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奈利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综合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毕亚红 郑颖 +3 位作者 金峰永 冯建勋 方艺 盛骏骎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61-571,共11页
目的 对非奈利酮治疗糖尿病肾病(DN)进行临床综合评价,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同时检索卫生技术评估(HTA)机构网站等,搜集非奈利... 目的 对非奈利酮治疗糖尿病肾病(DN)进行临床综合评价,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同时检索卫生技术评估(HTA)机构网站等,搜集非奈利酮治疗DN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HTA报告和经济学评价证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11月31日,通过快速HTA方法对非奈利酮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价。综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等专业网站以及药品说明书中的相关数据,对非奈利酮的创新性、适宜性与可及性进行分析。结果有效性方面,与安慰剂或传统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相比,非奈利酮可以显著降低DN患者肾脏复合终点事件风险和心血管复合终点事件风险。安全性方面,非奈利酮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与安慰剂或传统MRA相似,但高钾血症发生率高于安慰剂对照组。经济性方面,2篇国外HTA报告显示,非奈利酮对比标准治疗整体具有经济性。创新性方面,非奈利酮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2型DN的非甾体类选择性MRA类创新药物。适宜性方面,非奈利酮每日仅需要服用1次,在药学特性和药品临床使用过程都具有较好的适宜性。可及性方面,非奈利酮的国内价格低于国际售价,且已进入医保目录,市场覆盖率高,具有较好的可负担性和可获得性。结论 非奈利酮治疗D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但需注意高钾血症的发生风险。其经济性需要在我国进一步开展经济学评价研究。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非甾体类、选择性MRA类创新药物,非奈利酮的创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奈利酮 糖尿病肾病 临床综合评价 循证医学 卫生技术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注射液治疗移植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耿晓剑 章海飞 黄宝砖 《医学综述》 2013年第4期767-768,共2页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肾移植术后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42例移植肾后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肾康注射液,观察用药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胱抑素C(Cyst C)、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肾移植术后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42例移植肾后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肾康注射液,观察用药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胱抑素C(Cyst C)、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UN、Scr、Cyst C、24 h UP显著降低,eGFR显著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肾康注射液能保护肾脏移植后肾损伤的肾功能,延缓肾衰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注射液 移植肾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素对尿毒症大鼠残余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沉积的影响
3
作者 王浩 王琥 +2 位作者 朱超 于建平 黄宝砖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518-3521,共4页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对尿毒症大鼠残余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沉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5/6肾切除术建立尿毒症大鼠模型,将模型鼠分为染料木素组(G)和对照组(C),假手术组(S)作为正常对照。术后各组正常饮食,G组同时给予染料木素15 mg...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对尿毒症大鼠残余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沉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5/6肾切除术建立尿毒症大鼠模型,将模型鼠分为染料木素组(G)和对照组(C),假手术组(S)作为正常对照。术后各组正常饮食,G组同时给予染料木素15 mg/(kg·d)灌胃,C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实验各组术前和术后第4、8周尿蛋白、生化等指标。第8周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沉积情况。应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转录、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染料木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尿蛋白排泄量减少,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小球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沉积明显减少,肾小球硬化明显减轻。TGF-β1 mRNA、蛋白质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料木素可以降低尿毒症大鼠残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沉积,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衰竭继发真菌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4
