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体外肺膜氧合成功救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报道 被引量:1
1
作者 姜俊 唐云 +2 位作者 张颖 赵艳超 刘迟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之一,通过介入手段早期快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部分急性STEMI患者易出现心源性休克,导致介入治疗无法实施。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通过呼吸和循环功能支持,使介入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之一,通过介入手段早期快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部分急性STEMI患者易出现心源性休克,导致介入治疗无法实施。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通过呼吸和循环功能支持,使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以提高。本文报告通过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ECMO成功救治1例STEMI患者的过程,并讨论如何提高急性STEMI尤其是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体外膜肺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决策模型干预在急诊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薛文洁 李雁 +1 位作者 李娟 陈佳栋 《癌症进展》 2024年第9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目的探讨共享决策模型干预在急诊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G)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法将92例急诊行LG治疗的胃癌患者按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取急诊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共享决策模型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目的探讨共享决策模型干预在急诊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G)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法将92例急诊行LG治疗的胃癌患者按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取急诊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共享决策模型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脉率(P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急救时间、参与决策满意度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PR、DBP、SBP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PR、DBP、S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检查时间、采血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及入院至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决策、协商交流、总满意度和信心及信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论共享决策模型干预对改善急诊LG患者的生理指标有一定意义,能缩短急救时间,同时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决策模型干预 急诊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唐韵 潘丽萍 章蓓蕾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本院急诊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感染产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本院急诊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84例,... 目的探讨本院急诊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感染产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本院急诊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84例,与同期未产ESBLs菌136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住院天数≥15天、疾患肿瘤、侵入性置管、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与医院感染产ESBLs菌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住院天数、侵入性置管、长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院急诊科产ESBLs菌耐药率高,应根据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产ESBLs菌的感染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急诊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4
作者 王琳 李雁 +1 位作者 李娟 殷慧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1期1212-1216,共5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164例乳腺癌患者,将术后出血的32例患者纳入出血组,依据出血组患者的年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按1∶2的比例筛选64例术后无出血的患者纳入无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164例乳腺癌患者,将术后出血的32例患者纳入出血组,依据出血组患者的年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按1∶2的比例筛选64例术后无出血的患者纳入无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基于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内部校正曲线评估该列线图模型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情况、术后呼吸系统感染情况、术后引流压力、术后D-二聚体(D-D)水平、术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呼吸系统感染、术后引流压力较高、术后CRP水平较高均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OR﹥1,P﹤0.01),术后D-D水平较高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出血的保护因素(OR﹤1,P﹤0.01)。列线图模型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度较好(C指数=0.972),提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出血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973]。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呼吸系统感染、术后引流压力较高、术后CRP水平较高均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术后D-D水平较高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出血的保护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出血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术后出血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纳与承诺疗法在脑胶质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王珍珍 李娟 李雁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0期1131-1136,共6页
目的 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在脑胶质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6例脑胶质瘤手术患者根据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外科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ACT。比较两... 目的 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在脑胶质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6例脑胶质瘤手术患者根据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外科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ACT。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质量[诺丁汉健康量表(NHP)]、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心理能力[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及满意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CL-90、NHP量表各维度评分及AAQ-Ⅱ量表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TGI量表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患者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敌对、焦虑、偏执、恐怖、精神病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NHP量表各维度评分及AAQ-Ⅱ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TGI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治疗后,两组患者VAS量表评分均低于本组手术前,研究组患者VA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量表评分低于本组手术后,研究组患者VA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T应用于脑胶质瘤术后患者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灵活性和创伤后成长水平,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接纳与承诺疗法 手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急性胆道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唐韵 祝禾辰 +1 位作者 刘珏 宋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病房老年患者急性胆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老年急性胆道感染和降低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急诊科病房2016年1月-2018年12月82例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病例和54例老年胆道疾病未感... 