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体-联系模型的中医药标准关系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心如 李静 桑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0-25,共6页
体量日趋庞大的中医药标准为制修订工作和综合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利用数字技术为标准赋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中医药标准名称信息的深度挖掘和解读,提出基于实体-联系模型的标准间关系建模方法,构建包含7种关系模式的关系模型... 体量日趋庞大的中医药标准为制修订工作和综合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利用数字技术为标准赋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中医药标准名称信息的深度挖掘和解读,提出基于实体-联系模型的标准间关系建模方法,构建包含7种关系模式的关系模型,并以标准检索为例展示模型的应用场景,为机器读取和使用标准、提高中医药标准检索效率、掌握目标标准相关资源、推动中医药标准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联系模型 关系模型 中医药标准 标准名称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实践
2
作者 黄奕然 《质量与标准化》 2023年第5期10-11,共2页
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离不开标准。如何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是影响和制约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战略研究发展和推进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
关键词 通用语言 中医药走向 专业人才队伍 中医药标准化 中医药国际标准化 人才培养实践 影响和制约 高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文礼 刘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1031-1035,共5页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研究逐渐增多,文章通过检索、查阅近五年相关文献,拟从中医辨证论治、名医经验及名方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外治和针灸治疗等五个方面总结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临床现状,进而为中医药治疗桥本甲...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研究逐渐增多,文章通过检索、查阅近五年相关文献,拟从中医辨证论治、名医经验及名方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外治和针灸治疗等五个方面总结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临床现状,进而为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提供可参考的研究方向及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中医药疗法 针灸疗法 中医外治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品种术语标准化若干重点问题的探讨
4
作者 范家伟 徐晓婷 +1 位作者 石燕红 桑珍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10期6-12,共7页
人参为我国贵细大品种中药材之一,药用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因生长环境和加工方式的不同,市场上流通的人参品种繁多且价格悬殊。但目前市场流通的人参品种存在分类边界不清晰、不同品种定义模糊、相应术语的英文翻译不准... 人参为我国贵细大品种中药材之一,药用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因生长环境和加工方式的不同,市场上流通的人参品种繁多且价格悬殊。但目前市场流通的人参品种存在分类边界不清晰、不同品种定义模糊、相应术语的英文翻译不准确和不一致等问题,导致以次充好和正伪品混杂现象层出不穷,无法真正保障人参质量,无法规范人参贸易市场、促进优质优价,也影响了人参药材及相关产品的国际化贸易和发展。因此,目前亟需统一名词术语标准,对不同品种人参加以科学区分和规范。梳理了人参品种术语标准研究现状及问题,基于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提出人参品种术语分类、定义及英文翻译的主要原则,开展实例分析研究,并对人参术语标准化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名贵中药 品种分类 术语标准化 术语翻译 中医药产业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气周流”针法治疗肝郁气滞型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文礼 顾建华 +2 位作者 王佳 刘冉 费健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12期57-61,共5页
目的:观察“一气周流”针法治疗肝郁气滞型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入针药组和药物组,每组各30例。药物组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每日早晨空腹口服,连续... 目的:观察“一气周流”针法治疗肝郁气滞型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入针药组和药物组,每组各30例。药物组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每日早晨空腹口服,连续8周;针药组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基础穴位为百会、内关、合谷、太冲、足三里、阴陵泉、太溪,局部取天突、扶突、人迎穴,并随症配穴,每次20 min,每周2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药物组的73.33%(22/3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前肿胀、神疲乏力、情志抑郁和胸闷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药组患者的情志抑郁和胸闷评分均低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SH、TPOAb和TgA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针药组患者TSH、TgAb水平低于药物组(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一气周流”针法结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肝郁气滞型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优于单纯左甲状腺素钠片,在缓解患者的情志抑郁、胸闷症状及降低TSH、TgAb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减退 肝郁气滞证 一气周流 针刺 左甲状腺素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道地药材枸杞子等级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余钟莲 李薛萍 +4 位作者 杨莉 王峥涛 刘文静 王瑞 石燕红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9-1407,共9页