作者 张汝忠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0年第9期407-40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内科2007年3月至2009年7月间收治的10例急性肾衰竭继发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1)10例患者中,男5例、女5例,年龄69-84岁,...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内科2007年3月至2009年7月间收治的10例急性肾衰竭继发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1)10例患者中,男5例、女5例,年龄69-84岁,平均(78.9±4.7)岁。基础疾病数:2~5个/例,平均(3.9±1.2)个/例,其中糖尿病肾脏病6例,系统性血管炎2例,慢性肾炎1例,高血压肾病1例。血液透析10例,使用激素3例。抗生素种类:平均(3.2±2.3)种/例,亚胺培南使用率100%。(2)真菌感染情况:肺曲菌病3例,念珠菌败血症2例,霉菌败血症1例,肺念珠菌感染4例,尿霉菌孢子1例,粪霉菌孢子5例。确定深部真菌感染的时间为(22.6±11.1)d。(3)10例患者中死亡5例。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诊断天数、两性霉素B、游离甲状腺素(FT4)、射血分数(EF)、HCO3^-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肾衰竭继发真菌感染患者以糖尿病多见,粪、尿常规检查中发现定植霉菌可能是深部真菌感染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感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漂移度与尿蛋白排泄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贺海东 陈桢 徐旭东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漂移度与尿蛋白排泄量的关系。方法:选取1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结果分为血糖高漂移组和血糖低漂移组,并留取尿液测定尿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血糖高漂移组UAER为(85... 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漂移度与尿蛋白排泄量的关系。方法:选取1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结果分为血糖高漂移组和血糖低漂移组,并留取尿液测定尿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血糖高漂移组UAER为(85.5±30.7)μg/min,血糖低漂移组UAER为(67.5±24.5)μg/min,两组患者UA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标准差进入以UAER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r=0.206,P<0.05)。结论: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UAER与血糖漂移相关,提示血糖漂移可能为UAER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糖漂移 尿蛋白排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Gd-IgA1浓度与IgA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产生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戴芹 缪怡 王伟铭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0年第9期711-716,共6页
目的明确IgA肾病(IgAN)患者血浆Gd-IgA1(低半乳糖基化IgA1)浓度与其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并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IgA1糖基化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纳入原发性IgAN患者59例和对照者30例。ELISA法检测血浆IgA1和Gd-IgA1浓度,将IgAN患... 目的明确IgA肾病(IgAN)患者血浆Gd-IgA1(低半乳糖基化IgA1)浓度与其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并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IgA1糖基化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纳入原发性IgAN患者59例和对照者30例。ELISA法检测血浆IgA1和Gd-IgA1浓度,将IgAN患者血浆Gd-IgA1浓度与其蛋白尿水平、肾小球滤过率(eGFR)进行相关性分析。Real-time PCR法检测糖基化酶mRNA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法(CHIP)检测糖基化酶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程度。结果(1)IgAN组IgA1和Gd-IgA1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IgAN患者Gd-IgA1浓度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0.479,P<0.01)。(2)IgAN组C1GALT1及ST6GALNAC2的mRNA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0.28±0.60)倍和(2.88±1.21)倍(均P<0.01)。(3)IgAN组C1GALT1及ST6GALNAC2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0.43±0.20)倍和(3.42±1.32)倍(均P<0.05);H4乙酰化程度则分别为(0.62±0.11)倍和(2.07±0.29)倍(均P<0.01)。结论IgAN患者尿蛋白量越多,血浆Gd-IgA1浓度越高;IgAN患者Gd-IgA1浓度增高可能与C1GALT1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程度降低,ST6GALNAC2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程度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低半乳糖基化的IgA1 组蛋白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性高血压的诊治新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邹周平 冯建勋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9年第7期474-478,共5页
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血压升高称为肾性高血压。高血压可发生在肾脏疾病的任一阶段,高血压可加剧肾脏病变引起肾功能减退,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肾脏病患者的高致残率和死亡率。肾性高血压不仅有高... 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血压升高称为肾性高血压。高血压可发生在肾脏疾病的任一阶段,高血压可加剧肾脏病变引起肾功能减退,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肾脏病患者的高致残率和死亡率。肾性高血压不仅有高血压本身的危害外,还可伴随电解质紊乱和内分泌失衡等独立于血压之外的损害。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肾性高血压显得尤为重要。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与普通高血压人群有所差异,需要给予特别关注和专门研究。本文主要对肾性高血压的定义、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作简要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 血压控制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围手术期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与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潘明珍 姜物华 +4 位作者 邹周平 王一梅 许佳瑞 丁小强 滕杰 《中国临床医学》 2019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升高与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ardiac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 CSA-AK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升高与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ardiac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 CSA-AK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RDW升高定义为心脏术后24 h与术前末次RDW的差值。