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管性痴呆的可能心理社会危险因素
被引量:
41
1
作者
张新凯
张明园
+1 位作者
李春波
何燕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 探索血管性痴呆(VD)可能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方法在城市社区中分层整群抽样,10年间完成两次二阶段法调查的 55岁及以上人群共5055人。工具为“上海市老年研究访问卷”中有关内容。 1987年第一次调查非痴呆48...
目的 探索血管性痴呆(VD)可能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方法在城市社区中分层整群抽样,10年间完成两次二阶段法调查的 55岁及以上人群共5055人。工具为“上海市老年研究访问卷”中有关内容。 1987年第一次调查非痴呆4896名老人多方面的心理杜会因素资料,以及进行 MMSE和 ADL量表评定。10后复访,按 DSM-Ⅲ-R和Hachinski缺血指数作出痴呆和VD的临床诊断,计算VD年发病率,以Logistic回归法分析VD老人10年前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对10年后VD疾病发生产生可能的影响。结果10年后访到1206名老年人中有新发痴呆124名,其中VD36名。经统计分析相对危险度(RR),发现VD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主要有不参加集体活动、对生活不满意。有不良生活事件和抑郁等4项(RR>1);此外,ADL总分有较好预测VD的作用。结论心理社会危险因素在VD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心理社会因素
相对危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管性痴呆的可能心理社会危险因素
被引量:
41
1
作者
张新凯
张明园
李春波
何燕玲
机构
上海市
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市铁道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5,共4页
基金
上海市医学领先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编号:95-Ⅲ-011)
文摘
目的 探索血管性痴呆(VD)可能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方法在城市社区中分层整群抽样,10年间完成两次二阶段法调查的 55岁及以上人群共5055人。工具为“上海市老年研究访问卷”中有关内容。 1987年第一次调查非痴呆4896名老人多方面的心理杜会因素资料,以及进行 MMSE和 ADL量表评定。10后复访,按 DSM-Ⅲ-R和Hachinski缺血指数作出痴呆和VD的临床诊断,计算VD年发病率,以Logistic回归法分析VD老人10年前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对10年后VD疾病发生产生可能的影响。结果10年后访到1206名老年人中有新发痴呆124名,其中VD36名。经统计分析相对危险度(RR),发现VD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主要有不参加集体活动、对生活不满意。有不良生活事件和抑郁等4项(RR>1);此外,ADL总分有较好预测VD的作用。结论心理社会危险因素在VD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心理社会因素
相对危险度
Keywords
Vascular dementia Psychosocial factor Relative risk
分类号
R743.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管性痴呆的可能心理社会危险因素
张新凯
张明园
李春波
何燕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