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流行期间呼吸科门诊质控上海专家共识 被引量:44
1
作者 上海市呼吸内科临床质控中心 白春学 宋元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3-150,共8页
为更好地防治和管理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避免这些潜在的患者或者病毒携带者引起继发感染,上海市呼吸内科临床质控中心联合赴武汉工作的首批专家特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侧重于明确COVID-19流行期间,如何重点做好呼吸科门诊... 为更好地防治和管理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避免这些潜在的患者或者病毒携带者引起继发感染,上海市呼吸内科临床质控中心联合赴武汉工作的首批专家特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侧重于明确COVID-19流行期间,如何重点做好呼吸科门诊工作以及如何做好呼吸科门诊质量控制这两个重要问题。通过质量控制管理好疑似和可疑患者,特别是隔离潜在感染源、切断一切传播途径,最终杜绝医师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杜绝传播,同时也能保护医师、患者及其家庭安全。做好门诊质控要点是严格进行相关培训,包括熟悉诊治指南、做好自我防控(包括接诊前穿好专用工作服和戴好医用口罩)、杜绝社交和不接触任何风险。做好呼吸科门诊工作要求诊室做好消毒和通风;呼吸科医师开诊前后做好必要的消毒和防护;诊疗过程要求严格执行指南要求;有条件的单位可用物联网或者互联网辅助门诊,尽可能减少传播可能。本共识建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并列出了患者做检查及入院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情况的应对策略。本共识特别强调COVID-19是传染病,不应漏掉病毒携带者、有症状的发病者和超级传播者,以免造成社会危害;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困难时,应该重视临床表现;对于不能排除潜在接触史的患者,当其有相关症状、影像表现为肺部感染、白细胞不高,即使核酸检测阴性,也应该考虑为COVID-19疑似患者或者可疑病例,建议立即隔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肺炎 门诊 自我防护 临床诊断 质量控制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辅助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6
2
作者 Clinical eHealth中国物联网辅助COVID-19诊治专家组 钟南山 +4 位作者 白春学 白莉 杨达伟 王洵 童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制定物联网辅助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为应用基于物联网医学技术的"COVID-19智能诊治辅助程序"(以下简称nCapp)做好相关诊治工作。nCapp可协助:(1)智能辅助诊断。根据登记的数据、问题回答和检查结果,自... 制定物联网辅助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为应用基于物联网医学技术的"COVID-19智能诊治辅助程序"(以下简称nCapp)做好相关诊治工作。nCapp可协助:(1)智能辅助诊断。根据登记的数据、问题回答和检查结果,自动生成确诊、疑似还是可疑的诊断;还可自生成诊断分型,包括患者的状态是轻型、普通型、重型还是危重型;建立在线COVID-19实时更新nCapp数据库,通过数据的自动上传、更新及智能维护,根据最新的真实一线病例数据,实时更新优化智能诊断的模型,提高诊断的准确性。(2)智能指导治疗。根据指南和共识,对不同分型患者给予相应治疗的信息提醒,链接上级医师、管理者协调防控和会诊,并协助COVID-19患者愈后的长期随访管理。为达到这一目的,要求使用者对三级联动云平台和国家授权管理者端口开放进行质控。除了共性培训外,在临床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国际和国家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质量控制。主要需要监测和督导上传至云端数据的真实性及可靠性。最终目的是使得各级医院和不同医师,均能够通过nCapp系统的智能辅助及时发现、隔离、管理好确诊、疑似和可疑患者,最终杜绝患者传播和医师感染,尽快扭转疫情防控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物联网 物联网医学 云加端 智能辅助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