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诊断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暄(综述) 任慧娟(审校) 唐伦先(审校)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523-529,共7页
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脓毒症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继发凝血病两种形式。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涉及促凝、抗凝、纤溶系统和内皮功能障碍等方面,临床医师很难早期识别。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 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脓毒症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继发凝血病两种形式。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涉及促凝、抗凝、纤溶系统和内皮功能障碍等方面,临床医师很难早期识别。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的诊断标准主要有4个,研究发现其在脓毒症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方面日益显示出不足。近年来研究发现,新的凝血监测方法在早期诊断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本文就脓毒症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诊断和监测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血栓调节蛋白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肠内营养供给方式对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孙宏 李珂 +3 位作者 杨倩 任慧娟 刘显东 包晓玮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98,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肠内营养供给方式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急诊监护室收治的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平均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比较不同肠内营养供给方式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急诊监护室收治的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平均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予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观察组给予持续加热推泵输注肠内营养乳剂,对照组采用顿服瑞能营养液。治疗10 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水平、免疫指标、炎症指标、氧合指标的变化,同时进行胃肠道功能障碍(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and failure,GIDF)评分以及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记录临床转归(机械通气时间和治疗有效率)。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10 d后白蛋白[(31.22±2.36)g/L]及前白蛋白[(0.29±0.24)g/L]均有升高(P=0.015和P=0.023),免疫指标水平改善[IgG(13.24±0.70)g/L,P=0.020;IgM(1.43±0.19)g/L,P=0.011;CD4^+/CD8^+1.55±0.49,P=0.043],炎症指标有所下降[IL-6(312.54±42.53)pg/mL,P=0.031;PCT(1.56±0.81)ng/mL,P=0.017],血气氧合指数改善[PaO2/FiO2(315.58±20.37)mmHg,P=0.019]。GIDF评分(10.6±1.2)、SOFA评分(8.5±1.7)均低于对照组(P=0.041和P=0.038)。临床转归情况提示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减少[(6.01±1.48)d vs(8.12±1.17)d,P=0.039],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67.44%vs 41.86%,P=0.027)。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中应用持续加热推泵的输注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维持脏器功能稳定,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症肺炎 肠内营养支持 持续加热推泵输注 胃肠道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尿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在脓毒症致AKI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倩 曹伟 +7 位作者 吕迪宇 孙宏 刘显东 任慧娟 许明正 李秀华 白建文 唐伦先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67-1172,共6页
目的评估尿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TIMP-2)和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7,IGFBP-7)对于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目的评估尿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TIMP-2)和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7,IGFBP-7)对于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收治于上海市东方医院急诊ICU和综合ICU的85例脓毒症患者,根据KIDGO诊断标准分为AKI组37例,非AKI组48例,同时设健康对照组20例。收集各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于诊断脓毒症0 h、6 h、12 h、1 d、3 d、7 d各采集尿液标本10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时间点尿TIMP-2和IGFBP-7的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尿TIMP-2和IGFBP-7对脓毒症AKI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AKI组的尿TIMP-2和IGFBP-7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脓毒症非AKI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KI组尿TIMP-2和IGFBP-7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非AKI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尿TIMP-2在1 d时AUC达到峰值为0.947,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7.5%,81.2%,截断值为151.23 ng/mL。尿IGFBP-7在12 h AUC达到峰值为1,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72.8%,截断值为14.91 ng/mL。尿TIMP-2×IGFBP-7联合检测的AUC在12 h时为1.00达到峰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和91.5%,截断值为2.09[(ng/mL)2/1000]。