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可尔皮肤消毒液治疗掌跖疣、甲周疣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贺雪文 宁苏莉 +5 位作者 方芳 褚国弟 张国娣 田敏南 张怡明 蔡茂庆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12-413,共2页
目的观察伊可尔皮肤消毒液治疗掌跖疣、甲周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处先用温水浸泡15min以上,再削去疣体表面角质层。取消毒棉片蘸取足量伊可尔原液,敷于处理后的皮损表面,其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封包。1次/d,每次8h左右。连用5~7天为1疗... 目的观察伊可尔皮肤消毒液治疗掌跖疣、甲周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处先用温水浸泡15min以上,再削去疣体表面角质层。取消毒棉片蘸取足量伊可尔原液,敷于处理后的皮损表面,其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封包。1次/d,每次8h左右。连用5~7天为1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结果临床有效率在第4周达到72.50%,其中甲周疣的有效率达100%,掌疣80%,跖疣65.38%,患者对用伊可尔治疗的满意度达到90%。结论伊可尔皮肤消毒液治疗掌跖疣、甲周疣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可尔皮肤消毒液 掌跖疣 甲周疣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曲康唑间隙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 被引量:8
2
作者 许礼宾 蔡茂庆 +3 位作者 张裕坤 龚四妹 宁苏莉 张耀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8-99,共2页
观察伊曲康唑间隙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182例甲真菌病患者每天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次,每次200mg×7天,停药21天为1疗程。指甲真菌病用药2个疗程,趾甲真菌病及指趾甲真菌病用药3个疗程。结果55例指甲真菌病临床痊愈率90.9%... 观察伊曲康唑间隙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182例甲真菌病患者每天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次,每次200mg×7天,停药21天为1疗程。指甲真菌病用药2个疗程,趾甲真菌病及指趾甲真菌病用药3个疗程。结果55例指甲真菌病临床痊愈率90.9%,127例趾甲真菌病及指趾甲同患真菌病临床痊愈率80.3%,二者伴发皮肤真菌感染者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8%和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曲康唑 甲真菌病 间隙冲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敷脐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技术规范化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吴晓永 宋勋 +1 位作者 周敏 宁苏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7-508,共2页
目的:研究操作的中药敷脐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将中药(生药研末混匀4g/次)及盐酸多塞平片(研末后用,25mg/片/次)调和凡士林后以规范手法敷贴神阙穴,空白组仅用凡士林敷贴,1... 目的:研究操作的中药敷脐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将中药(生药研末混匀4g/次)及盐酸多塞平片(研末后用,25mg/片/次)调和凡士林后以规范手法敷贴神阙穴,空白组仅用凡士林敷贴,1次/d,观察治疗前、2周后及4周后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和54%,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症状积分由治疗前10.26±1.83降为治疗后3.58±2.24,症状积分改善程度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操作规范的中药敷脐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敷脐法 慢性荨麻疹 随机对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司巴沙星片临床血药浓度
4
作者 段更利 郑璐侠 +2 位作者 陈钧 王龙 宁苏莉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司巴沙星药物浓度的 RP- HPL C法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必要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HPL C法 ,色谱柱为 YWG RP- C1 8( 15 0 mm× 4.6 m m,10 μm) ;流动相为 5 0 m mol/L Na Ac- HAc缓冲液 ( p H5 .0 )∶乙腈...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司巴沙星药物浓度的 RP- HPL C法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必要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HPL C法 ,色谱柱为 YWG RP- C1 8( 15 0 mm× 4.6 m m,10 μm) ;流动相为 5 0 m mol/L Na Ac- HAc缓冲液 ( p H5 .0 )∶乙腈∶甲醇 =70∶ 2 0∶ 10 (含 0 .0 4%三乙胺 ,调 p H2 .40 ) ,检测波长 2 99nm。血样 (含内标对羟基苯乙酮 )用 7ml二氯甲烷一次提取 ,浓缩后取 2 0 μl进样作 HPL C分析。结果 :线性方程为 Y=2 .5 5 6 c- 0 .1398( r=0 .9991,n=8) ,最低检测浓度为 0 .1μg/m l,方法回收率为 10 0 .5 4% ,精密度 RSD<4%。 36名性病患者 po司巴沙星片 2 0 0 m g,12 h后血药浓度范围为 0 .38~ 1.80 μg/ml。结论 :本方法准确、简便、灵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巴沙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科诊治神经梅毒1例
5
