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针药三种不同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血清性激素及白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
17
1
作者
史晓岚
杨帅
+2 位作者
王元惠
张国庆
何金森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70-73,共4页
目的比较电针、中药、针药结合3种不同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血清性激素及IL-6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的方法,中药组采用中药汤剂口服,针药结合组采用上述两...
目的比较电针、中药、针药结合3种不同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血清性激素及IL-6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的方法,中药组采用中药汤剂口服,针药结合组采用上述两种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血清白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 3组E2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H、FSH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6含量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疗法均能升高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血清E2的含量,并使血清IL-6的含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说明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症状的改善可能与E2、IL-6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抑郁症
针灸
电针
中药
血清性激素
白介素-6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药不同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史晓岚
杨帅
+1 位作者
张国庆
何金森
《上海针灸杂志》
2010年第12期756-758,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电针、中药两种不同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应。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n=40)和中药组(n=40),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中药组采用中药汤剂口服,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改良Kupperman评分、Hami...
目的分析比较电针、中药两种不同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应。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n=40)和中药组(n=40),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中药组采用中药汤剂口服,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改良Kupperman评分、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电针组改良Kupperman评分治疗前为(28.20±2.42)分,治疗后为(12.50±2.02)分,总有效率为72.5%,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4.72±0.45)分,治疗后为(10.60±1.12)分,总有效率为75.0%;血清雌二醇含量治疗前为(29.5±12.38)pg/mL,治疗后为(46.36±17.7)pg/mL。中药组改良Kupperman评分治疗前为(30.72±2.47)分,治疗后为(13.30±2.06)分,总有效率为70.0%,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5.37±0.60)分,治疗后为(11.17±1.20)分,总有效率为72.5%,血清雌二醇含量治疗前为(36.27±11.95)pg/mL,治疗后为(46.56±22.34)pg/mL。两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电针或中药汤剂对本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
抑郁症
电针
中药疗法
针药并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药三种不同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效应分析
被引量:
15
3
作者
史晓岚
杨帅
+2 位作者
王元惠
张国庆
何金森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5364-5366,共3页
目的:比较电针、中药、针药结合三种不同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应。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各4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其改良Kupperman评分、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及血清...
目的:比较电针、中药、针药结合三种不同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应。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各4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其改良Kupperman评分、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含量。结果:电针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28.20±2.42,治疗后为12.50±2.02,总有效率为72.5%;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4.72±0.45,治疗后为10.60±1.12,总有效率为75%;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29.50±12.38)pg/ml,治疗后为(46.36±17.7)pg/ml。中药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30.72±2.47,治疗后为13.30±2.06,总有效率为70.0%;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5.37±0.60,治疗后为11.17±1.20,总有效率为72.5%;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36.27±11.95)pg/ml,治疗后为(46.56±22.34)pg/ml。针药结合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33.67±1.84,治疗后为13.52±1.91,总有效率为72.5%;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5.30±0.75,治疗后为10.12±1.35,总有效率为75.0%;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37.77±20.47)pg/ml,治疗后为(55.13±28.26)pg/ml。3组比较,P>0.05。结论:无论电针或中药汤剂或针药结合对本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三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抑郁症
电针
中药汤剂
针药结合
原文传递
题名
针药三种不同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血清性激素及白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
17
1
作者
史晓岚
杨帅
王元惠
张国庆
何金森
机构
上海市
江湾医院
中医
科
上海市江湾医院统计信息科
上海
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
出处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70-73,共4页
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课题资助项目(2008L019A)
文摘
目的比较电针、中药、针药结合3种不同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血清性激素及IL-6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的方法,中药组采用中药汤剂口服,针药结合组采用上述两种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血清白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 3组E2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H、FSH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6含量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疗法均能升高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血清E2的含量,并使血清IL-6的含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说明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症状的改善可能与E2、IL-6相关。
关键词
围绝经期抑郁症
针灸
电针
中药
血清性激素
白介素-6
临床观察
Keywords
perimenopausal period depression
acupuncture
electro -acupunctur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serum sex hormones
IL-6
clinical observation
分类号
R246.3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药不同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史晓岚
杨帅
张国庆
何金森
机构
上海市
江湾医院
中医
科
上海市江湾医院统计信息科
上海
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出处
《上海针灸杂志》
2010年第12期756-758,共3页
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课题(2008L019A)
文摘
目的分析比较电针、中药两种不同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应。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n=40)和中药组(n=40),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中药组采用中药汤剂口服,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改良Kupperman评分、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电针组改良Kupperman评分治疗前为(28.20±2.42)分,治疗后为(12.50±2.02)分,总有效率为72.5%,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4.72±0.45)分,治疗后为(10.60±1.12)分,总有效率为75.0%;血清雌二醇含量治疗前为(29.5±12.38)pg/mL,治疗后为(46.36±17.7)pg/mL。中药组改良Kupperman评分治疗前为(30.72±2.47)分,治疗后为(13.30±2.06)分,总有效率为70.0%,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5.37±0.60)分,治疗后为(11.17±1.20)分,总有效率为72.5%,血清雌二醇含量治疗前为(36.27±11.95)pg/mL,治疗后为(46.56±22.34)pg/mL。两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电针或中药汤剂对本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更年期
抑郁症
电针
中药疗法
针药并用
Keywords
Menopause
Depression
Electroacupuncture
Drug therapy
Acupuncture medication combined
分类号
R246.3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药三种不同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效应分析
被引量:
15
3
作者
史晓岚
杨帅
王元惠
张国庆
何金森
机构
上海市
江湾医院
中医
科
上海市江湾医院统计信息科
上海
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5364-5366,共3页
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课题资助项目(2008L019A)
文摘
目的:比较电针、中药、针药结合三种不同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应。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各4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其改良Kupperman评分、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含量。结果:电针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28.20±2.42,治疗后为12.50±2.02,总有效率为72.5%;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4.72±0.45,治疗后为10.60±1.12,总有效率为75%;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29.50±12.38)pg/ml,治疗后为(46.36±17.7)pg/ml。中药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30.72±2.47,治疗后为13.30±2.06,总有效率为70.0%;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5.37±0.60,治疗后为11.17±1.20,总有效率为72.5%;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36.27±11.95)pg/ml,治疗后为(46.56±22.34)pg/ml。针药结合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33.67±1.84,治疗后为13.52±1.91,总有效率为72.5%;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5.30±0.75,治疗后为10.12±1.35,总有效率为75.0%;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37.77±20.47)pg/ml,治疗后为(55.13±28.26)pg/ml。3组比较,P>0.05。结论:无论电针或中药汤剂或针药结合对本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三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围绝经期抑郁症
电针
中药汤剂
针药结合
Keywords
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
Electroacupuncture
Chinese herbal soup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分类号
R749.4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针药三种不同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血清性激素及白介素-6的影响
史晓岚
杨帅
王元惠
张国庆
何金森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针药不同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效应分析
史晓岚
杨帅
张国庆
何金森
《上海针灸杂志》
201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针药三种不同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效应分析
史晓岚
杨帅
王元惠
张国庆
何金森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
1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