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浦东社区中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奕 曲晓璐 +9 位作者 王新华 朱爱国 余晨 张新天 张瑞青 熊重祥 刘峰 王俊 张颖莹 严海东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2年第11期829-832,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社区中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在上海浦东新区随机抽取/〉45岁居民200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测尿白蛋白/肌酐、尿常规、血清肌酐、葡萄糖和血脂,并计算...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社区中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在上海浦东新区随机抽取/〉45岁居民200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测尿白蛋白/肌酐、尿常规、血清肌酐、葡萄糖和血脂,并计算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1905名(82.1%)居民入选,白蛋白尿检出234例,标化患病率为12.0%(95%CI:0.105~0.135);eGFR〈60ml·min~^-1.73m^-2者36例,标化患病率为1.9%(95%CI:0.172—0.213);按慢性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KDIGO)诊断标准,CKD患者共240例,标化患病率为12.6%(95%C1:0.112~0.14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2.272)、高血糖(OR=1.233)、年龄(OR:1.043)、高胆固醇(OR=1.187)、高尿酸(OR=1.003)是中老年人群CK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上海浦东社区中老年人群CKD的患病率较高,应积极开展CKD的早期筛查,干预高危人群以延缓CKD的进展,避免终末期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黄芪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戴芹 曲小璐 +1 位作者 汤家铭 米金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功能和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黄芪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切除5/6肾的方法制备CRF模型。黄芪各组予不... 目的探讨黄芪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功能和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黄芪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切除5/6肾的方法制备CRF模型。黄芪各组予不同浓度的黄芪水煎液2ml/d灌胃(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含生药量0.1、0.2、0.4kg/L),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均予等量蒸馏水灌胃。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浆SOD、MDA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SCr、BUN、MDA明显高于假手术组,SOD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0.01);黄芪各剂量组SCr、BUN、MDA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SOD活性则显著升高(P〈0.05或P〈0.01),其中以黄芪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均〈0.05)。结论黄芪能明显改善CRF大鼠的肾功能及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高剂量的黄芪抗氧化能力优于低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抗氧化 肾功能衰竭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化痰方对早中期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及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戴芹 王怡 曲晓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温肾化痰方治疗早中期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CRI)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从痰浊论治本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90例早中期脾肾阳虚型CRI的患者,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 目的通过观察温肾化痰方治疗早中期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CRI)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从痰浊论治本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90例早中期脾肾阳虚型CRI的患者,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接受一般处理及对症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温肾化痰方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胱抑素-C(Cys-C)、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为70.0%(42/60),明显优于对照组43.3%(13/30,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降低SCr、BUN、Cys-C及LDL-C,升高CCr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化痰方可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改善脂质代谢,提示从痰论治早中期CRI确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化痰方 慢性肾功能不全 脾肾阳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DKD(CKD3期)患者氧化应激状态、胰岛素抵抗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善宝 王小玉 +4 位作者 漆映辉 杜美莲 姚春瑛 何小敏 曲晓璐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6期497-500,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肾脏病(DKD)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氧化应激状态、胰岛素抵抗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01月~2019年01月在我院肾内科病房及日间治疗室收治的DKD致CKD 3期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肾脏病(DKD)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氧化应激状态、胰岛素抵抗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01月~2019年01月在我院肾内科病房及日间治疗室收治的DKD致CKD 3期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饮食指导、适量运动、降糖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Upro)、血尿素氮(BUN)水平,检测患者治疗前后清晨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GSH-PX含量升高、SOD活力增加、MDA、IL-6及TNF-α水平下降,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Upro、BUN含量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FPG、FINS、HbA1c及HOMA-IR均降低(P<0.05)。结论:本观察提示黄芪注射液可能通过降低炎性因子含量、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对DKD(CKD3期)患者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D(CKD3期) 黄芪注射液 氧化应激 肾功能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慢性肾衰竭大鼠SOD和MDA的影响 被引量:42
5
作者 戴芹 曲晓璐 唐咏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2期1083-1084,共2页
