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农村社区老年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9
1
作者 邓秋琼 高黎黎 +6 位作者 付建辉 潘丹红 肖伟忠 李清华 丁玎 潘雪君 余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2-726,共5页
目的研究上海市农村社区老年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的患病率和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主要相关因素。方法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60岁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横断面调查检测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 目的研究上海市农村社区老年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的患病率和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主要相关因素。方法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60岁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横断面调查检测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分布特征,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cy水平的高危因素。结果在1 621例≥60岁的老年人群中,男性血浆Hcy平均水平高于女性[(15.72±9.22)μmol/L vs.(14.08±7.55)μmol/L,P〈0.001],男性HHcy患病率高于女性(43.6%vs.29.5%,P〈0.001)。〈70岁、70-80岁、〉80岁的老年人血浆Hcy值分别为(13.75±5.43)、(15.26±9.72)和(15.55±9.12)μmol/L(P=0.001);HHcy患病率分别为23.9%、40.5%和46.3%(P〈0.001)。吸烟组和不吸烟组Hcy水平分别为(16.14±8.05)和(14.60±8.31)μmol/L(P=0.037),HHcy患病率分别为44.9%和34.2%(P=0.011)。高血压组和无高血压组Hcy水平分别为(15.24±9.72)和(14.20±6.42)μmol/L(P=0.012),HHcy患病率分别为39.7%和30.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和高血压是HHcy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OR)分别为1.92(95%CI为1.46-2.54,P〈0.001)、1.89(95%CI为1.55-2.29,P〈0.001)和1.57(95%CI为1.20-2.05,P=0.001)。结论上海大团社区老年人群中Hcy血浆水平存在性别、年龄差异,HHcy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和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农村社区 老年人群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DNA微阵列分析研究系统性血管炎潜在的基因靶点 被引量:5
2
作者 史卫军 冯怡雯 汤敬东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1028-1035,共8页
本研究旨在确定系统性血管炎中关键基因,从而获得新的潜在的基因靶向位点来治疗系统性血管炎。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下载了GSE16945的双色cDNA微阵列数据,由来自13名系统性血管炎患者和16名健康对照组成员的外周单核细胞... 本研究旨在确定系统性血管炎中关键基因,从而获得新的潜在的基因靶向位点来治疗系统性血管炎。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下载了GSE16945的双色cDNA微阵列数据,由来自13名系统性血管炎患者和16名健康对照组成员的外周单核细胞标本组成。通过BRB Array Tools,在系统性血管炎中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随后使用cluster Profiler包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以及选择显著功能相互作用(FI)模块。此外,预测了确定的DEG之间的转录因子(TF),并构建了转录调控网络。鉴定了总共173个上调基因和93个下调的基因,主要与免疫应答途径相关。FBJ小鼠骨肉瘤病毒基因同源物(FOS),泛素B(UBB),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和MX dynamin样GTPase 1(MX1)在PPI网络中被鉴定为中枢蛋白。此外,UBB、FOS和STAT1分别是三个确定的FI模块中的中枢蛋白。在DEGs中总共预测了9个转录因子。在预测为转录因子的DEG中,鉴定了相互作用的STAT1,v-maf禽类肌肉痉挛性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B(MAFB)和酪氨酸3-单加氧酶/色氨酸5-单加氧酶活化蛋白Z(YWHAZ),这些转录因子作为靶点进一步调节其他DEGs。包括FOS、UBB、MX1、STAT1、MAFB和YWHAZ在内的各种基因可能是用于治疗系统性血管炎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表达基因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功能相互作用 系统性血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部血管解剖及其变异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学广 徐红莉 +5 位作者 陈波 王博 史卫军 童进东 邓颖 汤敬东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7期835-841,共7页