基于传统性状鉴别结合现代中药分析手段的综合评价模式用于宁夏道地药材枸杞子等级划分关键指标的辨识和等级质量标准的建立。本草考证和市场调查指导下,将粒径大小、表皮颜色和不完善粒作为外在性状指标;聚焦枸杞子品质评价的全面性和... 基于传统性状鉴别结合现代中药分析手段的综合评价模式用于宁夏道地药材枸杞子等级划分关键指标的辨识和等级质量标准的建立。本草考证和市场调查指导下,将粒径大小、表皮颜色和不完善粒作为外在性状指标;聚焦枸杞子品质评价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在水分、灰分、水溶性浸出物、枸杞多糖(Lycium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和甜菜碱等药典规定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枸杞酸(2-O-β-D-glucopyranosyl-L-ascorbic acid,AA-2βG)、玉米黄质双棕榈酸酯(zeaxanthin dipalmitate,ZD)和挥发性醚浸出物为内在质量指标。并通过t检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考察不同等级枸杞子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的关联,从而进行质量等级的划分和标准的制定,最后从体外细胞水平比较不同等级枸杞子提取物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枸杞子主要以“粒大色红”为佳;除甜菜碱外,其余指标成分均在表皮颜色鲜红和一等枸杞子中相对偏高;表皮颜色和水分、水溶性浸出物、LBP、AA-2βG和ZD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综合研究结果和市场流通情况,本研究以枸杞子的粒径大小和表皮颜色为基础,同时引入LBP、AA-2βG、ZD、水溶性浸出物和水分等多指标进一步指导等级划分,建立了外观性状和内在质量关键指标相结合的宁夏道地药材枸杞子等级质量标准,体外细胞活性也初步证实了一等枸杞子具有更为显著的“滋补肝肾”活性,这为枸杞子的质量控制和优质优价的实现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道地产区 外观性状 内在质量 等级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TOF-MS结合分子网络技术快速表征大花红景天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
7
作者 骆前飞 王瑞 +3 位作者 王峥涛 吕智 程康 石燕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01-2114,共14页
目的对大花红景天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表征分析,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UPLC-Q-TOF-MS结合分子网络技术,并与文献报道数据比较,结合质谱裂解特征规律分析,以及分子网络中对已知和未知化合物节点的关联分析,对大花红景天... 目的对大花红景天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表征分析,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UPLC-Q-TOF-MS结合分子网络技术,并与文献报道数据比较,结合质谱裂解特征规律分析,以及分子网络中对已知和未知化合物节点的关联分析,对大花红景天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表征。结果从大花红景天中共鉴定118个化合物,包括有机酸53个,黄酮类33个,醇苷类19个,其他类13个,其中8个化合物为首次在大花红景天中发现。结论UPLC-Q-TOF-MS联合分子网络策略能够快速、全面、系统地分析鉴定大花红景天中的化学成分,为今后进一步阐明其药效、质量标准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红景天 UPLC-Q-TOF-MS 分子网络 裂解规律 成分表征与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肿止痒方提取工艺优化
8
作者 刘文静 李燕 +3 位作者 李文艳 王瑞 石燕红 谢凡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5-3949,共5页
目的 优化消肿止痒方提取工艺。方法 以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没食子酸、鞣花酸、铁屎米酮、地榆皂苷Ⅰ含量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最优条件为1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 h... 目的 优化消肿止痒方提取工艺。方法 以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没食子酸、鞣花酸、铁屎米酮、地榆皂苷Ⅰ含量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最优条件为1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 h,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没食子酸、鞣花酸、铁屎米酮、地榆皂苷Ⅰ含量及浸膏得率分别为0.185、 0.435、 3.289、 0.834、 0.227、 0.525 mg/mL及28.91%。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为消肿止痒方后续工业化生产及其配方颗粒制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肿止痒方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观性状与内在指标结合的板蓝根饮片质量等级标准研究
9
作者 李燕 付康宁 +4 位作者 王帅 杨莉 王峥涛 王瑞 石燕红 《中国中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6699-6712,共14页
建立传统辨状论质与现代质量评价模式相结合的板蓝根饮片质量分级策略。基于板蓝根现有标准和市场流通情况,以饮片直径和颜色为外观性状指标进行初步分级,综合比较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和9个活性成分含量等内在质... 建立传统辨状论质与现代质量评价模式相结合的板蓝根饮片质量分级策略。基于板蓝根现有标准和市场流通情况,以饮片直径和颜色为外观性状指标进行初步分级,综合比较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和9个活性成分含量等内在质量指标对不同等级饮片的影响,并通过t检验确定关键分级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等多维统计学方法考察不同等级饮片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的关联;采用荧光底物法考察不同等级饮片抑制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进一步结合网络药理学验证等级划分指标成分选取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除水分外,饮片直径与各指标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综合现有板蓝根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及市场实际流通情况,选择以直径为外观性状指标,(R,S)-告依春为合格限量指标,在此基础上,以醇溶性浸出物、总芥子苷和总核苷含量指导等级划分,最终建立了板蓝根饮片质量等级标准。体外酶活性评价表明一等板蓝根饮片有更为明显地抑制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网络药理学结果发现所选择的等级划分质量指标成分与流感疾病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该研究建立的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关键指标相结合的质量等级标准评价模式,为板蓝根饮片现有等级标准的提升和优质优价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饮片 外观性状 内在质量 质量等级标准 活性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