作者 徐东 宁苏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69-69,共1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因神志不清1h来我院急诊内科就诊。2h后出现深度昏迷、呼吸困难,即送神经内科病房,按首诊“脑梗死”对症处理。根据家属回忆,患者两个月前出现烦躁不安,反应迟钝,缄默不语,行走不稳。1周前出现头部疼...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因神志不清1h来我院急诊内科就诊。2h后出现深度昏迷、呼吸困难,即送神经内科病房,按首诊“脑梗死”对症处理。根据家属回忆,患者两个月前出现烦躁不安,反应迟钝,缄默不语,行走不稳。1周前出现头部疼痛,双手发抖。患者近10年有多名婚外性伴和多次不洁冶游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硒治疗疥疮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褚国弟 张裕坤 +10 位作者 蔡茂庆 许礼宾 宁苏莉 张耀龙 黄懿 牟建秀 张珩波 龚四妹 朱小枫 倪鹤梁 邵红美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5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二硫化硒洗液治疗疥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 44例疥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采用2 .5 %和1 %二硫化硒洗液外用治疗疥疮,并用1 0 %硫磺软膏外用作对照。结果:治疗8天和1 5天临床有效率:2 . 5 %二硫化硒洗液组分别为63 . 4%和89 .... 目的:探讨二硫化硒洗液治疗疥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 44例疥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采用2 .5 %和1 %二硫化硒洗液外用治疗疥疮,并用1 0 %硫磺软膏外用作对照。结果:治疗8天和1 5天临床有效率:2 . 5 %二硫化硒洗液组分别为63 . 4%和89 .0 % ;1 %二硫化硒洗液组为68 8%和80 . 0 % ;1 0 %硫磺软膏组为69 .5 %和93. 9%。三组疗效作统计学分析,P均>0 . 0 5 ,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2 . 5 %和1 %二硫化硒洗液治疗疥疮均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硒 硫磺软膏 疥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5例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 被引量:8
7
作者 宁苏莉 徐东 +1 位作者 肖明 黄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2期181-181,共1页
关键词 荨麻疹 过敏原 检测方法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藤克银方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宁苏莉 徐东 +2 位作者 黄薏 肖明 钱丽洁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苠藤克银方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外周血CD_3^+,CD_4^+,CD_8^+T细胞变化情况。方法:30例患者予芪藤克银方治疗开始和治疗结束检测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8^+T细胞。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 目的:探讨苠藤克银方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外周血CD_3^+,CD_4^+,CD_8^+T细胞变化情况。方法:30例患者予芪藤克银方治疗开始和治疗结束检测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8^+T细胞。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CD_3^+,CD_4^+,CD_8^+T细胞以及CD_4^+/CD_8^+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芪藤克银方对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较肯定,同时亦能纠正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的失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藤克银方 银屑病 寻常型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宁苏莉 孙国英 徐东 《黑龙江医学》 2002年第9期690-691,共2页
52例带状疱疹患者 ,服用阿昔洛韦分散片 10 0 0mg/d ,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达 90 %,痊愈率达 75 %。因此 ,阿昔洛韦分散片可作为治疗带状疱疹的首选药物之一。
关键词 治疗 疗效 阿昔洛韦分散片 带状疱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帕沙星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66例 被引量:16
10
作者 宁苏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7-148,共2页
目的:评价司帕沙星对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中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66例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病人中支原体感染51例,衣原体感染15例(男性39例,女性27例;年龄32a±s9a)。用司帕沙星200mg,po,qn&... 目的:评价司帕沙星对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中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66例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病人中支原体感染51例,衣原体感染15例(男性39例,女性27例;年龄32a±s9a)。用司帕沙星200mg,po,qn×6d。结果:对支原体感染有效率为91%,痊愈率为69%。衣原体感染有效率为93%,痊愈率为73%。36例病人的血药浓度在0.39~1.8mg/L之间。结论:司帕沙星治疗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帕沙星 支原体感染 尿道炎 治疗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氖激光加穴位注射治疗斑秃
