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公共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传染病防治检测技术服务能力现况调查
1
作者 徐毅 《中国卫生资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 了解上海市公共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传染病防治检测技术服务能力现状,为进一步提升传染病防治检测技术服务行业总体能级水平提出建议,为相关政策和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4—6月,对上海市开展公共卫生技术服务的社会机构... 目的 了解上海市公共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传染病防治检测技术服务能力现状,为进一步提升传染病防治检测技术服务行业总体能级水平提出建议,为相关政策和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4—6月,对上海市开展公共卫生技术服务的社会机构和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问卷调查,收集2019年度开展传染病防治检测技术服务的业务量和市场供需,以及截至2020年6月在6大类40项传染病防治检测技术服务细分领域能力参数的储备情况。结果 被调查机构2019年全年共提供31 763次传染病防治领域检测技术服务。社会委托性质技术服务为主要需求方,出具社会委托性质报告占报告总数的78.3% (24 859份),社会机构为该领域检测技术服务的主要提供方,出具报告占报告总数的73.1%(23 207份)。截至2020年6月,能力储备率最高的是医疗机构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82.7%),最低的是消毒灭菌设备项目(11.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防治领域检测技术服务总体能力储备率(50.0%)高于社会机构(25.9%),在医疗器械及物品细菌学监测、消毒剂项目的能力储备率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会机构存在差异(P<0.05)。环氧乙烷低温灭菌综合性能监测/化学监测能力参数尚为“零能力储备”。结论 上海市传染病防治领域检测技术服务市场已形成一定规模,检测技术服务能力储备已有一定基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总体能力储备高于社会机构。细分领域能力储备不均衡,部分能力欠缺有待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会机构共同作为传染病防治领域检测技术服务提供方,发挥各自优势特点,依托质量控制中心平台,共同提升传染病防治领域检测技术服务能力水平,促进传染病防治领域检测技术服务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服务能力technical service capability 公共卫生技术服务机构public health technical service institution 传染病防治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检测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公共卫生监督技术服务机构消毒产品检验能力现况调查
2
作者 朱慧珺 苏怡 《中国卫生资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3-688,共6页
目的 掌握本市公共卫生监督技术服务机构消毒产品检验能力现状,为完善对该类机构的指导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8—11月,采用信息查询、问卷和现场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公共卫生监督技术服务机构中具备消毒产品领域资质的检验检... 目的 掌握本市公共卫生监督技术服务机构消毒产品检验能力现状,为完善对该类机构的指导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8—11月,采用信息查询、问卷和现场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公共卫生监督技术服务机构中具备消毒产品领域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调查,描述和分析机构基本情况、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和业务开展等。结果 调查机构34家,其中企业制机构18家(52.9%)、事业制机构16家(47.1%)。企业制机构和事业制机构在从业人数、实验室面积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分布上均存在明显差异(P <0.05)。72.2%的企业制机构为小微企业[5.6%微型企业(<10人),66.6%小型企业(10~<100人)],事业制机构从业人数均在100人以上;83.3%的企业制机构实验室面积为2 000 m2以下,87.5%的事业制机构为2 000 m2以上;企业制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更年轻,学历相对较低,毕业于卫生相关专业的较少,无职称人员占比较高。消毒产品检验能力较为全面的机构占5.9%,各机构检验能力数(以方法计)7~344项,85.3%的机构检验能力数少于30项,只有5.9%的机构能力数达到100项以上。55.9%的机构消毒产品检验领域年业务额为0,41.2%的机构该领域占年总业务额不超过5.0%,2020年较2019年报告量呈明显增加。结论 本市第三方机构在消毒产品检验能力储备、人员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应加强技术能力储备、优化技术人才培养、拓展消毒产品业务领域。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机构的指导和引导,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机构管理协调职能,推动公共卫生监督技术服务机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产品disinfection product 检验检测inspection and testing 卫生监督health supervision 技术服务technical serv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大型展会部分室内空气污染物分布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莉萍 倪骏 +4 位作者 郑毅鸣 张莉君 丁一辰 张琳 陈健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9-493,共5页
