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社区戒毒人群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梁鹏飞 沈晓沛 +7 位作者 王葳 程华 屈凌霄 周鑫 周磊明 潘晓 任宏 李健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8-692,共5页
目的 掌握上海市社区戒毒人群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流行特征,为优化戒毒人群丙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2022年上海市徐汇区、静安区和宝山区在管社区戒毒人员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其一般人口社会学信息、既往吸食毒... 目的 掌握上海市社区戒毒人群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流行特征,为优化戒毒人群丙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2022年上海市徐汇区、静安区和宝山区在管社区戒毒人员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其一般人口社会学信息、既往吸食毒品情况、家庭收入、医疗保险和丙肝治疗意愿等信息,采血开展丙肝抗体检测、核酸检测以及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本次参加调查的社区戒毒人员1 590人,抗体阳性率为30.9%(492人),核酸阳性率为19.4%(308人),基因分型以6n(25.7%)、6a(18.0%)和3a(16.9%)为主,丙肝治疗意愿可达70.7%(1 124人)。调查显示:女性、45~59岁年龄组、初中及以下学历、吸食阿片类毒品、有注射吸毒史是社区戒毒人员感染丙肝的危险因素。44岁及以下年龄组、已婚或同居、吸食苯丙胺类毒品、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个人缴纳医疗保险是治疗意愿的促进因素。结论 上海市社区戒毒人群丙肝感染率和治疗意愿均较高,但囿于收入水平和医疗保险缴纳不足,可能会影响实际治疗开展。建议重点针对女性、中老年、低学历、吸食阿片类毒品者和有注射吸毒史者等高风险人群开展丙肝防控,积极探索社区诊疗和家庭共济等支付模式,助力丙肝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社区戒毒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MAL表达对HIV感染者疾病进展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董原 林怡 +2 位作者 周磊明 肖健 王盈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3-719,共7页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成熟相关蛋白(MAL)对HIV感染者疾病进展的影响,并探索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AL在HIV感染不同阶段T细胞上的表达,分析MAL表达水平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通过细胞系和体外刺激模型研究MAL对细胞因子分...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成熟相关蛋白(MAL)对HIV感染者疾病进展的影响,并探索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AL在HIV感染不同阶段T细胞上的表达,分析MAL表达水平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通过细胞系和体外刺激模型研究MAL对细胞因子分泌、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细胞系模型检测MAL对HIV病毒包装的影响。结果MAL表达水平与HIV感染者CD4^+T细胞绝对数和CD4^+T/CD8^+T比值呈显著正相关,高CD4^+T细胞组MAL的表达显著高于低CD4^+T细胞组;MAL敲除下调T细胞IL-2分泌,对细胞增殖影响不明显;MAL过表达对病毒总量无影响,但可提高HIV在细胞内的感染效率。结论本研究发现MAL表达水平与HIV感染者疾病进展呈显著负相关,其下调表达可抑制IL-2分泌,从而影响T细胞活性;MAL过表达可提高HIV的感染效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T淋巴细胞成熟相关蛋白 疾病进展 T淋巴细胞 病毒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9年上海市男男性行为哨点人群HIV-1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健 张佳玉 +4 位作者 王旭婷 舒伟萍 徐元 秦晓云 宁镇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2-456,共5页
目的了解2012-2019年上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和相关行为情况,探索MSM HIV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MSM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9年对上海市MSM开展哨点监测,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进行HIV、... 目的了解2012-2019年上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和相关行为情况,探索MSM HIV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MSM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9年对上海市MSM开展哨点监测,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进行HIV、HCV及梅毒抗体检测,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M HI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2012-2019年共检测MSM 3207人,以25~34岁、未婚、非本市户籍、本地居住时间超过2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为主,预防艾滋病服务措施覆盖率中位数86.3%,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中位数94.6%。