11
作者 宁苏莉 孙国英 +1 位作者 傅兰荪 马丽君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541-541,共1页
关键词 激光治疗 综合治疗 氦氖激光 穴位注射 斑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斯汀联合防风通圣颗粒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韬 宁苏莉 何春梅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联合防风通圣颗粒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老年瘙痒症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6例)口服咪唑斯汀联合防风通圣颗粒,对照A组(30例)口服咪唑斯汀,对照B组(30例)口服防风通圣颗粒,每组各32例。结果:治疗1...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联合防风通圣颗粒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老年瘙痒症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6例)口服咪唑斯汀联合防风通圣颗粒,对照A组(30例)口服咪唑斯汀,对照B组(30例)口服防风通圣颗粒,每组各32例。结果:治疗14 d时,治疗组与对照B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时,治疗组与对照A组、对照B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轻度腹泻1例;对照A组乏力、困倦2例;对照B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咪唑斯汀联合防风通圣颗粒治疗老年人瘙痒症疗效较为满意,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斯汀 防风通圣颗粒 瘙痒症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1例淋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阮骧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79-280,共2页
81例淋病疗效分析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皮肤科(200233)阮骧1990年7月~1993年3月男性淋病门诊患者81例,经追询病史,临床检查、细菌涂片检查均找到细胞内G-双球菌,以培养检出淋球菌为确诊。8例均为男性。年龄... 81例淋病疗效分析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皮肤科(200233)阮骧1990年7月~1993年3月男性淋病门诊患者81例,经追询病史,临床检查、细菌涂片检查均找到细胞内G-双球菌,以培养检出淋球菌为确诊。8例均为男性。年龄<20岁2例(3%);21岁~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你解决戴口罩引起的皮肤问题
14
作者 肖明 《中国老年》 2020年第9期43-43,共1页
近期,老百姓养成了外出佩戴口罩的生活习惯,这是非常必要的。不过,佩戴口罩除了闷热、呼吸不畅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烦恼接连出现,比如有患者由于佩戴口罩后面部红肿瘙痒来医院就诊。为此,皮肤科临床医生和读者分享护肤建议。
关键词 口罩 临床医生 佩戴 生活习惯 护肤 皮肤科
原文传递
激素依赖性皮炎豚鼠模型皮损处SOD、MDA水平检测
15
作者 钱丽洁 徐东 +1 位作者 王雄 袁定芬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3年第8期483-484,共2页
目的探讨激素依赖性皮炎豚鼠模型皮损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检测的意义。方法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前两组分别予0.05%卤米松乳膏、单纯基质乳膏外涂45 d,空白对照组不给药,45 d后检测3... 目的探讨激素依赖性皮炎豚鼠模型皮损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检测的意义。方法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前两组分别予0.05%卤米松乳膏、单纯基质乳膏外涂45 d,空白对照组不给药,45 d后检测3组皮损中的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与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豚鼠皮损处SOD水平明显降低,而MDA水平增高。结论激素依赖性皮炎豚鼠模型皮损处SOD、MDA水平检测可为激素依赖性皮炎存在氧化失衡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依赖性皮炎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药物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耳背静脉割刺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宁苏莉 钱丽洁 +2 位作者 徐东 黄薏 肖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3-433,共1页
扁平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引发的一种常见的疾病,多见于面部。在临床上多采用CO2激光、冷冻等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疗效,但局部易遗留色素沉着、瘢痕,且复发率高,故不易为患者接受。我们用耳背静脉割刺疗法治疗扁平疣取得较好的疗效,... 扁平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引发的一种常见的疾病,多见于面部。在临床上多采用CO2激光、冷冻等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疗效,但局部易遗留色素沉着、瘢痕,且复发率高,故不易为患者接受。我们用耳背静脉割刺疗法治疗扁平疣取得较好的疗效,并应用细胞因子抗体芯片的方法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观察 治疗方法 耳背静脉 扁平疣 人类乳头瘤病毒 CO2激光 色素沉着 抗体芯片
原文传递
中药薰蒸治疗瘙痒病102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宁苏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79-479,共1页
关键词 中药薰蒸 瘙痒病 皮肤科 副作用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