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慢性病社区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1
作者 刘薇群 张娴 +4 位作者 范恩芳 褚丽萍 王娜 江长缨 陆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7-1621,共5页
目的:构建上海市慢性病社区护理模式,探索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同质化发展路径,以提升社区慢性病护理质量。方法:构建“三维联动集成共享”平台,通过平台培养社区“一专多能”护士;采用质性研究等方法明确慢性病社区延续护理角色... 目的:构建上海市慢性病社区护理模式,探索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同质化发展路径,以提升社区慢性病护理质量。方法:构建“三维联动集成共享”平台,通过平台培养社区“一专多能”护士;采用质性研究等方法明确慢性病社区延续护理角色定位;评价“一专多能”护士培养结果和社区护理实践效果。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医疗机构长期有序联结,截至2023年年底,累计培养多类别“一专多能”护士4435人次,已有137家(55.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337个专科护理门诊;社区护理人员慢性病护理能力提升,2023年1月—12月上海市151.2万人次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享受到同质的专科护理服务,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得到一定满足。结论:上海市慢性病社区护理模式的应用提升了社区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能力,促进了社区慢性病护理实践的规范化,让社区居民享受到有效、便捷、优质的延续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管理 社区护理 居家护理 能力提升 护理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护士共情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颖颜 明星 +4 位作者 梅久红 杨敏 朱波琴 蒋申贞 江长缨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2期26-28,36,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护士共情能力的现状,探讨护士共情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8月,采取方便抽样法选择上海市13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215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人际反应指针问卷(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C...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护士共情能力的现状,探讨护士共情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8月,采取方便抽样法选择上海市13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215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人际反应指针问卷(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C)进行调查。结果 215名护士共情能力总均分为(53.38±9.48)分,同情关怀维度得分最高为(18.43±3.62)分,身心忧急维度得分最低为(8.19±4.52)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龄短、非独生子女护士共情得分较高,职业满意度较低的护士共情得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为独生子女、职业满意度是护士共情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社区护士的共情能力水平较低,并存在较多影响因素,提示社区卫生管理者需认识到此现状,并通过多种途径来提升社区护士的共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能力 社区护士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浦东新区家长口腔保健行为与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习惯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卫锋 沙莎 +1 位作者 江长缨 徐轶红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29,共4页
目的 了解家长口腔保健行为与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习惯的相关关系,为建立学龄前儿童和家长联合口腔健康教育模式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学龄前儿童和家长联合问卷,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本社区5家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124人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 了解家长口腔保健行为与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习惯的相关关系,为建立学龄前儿童和家长联合口腔健康教育模式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学龄前儿童和家长联合问卷,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本社区5家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124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及儿童本人的口腔卫生习惯,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4名接受调查的儿童家长口腔保健行为与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之间存在相关性,主要体现在开始刷牙年龄、刷牙持续时间和是否有饭后漱口的习惯3个方面,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家长口腔知识来源主要为电视/广播(82.3%)、报刊/杂志/科普读物(51.6%)、家人/朋友(27.4%),而期待的知识来源是口腔医护人员(90.3%)、电视/广播(53.2%)、社区健康教育活动(51.6%).结论 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行为现状较好;重视家长行为对儿童口腔健康的作用;有必要多开展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家长 口腔保健
原文传递
居家综合护理对社区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干预效果
4
作者 龚萍 江长缨 +1 位作者 杨郗 周辉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25-28,3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居家综合护理干预在社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老年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2023年1月2日至15日接诊的由上级医院转诊至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进行输液、吸氧治疗的患者60例进行居家综合干预。比较患者干预... 目的:探讨基于居家综合护理干预在社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老年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2023年1月2日至15日接诊的由上级医院转诊至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进行输液、吸氧治疗的患者60例进行居家综合干预。比较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的指氧饱和度情况、心理状况、疾病治疗与康复知识知晓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居家综合护理干预前,患者血氧饱和度均值为(90.93±1.16)%,干预后为(95.72±1.38)%,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患者疾病治疗与康复知识知晓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居家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社区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康复状况、心理状态、疾病治疗与康复知识的知晓率,有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居家 延续护理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中危以上跌倒风险老年人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江长缨 