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中位数为6.5%,总体呈上升趋势(P<0.001)。85.2%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其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79.3%。最近6个月与同性肛交性行为、商业性行为或异性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均呈上升趋势(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OR=1.506,95%CI:1.067~2.126,P=0.020)、每次同性肛交性行为都未使用安全套(OR=1.379,95%CI:1.005~1.891,P=0.047)、吸毒(OR=3.688,95%CI:1.412~9.634,P=0.008)及感染梅毒(OR=5.872,95%CI:3.784~9.111,P<0.001)为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MSM HIV抗体阳性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仍然存在,须进一步探索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模式,减少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发生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人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哨点监测 行为特征
原文传递
2014-2018年上海市MSM哨点监测人群HIV-1新发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佳玉 王旭婷 +4 位作者 舒伟萍 徐元 秦晓云 傅洁 吴健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95-999,共5页
目的了解2014-2018年上海市MSM的HIV-1新发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2018年对上海市MSM哨点监测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该人群HI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2014-2018年共对2 003名MSM开展调查和检测,平均... 目的了解2014-2018年上海市MSM的HIV-1新发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2018年对上海市MSM哨点监测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该人群HI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2014-2018年共对2 003名MSM开展调查和检测,平均年龄为(30.7±8.8)岁,HIV阳性检出率中位数为6.7%,HIV新发感染率中位数为3.7%。多因素分析显示,学历高中及以下(aOR=2.1,95%CI:1.0~4.5,P=0.048)、感染梅毒(aOR=3.9,95%CI:1.3~11.4,P=0.015)、未接受过艾滋病干预服务覆盖(aOR=2.4,95%CI:1.1~5.2,P=0.032)为艾滋病新发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上海市2014-2018年MSM中HIV-1新发感染率未见显著变化,仍需继续加强艾滋病干预工作,进一步探索针对性干预模式,减少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1型艾滋病病毒 新发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HIV阳性者高血压发病密度及影响因素的系统综述
5
作者 何春燕 徐小慧 +1 位作者 何纳 丁盈盈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1-728,共8页
目的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者高血压的发病密度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综述,旨在探索HIV阳性者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及潜在的机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Web of Sc... 目的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者高血压的发病密度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综述,旨在探索HIV阳性者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及潜在的机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Medline数据库系统检索HIV阳性者中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文献,摘录基本信息、发病密度及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20篇研究,研究包含北美洲国家5篇,非洲国家5篇,亚洲国家4篇,欧洲国家2篇,多中心研究4篇。HIV阳性者的高血压发病密度为26.0/1000人年~320.1/1000人年。HIV阳性者新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包括传统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BMI和腹部肥胖、糖尿病、肾病和血脂异常;特异性的影响因素包括HIV感染时间、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时长和ART药物等。结论HIV阳性者的高血压发病密度较高,且地理差异较大。HIV阳性者新发高血压的传统影响因素作用比较确定,需要在HIV阳性者的生活方式中实施初级预防的策略和措施。然而,HIV和ART相关的影响因素对高血压发生的作用尚不清楚,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来确定HIV特异性因素的影响,以更好地了解HIV阳性者的高血压流行病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 高血压 发病密度
原文传递
最大限度发现HIV感染者的策略及其循证决策 被引量:15
6
作者 岳清 徐鹏 +5 位作者 宁镇 曾刚 傅洁 庄鸣华 潘启超 吕繁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67-968,共2页