目的:研究黄芪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和血浆SOD、MDA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组及假手术组。黄芪组予黄芪水煎液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均予蒸馏水灌胃。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肾功能及血浆SOD、MDA。结果:与模型组比较... 目的:研究黄芪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和血浆SOD、MDA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组及假手术组。黄芪组予黄芪水煎液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均予蒸馏水灌胃。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肾功能及血浆SOD、MDA。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大鼠Scr、BUN明显下降(P<0.05,P<0.01);血浆SOD明显升高(P<0.05)、MDA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黄芪能明显改善肾衰竭大鼠的肾功能,并能改善大鼠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慢性肾衰竭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脂质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漆映辉 曲晓璐 +1 位作者 唐咏华 戴芹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3期249-250,共2页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尿毒症患者共96例,腹透及血透各48例,比较其各自透析前后脂质改变及透析后两组脂质改变有无差异。结果:(1)腹透治疗组三酰甘油(TG)、低密...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尿毒症患者共96例,腹透及血透各48例,比较其各自透析前后脂质改变及透析后两组脂质改变有无差异。结果:(1)腹透治疗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较透析前明显升高(P<0.01),总胆固醇(TC)较透析前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较透析前降低(P<0.05),LP(a)较透析前无统计学差异;(2)血透组LDL、TG、LP(a)较透析前明显升高(P<0.05),HDL较透析前降低无统计学意义;(3)腹透组与血透组血脂变化比较:TG、LDL二者的升高腹透组较血透组明显(P<0.05),LP(a)升高血透较腹透明显(P<0.05)。结论:透析会加重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脂质异常,腹膜透析表现更明显,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存在统计学差异。血液透析在LP(a)的升高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衰竭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肾功能及血液透析方式对肾衰竭患者血清中β_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漆映辉 曲晓璐 +1 位作者 唐咏华 戴芹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2期1091-1092,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残余肾功能状态及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浓度的影响。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按透析方式分为血液透析(HD)组和血液透析滤过(HDF)组,检测透析前后血清β2-MG值,比较组内透... 目的:观察不同残余肾功能状态及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浓度的影响。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按透析方式分为血液透析(HD)组和血液透析滤过(HDF)组,检测透析前后血清β2-MG值,比较组内透析前后的差异及透前组间的差异;按透析间歇期平均尿量以300 ml/24 h为界,分为残余肾功能(RRF)阳性组和RRF阴性组,比较组间β2-MG的血清浓度的差异。结果:HDF组透前β2-MG浓度为(10.4±2.98)μg/ml,透后为(7.6±1.78)μg/ml,前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HD组透前β2-MG为(11.8±2.49)μg/ml,透析后为(10.1±3.14),透析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透析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RF阳性组β2-MG浓度(9.78±3.4)μg/ml,RRF阴性组β2-MG浓度(12.27±2.7)μg/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对β2-MG的清除差,血液透析滤过对β2-MG的清除效果良好,但是透析前HDF患者血清β2-MG水平与HD患者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行HDF治疗的时间不足有关。残余肾功能不同对透析患者β2-MG的血清水平差异明显,提示残余肾可有效清除β2-MG,残余肾的作用是任何透析方式均无法完全替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肾功能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Β2-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痰瘀论治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戴芹 王怡 曲晓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5-497,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温肾化痰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探讨从痰瘀论治本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60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接受一般及对症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温肾化痰方加减治疗,2个月... 目的通过观察温肾化痰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探讨从痰瘀论治本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60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接受一般及对症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温肾化痰方加减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6个月的总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2个月及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8%、75.0%,对照组分别为42.9%、3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医症状的改善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加其疗效更好,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2、6个月血肌酐及尿素氮值有下降趋势,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温肾化痰方可提高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提示从痰瘀论治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确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痰瘀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肾脏病疗效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可溶性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岑洁 蒋丽 +1 位作者 王海林 漆映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993-995,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肾脏病疗效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可溶性受体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肾脏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一般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和血压、血糖、...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肾脏病疗效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可溶性受体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肾脏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一般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和血压、血糖、血脂、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VEGF、s Flt-1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8%,对照组总有效率6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特别是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方面;两组治疗后血压、血糖、血脂、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血胱抑素C、24 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可明显降低血清VEGF水平,升高血清s Flt1(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降低血清VEGF,升高血清s Flt1,减少慢性肾脏病患者蛋白尿,降低血肌酐,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益气法 黄芪注射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化痰方延缓5/6肾切除大鼠肾衰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芹 王怡 曲晓璐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2期147-148,I0004,共3页
目的:研究温肾化痰方治疗5/6肾大部切除大鼠慢性肾衰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痰"的本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组及假手术组。复方组予温肾化痰方加减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均予蒸馏水灌胃。2月... 目的:研究温肾化痰方治疗5/6肾大部切除大鼠慢性肾衰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痰"的本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组及假手术组。复方组予温肾化痰方加减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均予蒸馏水灌胃。2月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肾功能及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组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明显下降(P<0.05);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基质阳性面积比亦明显下降(P<0.01)。结论:温肾化痰方能明显改善肾衰竭大鼠的肾功能,并减轻其肾脏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化痰方 慢性肾衰竭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五独活寄生汤对尿酸性肾病微炎症状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岑洁 王海林 须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5期423-425,共3页