[背景]展会室内污染主要来源于布展材料和部分展品,尤其大型展会布展材料种类多,数量大,无法预留挥发时间,加上大量参展人群聚集在一起,大型展会的室内空气污染可能带来健康风险。[目的]了解大型展会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及从业人员健康风险... [背景]展会室内污染主要来源于布展材料和部分展品,尤其大型展会布展材料种类多,数量大,无法预留挥发时间,加上大量参展人群聚集在一起,大型展会的室内空气污染可能带来健康风险。[目的]了解大型展会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及从业人员健康风险,为控制大型展会室内空气质量并制定有效管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2019年、2020年的7—9月对上海某大型会展中心9个展馆室内空气污染物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进行监测,并依据GB 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进行评价,运用美国环境保护局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开展从业人员健康风险评估。同时,对不同的通风状态和展品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次监测的上海某大型会展中心室内空气总合格率为96.3%(182/189),合格率较低指标主要有甲醛(98.4%)、氨(99.5%)、TVOC(98.4%)。"全新风+开启馆门"的通风方式下甲醛、氨、苯和TVOC质量浓度(后称:浓度)的M(P25,P75)分别为0.041(0.033,0.047)、0.028(ND,0.039)、0.006(ND,0.020)、0.100(0.062,0.190)mg·m^(-3),"新风+回风+馆门关门"的通风方式下4者浓度分别为0.050(0.038,0.063)、0.040(0.035,0.070)、0.019(ND,0.028)、0.155(0.095,0.253)mg·m^(-3),"全新风+开启馆门"的通风方式下上述污染物浓度水平均低于"新风+回风+馆门关门"的通风方式。甲苯、二甲苯浓度均低于最低检出限,在不同的通风模式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展示服装、鞋类展馆的甲醛浓度为0.087(0.079,0.091)mg·m^(-3),高于展示游戏、动漫周边产品的展馆[0.053(0.045,0.057)mg·m^(-3)](Z=-5.45,P<0.001);氨、苯、甲苯、二甲苯、TVOC在不同展品展馆内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男性、女性的致癌风险分别为4.2×10-5、3.8×10-5,属于可接受水平,为低风险;男性、女性的总危害商值分别为0.0250、0.0219,属于低风险。[结论]本研究显示大型展会部分室内污染物存在一定的超标现象,通风模式、展品类型对室内污染物浓度均会产生影响,从业人员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都处于可接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展场所 室内空气 污染物 健康风险
原文传递
上海女性常用淋洗类化妆品使用状况及部分关键暴露参数分析
4
作者 张琳 汤杨 +3 位作者 陈一珺 佘媛媛 周利红 陈健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5期17-23,共7页
2023年2—10月,采用问卷调查和称重的方式,研究328名上海市女性化妆品消费者在14天调查期内洗发、护发、沐浴、洁面以及牙膏共5个淋洗品类化妆品的每日使用情况和使用习惯。结果显示各品类产品平均每次和每日使用量中位数分别是:洗发品6... 2023年2—10月,采用问卷调查和称重的方式,研究328名上海市女性化妆品消费者在14天调查期内洗发、护发、沐浴、洁面以及牙膏共5个淋洗品类化妆品的每日使用情况和使用习惯。结果显示各品类产品平均每次和每日使用量中位数分别是:洗发品6.37g和3.02 g、护发品5.21 g和2.10 g、沐浴品3.88 g和2.84 g、洁面品0.54 g和0.60 g、牙膏0.79 g和1.44 g。结果表明上海市女性本土人群淋洗类化妆品暴露参数低于欧美国家,更接近于日韩等亚洲国家,开展我国化妆品安全评估时,建议参考本土人群的暴露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安全评估 每日暴露参数 淋洗类化妆品 女性 消费者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空气质量健康指数的建立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莉君 许慧慧 +8 位作者 朱凤鸣 东春阳 许东 沈先标 凌利民 许明佳 张标 陈健 苏瑾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30-736,共7页
[背景]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QHI)将人群流行病学观察到的多个污染物健康效应指数化,能更好地反映空气污染与健康效应间广泛存在的线性无阈值关系。[目的]探索上海市儿童呼吸系统疾病AQHI(AQHI_(r))的建立方法并探讨其适用性。[方法]收集2... [背景]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QHI)将人群流行病学观察到的多个污染物健康效应指数化,能更好地反映空气污染与健康效应间广泛存在的线性无阈值关系。[目的]探索上海市儿童呼吸系统疾病AQHI(AQHI_(r))的建立方法并探讨其适用性。[方法]收集2015—2019年上海市徐汇、宝山、虹口、金山和崇明区5家综合医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人次数,收集距离医院最近的5个空气质量监测点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SO_(2)、NO_(2)和O_(3))监测资料、空气质量指数(AQI)和气象监测资料(温度、相对湿度、气压和风速),采用基于泊松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大气污染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次数之间的关联,依据GAM分析结果构建AQHI_(r)。