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郊区护理院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嘉君 田巧仙 孙晓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939-2941,共3页
目的研究上海郊区护理院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分为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老年人(MCI组)45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NC组)45例。应用神经心理评估量表MMSE、MoCA进行认知功能分... 目的研究上海郊区护理院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分为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老年人(MCI组)45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NC组)45例。应用神经心理评估量表MMSE、MoCA进行认知功能分析;并对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居住条件、生活方式及服用药物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总体认知功能和不同领域认知功能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去除了年龄的影响后,证实了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皮质醇以及受教育程度与MCI显著相关。OR值(95%CI)分别为6.47(1.38~30.38)0、.11(0.02~0.64)及0.08(0.02~0.29)。结论 MCl患者的记忆、计算与注意力、视空间技能、执行功能、语言功能均有受损,但受损并非均等程度,语言功能受损相对较轻。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皮质醇和高教育水平是MCI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天玲 孙晓江 +2 位作者 项静燕 沈洁 施弘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414-416,共3页
【目的】研究牛磺酸治疗对成年大鼠脑缺血后缺血侧神经干细胞巢蛋白(nestin)表达的影响,探讨牛磺酸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开颅热凝闭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与牛磺酸组,... 【目的】研究牛磺酸治疗对成年大鼠脑缺血后缺血侧神经干细胞巢蛋白(nestin)表达的影响,探讨牛磺酸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开颅热凝闭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与牛磺酸组,采用腹腔注射每天给予牛磺酸,采用巢蛋白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后3d,7d,14d与21d四个不同时相巢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脑缺血后不同时相缺血侧皮质、海马齿状回和纹状体均有巢蛋白表达阳性细胞,其中7d时各区的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均P<0.05);而牛磺酸组在不同时相的巢蛋白阳性细胞数量均较同时相模型组有明显的增加(P<0.05)。【结论】牛磺酸可促进缺血后相关脑区巢蛋白阳性细胞数量的增加,提示这种作用可能是牛磺酸治疗脑缺血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治疗应用 脑缺血/药物疗法 中间丝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程晓娟 耿直 +2 位作者 姚继国 项静燕 赵玉武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0-151,共2页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病变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多个部位,可同时引起躯体神经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在MS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常会被临床医生所忽视,导致延误诊断和...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病变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多个部位,可同时引起躯体神经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在MS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常会被临床医生所忽视,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本研究对55例MS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自主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QP4与中枢神经系统中水平衡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陈自柳 赵玉武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6期579-582,共4页
水通道蛋白4(AQP4)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水通道,其功能是调节水平衡,并与脑水肿的形成关系密切。研究表明AQP4基因敲除可显著减少细胞毒性脑水肿模型的液体积聚,相反,血管源性水肿源于一种不依赖AQP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机制,导致... 水通道蛋白4(AQP4)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水通道,其功能是调节水平衡,并与脑水肿的形成关系密切。研究表明AQP4基因敲除可显著减少细胞毒性脑水肿模型的液体积聚,相反,血管源性水肿源于一种不依赖AQP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机制,导致细胞外液体积聚,AQP4则有助于消除细胞外液体。同时AQP4通过调节水平衡和离子稳态在神经信号和感觉信号传导中也发挥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P4 脑水肿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血管单元和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玉梅 付剑亮 邵福源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0-33,共4页
神经血管单元将脑微血管系统与神经元紧密联系起来,呈现调节脑血流量及控制血脑屏障物质交换等多重功能,是维持脑微环境稳定的重要结构。证据表明,神经血管单元的病变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以神经血管单元作为靶向为阿... 神经血管单元将脑微血管系统与神经元紧密联系起来,呈现调节脑血流量及控制血脑屏障物质交换等多重功能,是维持脑微环境稳定的重要结构。证据表明,神经血管单元的病变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以神经血管单元作为靶向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研究显现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血管单元 神经变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氯芬联合都梁软胶囊治疗枕神经痛33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嘉君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22期93-94,共2页
目的观察巴氯芬联合都梁软胶囊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口服巴氯芬每次10 mg,每日3次,同时服用都梁软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32例同法给予巴氯芬。治疗7 d为1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分析。... 目的观察巴氯芬联合都梁软胶囊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口服巴氯芬每次10 mg,每日3次,同时服用都梁软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32例同法给予巴氯芬。治疗7 d为1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0%,对照组为78.1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巴氯芬联合都梁软胶囊治疗枕神经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氯芬 都梁软胶囊 枕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加压素对实验性神经细胞M受体位点数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孙晓江 蔡琰 +2 位作者 苏敏 张毅 照日格图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26-327,共2页