足部作为肢体供血末端,当下肢缺血时多数病变及症状首先出现在足部,足部血流来源于由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胫前动脉向下延伸为足背动脉并发出跗外侧动脉、跗内侧动脉,继续向下则延伸为第一跖背动脉。胫后动脉则在足底分为内、... 足部作为肢体供血末端,当下肢缺血时多数病变及症状首先出现在足部,足部血流来源于由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胫前动脉向下延伸为足背动脉并发出跗外侧动脉、跗内侧动脉,继续向下则延伸为第一跖背动脉。胫后动脉则在足底分为内、外侧动脉,两支动脉相较而言,足底外侧动脉更为粗大并携带更多血流量,承担更多区域的主要灌注责任,并与来自足背动脉的深支吻合形成足底动脉弓,对前足的灌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对足部主要血管解剖及其相关变异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血管 足背动脉 足底动脉弓 解剖 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血管内实时测压抗栓装置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王敏 冯怡雯 +2 位作者 甘树杰 李燕 汤敬东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血管内实时测压抗栓装置应用于预防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术后血管内血栓形成的可行性。方法将本课题组设计制作的新型实时测压抗栓装置进行体外模拟试验与动物实验,分析该装置的稳定性、效果及实用性。结果体外试验显示该...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血管内实时测压抗栓装置应用于预防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术后血管内血栓形成的可行性。方法将本课题组设计制作的新型实时测压抗栓装置进行体外模拟试验与动物实验,分析该装置的稳定性、效果及实用性。结果体外试验显示该实时测压抗栓装置压力测量的稳定性高,具有较强的可信性;动物实验显示通过该实时测压抗栓装置测得的压力值与体外多通道测量仪所测结果基本一致,具备较高的相关性。结论该新型血管内实时测压抗栓装置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测压抗栓装置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动脉栓塞 局部抗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射频消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汤敬东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8年第6期475-479,474,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血管内射频消融(ERA)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行腔内血管开通后应用ERA治疗212例单侧TAO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踝肱指数(ABI)及复发率。结果术后疼痛...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血管内射频消融(ERA)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行腔内血管开通后应用ERA治疗212例单侧TAO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踝肱指数(ABI)及复发率。结果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下降(P<0.001)。术后即刻ABI、术后2周及术后3年ABI均显著高于术前ABI(P<0.001)。此外,术后2周和术后3年ABI值均明显高于术后即刻ABI(P<0.001)。术后3年随访期间复发32例(15.5%)。结论 ERA用于治疗TAO效果显著,无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射频消融术 踝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影响下血管平滑肌细胞神经传递中相关基因的研究
6
作者 田众一 邓颖 汤敬东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1021-1027,共7页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排列紊乱和肥大在血管病中十分常见,炎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为了研究炎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神经传递的作用,笔者在二代测序后进行了生物信息分析。对经LPS处理的A7r5细胞和经PBS处理的A7r5细胞的基因经...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排列紊乱和肥大在血管病中十分常见,炎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为了研究炎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神经传递的作用,笔者在二代测序后进行了生物信息分析。对经LPS处理的A7r5细胞和经PBS处理的A7r5细胞的基因经二代测序测序,重复三次。差异基因表达集通过R框架下的NOISeq软件包取得。随后,通过DAVID数据库获得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来推断其潜在功能。蛋白富集通路的相互作用关系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这些蛋白与ADRA1D或CACNA1S有关,这一结果通过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的STRING和PPI网络得到。相较于对照组LPS组中共计2038个基因有差异表达,包括1094个基因上调、944个基因下调。富集分析提示NADH中NDUFV2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包括氧化磷酸化、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症和亨廷顿舞蹈症。而且,NDUFV2在差异基因PPI网络的通路富集分析中也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在通过PPI网络分析ADRA1D、CACNA1S和差异基因与之的相互关系中,PHB、OXTR、CRMP1和DPYSL2都和ADRA1D、CACNA1S交互作用。目前研究提示NDUFV2、PHB、OXTR、CRMP1和DPYSL2可能是炎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神经传导的作用中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炎性反应 二代测序 差异基因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于海芙 付建辉 +1 位作者 张斌 余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穿支动脉疾病(penetrating artery disease,PAD)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影像特点及其转归。方法经头颅MRI和头颈CTA、颈部大动脉彩超或DSA证实,将前瞻性收集的脑梗死病例100例,分为PAD组44例与对照组即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 目的探讨穿支动脉疾病(penetrating artery disease,PAD)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影像特点及其转归。