张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5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社区中危以上跌倒风险老年人跌倒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5年1-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南码头街道某居委中危以上跌倒风险的老年人100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入户跌倒危险因素分析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社区中危以上跌倒风险老年人跌倒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5年1-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南码头街道某居委中危以上跌倒风险的老年人100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入户跌倒危险因素分析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采用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跌倒预防知-信-行问卷及跌倒居家环境危险因素评估表对干预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社区中危以上跌倒风险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及跌倒风险评分低于干预前、跌倒预防知-信-行评分高于干预前、跌倒环境危险因素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性化的跌倒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社区中危以上跌倒风险老年人的跌倒预防知-信-行,减少环境危险因素,有效预防跌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人 跌倒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护士家访服务对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积极感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臧苇萍 江长缨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3期2115-2118,共4页
目的探究社区护士家访服务对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积极感受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笔者所工作社区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7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管理,干预组接受为期3个月的社区护士家访服务,包括失智症相... 目的探究社区护士家访服务对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积极感受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笔者所工作社区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7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管理,干预组接受为期3个月的社区护士家访服务,包括失智症相关知识宣教、失智症日常生活照护、康复护理、居家安全防范、照顾者自我照顾指导等。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问卷(Positive aspects of caregiving,PAC)进行干预前后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积极感受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5.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护士家访服务能够为失智老人及居家照顾者提供社区医疗支持,提高照顾者应对失智症的信心,减轻疾病照护负担,提升照顾者的积极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智症 家庭照顾者 家访服务 积极感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照护技能培训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江长缨 臧苇萍 +1 位作者 卫锋 施秀华 《护理学报》 2017年第16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对社区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实施照护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通过调查上海市某社区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照护技能现状及需求,并基于循证医学与专家论证,制定"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照护技能培训方案"。选取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3... 目的探讨对社区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实施照护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通过调查上海市某社区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照护技能现状及需求,并基于循证医学与专家论证,制定"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照护技能培训方案"。选取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39名,按照"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照护技能培训方案"实施为期3个月的培训。采用自行设计的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照护技能调查问卷、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进行干预前后评估。结果干预后居家照顾者照护技能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t=10.710,t=7.7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规范化的照护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社区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照护技能,提升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智症 居家照顾者 入户培训 照护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中危以上跌倒风险老年人知信行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毅 江长缨 《护理学报》 2016年第5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社区中危以上跌倒风险老年人跌倒预防知信行现状。方法对上海市南码头街道某居委≥65岁老年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从中选取100名中危以上跌倒风险的老年人,采用自编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社区中危以上跌倒... 目的分析社区中危以上跌倒风险老年人跌倒预防知信行现状。方法对上海市南码头街道某居委≥65岁老年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从中选取100名中危以上跌倒风险的老年人,采用自编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社区中危以上跌倒风险老年人跌倒预防知识得分为(22.21±4.62)分,总知晓率为53.8%;信念得分为(10.23±2.71)分,得分率为68.2%;行为得分为(19.34±3.39)分,得分率为64.5%。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知信行与老年人跌倒家居环境危险因素评分呈负相关(均P<0.001)。结论社区中危以上跌倒风险老年人跌倒预防知识、信念、行为较差,社区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其跌倒预防知识知晓率,促进跌倒预防的积极正向态度的形成,纠正不良行为,最终减少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人 跌倒 知信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视频教育在糖尿病患者居家处置医用利器物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周辉 钱丽花 张怡 《医药前沿》 2025年第12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微视频教育在糖尿病患者居家处置医用利器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8月—2024年3月,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的12个社区开展微视频教育讲座。讲座前组建微视频教育小组,制作主题明确的微视频,并在讲座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 目的观察微视频教育在糖尿病患者居家处置医用利器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8月—2024年3月,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的12个社区开展微视频教育讲座。讲座前组建微视频教育小组,制作主题明确的微视频,并在讲座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选取自愿参与问卷调查的糖尿病患者或其家属为研究对象。比较微视频教育讲座前后研究对象居家处置医用利器物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微视频教育讲座共完成12次,参与人数达624人,符合问卷发放条件的糖尿病患者或其家属476人,收集有效问卷462份,回收率为97.06%。微视频教育后,研究对象的知识问卷每个题目得分均高于微视频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居家处置医用利器物的现状不容乐观,微视频教育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居家处置医用利器物的知识掌握度,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视频 糖尿病 健康教育 医用利器物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焦点解决模式对社区慢阻肺老年患者的健康管理干预 被引量:19
10