目的 观察精氨酸加压素(AVP)对实验性神经细胞M受体位点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BA_2)无血清培养建立神经细胞老比实验研究模型。以M受体放射性配基分析术研究AVP对实验性神经细胞的M受体位点数的影响。结果 两种不... 目的 观察精氨酸加压素(AVP)对实验性神经细胞M受体位点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BA_2)无血清培养建立神经细胞老比实验研究模型。以M受体放射性配基分析术研究AVP对实验性神经细胞的M受体位点数的影响。结果 两种不同浓度的AVP皆可使M受体位点数下降(P<0.01),以高浓度组更著。结论 结合以前研究结果,提示AVP使M受体位点数下降的作用可能是其延缓实验性神经细胞老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加压素 M受体 位点数 神经细胞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诊断早期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探讨
8
作者 王枫 钱雪梅 赵玉武 《河南中医》 2013年第B04期493-493,共1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查在糖尿病患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2年1月收治的2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分析并比较不同病程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浅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查在糖尿病患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2年1月收治的2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分析并比较不同病程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浅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尺神经f波、胫神经H反射等情况。结果:糖尿病患者病程越长,其正中神经MCV、SCV和尺神经MCV、SCV以及腓总神经MCV、腓浅神经SCV异常率越高。糖尿病患者胫神经H反射异常的发生率较尺神经f波异常发生率高,病程长的患者胫神经H反射异常发生率和神经肌电图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病程短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神经H反射是糖尿痛早期周围神经病变最敏感指标,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肌电图检查的异常率运渐增高。在临床诊断糖尿痛周围神经病变时应综合患者神经肌电图的异常情况,对痛情进行正确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神经肌电图 早期周围神经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感染的神经症象
9
作者 张进 姚景莉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414-414,共1页
带状疱疹感染的神经症象张进,姚景莉(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233;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200O40)关键词带状疱疹;感染;神经;阿昔洛韦作者从二所医院1990~1995年间收治的4例带状疱疹感染的神经... 带状疱疹感染的神经症象张进,姚景莉(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233;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200O40)关键词带状疱疹;感染;神经;阿昔洛韦作者从二所医院1990~1995年间收治的4例带状疱疹感染的神经症象病例,对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症象 药物疗法 阿昔洛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3A亚基的NMDAR对神经疾病双向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品品 耿直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7期3092-3095,共4页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家族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可调节神经元多种活动,如轴突、树突的结构发育和突触可塑性改变、神经元之间回路形成及学习记忆等。NMDAR是由不同亚基组成的同源异聚体,源于7个不同基因的编码剪接(NR1、NR2A-D和...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家族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可调节神经元多种活动,如轴突、树突的结构发育和突触可塑性改变、神经元之间回路形成及学习记忆等。NMDAR是由不同亚基组成的同源异聚体,源于7个不同基因的编码剪接(NR1、NR2A-D和NR3A-B),独异于其中的NR3A亚基对兴奋性毒性的负性调节在不同疾病中却发挥了双向作用。在学习记忆认知和精神分裂症中是促疾病恶化的,而在脑白质损伤、缺血缺氧性神经损伤等疾病中却发挥了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究其原因是NR3A的加入使得受体特性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NR3A亚基 负性调节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相关视网膜病变的多模式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倩 栾兴华 +7 位作者 冯超逸 孙平 曹煜雯 邬静莹 王诗格 孙兴怀 曹立 田国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1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分析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患者的眼部临床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对5例经皮肤活检及NOTCH2NLC基因检测GGC重复扩展突变确诊的成人型NIID患者进行详尽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照相、自发荧光、中心视野、光学相... 目的分析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患者的眼部临床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对5例经皮肤活检及NOTCH2NLC基因检测GGC重复扩展突变确诊的成人型NIID患者进行详尽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照相、自发荧光、中心视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视网膜电图(ERG)、多焦ERG(mfERG)以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等,收集特征性改变。结果5例均发现视网膜结构与功能改变,病变主要位于视盘旁及后极部,O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椭圆体带缺失及黄斑区节细胞层弥漫性变薄,ERG和mfERG表现为相应部位不同程度的反应降低,瞳孔缩小的患者可伴有睫状突肥大和浅前房。结论NIID患者具有视网膜变性特征,以外节感光细胞层和内节神经节细胞受累为主,瞳孔受累的患者可存在潜在闭角型青光眼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 NOTCH2NLC基因 视网膜变性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眼底自发荧光 瞳孔缩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气营血辨证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转归
12
作者 梁芳 王枫 +1 位作者 张晓洁 王兵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4期1008-1013,共6页