比较AQHI_(r)、AQI与徐汇、虹口和崇明区的3家医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次数之间的关联性,评价AQHI_(r)的预测效果。[结果]大气污染物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次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M_(2.5)、NO_(2)和O_(3)效应在滞后当天(lag0)最显著,污染物质量浓度每升高10μg·m^(-3),超额就诊风险分别为1.27%(95%CI:0.88%~1.66%)、0.75%(95%CI:0.40%~1.11%)和3.61%(95%CI:2.71%~4.51%);PM_(10)和SO_(2)在滞后3 d(lag3)效应最显著,污染物每升高10μg·m^(-3),超额就诊风险分别为0.81%(95%CI:0.51~1.12)和5.64%(95%CI:3.37%~7.96%)。除PM_(10)+NO_(2)、SO_(2)+PM_(2.5)和SO_(2)+NO_(2)外,其余污染物两两叠加,对健康影响均有意义(P<0.05)。依据单污染物和双污染物分析结果,选择PM_(2.5)、NO_(2)、SO_(2)和O_(3)建立AQHI_(r)。比较结果显示,AQHI_(r)每升高一个四分位数间距,儿童超额就诊风险高于AQI相应的指标值。[结论]上海市大气污染物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次数有影响。依据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就诊风险建立的AQHI_(r)能够较好地预测空气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的健康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健康指数 空气污染 健康效应 呼吸系统疾病 日门诊人次数
原文传递
精致生活实验室——护肤精华的科学解码
6
作者 李竹 佘媛媛 《质量与标准化》 2025年第2期37-40,共4页
在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市场中,护肤精华一直是广大爱美人士的宠儿。然而,面对众多的品牌和繁杂的宣传内容,消费者在选购和使用时,往往容易陷入迷茫或种种误区。科学理性地选择和使用护肤精华,不仅能够提升护肤效果,还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皮... 在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市场中,护肤精华一直是广大爱美人士的宠儿。然而,面对众多的品牌和繁杂的宣传内容,消费者在选购和使用时,往往容易陷入迷茫或种种误区。科学理性地选择和使用护肤精华,不仅能够提升护肤效果,还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皮肤问题。护肤精华的常见误区误区1:护扶精华的用量是越多越好护肤精华不是用量多效果就一定好。例如,护肤精华中常用的透明质酸(玻尿酸)可吸附自身重量1 000倍以上的水分,就像海绵宝宝,帮助皮肤牢牢地留住水分,保持湿润度。所以,一般只需要很少的添加量就可以有不错的功效。如果盲目叠加,反而会让肤感变得异常黏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问题 护肤精华 玻尿酸 透明质酸 护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复合型大气污染对儿童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的急性效应
7
作者 高剑晖 王宇虹 +5 位作者 丁一辰 石丽莎 许东 凌利民 彭丽 张莉君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41-248,共8页
【目的】了解复合型大气污染对儿童呼吸道的急性影响。【方法】采用定组研究设计,在上海市徐汇区、虹口区各选择1所小学(A、B),随机抽取四年级5个班级的学生开展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测定,前3次检测开展于2020年5—6月,第4次... 【目的】了解复合型大气污染对儿童呼吸道的急性影响。【方法】采用定组研究设计,在上海市徐汇区、虹口区各选择1所小学(A、B),随机抽取四年级5个班级的学生开展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测定,前3次检测开展于2020年5—6月,第4次肺功能检测开展于2021年9—12月。同时收集同期2所学校就近空气质量监测点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_(10))、SO_(2)、NO_(2)、O_(3)、CO大气污染物的日均值和小时均值,收集同期气象监测资料(温度、湿度、风速、大气压)。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夏季大气污染对肺功能指标和呼吸道炎症改变指标的影响。【结果】单污染物模型结果显示,PM_(2.5)、PM10、SO_(2)和NO_(2)与FeNO呈正相关,效应体现在滞后0~3日(lag0~lag3)(均P<0.05),PM_(2.5)、PM_(10)和NO_(2)与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呼气流量25%的呼气流速(FEF_(25%))、FEF_(50%)、FEF_(75%)、FEF_(25%~75%)、用力呼气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改变呈负相关,效应体现在lag0~lag3(均P<0.05)。双污染物模型结果显示,O_(3)、PM_(2.5)分别与SO_(2)和NO_(2)组合时,SO_(2)、NO_(2)浓度变化与FEV1的降低显著相关(均P<0.01),PM_(2.5)分别与O_(3)、SO_(2)、NO_(2)组合时,PM_(2.5)浓度变化,与FeNO的上升显著相关(均P<0.01),且效应值大于PM_(2.5)的单污染物模型。【结论】夏季不同大气污染物与儿童呼吸道功能指标的健康效应表现不同。双污染物联合作用分析显示,污染物对儿童肺功能的效应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夏季大气污染虽然较轻,但对儿童呼吸道功能指标和炎症指标依然有影响,且双污染物联合作用较单一污染物效应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小学生 肺功能 呼出气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上海市某医院集中空调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霞 倪骏 +5 位作者 侯雪波 赵昂 章莉军 付丹 程嘉颖 苏瑾 《职业与健康》 CAS 2017年第18期2561-2564,共4页