作者 顾晨辰 杨艳 +2 位作者 柏涌海 江长缨 孙金海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SFA,Solution-Focused Approach)对社区居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老年患者疾病症状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以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8例居家COPD管理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SFA,Solution-Focused Approach)对社区居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老年患者疾病症状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以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8例居家COPD管理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接受COPD定期随访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则接受SFA针对性干预措施,干预时间为每周1次,持续6周。干预前后、干预结束后4周、8周分别采用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疾病症状、负性情绪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CAT得分、GAD-7得分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有差异;两组PHQ-9得分显示组间效应、时间效应有差异,无交互效应。实验组干预后各时间点CAT得分及GAD-7、PHQ-9得分进一步两两比较,后一时间点得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P<0.05)。结论SFA可有效缓解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疾病症状,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管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解决模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养老机构健康照顾者护理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美华 沙莎 江长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12期1408-1410,共3页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健康照顾者的护理知识知晓情况,为构建针对养老机构健康照顾者的护理知识技能培训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5家养老机构的115名健康教育者进行护理知识知晓度的调查。问卷经预调查后获...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健康照顾者的护理知识知晓情况,为构建针对养老机构健康照顾者的护理知识技能培训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5家养老机构的115名健康教育者进行护理知识知晓度的调查。问卷经预调查后获得重测信度0.88,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系数为0.76。结果养老机构健康照顾者的护理知识完全知晓率为15.7%;完全不知晓者占调查总数的2.6%;初中及以上学历的健康教育者知晓率较高(P〈0.01);年龄≤50岁的健康教育者对护理知识掌握较好(P=0.003)。结论养老机构健康教育者护理知识的知晓度普遍不高;学历较高和年纪较轻的健康照顾者护理知识的掌握度较好;应针对低学历和年纪较大的健康照顾者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方案;针对薄弱环节——生活护理知识进行专项培训;注重安全护理意识培养,保证老年人生命安全是第一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医疗护理提供者 养老机构
原文传递
舒缓爱心家园提高社区晚期肿瘤患者家属的应对能力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颖颜 奚晓君 +3 位作者 蒋申贞 张利娜 鲁伊丽 江长缨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舒缓爱心家园对社区晚期肿瘤患者家属应对能力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入住上海市浦东新区迎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病房的晚期肿瘤患者家属(主要照顾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组建舒缓爱心家园服务团队,... 目的探讨建立舒缓爱心家园对社区晚期肿瘤患者家属应对能力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入住上海市浦东新区迎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病房的晚期肿瘤患者家属(主要照顾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组建舒缓爱心家园服务团队,并进行评估家属需求、举办爱心家园活动等为期6个月的干预,采用晚期肿瘤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在干预前后对对晚期肿瘤患者家属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晚期肿瘤患者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均优于干预前(均P<0.01);干预前后,晚期肿瘤患者家属的SAS及SCSQ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社区建立舒缓爱心家园,能有效提高晚期肿瘤患者家属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应对能力,提升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缓爱心家园 晚期肿瘤患者家属 应对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训迁移模型在社区伤口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居淑勤 江长缨 +3 位作者 薛海燕 葛林惠 瞿文 李俞莹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7-60,81,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培训迁移模型的社区伤口护士培训方案对提升社区伤口专科护理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基于培训迁移模型的社区伤口护士培训方案,并通过柯氏四级评估模型,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对24名杨浦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伤口护士开... 目的评价基于培训迁移模型的社区伤口护士培训方案对提升社区伤口专科护理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基于培训迁移模型的社区伤口护士培训方案,并通过柯氏四级评估模型,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对24名杨浦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伤口护士开展培训,分别从学员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等四个层面综合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24名学员学习迁移目录量表各维度及条目上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学员在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技能自评等方面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1年内,学员所在单位的伤口护理服务人次得到增长(门诊39.06%,病房28.31%),患者满意度提高74.36%,伤口愈合率增加31.12%且愈合时间缩短33.33%。结论基于培训迁移模型的社区伤口护士培训方案能有效地提高受训者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水平,使其将所学应用于临床,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及专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训迁移 伤口护理 社区 专科护士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顾体验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霞 陈利群 江长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13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全面了解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的照顾体验,包括照顾负荷及积极感受现状,探索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负担量表(CBI)、照顾者积极感受表(PAC)对80名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进行测评。结果80名社... 目的全面了解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的照顾体验,包括照顾负荷及积极感受现状,探索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负担量表(CBI)、照顾者积极感受表(PAC)对80名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进行测评。结果80名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顾负荷CBI得分(54.73±13.15)分,积极感受PAC得分(28.53±5.37)分,照顾者照顾负荷与积极感受呈负相关(r=0.243,P〈0.05)。结论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顾负荷较重,积极感受水平中等。建议社区医疗单位需全面了解照顾者的照顾体验,注意对照顾者进行正向积极引导,减轻照顾负荷,提升居家照顾者的积极感受,为照顾者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智症 照顾体验 照顾负荷 积极感受 居家照顾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