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化代谢病管理中心模式管理社区2型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席伟春 陈威凛 +1 位作者 董雄伟 王伟 《上海医药》 CAS 2021年第14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索标准化代谢病管理中心(MMC)模式管理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3月与上海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2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有患者125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49... 目的:探索标准化代谢病管理中心(MMC)模式管理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3月与上海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2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有患者125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49例,平均年龄(59.14±8.56)岁;对照组有患者121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57.23±9.24)岁。干预组患者实行MMC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实行全科门诊及电话随访、健康讲座等常规管理模式。6个月后对比两组血糖、血压、血脂等的控制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血糖控制率优于对照组(68.00%比54.55%,P<0.05)。干预组的饮食控制率、运动管理率均优于对照组,且血压、血脂、尿酸等指标均有改善。结论:MMC管理模式是社区开展2型糖尿病管理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标准化代谢病管理中心模式 疾病管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胸痛中心合作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运和门球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席伟春 樊牧歌 董雄伟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38-39,46,共3页
目的: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胸痛中心合作转运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运和门球时间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由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胸痛中心行介入手术的7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转诊者为干预... 目的: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胸痛中心合作转运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运和门球时间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由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胸痛中心行介入手术的7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转诊者为干预组(N=41),采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胸痛中心合作模式转运救治;以2017年转诊者为对照组(N=38),采用传统的转诊模式。回顾性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转运时间及门球时间达标率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转运时间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2.93%比39.47%,P<0.01),急诊心肌梗死介入门球时间达标率优于对照组(75.61%比52.63%,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域胸痛中心合作转运模式可提高社区急性心梗患者的转运时间及门球时间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胸痛中心 转运时间 门球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的家庭医生团队预约随访模式管理高血压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董雄伟 《上海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33-35,共3页
目的:评价家庭医生团队信息化预约随访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至10月在上海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3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62例)和对照组(154例)。干预组患者实行家庭医生团队预约就诊、信息化平台数据... 目的:评价家庭医生团队信息化预约随访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至10月在上海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3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62例)和对照组(154例)。干预组患者实行家庭医生团队预约就诊、信息化平台数据反馈、家庭医生工作室随访等管理模式,提供持续规范的诊疗服务;对照组患者实行全科门诊及电话随访、健康讲座等常规管理模式。比较干预1年后的管理效果。结果:随访1年后,干预组的钠盐管理率、运动管理率以及血压、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基于信息化的家庭医生团队预约随访管理模式可提高社区高血压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家庭医生团队 信息化 预约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