目的评估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技术在集中空调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和环境安全性。方法以上海市某医院采用臭氧技术的集中空调冷却塔作为试点,采用WS 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等标准规范中的方法,对该冷却塔的循... 目的评估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技术在集中空调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和环境安全性。方法以上海市某医院采用臭氧技术的集中空调冷却塔作为试点,采用WS 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等标准规范中的方法,对该冷却塔的循环冷却水水质、除菌效果以及周围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经臭氧技术处理后,该冷却塔水质符合国家标准;该冷却塔存在本底军团菌污染情况,应用臭氧技术处理后,冷却水中未检出嗜肺军团菌;细菌总数0~5 CFU/ml,大肠菌群未检出;冷却塔周边1 m处臭氧浓度平均为0.25 mg/m^3,5 m处接近环境本底浓度(0.02 mg/m^3)。结论臭氧循环冷却水技术应用于集中空调水处理系统,在水质控制和抑菌方面显示良好效果,正常运行情况下不会对周边环境的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循环冷却水 集中空调
原文传递
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倪骏 张莉萍 陈健 《中国卫生资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9-573,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指标体系,促进和改善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质量。方法通过资料分析初步建立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形成的指标体系各指标赋予权重。结果形成组织管理、... 目的通过构建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指标体系,促进和改善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质量。方法通过资料分析初步建立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形成的指标体系各指标赋予权重。结果形成组织管理、新风系统及机房、空气处理机组、送回风口及风管、气流组织、冷却塔6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2轮专家咨询后,将3个二级指标列为关键项。结论专家权威程度和协调系数高,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对促进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卫生质量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女性常用驻留类化妆品使用状况及部分关键暴露参数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田 汤杨 周利红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687-692,共6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女性对常用驻留类化妆品的使用情况和使用习惯,为化妆全品安全评估工作提供每次使用量、每日使用量等关键暴露参数。方法2021年8—12月,抽取上海市女性化妆品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14 d调查期内护肤水、精华液、护肤乳... 目的调查上海市女性对常用驻留类化妆品的使用情况和使用习惯,为化妆全品安全评估工作提供每次使用量、每日使用量等关键暴露参数。方法2021年8—12月,抽取上海市女性化妆品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14 d调查期内护肤水、精华液、护肤乳、面霜、眼霜、防晒霜等6个品类的使用情况,并使用差量法计算使用的总重量。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9份有效样本量。各品类产品平均每日和每次使用量第90百分位数(P90)分别为:护肤水2.47 g和1.61 g、精华液0.84 g和0.69 g、乳液1.57 g和1.03 g、面霜0.89 g和0.80 g、眼霜0.23 g和0.21 g、防晒霜0.68 g和0.97 g。不同品类产品平均每日使用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37.42,P<0.05)。年龄≥45岁者较<45岁者护肤水的平均每日使用次数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9,P<0.05)、精华的平均每日使用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9,P<0.05),且精华平均每日使用次数也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5,P<0.05)。结论上海市女性化妆品每次使用量、每日使用量等参数与国外人群不同,为保证化妆品安全评估的准确性,建议参考本土人群的暴露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安全评估 每日暴露参数 驻留类化妆品 女性 消费者
原文传递