目的:研究三五独活寄生汤对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将临床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降尿酸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三五独活寄生汤,半年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脂、糖化血红白蛋白、肾功能、24 h尿... 目的:研究三五独活寄生汤对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将临床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降尿酸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三五独活寄生汤,半年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脂、糖化血红白蛋白、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α1-微球蛋白(α1-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夜尿频多、腰酸乏力、关节肿痛等症状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糖化血清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血肌酐、尿RBP、尿NAG、hs-CRP、IL-6、TNF-α、MCP-1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压、血脂、糖化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血尿酸、血肌酐、尿RBP、尿α1-MG、尿NAG、hs-CRP、IL-6、TNF-α、MCP-1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五独活寄生汤可降低血尿酸浓度,减少痛风发作,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减轻肾小管损伤从而延缓肾功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五独活寄生汤 尿酸性肾病 肾小管间质 微炎症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芪方对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对尿液mindin蛋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岑洁 曲晓璐 +1 位作者 须冰 应海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7期623-625,共3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足细胞损伤是DN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Murakosh等[2]发现,mindin蛋白在肾脏的分布主要局限于足细胞,在高糖环境下培养的足细胞与正...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足细胞损伤是DN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Murakosh等[2]发现,mindin蛋白在肾脏的分布主要局限于足细胞,在高糖环境下培养的足细胞与正常糖浓度下培养者相比,其mindin水平显著升高,推测mindin蛋白参与DN的发生和发展与足细胞损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mindin 治疗前后 证候疗效 症状积分 临床疗效 足细胞损伤 尿足细胞 气阴两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9
13
作者 曲晓璐 戴芹 +4 位作者 漆映辉 唐咏华 徐达华 吴中华 王晓霞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68-472,共5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观察黄芪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透析过程中给予(治疗组)或不予(对照组)黄芪注射液治疗12周,另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观察黄芪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透析过程中给予(治疗组)或不予(对照组)黄芪注射液治疗12周,另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成年志愿者10例为健康人组。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product,AOPP)、脂氧化终末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维生素E(vitamin E,Vit E)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 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含量。结果:与健康人比较,MHD患者血浆AGEs、AOPP、MDA和CRP含量显著升高(P<0.01),Vit E含量显著降低(P<0.01);黄芪注射液治疗12周后,MHD患者血浆AGEs、AOPP、MDA和CRP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Vit E浓度无变化(P>0.05)。结论:MHD患者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黄芪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氧化产物的蓄积,减轻微炎症状态,但减少抗氧化剂Vit E丢失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血液透析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静脉导管用于血液透析99例分析
14
作者 漆映辉 唐咏华 +2 位作者 曲晓璐 郭薇琼 姚春英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0年第9期414-416,共3页
大多数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在透析前尚不能准备好自体内瘘,尚需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另一些患者由于自身血管条件的限制无法建立自身内瘘,得依赖长期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这些导管的使用情况如何呢?笔者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124例次导管... 大多数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在透析前尚不能准备好自体内瘘,尚需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另一些患者由于自身血管条件的限制无法建立自身内瘘,得依赖长期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这些导管的使用情况如何呢?笔者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124例次导管的使用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中心 深静脉导管 终末期肾衰竭 临时血管通路 透析治疗 透析前 血管条 内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磷代谢对于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心力衰竭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乔诚 程东生 +3 位作者 吴险峰 赵晋媛 汪年松 许涛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10期664-668,共5页
目的探讨钙磷代谢相关指标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心力衰竭患病影响以及风险预测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多中心临床研究。选取2014年01月~2018年10月在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集团行维持性腹膜透析(maintenance peritoneal dial... 目的探讨钙磷代谢相关指标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心力衰竭患病影响以及风险预测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多中心临床研究。选取2014年01月~2018年10月在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集团行维持性腹膜透析(maintenance peritoneal dialysis,MPD)的患者322例。通过空腹血清磷水平,将患者分为高磷组143例(血磷≥1.6 mmol/L),低磷组21例(血磷≤0.8mmol/L),正常组磷158例(0.8mmol/L<血磷<1.6mmol/L),随访大于3个月,记录心力衰竭事件的发生。首先,分析组间一般情况、透析指标、理化结果和心脏彩超参数的差异;其次,我们分析心力衰竭患病与钙磷代谢及其它临床指标的关系;最后,我们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钙磷代谢对于心力衰竭发生生存分析,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心力衰竭患病风险。所有统计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P<0.05表示差异显著。结果①在随访期间[(25.46±16.98)月]共发生心力衰竭事件179例。高磷组心力衰竭患病率(69.2%)高于低磷组(4.8%)和正常磷组(50.0%),F=17.386,P=0.016。②高磷组、低磷组、正常组3组在透析龄(F=202.706,P=0.009)、白蛋白水平(F=84.193,P=0.020)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应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钙磷代谢对于心力衰竭发生的生存分析,发现在MPD人群中,低钙高磷高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更大(P=0.002)。