方法经头颅MRI和头颈CTA、颈部大动脉彩超或DSA证实,将前瞻性收集的脑梗死病例100例,分为PAD组44例与对照组即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型脑梗死组56例,两组通过比较,分析PAD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影像特点及其转归。观察发病早期(7 d内)出现进展性运动障碍(progressive motordeficits,PMD)的发生率。结果根据2011年中国脑梗死分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诊断标准,100例脑梗死患者中,PAD型44例(44%),LAA型56例(56%)。与LAA型相比,PAD型吸烟及饮酒的患者更少(P值分别为0.021及0.023),且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史者也更低(P=0.025)。PAD型出现PMD的现象较LAA型更常见(56.82%vs.30.36%,P=0.008);PAD型发病部位多位于侧脑室旁,与LAA型比较有显著差异(52.27%vs.21.43%,P=0.001)。随访两组患者发病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 Scale,mR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1.43±1.17 vs.1.43±1.45,P=0.99)。结论 PAD型脑梗死早期多出现PMD,但发病3个月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动脉疾病 脑梗死 进展性运动障碍 侧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部头静脉的解剖研究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童进东 谭德炎 +2 位作者 田众一 史卫军 余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6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上肢腕部头静脉解剖学特点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0例慢性肾衰竭5期患者,术前彩超辅助下标记头静脉主干,以腕部头静脉手背支和头静脉拇指支汇合点为中心,将腕部头静脉分成腕部远心端头静脉段和腕部近心端头静... 目的:探讨上肢腕部头静脉解剖学特点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0例慢性肾衰竭5期患者,术前彩超辅助下标记头静脉主干,以腕部头静脉手背支和头静脉拇指支汇合点为中心,将腕部头静脉分成腕部远心端头静脉段和腕部近心端头静脉段,测量各段静脉直径、静脉分支及瓣膜的数量、各段头静脉与桡动脉间距等指标,并通过术中观察再次确认静脉的瓣膜及分支。结果:腕部远心端段头静脉直径明显小于腕部近心端段头静脉直径,两者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腕部近心端段的头静脉瓣膜及静脉分支较远心端段少,两者相比较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且腕部近心端段的头静脉与桡动脉间距离较腕部远心端头静脉近(P<0.05)。结论:上肢腕部远心端头静脉偏细小,且存在较多的分支及瓣膜,而腕部近心端头静脉有更大的直径以及较少的分支和瓣膜,更符合临床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血液透析 头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干细胞移植及药物灌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9
9
作者 唐石晶 郭发才 汤敬东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究射频消融、干细胞移植及药物灌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和上海浦东医院接受治疗的TAO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消融组26例应用射频消融... 目的探究射频消融、干细胞移植及药物灌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和上海浦东医院接受治疗的TAO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消融组26例应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移植组32例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和灌注组28例应用药物灌注进行治疗。进行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评分及踝肱指数(ABI)评价;检测经皮氧分压、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统计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移植组和灌注组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评分均低于消融组,ABI、经皮氧分压、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均高于消融组,且移植组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评分均低于灌注组,ABI、经皮氧分压、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均高于灌注组(P<0.05)。移植组治疗有效率最高为96.9%,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为3.1%。结论射频消融术、干细胞移植及药物灌注均对TAO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干细胞移植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干细胞移植 药物灌注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缺血性和静脉性溃疡创面的治疗及预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伟 汤敬东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549-552,共4页
下肢慢性创面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造成非常沉重的社会医疗负担。根据病因,下肢慢性创面可分为动脉缺血性溃疡、静脉性溃疡、糖尿病足溃疡和压疮,其中动脉缺血性溃疡和静脉性溃疡是主要病因类型,二... 下肢慢性创面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造成非常沉重的社会医疗负担。根据病因,下肢慢性创面可分为动脉缺血性溃疡、静脉性溃疡、糖尿病足溃疡和压疮,其中动脉缺血性溃疡和静脉性溃疡是主要病因类型,二者的预后转归有所不同。本研究通过对动脉缺血性溃疡和静脉性溃疡临床研究数据进行综述,总结当前动脉性溃疡和静脉性溃疡的治疗技术和疗效概况及相关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 缺血性溃疡 静脉性溃疡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 被引量:32