上海市地铁站公共区域空气质量抽样监测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永萍 张莉君 苏瑾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007-1013,共7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3座地下地铁站空气质量、污染物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轨交环境空气质量、提升管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夏季、秋季、冬季对上海市地铁9号线3个地下车站站厅、站台、车厢及新风井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目的】了解上海市3座地下地铁站空气质量、污染物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轨交环境空气质量、提升管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夏季、秋季、冬季对上海市地铁9号线3个地下车站站厅、站台、车厢及新风井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指标包括温度、相对湿度、风速、CO_(2)、PM_(1)、PM_(2.5)、PM_(10)、空气细菌总数、空气真菌总数及客流量。采用相关性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污染物指标与环境指标的联系。【结果】3个车站空气相对湿度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 37488—2019),超标率为66.7%;个别车站秋、冬季PM_(10 )检测指标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超标率为20.6%,其余指标基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在空间上,车厢CO_(2)、风速高于车站其他区域;新风井颗粒物含量、空气真菌总数较其他区域高。在季节上,冬季颗粒物含量较夏季、秋季高,而微生物指标则表现为夏季高于秋季、冬季。由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地铁站卫生指标受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季节及监测区域因素影响较为显著,而采样时间对各卫生指标值无显著影响。【结论】本次调查的3个车站空气质量总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地铁站空气污染物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空特征,客流量、温湿度、采样区域是影响颗粒物含量和空气微生物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制定相应防护策略时需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空气质量 相关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2013年和2020年上海市徐汇区儿童呼吸系统和过敏性疾病流行状况
12
作者 石丽莎 陆艳梅 +3 位作者 许东 沈先标 张莉君 陈健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573-579,共7页
【目的】比较上海市徐汇区2013年和2020年儿童呼吸系统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状况,并了解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2020年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并描述和比较,指标包括PM_(2.5)、PM_(10)、O_(3)、SO_(2)和NO_(2)。2013年和2020... 【目的】比较上海市徐汇区2013年和2020年儿童呼吸系统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状况,并了解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2020年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并描述和比较,指标包括PM_(2.5)、PM_(10)、O_(3)、SO_(2)和NO_(2)。2013年和2020年9月对上海市徐汇区一所学校的3~5年级的学生分别开展1次横断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家族史、呼吸和过敏性疾病和症状的发生情况等。比较不同时间上海市大气污染变化情况及不同时间儿童呼吸及过敏性疾病发生情况的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1 398份(2013年705份,2020年693份)。2020年大气PM_(2.5)、PM_(10)、O_(3)、SO_(2)和NO_(2)的年均浓度相较2013年显著改善。徐汇区2013年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持续咳嗽和持续咳痰的患病率和症状发生率高于2020年(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重污染年份、男生、父母有哮喘病史和过敏史、父母文化程度越高以及家中存在过敏原是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变应性鼻炎以及特应性湿疹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父母有过敏史、家人吸烟频率较高以及家中存在过敏原是持续咳嗽和持续咳痰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上海市大气污染2020年比2013年有所减轻,儿童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患病率有所下降;室内外环境、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因素与儿童呼吸系统和过敏性疾病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儿童 呼吸系统疾病 过敏性疾病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海市居民交通伤害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延红 白杰 +4 位作者 周礼清 王丽华 周德定 苏慧佳 张宏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交通伤害的流行特征,探讨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及年龄等对交通伤害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概率比例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1年上海市常住居民61 786人进行入户调查;收集1992-2012年上海市生命统计年鉴居民损伤数据及其... 