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奉贤区奉浦街道老年人体检结果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鲁青 唐文来 +1 位作者 邵秀梅 高婷 《上海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37-39,共3页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的骨密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参加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体检的上海奉贤区奉浦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集腰椎、股骨、跟骨T值以及空腹血糖、血脂、尿酸、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腰围、臀...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的骨密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参加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体检的上海奉贤区奉浦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集腰椎、股骨、跟骨T值以及空腹血糖、血脂、尿酸、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等相关信息,分析这些指标与T值的相关性。结果 :直线相关性分析发现,BMI、腰围、血糖、尿酸、血红蛋白等与骨密度T值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偏瘦、年龄等为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性别差异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适度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疾病进展的保护因素。结论 :影响上海奉贤区奉浦街道社区老年人骨密度的因素为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年龄、性别、尿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老年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奉贤区奉浦社区全科医生中成药不合理应用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赵英 缪云妹 +1 位作者 金秀龙 刘宏炜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14期16-18,29,共4页
目的:对2018年度上海市奉贤区奉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开具的不合理中成药处方进行汇总分析。方法:选取奉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2018年度双月第一周的中成药处方共4834张,对所有中成药处方的中成药用法用量、剂型和配伍、适... 目的:对2018年度上海市奉贤区奉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开具的不合理中成药处方进行汇总分析。方法:选取奉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2018年度双月第一周的中成药处方共4834张,对所有中成药处方的中成药用法用量、剂型和配伍、适应证及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分析。将开具处方的全科医生归类为师资与非师资、初级职称与中高级职称及非中医类别培训与未培训3个组。结果:师资组不合理用药处方数373张(20.1%),非师资组不合理用药处方数651张(21.9%);初级职称组不合理用药处方数343张(21.8%),中高级职称组不合理用药处方数688张(21.1%);非中医类别培训组不合理用药处方数776张(21.3%),非中医类别未培训组不合理用药处方数255张(21.1%)。师资组与非师资组比较,在药物用法用量不当、漏诊断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级职称组与初级职称组比较,在药物用法用量不当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中医类别培训组与未培训组比较,在诊断与用药不符、药物用法用量不当及中成药联用不合理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全科医生应认真学习处方相关法规、规范,认真、仔细地核对每张处方,并由药师协同进行监督,才能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中成药 处方 不合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奉浦社区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相关知识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燕南 张云昊 +2 位作者 顾雪英 吴茹英 赵英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47-50,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奉贤区社区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修订汉化的骨质疏松知识问卷(osteoporosis knowledge Tests,OKT)对上海奉浦社区227名围绝经期女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49.12±... 目的:了解上海奉贤区社区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修订汉化的骨质疏松知识问卷(osteoporosis knowledge Tests,OKT)对上海奉浦社区227名围绝经期女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49.12±6.20)岁。结果:OKT的平均得分(11.90±3.33)分,其中危险因素维度平均得分为(3.96±2.97)分,运动维度平均得分(2.79±1.58)分,钙摄入维度平均得分(5.14±1.21)分。OKT的合格率仅为16.30%,不同文化程度对象之间的OKT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奉贤区奉浦社区围绝经期女性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认识存在不足,尤其对危险因素的认识匮乏,在运动和摄钙行为上还存在盲区。围绝经期女性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认识受到文化程度的影响,应加强低学历女性的健康宣教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围绝经期女性 知识 远郊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社区甲状腺结节人群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鲁青 夏建兵 +1 位作者 陈海英 金志萍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22期39-42,共4页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随访,评估甲状腺结节大小、性质的变化。方法:在社区451名常住居民中经甲状腺超声检测发现37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男性142例,平均年龄(65.3±8.1)岁,女性233例,平均年龄(62.8±8.3)岁。每年进行随...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随访,评估甲状腺结节大小、性质的变化。方法:在社区451名常住居民中经甲状腺超声检测发现37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男性142例,平均年龄(65.3±8.1)岁,女性233例,平均年龄(62.8±8.3)岁。每年进行随访,为期3年。观察甲状腺结节的个数、结节大小以及对结节性质的初步判断。结果:在随访的3年中,在初次评估的37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977个甲状腺结节中,发现结节体积有增长的180个,占18.61%。有35例(9.33%)出现新增结节,有6例(1.60%)因发现甲状腺恶性肿瘤而进行了手术治疗。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怀孕次数(女性)、脑力工作者与甲状腺结节体积增长有关(P<0.05)。结论:大多数甲状腺结节在3年随访期间基本保持结节体积及性质的稳定,并不会对甲状腺结节患者人群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社区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社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顾雪英 朱红 +1 位作者 朋云峰 唐文来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社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上海市奉贤区奉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29)。对照组...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社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上海市奉贤区奉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29)。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疾病认知度、健康教育满意度、血脂水平、甲状腺功能。结果:试验组用药总依从性、疾病总认知度、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低于干预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干预前,试验组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社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疾病认知度、健康教育满意度,改善血脂水平、甲状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健康教育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血脂 甲状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精准化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6