循证决策(evidence-based decision—making)思想近年来广泛应用在临床决策、卫生管理决策中,成为卫生决策科学化发展的标志之一。科学防治是AIDS防治工作的原则,是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取得产出的核心,而科学决策是科学防治的重要... 循证决策(evidence-based decision—making)思想近年来广泛应用在临床决策、卫生管理决策中,成为卫生决策科学化发展的标志之一。科学防治是AIDS防治工作的原则,是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取得产出的核心,而科学决策是科学防治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AIDS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及时发现感染者和患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 循证决策 科学防治 AIDS 决策科学化 临床决策 管理决策 科学决策
原文传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CRF01_AE毒株在我国的分子传播网络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小杉 钟平 +9 位作者 李伟 杜国平 方坤 宋玥 朱可心 郭艳 高蓉 颜文娟 宣杨 卫平民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1-327,共7页
目的构建我国HIV-1 CRF01_AE毒株分子传播网络,并分析网络特征。方法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HIV基因数据库(Los Alamos database)下载中国地区的CRF01_AE pol区基因序列并进行人口学信息核对。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提取传播簇、最... 目的构建我国HIV-1 CRF01_AE毒株分子传播网络,并分析网络特征。方法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HIV基因数据库(Los Alamos database)下载中国地区的CRF01_AE pol区基因序列并进行人口学信息核对。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提取传播簇、最小基因距离选择及传播网络可视化4个步骤构建传播网络。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人群参与网络形成的比例和网络中度的分布。描述性分析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之间的传播关联。结果2 419条序列共形成250个大小介于2~25的传播网络,包括847个节点和610条边。度≥2的个体虽然只占网络中个体总数的26.4%(224/847),但与66.5%(563/847)的个体存在关联。男男同性性行为者(MSM)、男性异性性行为者、静脉药瘾者(IDUs)及女性异性性行为者参与网络形成的比例分别为37.6%(669/1 781)、28.4%(102/359)、16.1%(10/62)和30.4%(66/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74,P〈0.001)。MSM人群中度≥2的比例(10.8%,193/1 781)显著高于男性异性性行为者(5.6%,20/359)和女性异性性行为者(4.6%,10/217)(P值分别为0.002和0.004)。网络中绝大多数(95.5%,639/669)MSM与其他MSM之间存在传播关联,仅有2.4%(16/669)的个体与女性异性性行为者之间存在传播关联,但有15.1%(10/66)的女性异性性行为者与MSM之间存在传播关联。男性异性性行为者与女性异性性行为者之间存在传播关联的比例为35.3%(36/102),与MSM之间具有传播关联的比例为9.8%(10/102)。网络中20.9%(177/847)的个体与其他省份之间存在传播关联。结论较少比例的超级传播者在CRF01_AE毒株的分子传播网络形成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毒株进行着活跃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F01_AE毒株 分子流行病学 传播网络 传播簇 系统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CRF01_AE毒株在我国的分子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朱可心 庄勋 +6 位作者 周元 高蓉 卫平民 钟平 陈颖 李春建 李小杉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96-402,共7页
目的了解HIV-1CRF01_AE毒株在我国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追溯的方法提取数据,按地区和研究人群分组进行Meta分析,计算HIV-1CRF01_AE感染者占不同高危人群的比例。从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HIV基因... 目的了解HIV-1CRF01_AE毒株在我国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追溯的方法提取数据,按地区和研究人群分组进行Meta分析,计算HIV-1CRF01_AE感染者占不同高危人群的比例。从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HIV基因数据库(LosAlamosdatabase)中下载中国地区的CRF01_AEpol区基因序列,利用FastTree2.1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成簇分析。根据BEASTV1.6.2和Spread计算贝叶斯因子分析空间地理传播关联。结果HIV-1CRF01_AE毒株在我国6个地区的MSM人群中所占比例均〉45.0%;在东部、北部、西南和中南地区的异性性行为人群中所占比例均〉30.0%;在中南地区的静脉药瘾人群中所占比例最高,为57.3%(95%CI:35.1%~79.6%);而输血传播人群仅在中南地区占有较低的比例,为10.6%(95%CI:6.2%~14.9%)。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毒株在我国形成7个独立的传播簇,其中簇1、3、5主要流行于异性性行为感染人群中,簇2及簇6主要流行于MSM人群中,簇4主要流行于性行为感染人群中。簇1~5均在西南地区流行,中南地区主要流行簇7和簇1,北部地区主要流行簇2和簇6,东部地区主要流行簇2和簇4,东北地区主要流行簇6。贝叶斯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在我国东部、中南部、西南部、北部及东北部的省份之间传播关系错综复杂。结论CRF01_AE毒株活跃在我国各个地区的多个高危人群中,不同地区之间的传播关联错综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F01_AE毒株 流行病学 分子 META分析 系统进化分析 贝叶斯定理