目的通过对老年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数据分析,探讨卫气营血临床症状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老年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10月—2023年5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年龄≥60岁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者749例,采用Ex... 目的通过对老年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数据分析,探讨卫气营血临床症状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老年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10月—2023年5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年龄≥60岁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者749例,采用Excel云问卷进行调查,包括患者基本资料、合并基础疾病、中医临床症状、运动强度、当年是否接种流感疫苗等,结合病历库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天数等汇总后建立数据库,分析患者卫气营血相关中医临床症状,人口基本特征,当年流感疫苗接种与否,合并基础疾病等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关系。结果男性和女性在吸烟饮酒情况、体育运动情况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中医临床症状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发现,有发热、鼻塞、咽干咽痛、咳嗽、肢体酸痛等症状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天数均高于无相应证候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基础疾病分析发现有慢性胃炎、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天数高于无相应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现有中医临床症状(发热、鼻塞、咽干咽痛、咳嗽、肢体酸痛)以及既往慢性基础疾病(慢性胃炎、骨性关节炎)的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天数较无相关中医临床症状及无相应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长,提示卫气营血状态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预后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为后续进一步指导临床老年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卫气营血 临床症状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进 吕善庆 +3 位作者 孙晓江 吴萍 翁青 项坤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7-139,共3页
采用PCR扩增方法鉴定137例急性脑血管病(脑出血71例,脑血栓形成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病人和186例正常对照的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以观察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与ACE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 采用PCR扩增方法鉴定137例急性脑血管病(脑出血71例,脑血栓形成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病人和186例正常对照的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以观察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与ACE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脑出血病人ACE插入/插入(ⅠⅠ)纯合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507VS0.36),而缺失/缺失(DD)纯合型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0.07VS0.172)(P=0.0354);脑血栓形成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ACE基因多态频率与对照组差别不大(P>0.05)。提示ACE基因ⅠⅠ纯合型可能为脑出血患者发病的易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基因 I I纯合型 急性 脑血管疾病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ACE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进 孙晓江 +3 位作者 吕善庆 施弘 徐瑾 项坤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7-178,共2页
目的 观察脑血栓形成患者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I) /缺失 (D)多态性 ,探讨 ACE基因与脑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方法检测 2 9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和 31 2例健康人 (ACE)基因多态性与年龄变化。... 目的 观察脑血栓形成患者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I) /缺失 (D)多态性 ,探讨 ACE基因与脑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方法检测 2 9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和 31 2例健康人 (ACE)基因多态性与年龄变化。结果 脑血栓形成组中在 51~ 92岁年龄组 (2 73例 ) ACE基因 DD纯合型频率为 0 .2 34,高于同龄正常对照组频率 0 .1 51。 DD:DI+II.X2 =4.49(P<0 .0 5) ,差别有显著性。结论  ACE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形成 ACE 基因多态性 DD纯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3
15
作者 王珏 程安龙 +2 位作者 吕善庆 张进 项静燕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0年第2期115-115,共1页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经临床和头颅CT或MRI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疾病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男45例,女37例。对照组男41例,女39例。年龄:治疗组:45岁~80岁,平均66.6岁。对照组年龄:48~76岁,平均64.2岁。所有...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经临床和头颅CT或MRI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疾病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男45例,女37例。对照组男41例,女39例。年龄:治疗组:45岁~80岁,平均66.6岁。对照组年龄:48~76岁,平均64.2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修订《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讨论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治疗 急性 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和OCSP分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艳红 许嗣漪 +1 位作者 杨玉梅 杨嘉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0-912,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急性脑梗死不同分型方法各亚型之间的关系,了解Hcy与脑梗死发病及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TOAST分型和OC-SP分型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定患者的血浆... 目的通过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急性脑梗死不同分型方法各亚型之间的关系,了解Hcy与脑梗死发病及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TOAST分型和OC-SP分型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定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各亚型Hcy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1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组,其中男114例(57.6%),女84例(42.4%),平均年龄73.67±11.91岁。