了解上海地区HIV-1的亚型分布及原发耐药基因变异现状。对118例未经治疗的HIV感染者标本中HIV蛋白酶全长和部分反转录酶基因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经DNA测序后,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和重组分析,以确定HIV-1基因亚型和重组体,并与斯坦福耐药数据库比对,了解耐药突变位点。使用斯坦福REGAHIV亚型分型工具和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HIV亚型分析工具分析,获得118例患者的HIV基因序列,基因分型分别为CRF01_AE重组体57例(48.3%)、B亚型36例(30.5%)、CRF07_BC15例(12.7%)、CRF08_BC7例(5.9%)、C亚型2例(1.7%),亚型间或重组体间二重重组体(B/CRF01_AE)1例(0.8%)。蛋白酶抑制剂(PI)和反转录酶抑制剂相关的耐药基因突变率达54.2%(64/118),其中2例(1.7%)发生PI耐药,基因突变位点:M46L、Q58E。5例(4.1%)对反转录酶抑制剂产生耐药,其中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的耐药率分别为3例(2.4%)和5例(4.1%)。基因突变位点:NRTI为M41L、D67N、T69I/N/S、K70L、L74V、V75L、V118I、M184V、L210W/F/M/S和T215F;NNRTI为V90I、L100V、K103R/N、V106M/P/I/G、E138G/A、V179E/D/T、Y181C、G190A、H221Y、F227L、K238S和Y318F。结果提示,上海地区HIV毒株以CRF01_AE重组亚型为主,且发现新的重组体,可能出现新重组体流行趋势。PI和反转录酶抑制剂相关的耐药基因突变率较高,且存在高度原发耐药毒株,应加强HIV-1耐药基因变异监测,科学、合理地给予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基因亚型 重组体 耐药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抗菌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沈银忠 卢洪洲 张永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4期2063-2065,共3页
不动杆菌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不动杆菌感染日趋增多,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抗菌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对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断及抗菌治疗进展... 不动杆菌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不动杆菌感染日趋增多,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抗菌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对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断及抗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杆菌感染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艾滋病患者初始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药物更换原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郑毓芳 刘莉 +4 位作者 张仁芳 沈银忠 齐唐凯 王江蓉 卢洪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对上海地区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初始治疗艾滋病患者各种治疗药物更换的时间、原因及例次频率进行研究,从而比较各种药物的耐受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 154例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患者初始治疗方案中每种药物在开始使... 目的对上海地区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初始治疗艾滋病患者各种治疗药物更换的时间、原因及例次频率进行研究,从而比较各种药物的耐受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 154例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患者初始治疗方案中每种药物在开始使用后的不同时间段内被更换的最常见原因以及发生更换的例次频率。结果启动ART后的3个月内更换治疗药物的原因以奈韦拉平(NVP)导致的严重皮疹、依非韦伦(EFV)导致的严重皮疹和齐多夫定(AZT)导致的中性粒细胞(ANC)<0.75×109/L为主。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因AZT导致的严重贫血、NVP导致的肝毒性更换药物的患者增多。治疗超过1年后患者更换药物的原因多集中于司他夫定(d4T)所致的外周神经损害、脂肪萎缩、血脂异常以及发生治疗失败。因各种原因更换药物共352例次,其中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为302例次(26.17%),治疗失败为50例次(4.33%)。d4T治疗满1年后因血脂异常、脂肪萎缩及治疗失败发生更换药物的例次频率逐渐增加;AZT的更换原因主要为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开始ART后的6个月内;EFV更换的例次较少;NVP更换主要原因为严重皮疹和3级以上肝毒性,在开始治疗后的1个月内发生频率较高。结论在ART过程中,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长短不同,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也不相同。部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范围较大。不良反应仍是影响患者依从性、抗病毒疗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不良反应 治疗失败 更换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腹泻9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齐唐凯 张仁芳 +7 位作者 王江蓉 沈银忠 郑毓芳 刘莉 黄绍萍 程计林 冯艳玲 卢洪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分析住院艾滋病患者腹泻患病、诊断及预后情况,探讨该疾病的优化诊治策略。方法在2009年7月—2011年6月入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艾滋病患者中,筛选出91例合并腹泻患者,收集人口学、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 目的分析住院艾滋病患者腹泻患病、诊断及预后情况,探讨该疾病的优化诊治策略。方法在2009年7月—2011年6月入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艾滋病患者中,筛选出91例合并腹泻患者,收集人口学、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总计22例(24.2%)患者取得明确的病原学或病理学诊断。出现电解质紊乱与预后不良有关(OR=9.185,95%CI=2.205~38.263,P=0.001)。10例患者在使用克林霉素平均2.1(1.3~2.9)d后出现腹泻;12例在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或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后平均3.4(1.6~5.2)d内出现腹泻。