目的分析上海市交通伤害的流行特征,探讨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及年龄等对交通伤害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概率比例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1年上海市常住居民61 786人进行入户调查;收集1992-2012年上海市生命统计年鉴居民损伤数据及其相关社会人口资料。结果上海市交通伤害死亡率从1992年的10.73/10万下降到2012年的9.32/10万。总受伤率为101.16/万。家庭月人均收入<1 000元的受伤率约为≥5 000元的4.37倍。在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人群中,交通伤害的受伤率和死亡率是146.88/万和27.05/10万,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的6.41倍和2.42倍。5~9岁年龄组死亡率在所有儿童中居于首位,30~34岁和55~59岁劳动力人口的受伤率增加幅度最大。多因素分析表明经济条件越差、受教育程度越低和年龄越大交通伤害越容易发生。结论干预重点人群应为低收入、低文化程度人群及老年人。亟需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产品,并建立伤害大数据的共享应用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 交通 死亡率 收入 流行病学方法
原文传递
上海市游泳场所双随机监督抽查中承检机构水质检验工作质量评估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哲 张佳 +3 位作者 李竹 金成龙 邵俊姗 苏怡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58-762,共5页
[背景]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直接关系游泳者的健康。水质指标是反映水质卫生状况的直观指标,水质指标检验检测的准确性、规范性直接影响卫生监督抽检工作的质量。因此游泳场所卫生监督抽检工作中对水质检验开展质量控制非常重要。[目的]... [背景]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直接关系游泳者的健康。水质指标是反映水质卫生状况的直观指标,水质指标检验检测的准确性、规范性直接影响卫生监督抽检工作的质量。因此游泳场所卫生监督抽检工作中对水质检验开展质量控制非常重要。[目的]评估上海市游泳场所双随机监督抽查中承检机构水质检验的工作质量。[方法]针对上海市游泳池水双随机监督抽查工作,组织区卫健委监督所、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会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共20家承检机构随机派遣技术人员,对随机抽取的上海市32家游泳场所水质进行采样,并测定浑浊度、p H、游离性余氯、尿素、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水质指标。上海市公共卫生监督技术服务质量控制中心(简称质控中心)在现场开展同步采样、检测。结合现场过程评价、同步检验及结果评价、检测报告规范性评价三方面研究评估上海市游泳场所随机监督抽查游泳池水质检验的工作质量。[结果]承检机构在现场采样与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试剂检查、样品保存运输、原始记录、仪器操作等方面。承检机构与质控中心的同步检测结果中有13件样本25项次判定不一致,对于单项指标判定的总体一致率为94%(389/414),pH总体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6,P=0.001)。区卫健委监督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会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的检测报告总体规范性评价得分分别为98.3、95.5、88.3分。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样品信息填写的完整性与规范性、检验原始记录信息的溯源性等方面。[结论]在现有的双随机监督抽查工作模式下,承检机构给出的检测结果可信度较高。目前上海市游泳场所水质卫生检验质量控制关键点包括采样、检测过程和记录的规范性,监管部门应加强卫生检验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更为系统科学的公共卫生监督技术服务质量控制模式,保障卫生监督抽检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监督 质量控制 双随机 游泳池水
原文传递
上海市黄浦区理发店从业人员手部皮肤的防护措施与实施情况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利红 帅怡 +2 位作者 李竹 侯雪波 丁佳玮 《职业与健康》 CAS 2018年第8期1099-1104,1109,共7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理发店中各类手部皮肤防护用品、防护管理措施的配套及具体实施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干预建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黄浦区170家理发店,开展入店问卷调查并结合现场查看。问卷主要内容包括防护用品配...