作者 邵秀梅 卫雨清 +3 位作者 鲁青 顾雪英 唐文来 段园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9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精准化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上海市奉贤区奉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工作室签约的1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干... 目的:探讨社区精准化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上海市奉贤区奉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工作室签约的1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实施社区精准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定期复诊、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坚持运动、遵医用药占比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健康教育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社区精准化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提升患者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改善遵医行为,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精准化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症 家庭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段园霞 潘志刚 +1 位作者 顾杰 苏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5期3114-3121,共8页
背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高、易诱发脑卒中,而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相关性卒中的核心策略。目前,社区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目的探索上海市社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其影响... 背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高、易诱发脑卒中,而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相关性卒中的核心策略。目前,社区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目的探索上海市社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于2019年7—12月,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至上海市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2018年度健康体检的老年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HA2DS2-VASc和ORBIT评分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集其房颤患病与用药情况、疾病认知情况、共病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与风险等信息。依据问卷调查结果排除既往无房颤相关就诊经历及瓣膜性房颤患者,分析NVAF患者抗凝治疗现状。根据CHA2DS2-VASc评分量表的推荐意见:脑卒中高风险人群应进行抗凝治疗。本研究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VAF合并脑卒中高风险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02例NVAF患者,其中89例(29.5%)正在服用抗凝药物,120例(39.7%)例正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93例(30.8%)患者未服用上述两类药物中的任一类药物。CHA2DS2-VASc评分结果显示,302例NVAF患者中,合并脑卒中高风险者占92.4%(279/302)。其中正在服用抗凝药者占30.5%(85/279),正在服用抗血小板药者占40.1%(112/279),未服用上述两类药物中的任一类药物者占29.4%(82/27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房颤类型、房颤症状发生情况、房颤病程、首次因房颤就诊时抗凝药开具情况、房颤危害知晓情况、高脂血症患病情况和出血风险为NVAF合并脑卒中高风险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房颤类型、首次因房颤就诊时抗凝药开具情况、房颤危害知晓情况为NVAF合并脑卒中高风险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NVAF合并脑卒中高风险患者抗凝治疗率仍不理想,需进一步规范该类人群的抗凝治疗,尤其是高龄和对房颤危害认知不足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老年人 社区卫生服务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的效果及对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高梅英 吴茹英 +2 位作者 诸小红 曹筱筱 陈海英 《上海医药》 CAS 2021年第14期43-47,共5页
目的:研究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的效果及对促进患者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奉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277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匹配选取277例糖尿病患者作对照组。观察组有男... 目的:研究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的效果及对促进患者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奉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277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匹配选取277例糖尿病患者作对照组。观察组有男性199例,女性78例,平均年龄(65.50±2.00)岁,平均病程(6.40±1.00)年;对照组有男性198例,女性79例,平均年龄(64.04±2.15)岁,平均病程(6.30±1.10)年。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健康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社区健康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管理效果、满意度、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管理的有效率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99.64%比89.53%,P=0.043;100%比90.07%,P=0.048)。管理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和应对中的“面对”比例均升高,“回避”和“屈服”的比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社区糖尿病管理的效果,促进了患者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转变,对协助社区糖尿病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养成良好的自护习惯、减轻糖尿病的危害性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社区 健康管理 自我效能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其比例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纪国文 卫雨清 +2 位作者 刘宏炜 潘天宇 段晶晶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5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其比例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奉贤区奉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2023年3—4月收治的具有呼吸道及相关全身症状的患者153例,按甲型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其比例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奉贤区奉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2023年3—4月收治的具有呼吸道及相关全身症状的患者153例,按甲型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结果分为甲型流感组71例和非甲型流感组82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单核细胞计数(MC)、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淋巴细胞百分比(LY%),单核细胞百分比(MO%),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其比例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甲型流感组WBC、NC、LC、EOS及EOS%均低于非甲型流感组(P<0.05),最高体温和MO%均高于非甲型流感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O%诊断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704,最佳临界点为9.3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和65.9%。结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WBC、NC、LC、EOS及EOS%降低,MO%升高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白细胞计数 单核细胞计数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肌酸激酶增高、肝功能损害为表现的无症状炎性肌病一例
10
作者 赵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217-219,共3页
对于临床无症状性炎性肌病患者,容易被延误诊治,本文通过门诊接诊的一位老年男性,发现肌酸激酶增高同时伴有肝功能损害,抽丝剥茧,逐步梳理病因,结合临床表现、血液学与影像学特征以及神经病理实验室肌肉病理结果,最终诊断为HMGCR相关炎... 对于临床无症状性炎性肌病患者,容易被延误诊治,本文通过门诊接诊的一位老年男性,发现肌酸激酶增高同时伴有肝功能损害,抽丝剥茧,逐步梳理病因,结合临床表现、血液学与影像学特征以及神经病理实验室肌肉病理结果,最终诊断为HMGCR相关炎性肌病,该病例不具有相关炎性肌病的典型表现,经过三年多的治疗,肌酸激酶、肝功能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肝功能损害 全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