结论需要进一步完善艾滋病合并腹泻诊断策略;出现电解质紊乱是艾滋病合并腹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规范使用抗生素有助于艾滋病合并腹泻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腹泻 诊断策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例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海英 王冯滨 +5 位作者 王江蓉 胡芸文 宋志刚 何静 田棣 欧强 《微生物与感染》 2009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前,我国手足口病患儿有增多流行趋势。为了解该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防止其暴发流行及病情恶化,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我院2008年5?6月收治的98例住院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发病患儿多数为1~5岁(80.61%)的农村... 目前,我国手足口病患儿有增多流行趋势。为了解该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防止其暴发流行及病情恶化,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我院2008年5?6月收治的98例住院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发病患儿多数为1~5岁(80.61%)的农村或郊区儿童。散居儿童(72例,73.47%)多于群居儿童(26例,26.53%)。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皮疹,皮疹部位以手、足、口、臀、膝等为主。98例患儿均有皮疹,其中88例(89.80%)患儿发热。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无明显变化或升高。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报告,肠道病毒71型(EV71)或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阳性共78例,其中EV7174例。对于本病,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效果好,患儿均在1周左右治愈,但是如不及时诊治,可能出现病程延长或各种并发症,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故除对患儿进行积极的隔离治疗和疫点处理外,有效的健康教育对该病的预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沈银忠 卢洪洲 +5 位作者 齐唐凯 江雪艳 张仁芳 郑毓芳 刘莉 王江蓉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38-342,共5页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新型治疗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分别接受三联治疗(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新型治疗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分别接受三联治疗(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伏立康唑,n=10)和传统的两联治疗(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n=10),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在降低脑脊液中隐球菌计数的幅度以及临床症状缓解、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三联治疗患者脑脊液中隐球菌计数下降率明显高于两联治疗患者(下降率分别为0.743和0.408,P=0.009),三联治疗患者头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的时间短于两联治疗者(分别为12 d和20 d,P=0.009),两组在2周、4周、8周及12周时的病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能有效降低脑脊液中隐球菌计数,可作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诱导期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隐球菌脑膜炎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POT辅助临床结核病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召芹 卢水华 +9 位作者 王瑶娟 熊延青 刘晓茜 万延民 席秀红 许艳 张仁芳 施裕新 卢洪洲 Douglas Lowrie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ELISPOT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离TB患者54例和非TB患者52例的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并采用以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ESAT-6和CFP-10为抗原的ELISPOT试验技术进行结核分枝杆菌(Mtb)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检测,同... 目的探讨ELISPOT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离TB患者54例和非TB患者52例的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并采用以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ESAT-6和CFP-10为抗原的ELISPOT试验技术进行结核分枝杆菌(Mtb)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检测,同时做痰涂片、痰培养、PPD试验和胶体金法检测。以临床明确诊断为标准,比较分析评价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TB-ELISPOT的敏感度(Se)90.7%、特异度(Sp)96.15%、阳性预测值(PPV)0.96、阴性预测值(NPV)0.91、阳性似然比(+LR)23.55和阴性似然比(-LR)0.1;胶体金法的Se 59.26%、Sp 88.46%、PPV0.84、NPV 0.68、+LR 5.14和-LR 0.46;PPD试验的Se 64.81%、Sp 82.69%、PPV 0.80、NPV 3.74、+LR 0.69和-LR 0.43;痰涂片的Se 40.74%、Sp 100.00%、PPV 1.0、NPV 0.62、+LR>10和-LR0.52;痰培养的Se 25.93%、Sp 100.00%、PPV 1.0、NPV 0.57、+LR>10和-LR0.77。统计结果显示ELISPOT检测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其它常用结核病诊断方法。ELISPOT在痰涂片和痰培养阴性的TB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4.38%和87.5%。结论 ELISPOT是一种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的结核病免疫学辅助诊断方法,有助于提高诊断结核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且耗时短,可作为临床结核病诊断尤其是菌阴结核病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诊断 酶联斑点杂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男男同性性传播AIDS病人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郑毓芳 潘承恩 +6 位作者 张仁芳 刘莉 沈银忠 王江蓉 江雪艳 齐唐凯 卢洪洲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1年第5期523-525,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上海艾滋病(AIDS)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病人的流行病学研究,为国家艾滋病防治专家提供基本信息,针对不同地区因地制宜采取侧重点不同的防控措施。