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孔不入与见则治之内镜微创新理念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歆阳 周平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消化道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问题,内镜微创治疗是实现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内镜微创切除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阐释了内镜微创基本要素(elements)、可保可切(reservation-resectio)、医患双... 消化道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问题,内镜微创治疗是实现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内镜微创切除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阐释了内镜微创基本要素(elements)、可保可切(reservation-resectio)、医患双方收益(bilateral-benefit)、指征扩大(expansion)、医工协同(collaboration)的ERBEC新理念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并提出消化道肿瘤内镜微创切除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内镜微创治疗 切除技术 新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分片冷切除术治疗最大径≥20 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作者 徐威 诸炎 +12 位作者 付佩尧 徐佳昕 周静洁 钟晓锋 沈明 汤瑜 花海兵 胡学军 姚平 陈巍峰 胡健卫 周平红 李全林 《中国临床医学》 2023年第3期474-479,共6页
目的评价内镜下分片冷切除术治疗最大径≥20 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接受诊治的最大径≥20 mm的结直肠LST患者。病变黏膜下注射染色剂后,采用圈套器进行内镜下分片冷切除。... 目的评价内镜下分片冷切除术治疗最大径≥20 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接受诊治的最大径≥20 mm的结直肠LST患者。病变黏膜下注射染色剂后,采用圈套器进行内镜下分片冷切除。主要研究终点指标为内镜切除术后6个月病变复发率;次要研究终点指标为不良事件(如出血、穿孔)发生率等。结果共13例患者纳入研究,病灶平均最大径为2.3(2~3.3)cm。13例肿瘤均成功完成内镜下分片冷切除,平均分片4.2(2~7)片,手术平均时间为16.1(7~31)min。术中出血1例,经金属夹夹闭成功止血;未出现深层损伤、迟发性出血和迟发性穿孔。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6个月接受监测性结肠镜检查,均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内镜下分片冷切除术治疗最大径≥20 mm结直肠LST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分片冷切除术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病变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消化内镜微创切除十年发展史的文献循证可视化分析
3
作者 刘歆阳 何梦江 +3 位作者 郜娉婷 陈巍峰 李全林 周平红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2年第4期274-280,共7页
目的总结中外消化内镜微创切除领域近十年的发文现状及趋势。方法在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2011-01-01—2021-07-17消化内镜微创切除领域文献,采用VOSviewer 1.6.11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国家、机构、作者及关键词的聚类及时... 目的总结中外消化内镜微创切除领域近十年的发文现状及趋势。方法在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2011-01-01—2021-07-17消化内镜微创切除领域文献,采用VOSviewer 1.6.11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国家、机构、作者及关键词的聚类及时序进行分析,绘制对应的循证可视化图谱,分析国家、学术机构、研究者间合作关系,比较中、英文数据库研究主题差异,预测未来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结果共纳入22834篇英文文献及4636篇中文文献,近十年来中、英文文献数目均稳步增长,均以学科专业杂志载文较多。发表文献数量以中日韩及美国较多,均超过2000篇;日本国立癌症中心发文497篇,是发文最多的机构。发文学术机构间的合作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机构及学者间的合作有待加强。关键词聚类方面,中、英文文献的研究领域聚类相比差异不大,中文文献多出内镜护理与配合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相关聚类。中、英文关键词时序分析显示,内镜外科、隧道技术和黏膜下肿瘤可能是热点及发展方向。结论中外消化内镜微创切除经历了蓬勃发展的十年,文献数量持续增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逐步提高。中文文献聚焦主题的先进性与英文文献基本持平,也展现出一定的中国特色。未来应加强区域间合作,重点关注热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循证可视化 消化内镜 微创切除
原文传递
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中应用围术期强化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
4
作者 张鑫 王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208-0211,共4页
探究采用围术期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后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在2021年4月至2022年11月之间收治的食管静脉曲张住院患者合计123例,结合统计计算要求按照患者住院时间进行组别划分,随机划分为常规与实验... 探究采用围术期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后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在2021年4月至2022年11月之间收治的食管静脉曲张住院患者合计123例,结合统计计算要求按照患者住院时间进行组别划分,随机划分为常规与实验两个组别,两组样本占比分别为61、62,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干预,在实验组中落实围术期强化护理内容,并对护理干预的价值实施比较、评价。结果 在止血成功率比较方面,96.77%相较86.89%更高,P<0.05;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指标高于实验组,P<0.05;常规组患者静脉曲张好转率低于实验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后发现,两组样本之间具有明显数值差异,P<0.0001。结论 对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实施围术期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出血情况得到良好控制,同时提高静脉曲张的清除效率,保证疾病整体干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套扎术 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 围术期强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全层切除术后胸腹部CT表现分析
5
作者 范可扬 刘祖强 +3 位作者 马丽云 陈巍峰 李全林 周平红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3年第7期550-555,共6页
目的总结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后胸腹部CT表现,分析其对术后并发症评估与处理的提示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9月-2021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消化道EFR治疗并在术后1周内行胸腹... 目的总结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后胸腹部CT表现,分析其对术后并发症评估与处理的提示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9月-2021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消化道EFR治疗并在术后1周内行胸腹部CT检查的82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有无特殊干预或住院天数延长分为术后干预组(38例)和对照组(44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胸腹部CT异常表现发生率的差异,并分析CT异常表现的危险因素。结果82例患者中,胸腹部CT示气腹51例(62.2%),盆腹腔积液30例(36.6%),气胸5例(6.1%),胸腔积液43例(52.4%),肺部炎性改变16例(19.5%)。术后干预组CT表现盆腹腔积液(W=637.48,P=0.031)和胸腔积液(W=622.06,P=0.031)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增高。患者年龄为EFR术后出现气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60岁比≤60岁:OR=0.17,95%CI:0.05~0.56.P=0.002)。结论EFR术后CT盆腹腔积液和胸腔积液对并发症的提示意义较大,而其他CT表现往往不需要特殊干预或延长住院时间,高龄患者术后复查CT发现气体并发症的可能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黏膜下肿瘤 内镜全层切除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结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影响因素相关证据的范围综述
6
作者 丁敏 张美 +2 位作者 李晶晶 沈月红 吴燕 《循证护理》 2025年第6期1059-1064,共6页
目的:对国内外结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影响因素的相关证据进行范围综述,为临床筛选高危人群及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系统检索指南网及相关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31日。提取数据并进行汇总分析。根据澳... 目的:对国内外结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影响因素的相关证据进行范围综述,为临床筛选高危人群及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系统检索指南网及相关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31日。提取数据并进行汇总分析。根据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系统评价进行偏倚风险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其中我国研究较多,研究对象大多以老年人为主,出现频次最高的4个影响因素为便秘、糖尿病、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使用阿片类药物。结论:纳入的文献对肠道准备影响因素的汇总不聚焦,未来可通过构建评估表、确定截断值等方式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肠道准备 影响因素 范围综述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