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对于转移性大肠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嘧啶,亚叶酸钙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本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转移性大肠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经改良后的FOLFOX7方案,首先对患者应用奥沙利...目的探究对于转移性大肠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嘧啶,亚叶酸钙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本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转移性大肠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经改良后的FOLFOX7方案,首先对患者应用奥沙利铂130 mg/m^2与500m L葡萄糖配伍,4 h内滴注完成,再滴注200 mg亚叶酸钙与250 m L生理盐水配伍,2 h内输注完毕,再按260 mg/m^2的剂量滴注氟尿嘧啶6 h,重复次数不多于12次。对照组患者首先应用奥沙利铂200 mg与2 500 m L 5%葡萄糖溶液配伍,2h内静注完成,然后应用200 mg亚叶酸钙与250 m L生理盐水配伍,2 h内静注完成;再对患者静注300 mg/m^2的氟尿嘧啶与生理盐水500 m L,6 h内滴注完成。每天早晚给药1次。治疗6周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3.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91%(P<0.05)。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与氟尿嘧啶的联合化疗方案收效良好,尤其是改良后的FOLFOX7方案效果更佳,无显著副作用出现,临床应用前景好。展开更多
背景:内镜检查在发现胃早期肿瘤性病变中居重要地位,但不同内镜技术的诊断准确性存在差异。目的:比较常规白光内镜与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对胃早期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上海仁济医...背景:内镜检查在发现胃早期肿瘤性病变中居重要地位,但不同内镜技术的诊断准确性存在差异。目的:比较常规白光内镜与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对胃早期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上海仁济医院经白光内镜检查怀疑胃早期肿瘤性病变并取得活检病理结果的患者,择期行ME-NBI并记录白光内镜和ME-NBI诊断;对首次活检病理为非肿瘤性病变者行第二次靶向活检。病理确诊肿瘤性病变者行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并纳入研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白光内镜和ME-NBI鉴别肠型胃腺瘤与早期胃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301例患者(301处病灶),其中肠型胃腺瘤171例,早期胃癌130例。两名内镜诊断医师的观察者间一致性良好(白光内镜:κ=0.70;ME-NBI:κ=0.81)。ME-NBI鉴别肠型胃腺瘤与早期胃癌的敏感性(89.2%对76.9%)、特异性(90.6%对71.9%)、阳性预测值(87.9%对67.6%)、阴性预测值(91.7%对80.4%)和准确性(90.0%对74.1%)均显著高于白光内镜( P <0.05)。结论:与白光内镜相比,ME-NBI能更好地鉴别肠型胃腺瘤与早期胃癌。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对于转移性大肠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嘧啶,亚叶酸钙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本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转移性大肠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经改良后的FOLFOX7方案,首先对患者应用奥沙利铂130 mg/m^2与500m L葡萄糖配伍,4 h内滴注完成,再滴注200 mg亚叶酸钙与250 m L生理盐水配伍,2 h内输注完毕,再按260 mg/m^2的剂量滴注氟尿嘧啶6 h,重复次数不多于12次。对照组患者首先应用奥沙利铂200 mg与2 500 m L 5%葡萄糖溶液配伍,2h内静注完成,然后应用200 mg亚叶酸钙与250 m L生理盐水配伍,2 h内静注完成;再对患者静注300 mg/m^2的氟尿嘧啶与生理盐水500 m L,6 h内滴注完成。每天早晚给药1次。治疗6周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3.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91%(P<0.05)。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与氟尿嘧啶的联合化疗方案收效良好,尤其是改良后的FOLFOX7方案效果更佳,无显著副作用出现,临床应用前景好。
文摘背景:内镜检查在发现胃早期肿瘤性病变中居重要地位,但不同内镜技术的诊断准确性存在差异。目的:比较常规白光内镜与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对胃早期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上海仁济医院经白光内镜检查怀疑胃早期肿瘤性病变并取得活检病理结果的患者,择期行ME-NBI并记录白光内镜和ME-NBI诊断;对首次活检病理为非肿瘤性病变者行第二次靶向活检。病理确诊肿瘤性病变者行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并纳入研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白光内镜和ME-NBI鉴别肠型胃腺瘤与早期胃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301例患者(301处病灶),其中肠型胃腺瘤171例,早期胃癌130例。两名内镜诊断医师的观察者间一致性良好(白光内镜:κ=0.70;ME-NBI:κ=0.81)。ME-NBI鉴别肠型胃腺瘤与早期胃癌的敏感性(89.2%对76.9%)、特异性(90.6%对71.9%)、阳性预测值(87.9%对67.6%)、阴性预测值(91.7%对80.4%)和准确性(90.0%对74.1%)均显著高于白光内镜( P <0.05)。结论:与白光内镜相比,ME-NBI能更好地鉴别肠型胃腺瘤与早期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