结论尿TIMP-2和IGFBP-7的水平升高可以早期预测脓毒症AKI的发生,联合预测的价值优于单个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 肌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原文传递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对脓毒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倩倩 周晓慧 唐伦先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7-192,共6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抑制剂对脓毒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6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和EZH2抑制剂干预组(CLP+3-DZNeP组),每组12只。...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抑制剂对脓毒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6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和EZH2抑制剂干预组(CLP+3-DZNeP组),每组12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Sham组不结扎、穿刺盲肠。CLP+3-DZNeP组分别于制模前24 h和制模后1 h腹腔注射3-DZNeP 1 mg/kg。每组取8只小鼠于术后24 h处死,应用高通量液相蛋白芯片分别检测腹腔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CD206表达;以贴壁法分离、纯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EZH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蛋白表达。各组剩余小鼠于术后48 h处死,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脏、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Sham组比较,CLP组小鼠肺脏和肾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增加,腹腔灌洗液中促炎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IL-6(ng/L):7794.75±405.56比78.63±74.09,TNF-α(ng/L):147.25±25.19比18.20±5.03,均P<0.01〕,M1型巨噬细胞占比增多〔iNOS+ F4/80+:(13.18±8.80)%比(1.57±0.77)%,P<0.05〕,腹腔巨噬细胞中EZH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EZH2/GAPDH:0.84±0.11比0.11±0.03,P<0.01),PPARγ蛋白表达则明显降低(PPARγ/GAPDH:0.09±0.01比0.27±0.09,P<0.01)。与CLP组比较,CLP+3-DZNeP组小鼠肺脏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缓解,腹腔灌洗液中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IL-6(ng/L):4207.10±876.60比7794.75±405.56,TNF-α(ng/L):63.00±25.37比147.25±25.19,均P<0.01〕,M1型巨噬细胞占比显著降低〔iNOS+ F4/80+:(3.64±0.89)%比(13.18±8.80)%,P<0.05〕,M2型巨噬细胞占比显著增高〔CD206+ F4/80+:(17.68±5.63)%比(7.60±3.17)%,P<0.01〕,腹腔巨噬细胞中EZH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EZH2/GAPDH:0.53±0.09比0.84±0.11,P<0.05),PPARγ蛋白表达则明显增高(PPARγ/GAPDH:0.39±0.14比0.09±0.01,P<0.05)。结论脓毒症诱导腹腔巨噬细胞EZH2高表达,并可能通过抑制PPARγ蛋白表达诱导M1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炎性细胞因子释放;EZH2特异性抑制剂3-DZNeP能明显抑制腹腔巨噬细胞M1型分化,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巨噬细胞极化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原文传递
AECOPD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炎症及血气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朋云峰 任慧娟 +5 位作者 杨倩 孙宏 刘显东 包晓玮 张磊 唐伦先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9年第5期267-272,共6页
目的分析和比较AECOPD患者住院期间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功能、炎症指标和血气分析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上海市东方医院急诊内科或急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收治的4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横断面调查研究... 目的分析和比较AECOPD患者住院期间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功能、炎症指标和血气分析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上海市东方医院急诊内科或急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收治的4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横断面调查研究,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58~95岁,平均(79.75±10.26)岁。收集患者的住院期间一般资料、血栓弹力图(TEG)、凝血四项、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PR)、降钙素原(PCT)、动脉血气分析等。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TEG与凝血四项、血气分析、炎性指标等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pa分析评估TEG与凝血四项的一致性。结果AECOPD患者K值与FIB呈负相关(r=-0.42),与APTT(r=0.67)、TT(r=0.49)呈正相关;R值与APTT呈正相关(r=0.49);α角与FIB呈正相关(r=0.39),与APTT呈负相关(r=-0.61);MA值与FIB呈正相关(r=0.68),与APTT(r=-0.60)、TT(r=-0.37)呈负相关;CI与FIB呈正相关(r=0.41),与APTT(r=-0.69)、TT(r=-0.37)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IB与K值、MA值的Kappa值分别是0.35、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与K值、R值、MA值、α角的Kappa值分别是0.48、0.49、0.31、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MA值与炎症反应指标CRP呈正相关(r=0.39)。TEG各指标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也有一定的关联性:K值与动脉血pH值呈负相关(r=-0.36),与PaCO2(r=0.37)、动脉血Lac(r=0.48)呈正相关;R值与动脉血pH值呈负相关(r=-0.39),与PaCO2呈正相关(r=0.35);α角与动脉血Lac水平呈负相关(r=-0.45);MA值与PaO2呈正相关(r=0.33),与动脉血Lac呈负相关(r=-0.42);CI与动脉血pH呈正相关(r=0.37),与PaO2(r=-0.37)、动脉血Lac(r=-0.41)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凝血指标、C反应蛋白、血气分析指标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血栓弹力图对评估AECOPD患者凝血功能、炎症及内环境状态均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描记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凝血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