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在肝胆微创外科的应用体会
1
作者 王勇 陈杰 +1 位作者 李春生 张箭平 《临床医学进展》 2015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治疗高龄患者的经验和体会。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选择6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高龄、高危病人进行穿刺引流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均穿刺置管成功并且获得了有效的引流减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引流后1...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治疗高龄患者的经验和体会。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选择6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高龄、高危病人进行穿刺引流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均穿刺置管成功并且获得了有效的引流减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引流后1~2 d缓解或消失。术后1~5 d体温及白细胞计数逐步恢复正常,59例合并有胆囊结石的病人于2月后择期行胆囊切除术和/或胆道探查术。结论:对高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是一种合适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二期手术治疗高龄高危急性化脓性胆囊炎47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邹奇 王勇 +1 位作者 陈杰 李春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981-2982,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联合二期胆囊切除术治疗高龄、高危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高龄、高危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先急诊行PTGD,再二期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均穿刺成功,穿刺后胆...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联合二期胆囊切除术治疗高龄、高危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高龄、高危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先急诊行PTGD,再二期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均穿刺成功,穿刺后胆汁漏2例,出血1例,均保守治疗后缓解。47例患者在置管后1周-3个月行胆囊切除术,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成功23例,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13例中转开腹,开腹胆囊切除术(OC)24例(包括腔镜中转开腹13例),发生并发症8例,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高龄、高危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中,急诊PTGD可迅速缓解症状,避免急诊手术和麻醉的风险,二期行LC或OC均安全、有效,LC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重捷 邹奇 +2 位作者 陈杰 王勇 李春生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70岁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24例作为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70岁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24例作为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收集同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病人2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病人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程度轻,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重捷 陈杰 +1 位作者 邹奇 李春生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869-871,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3例,其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3例,其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LC+LCBDE组)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46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ERCP/EST+LC(ERCP/EST+LC组)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成功率,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近期结石复发率,住院费用及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93.5%vs 89.2%),中转开腹率(6.5%vs 5.4%),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7%vs 8.1%),近期结石复发率比较(5.2%vs 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联合LCBDE与LC联合ERCP/EST对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同样有效,LC联合ERCP/EST可缩短手术时间,但在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方面不如LC联合LCBDE,两种微创方式都有其各自的适应证,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探查术后鼻胆管与T管留置对胆汁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蔡雷 张箭平 +3 位作者 薛冰 华静立 刘进军 杨志武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45-346,351,共3页
目的分析胆道术后的胆道引流方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对于胆道细菌的影响。方法比较85例留置鼻胆管和74例留置T管的胆道结石病例的胆汁细菌培养结果。结果与手术当天比较,两组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先降低再升高,在第3天达到最低水平,差异有... 目的分析胆道术后的胆道引流方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对于胆道细菌的影响。方法比较85例留置鼻胆管和74例留置T管的胆道结石病例的胆汁细菌培养结果。结果与手术当天比较,两组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先降低再升高,在第3天达到最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3天比,T管组第14天、第30天胆汁细菌培养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道引流方式上,鼻胆管与T管比较,有相同的胆道细菌的检出率;在胆道引流时间上,随着时间延长,鼻胆管与T管细菌检出率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胆管 T型管 胆道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水皮硝腹带的设计与应用
6
作者 张玲 倪燕婷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6期215-215,共1页
目的:介绍一种防水皮硝腹带的设计与应用。方法防水皮硝腹带包括普通的医用腹带及组成防水敷药部件的防水隔层、防水海绵条和吸水海绵条组成,利用防水隔层和防水海绵条将皮硝析出的液体隔离,再利用吸水海绵条将液体吸收,从而达到不外渗... 目的:介绍一种防水皮硝腹带的设计与应用。方法防水皮硝腹带包括普通的医用腹带及组成防水敷药部件的防水隔层、防水海绵条和吸水海绵条组成,利用防水隔层和防水海绵条将皮硝析出的液体隔离,再利用吸水海绵条将液体吸收,从而达到不外渗的效果。结果防水皮硝腹带制作简单,节省人力,有效的避免了液体的渗出,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活动度。结论防水皮硝腹带有效的吸收了皮硝析出的液体,降低了患者更换皮硝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 皮硝 腹带 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输注生长抑素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赵建芳 蔡琳丹 +1 位作者 张霞芬 储燕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第11期846-848,共3页
目的探讨2种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输注生长抑素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121例胆胰系统疾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输注注射用生长抑素的老年(≥65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单双数分组,分为... 目的探讨2种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输注生长抑素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121例胆胰系统疾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输注注射用生长抑素的老年(≥65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单双数分组,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进行左侧前臂静脉穿刺,对照组进行左侧手背静脉穿刺。比较2组患者留置针的一针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静脉炎的发生率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为(2.95±0.65)d,对照组为(2.06±0.75)d;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6.39%(10/61),对照组为30.00%(18/60);观察组舒适度为83.61%(51/61),对照组为65.00%(39/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2,χ2=4.910、9.35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6.88%(53/61)、88.33%(5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5,P〉0.05)。结论临床上行ERCP术的老年患者,输注生长抑素时使用左侧前臂静脉留置针具有一定优势,可延长留置时间,降低留置期间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可作为穿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静脉留置针 穿刺部位 生长抑素 效果
原文传递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勇 李晓宗 +1 位作者 张箭平 李春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501-1503,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和总胆红素(TBI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诊断和治疗的胆总管结石8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和总胆红素(TBI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诊断和治疗的胆总管结石8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LTCBDE)组(45例)和开腹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两组治疗前后CRP、PA和TBIL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除手术时间比开腹组长外,LTCBDE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1)。LTCBDE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RP和TBIL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PA水平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LTCBDE组的降低和升高水平比开腹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确切,可能与CRP、TBIL降低和PA水平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C反应蛋白 前白蛋白 总胆红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