原文传递
年轻男男性行为者梅毒新发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9
作者 董振鑫 徐杰 +12 位作者 张洪波 斗智 米国栋 吴尊友 阮玉华 申莉梅 闵向东 蓝光华 李凡 李恬 宁镇 吴国辉 佘敏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6-191,共6页
目的 调查我国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YMSM)中梅毒新发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在YMSM人群中开展性病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18 ~ 25岁YMSM且梅毒抗体检测为阴性者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5至11月采用滚雪球... 目的 调查我国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YMSM)中梅毒新发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在YMSM人群中开展性病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18 ~ 25岁YMSM且梅毒抗体检测为阴性者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5至11月采用滚雪球的方法在北京、上海、昆明、贵阳、重庆、成都、乌鲁木齐和南宁8个城市招募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1 037名,建立研究队列并完成基线调查,分别于基线调查后的第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近6个月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同时,采集静脉血8ml,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采用x2检验比较基线与2次随访时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运用Cox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YMSM人群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1 037名YMSM研究对象中,在第6、12个月随访时,队列随访率分别为79.85% (828/1 037)和82.16% (852/1 037).在12个月的随访期间共新发梅毒感染39例,随访期间累计观察时间为1 106.67人年,梅毒新发感染率为3.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YMSM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以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者为参考组,RR(95% CI):2.19(1.21 ~3.98)]、性取向为双性[以同性性取向者为参考组,RR(95% CI):2.19(1.21 ~3.97)]、HIV相关知识得分<8分[以得分为8分者为参考组,RR(95%CI):2.39(1.35~4.21)]、近6个月有多个同性性伴且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以坚持使用安全套为参考组,RR(95%CI):3.10(1.39 ~6.91)].结论 我国YMSM梅毒新发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多性伴和高危性行为等危险因素广泛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 男性 性行为 危险因素 队列研究 梅毒
原文传递
HIV-1分子传播网络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伟 钟平 +1 位作者 吴波 李小杉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58-1261,共4页
社会流行病学调查对揭示1型艾滋病病毒(HIV-1)传播特征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调查成本高及可信性不足的缺点。随着系统进化分析方法学的进步以及快速增加的HIV-1序列,基于HIV-1基因信息的分子传播网络分析近年来快速发展并被广泛运用... 社会流行病学调查对揭示1型艾滋病病毒(HIV-1)传播特征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调查成本高及可信性不足的缺点。随着系统进化分析方法学的进步以及快速增加的HIV-1序列,基于HIV-1基因信息的分子传播网络分析近年来快速发展并被广泛运用。本文综述了该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运用现状、判定方法及参数选择,旨在为该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运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艾滋病病毒 分子传播网络 基因距离 系统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HIV/AIDS患者肺脏移植进展
11
作者 李小杉 高蓉 +3 位作者 钟平 何翔 胡春晓 陈静瑜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4-239,共6页
HIV/AIDS患者的实体器官移植在国外已快速发展,但我国实施器官移植手术较少。本文通过回顾当前HIV/AIDS患者的肺移植开展情况,从抗排斥反应、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状况等多个角度讨论我国开展HIV/AIDS患者肺移植手术... HIV/AIDS患者的实体器官移植在国外已快速发展,但我国实施器官移植手术较少。本文通过回顾当前HIV/AIDS患者的肺移植开展情况,从抗排斥反应、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状况等多个角度讨论我国开展HIV/AIDS患者肺移植手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肺移植 器官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