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理发店中各类手部皮肤防护用品、防护管理措施的配套及具体实施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干预建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黄浦区170家理发店,开展入店问卷调查并结合现场查看。问卷主要内容包括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情况,防护培训开展情况,人员招聘管理工作,发用产品质量管理工作。调查数据整理后进行描述分析,获取被调查理发店手部皮肤防护用品的种类和各工种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以及防护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结果收集获得157份有效问卷。手部皮肤的主要防护措施包括穿戴手套、围兜或工作服阻隔发用品及水的接触,采用洁手、干手用品去除发用品及水在手部滞留,涂抹护手霜护理手部皮肤。被调查理发店以上各类防护用品中除工作服配备率不足65%外,其余各种的配备率均在90%以上。提供防护用品的理发店中防护措施的实施率在不同工种间存在差异,低于20%的理发店中洗发、剪发、吹发工种使用手套、围兜进行防护,而88%以上的理发店中染发、烫发工种使用手套、围兜加以防护;剪发工种工作服的穿着情况较差,仅36.8%的理发店中剪发工种人员全部穿着工作服。防护用品使用细节上,发现重复使用手套、使用消毒液等重型清洁产品洗手、使用顾客干发用毛巾干手等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的操作方式。在防护管理方面,开展手部皮肤防护培训的理发店仅占被调查理发店的24.8%,其手套使用情况优于未开展皮肤防护培训的理发店,特别是烫发工种。74.5%的理发店有意识地关注应聘者的皮肤健康,但在员工发生明显的手部皮炎时,仅23.6%理发店采取更换患病员工岗位的方式处理。尚有21.0%的被调查理发店未严格把关发用产品质量。结论上海市黄浦区理发店防护措施的执行率有待提高,防护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建议通过加强职业技校在读期间和工作实践中专业化、规范化的防护培训,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知识技能;建议卫生监管部门形成理发店防护用品、防护措施、防护管理的执行标准或指导手册,指导理发店业主及从业人员科学有效的开展手部皮肤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措施 手部皮肤 理发业从业人员
原文传递
上海市复合型大气污染对儿童肺功能短期效应的定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莉君 郭常义 +9 位作者 贾晓东 许东 沈先标 张博 谈建国 东春阳 张江华 施烨闻 许慧慧 陈健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复合型大气污染对儿童肺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采用定组研究设计,在上海市内环、中环和外环各选择1所小学,每所学校随机抽取3~5年级的1个班级学生共233名作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12月和2014年12月雾霾期开展肺功能测试3次,... 目的分析上海市复合型大气污染对儿童肺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采用定组研究设计,在上海市内环、中环和外环各选择1所小学,每所学校随机抽取3~5年级的1个班级学生共233名作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12月和2014年12月雾霾期开展肺功能测试3次,每次间隔1周,次年5—6月测试第4次。收集同期3所小学就近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PM_(2.5)、PM_(10)、SO_(2)、NO_(2)和CO监测数据及同期气象监测数据。采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分析大气污染对儿童肺功能的短期影响。结果控制气象和个体因素的影响后,肺功能检测当天(lag0)PM_(2.5)、NO_(2)和CO浓度每增加1个四分位间距(IQR),儿童呼气峰值流量(PEF)分别下降3.16%,3.97%和3.39%;检测前1 d的SO2和CO累积浓度(lag01)每增加1个IQR,PEF分别下降3.83%和2.99%;检测前2 d的PM_(2.5)、PM_(10)、SO_(2)、CO累积浓度(lag02)每增加1个IQR,PEF分别下降2.63%,3.81%,6.93%和3.73%;lag0时的CO浓度和lag1时的NO_(2)浓度每增加1个IQR,分别使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降低1.39%和4.99%。双污染物模型分析显示,PM_(2.5)、PM_(10)、NO_(2)和CO分别合并SO_(2)时,PM_(2.5)和PM_(10)分别合并CO时,PEF水平均降低;PM_(10)和CO分别合并SO_(2)时,FEV_(1)水平降低;NO_(2)和CO分别合并PM_(10)污染时,FEV_(1)/FVC水平降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上海市大气污染与儿童肺功能指标的短期降低明显相关,存在当日、滞后、累积效应及两种污染物的叠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儿童 定组研究 肺功能 混合效应模型
原文传递
上海市某互联网企业程序员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仲勋 杨思佳 +1 位作者 李嘉慧 陈健 《上海预防医学》 2023年第11期1100-1105,共6页