方法采集662例男性病人的相关信息,分为同性性传播组和非同性性传播组进行相... 目的通过对上海艾滋病(AIDS)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病人的流行病学研究,为国家艾滋病防治专家提供基本信息,针对不同地区因地制宜采取侧重点不同的防控措施。方法采集662例男性病人的相关信息,分为同性性传播组和非同性性传播组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同性性传播感染的男性病人为318例(48.04%),且占男性病人的比例由2005年的38.71%上升至2010年的57.14%。开始ART时的年龄分别为同性性传播组(36.14±11.05)岁,非同性性传播组(45.80±11.0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婚姻状况方面前者未婚为198例(62.26%),后者为56例(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已婚的病人中均有配偶感染的情况。在学历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病人前者137例(43.08%),后者36例(10.47%)。在病人发现感染至治疗时间间隔方面,两组分别为(10.43±15.83)个月和(10.76±17.8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结论因同性性传播途径感染的病人的比例迅速上升,均为年轻且具有较高学历的国家有用人才,应引起各参与防治工作人员的重视,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和模式来减少未采取保护措施的肛交(UAI)的发生。男男同性恋尚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有些人不得不结婚生子,因此在关注男男同性恋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其婚姻状况,以及其配偶可能感染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男男同性性行为 同性性传播
原文传递
血友病合并HIV/HCV感染者52例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毓芳 沈银忠 +5 位作者 王江蓉 刘惜年 黄琴 徐庆年 孙洪清 卢洪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血友病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仑(EFV)]的疗效。方法观察52例合并HIV/HCV感染的血友病患者在接受“d4T+3TC+... 目的探讨血友病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仑(EFV)]的疗效。方法观察52例合并HIV/HCV感染的血友病患者在接受“d4T+3TC+EFV”抗HIV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 RNA载量的变化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抗HIV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平均每月增长(7.70±4.80)个/mm^3,HIV RNA载量显示不同程度下降,50例患者的HIV RNA载量在治疗后2~7个月均低于检测水平;29例患者出现三酰甘油升高,22例出现血尿酸升高。结论“d4T+3TC+EFV”方案是合并HIV/HCV感染的血友病患者安全、有效的HAART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血友病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崔晨蓉 王冯滨 欧强 《微生物与感染》 2009年第3期162-164,共3页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感染科确诊的3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疗水平。结果显示,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但儿童发病率较高。夏、秋季多发,集中在7?9月份,占全...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感染科确诊的3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疗水平。结果显示,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但儿童发病率较高。夏、秋季多发,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病例的90%以上。所有患者均有发热、颅内高压症状,21例(70.0%)有意识障碍,14例(46.7%)出现抽搐,8例(26.7%)出现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阳性20例(66.7%),病理征阳性18例(60.0%)。脑脊液检查蛋白增高,白细胞计数均在300×106/L以下,糖和氯化物基本正常。脑脊液乙型脑炎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为100%。23例治愈或好转出院(76.7%),4例(13.3%)病情加重而自愿出院,3例(10.0%)治疗无效死亡。乙型脑炎仍是夏、秋季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流行区的儿童和青少年是易感人群。血液和脑脊液乙型脑炎特异性IgM抗体检查可明确诊断,对症支持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真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沈银忠 卢洪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真菌感染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 被引量:8
15
作者 卢洪洲 沈银忠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1年第2期65-69,共5页
艾滋病患者由于严重免疫缺陷而易于并发各种机会感染和肿瘤。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治疗(HAART)的出现明显改善了艾滋病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随着HAART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艾滋病患者出现各种机会感染包括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概... 艾滋病患者由于严重免疫缺陷而易于并发各种机会感染和肿瘤。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治疗(HAART)的出现明显改善了艾滋病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随着HAART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艾滋病患者出现各种机会感染包括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概率大大降低。然而,由于我国艾滋病患者明确诊断时大多处于疾病晚期,机体免疫功能极低;部分患者尽管接受了HAART,但是由于依从性、病毒耐药性等原因导致患者未能出现良好的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艾滋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例血友病合并艾滋病和丙型肝炎患者反转录病毒药物四年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洪清 卢洪洲 +5 位作者 黄琴 王江蓉 董婕 张宇一 陈良 徐伟民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使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50例血友病合并艾滋病和丙型肝炎的患者,观察长期疗效和副作用,了解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TLC)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HAART疗效判断中的作用。