11
作者 叶军 候双兴 +4 位作者 潘丹红 余波 涂志兰 肖伟忠 陈华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4期375-376,共2页
目的:分析并探究应用盐酸美金刚对于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医院院66例帕金森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用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进行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并探究应用盐酸美金刚对于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医院院66例帕金森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用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盐酸美金刚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完成治疗后,观察组MOCA、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58.8±4.1)分,对照组为(41.8±3.7)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对于帕金森痴呆患者起到了有效的改善作用,有利于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美金刚 帕金森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苯磺酸钙通过抑制慢性偏头痛大鼠内耳炎症反应减少otoconin-90的表达
12
作者 杨化兰 冯美艳 +4 位作者 涂志兰 杨丹 金芃芃 余波 侯双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偏头痛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发病密切相关的前庭周围机制。方法我们采用反复臀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的慢性偏头痛大鼠模型,通过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对照组、单纯慢性偏头痛模型... 目的探讨偏头痛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发病密切相关的前庭周围机制。方法我们采用反复臀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的慢性偏头痛大鼠模型,通过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对照组、单纯慢性偏头痛模型组、羟苯磺酸钙干预组的内耳炎症因子表达,以及三组内耳耳石蛋白otoconin 90(OC90)的表达。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耳石的形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偏头痛模型大鼠中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生明确相关的内耳耳石蛋白OC90表达明显减少,内耳炎症因子IL-6、TNF-α表达明显增多,进一步发现,羟苯磺酸钙可以抑制慢性偏头痛模型的炎症因子IL-6、TNF-α表达,且与偏头痛组大鼠相比,应用羟苯磺酸钙灌胃后的偏头痛大鼠内耳OC90表达明显增多。结论偏头痛会引起内耳炎症性改变以及耳石蛋白减少,羟苯磺酸钙可以干预这种改变,对偏头痛相关眩晕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并且提示羟苯磺酸钙对于偏头痛相关眩晕的治疗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otoconin-90 偏头痛 羟苯磺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减容颈动脉粥样斑块可行性研究的体外实验:形态学及产物分析
13
作者 杨凯 谭晋韵 +2 位作者 邓颖 史伟浩 余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320,共8页
目的探究准分子激光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的可行性。方法使用6F和8F激光导管,利用308纳米的氯化氙准分子激光对6例颈动脉粥样斑块进行体外减容实验。通过比较斑块管腔面积与径线的变化来评估减容效率,观察减容的产物及颈动脉粥样斑块减容后... 目的探究准分子激光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的可行性。方法使用6F和8F激光导管,利用308纳米的氯化氙准分子激光对6例颈动脉粥样斑块进行体外减容实验。通过比较斑块管腔面积与径线的变化来评估减容效率,观察减容的产物及颈动脉粥样斑块减容后的管腔面微观形态。减容前后管腔数据由术前颈动脉CTA图像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减容后Micro CT图像获得。结果准分子激光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减容后能够显著增加管腔面积[6F激光导管:1.08(0.88~1.19)μm^(2)vs.5.92(3.51~7.21)μm^(2),Z=-5.410,P<0.001;8F激光导管:7.01(0.69~13.83)μm^(2)vs.12.11(7.49~20.32)μm^(2),Z=-2.678,P=0.007]。增加激光导管直径与推进次数可以获得更大的管腔面积增加[6F激光导管4.86(2.40~6.68)μm^(2)vs.8F激光导管6.73(6.34~8.01)μm^(2),Z=-2.976,P=0.002]。超过95%的准分子激光减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碎屑产物的面积集中在0~10μm^(2),最大卡钳直径集中在0~5μm。准分子激光减容后斑块及血管内膜下纤维暴露,并未造成热损伤。结论准分子激光应用于体外减容颈动脉粥样斑块可显著增加斑块管腔面积,具有良好的解除颈动脉硬化狭窄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准分子激光 粥样硬化斑块 腔内减容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凯 万林枫 +4 位作者 陈莉 史伟浩 谭晋韵 宗原 余波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目的比较支架内再狭窄(ISR)与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NISR)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差异,判断"壁面剪切应力变化度(CDWSS)"对ISR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筛选得到发生ISR患者8例,并按1∶2配比NISR患者16例。