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磷、高iPTH均是腹膜透析患者心力衰竭患病的高危因素,风险OR、95%CI分别为1.231(1.023~4.634,P=0.004)、1.003(1.000~1.006,P=0.030)。结论高磷、高iPTH是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低钙高磷高iPTH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更大。因此,纠正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对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心力衰竭 血磷 全段甲状旁腺素 血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磷对于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乔诚 赵黎 +3 位作者 张海静 倪燕萍 许涛 汪年松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10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血磷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集团维持性腹膜透析的患者266例。检测空腹血磷水平及一般生化指标,根据血磷水平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38例(... 目的:探讨血磷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集团维持性腹膜透析的患者266例。检测空腹血磷水平及一般生化指标,根据血磷水平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38例(血磷≥1.6 mmol/l),对照组128例(血磷<1.6 mmol/l),随访至2018年12月,记录全因死亡事件发生。分析两组间一般情况、生化结果的差异及与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血磷水平在腹膜透析中预测全因死亡事件的诊断价值,应用多元logistics回归模型评估发病风险。结果:共有266例腹膜透析患者入选,随访期间共发生全因死亡事件133例。观察组中发生全因死亡事件概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年龄、Hb、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IPTH、总铁结合力、ALB水平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磷水平在腹膜透析患者中评判全因死亡有统计学意义,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AUC为0.645(95%Cl:0.57~0.71,P<0.001),灵敏度为86.4%,特异性为35.6%,预测全因死亡的诊断界值为1.26 mmol/l。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高血磷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高危因素,风险OR为1.23(1.02~4.63,P<0.05)。结论:高磷血症是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全因死亡 高磷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血液透析患者静脉铁剂治疗后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美莲 曲晓璐 +3 位作者 漆映辉 张善宝 王小玉 乔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7期590-592,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血液透析患者铁剂治疗后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于我血透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并发肾性贫血的患者6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患者除基础治疗外,分别给予铁剂、铁剂+黄芪注射...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血液透析患者铁剂治疗后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于我血透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并发肾性贫血的患者6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患者除基础治疗外,分别给予铁剂、铁剂+黄芪注射液治疗,每周三次,共十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贫血和铁代谢指标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蛋白(SF)、铁(Fe)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完成情况良好,两组患者分组均衡,基线状况良好,可比性强。治疗前GSH-Px、SOD、MDA、Hb、Fe、SF、TSAT差异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GSH-Px、SOD较治疗前降低(P <0. 05),MDA较治疗前升高(P <0. 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GSH-Px、SOD升高,MDA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较对照组Hb、TSAT、SF、Fe明显升高,在改善贫血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静脉铁剂治疗后氧化应激状态,提高纠正贫血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血液透析 静脉铁剂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清热化湿方治疗脾肾两虚兼湿热证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戴芹 张佩青 +9 位作者 王小琴 聂莉芳 傅晓骏 彭文 王怡 李均 毕月萍 米秀华 袁敏 何立群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39-1043,共5页
目的 观察益肾清热化湿方治疗脾肾两虚兼湿热证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脾肾两虚兼湿热证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1~2期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 目的 观察益肾清热化湿方治疗脾肾两虚兼湿热证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脾肾两虚兼湿热证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1~2期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益肾清热化湿方,对照组加服氯沙坦钾片50 mg,每日1次,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不同时间点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及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等指标变化,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SCr、BUN及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6%(66/85)、82.4%(70/85)和89.4%(76/85),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7.2%(17/36)、55.6%(20/36)和61.1%(22/36),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有效率高于治疗2个月后(χ~2=4.28,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2、4、6个月后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益肾清热化湿方 脾肾两虚 湿热证 蛋白尿
原文传递
IgA肾病的遗传学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戴芹 谢静远 王伟铭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1,共4页
IgA肾病(IgAN)的病理特征是肾活检免疫病理显示在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以肾小球系膜增生为基本组织学改变。IgAN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高血压和肾脏功能受损。IgAN是导致终... IgA肾病(IgAN)的病理特征是肾活检免疫病理显示在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以肾小球系膜增生为基本组织学改变。IgAN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高血压和肾脏功能受损。IgAN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是肾小球肾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2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遗传学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系膜区 免疫复合物沉积 肾脏功能受损 终末期肾脏病
原文传递
Mindin与糖尿病肾病
20
作者 岑洁 曲晓璐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7年第4期635-637,共3页
Mindin(也称为spondin-2)是一个高度同源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可作为病原微生物模式识别分子和整合素配体参与免疫应答,并促进神经元的黏附和生长等作用,近年发现mindin可由损伤的足细胞合成,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mindin有望... Mindin(也称为spondin-2)是一个高度同源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可作为病原微生物模式识别分子和整合素配体参与免疫应答,并促进神经元的黏附和生长等作用,近年发现mindin可由损伤的足细胞合成,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mindin有望成为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新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