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综合征出血热肾脏的超声显像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沈群 《上海医学影像》 2003年第4期302-303,共2页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肾脏超声显像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我院对95例HFRS患者进行肾脏超声显像观察。结果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肾脏为主要受损器官,超声图像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其改变特点为肾脏肿大,肾实质增厚,...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肾脏超声显像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我院对95例HFRS患者进行肾脏超声显像观察。结果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肾脏为主要受损器官,超声图像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其改变特点为肾脏肿大,肾实质增厚,肾锥体高度增大类似肾囊肿,肾窦面积与肾面积比值下降,部分重型患者出现肾周暗带。结论 HFRS患者肾损害各期的声像图与其临床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超声能动态观察病情各期对肾损害的轻重,并能估计HFRS病情轻重,了解HFR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预后。B超检查具有准确,迅速,方便及无痛苦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 肾脏 超声显像 尿常规检查 汉坦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病毒性肝炎胆囊壁的声像图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沈群 陈悦 《上海医学影像》 2005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戊型病毒性肝炎胆囊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2例戊型病毒性肝炎不同病期分别观察胆囊声像图,测量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和脾静脉内径。结果胆囊炎性病变是戊型肝炎常见的一种肝外表现。按病期动态观察,其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病... 目的探讨戊型病毒性肝炎胆囊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2例戊型病毒性肝炎不同病期分别观察胆囊声像图,测量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和脾静脉内径。结果胆囊炎性病变是戊型肝炎常见的一种肝外表现。按病期动态观察,其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病程越早期,胆囊炎性病变越多见,且炎症越明显。胆囊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戊型肝炎急性期可产生一过性门脉高压致门静脉扩张。随着病情的恢复,上述改变迅速消失。胆囊异常、门静脉内径即扩张恢复正常。结论本研究结果对临床医师判断病情、预后及鉴别诊断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病毒性肝炎 胆囊壁 声像图 胆囊炎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