随机从两组中各选择4例患者,... 目的比较支架内再狭窄(ISR)与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NISR)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差异,判断"壁面剪切应力变化度(CDWSS)"对ISR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筛选得到发生ISR患者8例,并按1∶2配比NISR患者16例。随机从两组中各选择4例患者,对其术前、术后即刻及随访的颈动脉CTA进行三维重建并开展血流动力学分析,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引入特殊点位上"CDWSS"概念,以术前CTA所对应的壁面剪切应力(WSS)为基准,对比术后即刻及随访的CDWSS数据。结果与NISR相比,ISR在分叉处及最狭窄部位的WSS高值区域扩大,且整个心动周期中数值波动幅度大。NISR组中振荡剪切指数(OSI)的数值下降,相反,在ISR组中OSI数值有所增加。高OSI区域与低WSS值区域重合度较高。随访模型中,在最狭窄部位两组CDWS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相比于NISR患者,ISR患者的病灶在局部存在血流动力学差异。CDWSS对局部发生ISR与否可能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内狭窄 血流动力学 壁面剪切应力 振荡剪切指数
原文传递
下肢动脉定期全程修复防治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成本效用预测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辛文琳 孙晓伟 +6 位作者 虞泽星 李丽 范恩芳 朱晓霞 刘春峰 倪春明 汤敬东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3期423-428,共6页
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定期全程修复防治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成本效用,论证下肢动脉全程修复治疗方案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0年12月—2021年2月通过文献研究和上海市浦东医院血管外科专家咨询,进行... 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定期全程修复防治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成本效用,论证下肢动脉全程修复治疗方案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0年12月—2021年2月通过文献研究和上海市浦东医院血管外科专家咨询,进行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状态分类、转移概率、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等相关数据采集,建立糖尿病合并ASO马尔科夫模型,生成常规治疗和下肢动脉定期全程修复治疗下的队列数据,并结合治疗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产出进行成本效用比较。结果 模拟样本为1 000例,常规治疗下,有18.5%(185例)的患者会在末期发生溃疡,截肢率为50.3%(503例),死亡率为36.7%(367例);下肢动脉定期全程修复治疗下,末期溃疡发生率在10%以下,截肢率为1.0%~4.9%,死亡率为0.7%~3.3%。定期进行下肢动脉全程修复治疗时,每位糖尿病患者在20年间的平均治疗成本比常规治疗高出397 476.8~706 237.5元,增量成本效用比为129 087.4~213 034.5元/质量调整生命年。结论 下肢动脉定期全程修复的增量成本效用比的最低值低于1倍的上海市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值低于3倍的上海市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值得纳入上海市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糖尿病足防治先进适宜技术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糖尿病 全程修复治疗 马尔科夫模型 成本 效用
原文传递
改进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史卫军 邓颖 汤敬东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进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本院进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置管... 目的:探讨改进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本院进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置管,观察组采用改进Seldinger法置管,比较两组患者完成置管手术的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3d、1个月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更短,腹部切口长度更短(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80.00%,χ^(2)=6.88,P=0.01)。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3d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58%,50.00%,χ^(2)=4.97,P=0.03),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9.35%,53.33%,χ^(2)=7.05,P=0.01)。结论: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运用改进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进行置管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创口较小,患者术后早期、远期并发症较少,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 SELDINGER 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 终末期肾病患者 临床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