双变量相关分析筛选与RDW升高相关的变量,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1∶1)降低上述混杂变量偏倚。在匹配组中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SA-AKI发病的预测因子。结果:共9 453例患者符合入组标准被纳入本研究,其中5 690例患者入选倾向性匹配组。全组中,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发病率为34.32%(3 244/9 453),住院病死率为2.25%(213/9 453),肾脏替代治疗(RRT)率为1.64%(155/9 453)。发生AKI组患者的RDW升高值显著高于未发生AKI组(0.67±1.09 vs 0.37±0.88,P<0.01)。匹配组中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OR=1.035)、术前血清肌酐(SCr)升高(OR=1.012)、男性(OR=1.528)、体外循环时间延长(OR=1.009)、合并高血压(OR=1.236)、合并糖尿病(OR=1.290)、术前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3~4级(OR=1.199)、瓣膜联合冠脉搭桥手术(OR=2.559)、单纯瓣膜手术(OR=1.745)、主动脉夹层手术(OR=4.754)及RDW升高值增加(OR=1.315)均为CSA-AKI发病的预测因子。结论:RDW升高作为实验室数据简便、客观,可预测心脏术后AKI,利于早期诊治、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 红细胞分布宽度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改善血透中低血压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效果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贺海东 张汝忠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550-552,共3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改善血透过程中低血压患者透析充分性的作用。方法:分析比较30例血透过程中低血压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和未使用其治疗时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能使血透过程中低血压患者血压上升(P<0.05),提...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改善血透过程中低血压患者透析充分性的作用。方法:分析比较30例血透过程中低血压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和未使用其治疗时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能使血透过程中低血压患者血压上升(P<0.05),提高血透过程中低血压患者Kt/V值(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改善血透过程中低血压患者的透析充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 透析充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拉卡塞抑制钙三醇无疗效的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一例
10
作者 黄宝砖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1年第12期541-541,共1页
患者:男,39岁,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1年余。2010年2月血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571pg/ml,限磷摄入,服钙三醇0.25μg/d。同年4月iPTH700pg/ml,用罗盖全... 患者:男,39岁,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1年余。2010年2月血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571pg/ml,限磷摄入,服钙三醇0.25μg/d。同年4月iPTH700pg/ml,用罗盖全0.5μg/d及碳酸钙,8月iFrrH926pg/ml,11月iPTH达1260p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血液透析患者 钙三醇 全段甲状旁腺素 疗效 IPTH 碳酸钙 罗盖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素对尿毒症大鼠肾组织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王浩 冯冰 +2 位作者 朱超 于建平 黄宝砖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观察大豆素对尿毒症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6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8只、大豆素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5/6肾切除术制备尿毒症大鼠模型。大豆素组于造模后... 目的:观察大豆素对尿毒症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6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8只、大豆素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5/6肾切除术制备尿毒症大鼠模型。大豆素组于造模后次日灌胃15 mg/kg大豆素溶液,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8周。检测各组造模前、造模后第4、8周尿蛋白及生化指标。第8周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Ⅳ型胶原蛋白、纤连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造模后第8周,与模型组比较,大豆素组尿蛋白排泄量[(22.54±3.47)mg/24 h比(31.28±3.78)mg/24 h]减少(P<0.01),血清BUN[(12.09±0.59)mmol/L比(14.26±0.71)mmol/L]、SCr[(75.20±3.39)μmol/L比(90.25±2.71)μmol/L]水平降低(P<0.01)。肾小球Ⅳ型胶原蛋白[(16.33±2.14)%比(24.68±3.97)%]、纤连蛋白[(19.17±2.68)比(29.35±4.15)]表达降低(P<0.01),肾小球硬化明显减轻。肾组织TGF-β1 mRNA[(0.37±0.06)比(0.64±0.08)]、TGF-β1蛋白[(0.28±0.09)比(1.40±0.13)]表达降低(P<0.05)。结论大豆素可减少尿毒症大鼠细胞细胞外基质的蓄积,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素 尿毒症 胶原Ⅳ型 纤连蛋白类 转化生长因子beta1 细胞外基质 大鼠
原文传递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12
作者 徐敏 路长 +2 位作者 盛骏骎 丁丁 冯建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26-27,共2页