【目的】研究互联网企业程序员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探索睡眠质量在职业紧张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为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工作内容问卷(JCQ)、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和McLean职... 【目的】研究互联网企业程序员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探索睡眠质量在职业紧张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为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工作内容问卷(JCQ)、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和McLean职业紧张问卷的第3部分对上海市某互联网企业271名程序员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互联网企业程序员职业紧张阳性率为66.7%,其中睡眠质量一般为34.3%,睡眠质量较差为28.0%,工作满意度得分为(47.70±6.78)分。相关性分析显示职业紧张越高,睡眠质量越差,工作满意度越低。职业紧张、睡眠质量对工作满意度的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职业紧张对工作满意度的总效应为-0.35,睡眠质量在职业紧张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为-0.04,占总效应的12.0%。【结论】互联网企业程序员的睡眠质量在职业紧张和工作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可以通过改善睡眠等措施来提高程序员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企业 职业紧张 睡眠质量 工作满意度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上海某互联网企业程序员睡眠质量在职业紧张和健康生产力损失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思佳 陈健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911-916,共6页
【目的】探索互联网企业程序员职业紧张对睡眠质量和健康生产力损失的影响,以及睡眠质量在职业紧张和健康生产力损失之间的中介效应,为减少企业健康生产力损失提供干预策略。【方法】2021年4月,对上海某互联网企业程序员开展职业紧张、... 【目的】探索互联网企业程序员职业紧张对睡眠质量和健康生产力损失的影响,以及睡眠质量在职业紧张和健康生产力损失之间的中介效应,为减少企业健康生产力损失提供干预策略。【方法】2021年4月,对上海某互联网企业程序员开展职业紧张、睡眠质量和健康生产力水平问卷调查,包括工作内容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工作生产力和活动受损问卷,有效回收问卷251份(89.6%)。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互联网企业程序员职业紧张和睡眠质量对健康生产力损失的影响,用中介效应分析检验睡眠质量在职业紧张和健康生产力损失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职业紧张和睡眠质量问题是健康生产力损失的重要影响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问题呈显著正相关(P<0.01);睡眠质量问题在职业紧张与健康生产力损失中起正向的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在职业紧张与工作效率影响、无效工作时间、因病缺勤时间、总健康生产力损失的效应中分别占11.97%、10.14%、34.60%和12.52%。【结论】互联网企业程序员职业紧张、睡眠质量和健康生产力三者之间密切相关,睡眠质量在职业紧张和健康生产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提示可设计系列睡眠提升计划来减少职业紧张对健康生产力损失的影响,提高互联网企业的健康生产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企业 程序员 职业紧张 睡眠质量 健康生产力损失
原文传递
含有亚油酸和神经酰胺的润肤剂皮肤屏障修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田 叶理 殷庆飞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3年第4期106-111,共6页
通过小鼠皮肤屏障损伤模型和重组人表皮模型研究含有亚油酸和神经酰胺的润肤剂皮肤屏障修护作用机制。将小鼠背部脱毛后连续涂抹润肤剂7天,皮肤经胶带撕脱后4 h屏障恢复率显著提升。将表皮模型暴露于润肤剂24 h,其FLG、LOR、CASP14、TGM... 通过小鼠皮肤屏障损伤模型和重组人表皮模型研究含有亚油酸和神经酰胺的润肤剂皮肤屏障修护作用机制。将小鼠背部脱毛后连续涂抹润肤剂7天,皮肤经胶带撕脱后4 h屏障恢复率显著提升。将表皮模型暴露于润肤剂24 h,其FLG、LOR、CASP14、TGM1、SPRR2A、SPRR2B、HMGCR、SPT1、PPARG、CLDN1、OCLN、ZO-1等基因表达显著升高。说明该润肤剂的皮肤屏障修护功能与促进角质包膜形成、脂质合成、角质形成细胞紧密连接以及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肤剂 皮肤屏障修护 作用机制 亚油酸 神经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鼠模型评估市售宣称敏感性皮肤适用润肤剂的温和性
20
作者 陈田 文思 叶理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3年第6期1-5,共5页
利用小鼠皮肤较薄的特点,研究市售敏感性皮肤适用润肤剂的温和性。收集10款宣称敏感性皮肤适用的润肤剂,先利用家兔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以及重组人表皮模型评价受试产品潜在的皮肤刺激性。再进行C57小鼠涂抹试验,每天2次连续7天,然后检... 利用小鼠皮肤较薄的特点,研究市售敏感性皮肤适用润肤剂的温和性。收集10款宣称敏感性皮肤适用的润肤剂,先利用家兔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以及重组人表皮模型评价受试产品潜在的皮肤刺激性。再进行C57小鼠涂抹试验,每天2次连续7天,然后检测经皮水分丢失(TEWL)、皮肤表面pH值以及角质层含水量等屏障功能参数。结果表明所有受试产品在家兔和重组人表皮模型上均未显示明显的皮肤刺激性,但是其中5款产品可在小鼠模型中诱导表皮功能异常,显著降低了小鼠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或明显增加TEWL。建议在敏感性皮肤适用产品的研发阶段增加小鼠经皮暴露试验帮助筛选温和的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肤剂 温和性 皮肤屏障 敏感性皮肤 C57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