TOAST分型中,LAA型及CE型患者NIHSS评分较SAO型及SUE型高,LAA亚型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SP分型中TACI型患者NIHSS评分较其他型显著增高,PACI及POCI次之,LACI型患者NIHSS评分最低,OCSP分型中各亚型Hcy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OAST分型中LAA型患者Hcy水平高于其他亚型;而OCSP分型中各亚型Hcy之间无明显差异,从而推断,Hcy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密切相关,而与脑梗死部位及严重程度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MRI诊断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世定 李明华 +3 位作者 王皖 朱珠华 何鸿渊 乔瑞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226-229,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单纯疱疹病毒性(HSV)脑炎的MR成像表现,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10例(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39.5岁)经脑脊液PCR证实的HSV脑炎患者,采用高磁场(1.0T)磁共振扫描仪,... 目的:回顾分析单纯疱疹病毒性(HSV)脑炎的MR成像表现,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10例(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39.5岁)经脑脊液PCR证实的HSV脑炎患者,采用高磁场(1.0T)磁共振扫描仪,以自旋回波序列行横断/冠状面T1加权、质子加权、T2加权成像和注造影剂后T1加权成像。结果:10例中,8例MR像存在异常信号(广泛、多发、双侧者6例,局灶改变2例)。T1加权像呈均质低信号5例,该5例在T2加权像呈均质高信号,提示病理上病灶区坏死,伴周围水肿;3例T1加权像呈片状低信号内伴脑回状高信号,T2加权像呈不均质信号,病理上代表出血;增强后T1加权像呈脑回状强化3例,1例呈结节状改变。结论:以颞叶、岛叶、额底分布为主(尤其为扣带回受累)的多发病灶、伴脑回状出血和强化是HSV脑炎的特征性MR成像表现。不典型表现须与脑瘤、脑梗塞和其它类型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脑炎 NMR 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梁芳 霍清萍 +1 位作者 陈旭 赵玉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1期138-142,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方联合西药干预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52例CSVD受试者,病例来源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研究时限为2015年3月~2017年12月。将所有患者分为补肾化瘀干预组、安慰剂对照组,每组12...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方联合西药干预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52例CSVD受试者,病例来源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研究时限为2015年3月~2017年12月。将所有患者分为补肾化瘀干预组、安慰剂对照组,每组126例。疗程24周,分别于干预0、12、24周检测:24h动态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上述各指标的变化水平,同时比较两组干预0、24周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MES)的评分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前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TC、TG、LDL-C、HDL-C、FBG、2hPBG、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TC、TG、LDL-C、FBG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HDL-C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补肾化瘀干预组干预后HbA1c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干预后2hPBG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E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补肾化瘀干预组MES评分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全分析集统计结果与符合方案集统计结果一致。结论补肾化瘀方联合西药基础治疗干预CSVD可降低血压、血脂、HbA1c,提高MES评分,有助于延缓或阻断CSVD患者从轻度认知障碍到严重认知障碍、最终发展为痴呆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补肾化瘀方 危险因素 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及前列腺素E在帕金森病伴发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中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磊 赵玉武 +4 位作者 唐春雷 汤定中 胡灿芳 刘振 罗国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及前列腺素E在帕金森病(PD)伴发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患者中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前瞻性收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收治的PD患者124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快速眼动睡眠障碍分为观察组(n=...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及前列腺素E在帕金森病(PD)伴发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患者中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前瞻性收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收治的PD患者124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快速眼动睡眠障碍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73),观察两组IL-1β、前列腺素E和其他临床特征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PD老年患者伴发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L-1β、前列腺素E显著增高(均P=0.000)。IL-1β、前列腺素E与RBD筛查量表评分均显著正相关(r=0.317,0.298,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IL-1β、前列腺素E增高是PD老年患者伴发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D伴发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IL-1β、前列腺素E增高,是PD老年患者伴发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前列腺素E 帕金森病 快速眼动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预后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姚继国 孙晓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582-1584,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a)与各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早期临床评估和预防。方法对所有确诊的SAHa患者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年龄,平时血压控制情况,H-H评分,动脉瘤是否多发及是...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a)与各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早期临床评估和预防。方法对所有确诊的SAHa患者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年龄,平时血压控制情况,H-H评分,动脉瘤是否多发及是否血管内介入治疗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动脉瘤的多发性与其临床预后有关。结论SAHa患者年龄越大其临床预后越不佳。同时,多发性动脉瘤患者较单发性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预后 危险因素 多发性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