方法:用... 目的:使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50例血友病合并艾滋病和丙型肝炎的患者,观察长期疗效和副作用,了解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TLC)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HAART疗效判断中的作用。方法:用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mm3的50例血友病合并艾滋病和丙型肝炎患者,定期检查其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HIVRNA)、血红蛋白(Hb)、血白细胞(WBC)、血红细胞(RBC)、血总胆红素(SB)、血谷丙转氨酶(ALT)等,同时配对分析TLC与CD4+淋巴细胞计数、血β2-MG与HIVRNA的相关性。结果:在HAART治疗2~6个月后,50例患者血浆病毒载量均低于50copies/ml(P<0.0001),CD4+T淋巴细胞平均上升了257/mm3(P<0.001)。血TLC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存在一定相关性,r=0.46,P<0.01。血β2-MG与HIVRNA水平未见有相关性(r=0.22,P>0.05)。结论:HAART能快速抑制HIVRNA的复制和重建免疫功能,施多宁、赛瑞特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方案安全、高效;血TLC和β2-MG检测可为资源贫乏地区的抗病毒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艾滋病 丙型肝炎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机会性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富艳 卢洪洲 《微生物与感染》 2009年第4期241-246,256,共7页
机会性致病微生物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能导致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感染性疾病,但当机体微生态失调或免疫功能受损时,可导致明显的临床感染性疾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肿瘤等免疫功能降低者生存... 机会性致病微生物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能导致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感染性疾病,但当机体微生态失调或免疫功能受损时,可导致明显的临床感染性疾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肿瘤等免疫功能降低者生存期延长,滥用抗生素致使正常微生态失调,以及大量耐药变异菌株出现等诸多因素使得临床机会性感染逐渐增多。机会性感染多发生于免疫功能降低者,可为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感染,或为正常菌群致病;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典型,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了解常见机会性感染病原体及其特点对及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受损 机会性感染 机会性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细小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军 卢洪洲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4期454-456,共3页
人类细小病毒感染是南人类细小病毒(human parvovirus)所致的感染性疾病。自1975年首次从献血者血液中检测出人类细小病毒B19至今,人类细小病毒及其感染研究的进展较大。至今已发现4种人类细小病毒,包括人类细小病毒B19(human其不意... 人类细小病毒感染是南人类细小病毒(human parvovirus)所致的感染性疾病。自1975年首次从献血者血液中检测出人类细小病毒B19至今,人类细小病毒及其感染研究的进展较大。至今已发现4种人类细小病毒,包括人类细小病毒B19(human其不意parvovirus B19.B19V)、人类博矗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和人类细小病毒PARV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细小病毒 感染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耐多药复杂重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亚型感染病例的抗病毒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莉 张仁芳 卢洪洲 《微生物与感染》 2013年第4期244-247,共4页
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如何处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患者是临床医师面对的一个挑战。本文报道对1例耐多药复杂重组HIV-1亚型感染病例成功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过程,总结了抗病毒依从性的重要性,即只有规律服药才能达到好的治疗效... 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如何处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患者是临床医师面对的一个挑战。本文报道对1例耐多药复杂重组HIV-1亚型感染病例成功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过程,总结了抗病毒依从性的重要性,即只有规律服药才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可应用病毒基因耐药检测来指导抗病毒药物的选择,但应注意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际情况可能存在的差异。此外,需进一步研究一些少见亚型毒株对药物的反应及对药物压力的逃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耐药 亚型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及机会感染治疗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齐唐凯 卢洪洲 《上海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10-12,共3页
目前有30余种药物用于艾滋病毒感染治疗。3种及以上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显著提高了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疗效,但也存在多种药物相互作用。同时,艾滋病患者常因机会感染接受治疗,而抗感染药物,尤其是抗结核、抗真菌药物的使用会使药物相互... 目前有30余种药物用于艾滋病毒感染治疗。3种及以上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显著提高了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疗效,但也存在多种药物相互作用。同时,艾滋病患者常因机会感染接受治疗,而抗感染药物,尤其是抗结核、抗真菌药物的使用会使药物相互作用更加复杂。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治疗疗效下降和(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本文主要介绍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和机会感染治疗中的重要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与此有关的配伍禁忌和剂量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机会感染 药物相互作用 人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