在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中使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治疗的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研究对象分为对比组(43例)与研究组(43例),对比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 在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中使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治疗的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研究对象分为对比组(43例)与研究组(43例),对比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使用脐带间质充质干细胞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肾病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比组,组间差异值得进行统计(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压、C肽值经过治疗后明显优于对比组,组间差异值得进行统计(P<0.05);但是治疗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的数值对比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效果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增强患病人员的肾脏功能,减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进而使患病人员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培训对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徐兰平 郭琦 +4 位作者 李海英 张春鸣 王晨奇 金红 王莉盈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33期4863-4865,共3页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培训对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新入职护士27名为观察组,2013年9月—2014年8月新入职护士26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护士在传统带教基础上开展PBL教学模式培训,每...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培训对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新入职护士27名为观察组,2013年9月—2014年8月新入职护士26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护士在传统带教基础上开展PBL教学模式培训,每月1期,共12期;对照组护士实施传统带教。比较培训后两组护士的核心能力及理论操作成绩。结果干预前两组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各条目得分及理论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士核心能力量表中评估和干预、交流、批判性思维、人际交往、知识综合、管理、领导、教学条目得分分别为(3.20±1.11),(4.25±1.25),(2.65±0.58),(4.85±1.89),(3.58±1.02),(2.10±1.29),(2.10±1.29),(3.08±1.12)分;对照组护士得分分别为(2.21±0.36),(3.68±1.31),(2.10±0.65),(4.21±1.02),(2.85±0.62),(1.65±0.35),(165±0.35),(2.51±0.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30,9.187,5.102,2.587,10.526,2.580,2.580,3.815;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士理论操作成绩得分(87.74±2.21)分,对照组护士得分(75.15±1.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3,P<0.05)。结论应用PBL教学模式培训可有效提高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能力及理论操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培训 PBL教学 新入职护士 核心能力
原文传递
染料木素对尿毒症大鼠细胞外基质沉积的影响
14
作者 王浩 冯冰 +2 位作者 朱超 于建平 黄宝砖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79-882,共4页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对尿毒症大鼠细胞外基质(ECM)沉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5/6肾切除术建立尿毒症模型鼠,将模型鼠分为染料木素组(G组)和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作为正常对照。检测各组术前及术后第4、8周尿蛋白和生化等指标,第8周观...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对尿毒症大鼠细胞外基质(ECM)沉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5/6肾切除术建立尿毒症模型鼠,将模型鼠分为染料木素组(G组)和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作为正常对照。检测各组术前及术后第4、8周尿蛋白和生化等指标,第8周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半定量法评估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免疫组化法检测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的沉积情况。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转录、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术后第4周与C组比较,G组尿蛋白排泄量减少[(11.63±2.07)vs.(19.93±3.19)mg/d,P<0.01],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降低[(9.39±0.59)vs.(12.09±0.78)mmol/L,(65.11±3.79)vs.(77.63±3.20)μmol/L,P<0.01]。至术后第8周,尿蛋白排泄量减少,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降低更为显著。肾小球内ColⅣ和FN沉积减少[(17.30±1.96)%vs.(24.68±3.97)%,(18.26±2.31)%vs.(29.35±4.15)%,P<0.01],肾小球硬化明显减轻。TGF-β1mRNA、蛋白质表达减弱(P<0.05)。结论染料木素可以减少尿毒症大鼠细胞ECM的蓄积,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尿毒症 大鼠 Sprague-Dawley 胶原Ⅳ型 纤维连接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CRP测定及意义
15
作者 贺海东 陈桢 徐旭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1期7570-7571,共2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与持续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MHD并房颤患者36例,其中阵发性房颤16例,持续性房颤20例(含永久性房颤)。同时选择非房颤MHD患者32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患者的CRP含...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与持续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MHD并房颤患者36例,其中阵发性房颤16例,持续性房颤20例(含永久性房颤)。同时选择非房颤MHD患者32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患者的CRP含量,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房内径(LAD)。结果持续性房颤组血清CRP显著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LAD明显增大,与阵发性房颤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组LA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持续性房颤组血清CRP与LAD之间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炎症在MHD患者房颤发生和持续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心房颤动/血液 C反应蛋白质/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