目的探讨急诊科病房老年患者急性胆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老年急性胆道感染和降低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急诊科病房2016年1月-2018年12月82例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病例和54例老年胆道疾病未感染病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将三年间急诊科出院所有患者数据导入Excel 2007,运用STATA 7.0统计软件对筛选出的136例老年胆道疾病患者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 2002)评分高、低白蛋白血症、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是急诊科病房老年患者急性胆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82例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组患者(死亡24例,生存58例)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白蛋白血症和NRS 2002评分升高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诊科病房伴有NRS 2002评分升高、低白蛋白血症以及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易发生急性胆道感染,治疗难度大。NRS 2002评分升高及低白蛋白血症是影响老年急性胆道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此作为临床干预指标预防老年急性胆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胆道感染 急诊科病房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对高龄脓毒性休克患者心率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潘丽萍 唐韵 +2 位作者 章蓓蕾 刘珏 宋宏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9期19-20,24,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对高龄脓毒性休克患者心率的影响,以指导医生安全用药。方法61例高龄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治疗原发疾病、抗感染、补充血容量、多巴胺[2-5μg/(min.kg)]静脉滴注及纠...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对高龄脓毒性休克患者心率的影响,以指导医生安全用药。方法61例高龄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治疗原发疾病、抗感染、补充血容量、多巴胺[2-5μg/(min.kg)]静脉滴注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常规抗休克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再加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1-2 mg,每2-6小时1次。观察2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4、12、24 h的心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1、4、12、24 h的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对高龄脓毒性休克患者心率无明显影响,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抗休克辅助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心率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缺血性脑梗塞及老年性痴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潘丽萍 唐韵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6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与冠心病、缺血性脑梗塞和老年性痴呆(AD)的关系以及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4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塞、45例冠心病、47例AD和47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cy以及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与冠心病、缺血性脑梗塞和老年性痴呆(AD)的关系以及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4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塞、45例冠心病、47例AD和47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cy以及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胆固醇蛋白(LDL)和高密度胆固醇蛋白(HDL),并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缺血性脑梗塞组、冠心病组和AD组Hcy、TC、TG和LDL均高于对照组(P<0.01)。三组患者Hcy与TC、TG、LDL的关系进行简单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三组Hcy与TC、LDL和TG显著相关,但与HDL无相关。结论Hcy与冠心病、缺血性脑梗塞和AD密切关联,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检测血浆Hcy水平对冠心病、缺血性脑梗塞和AD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 脑梗塞 老年性痴呆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流行状况和机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潘丽萍 《现代医学》 2008年第5期370-372,共3页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 流行病学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10
作者 潘丽萍 章蓓蕾 唐韵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24期2160-2161,共2页
老年患者是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infection,IFI)易感人群,了解医院老年患者真菌感染情况,对提高医务人员对真菌感染的认识,对降低IFI的发病率和诊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现就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科住院老年患者的真... 老年患者是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infection,IFI)易感人群,了解医院老年患者真菌感染情况,对提高医务人员对真菌感染的认识,对降低IFI的发病率和诊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现就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科住院老年患者的真菌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真菌 抗真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胶原及相关血清指标的观察
11
作者 潘丽萍 许祥贵 唐韵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4期576-577,共2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血清学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PⅣ)和相关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以及血浆醛固酮(ALD)的变化,探讨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缺血性心肌病患者30例和对照组30例...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血清学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PⅣ)和相关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以及血浆醛固酮(ALD)的变化,探讨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缺血性心肌病患者30例和对照组30例血PCⅢ、PⅣ、LN、HA和ALD的浓度,将ALD与PCⅢ、PⅣ、LN、HA作相关性分析。结果缺血性心肌病血PCⅢ、PⅣ、LN、HA以及ALD浓度明显升高,ALD与PCⅢ、PⅣ、LN、HA呈正相关。结论PCⅢ、PⅣ、LN、HA检测方法简便、快捷,可作为心肌纤维化生物检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胶原/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接种狂犬病疫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1
12
作者 殷慧 杨茹怡 +1 位作者 许萌 陈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99-103,107,共6页
目的探讨小儿接种狂犬病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干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17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局部反应3例次,过敏性皮疹5例次,过敏性紫癜1例次,血... 目的探讨小儿接种狂犬病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干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17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局部反应3例次,过敏性皮疹5例次,过敏性紫癜1例次,血管神经性水肿1例次,高热7例次,胃肠道反应2例次。结论小儿接种狂犬病疫苗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接种全程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尤其是接种后的细致观察,能极大减轻患儿不适感,提高接种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狂犬病疫苗 不良反应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洁 殷慧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5期882-884,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结局、并发症、干预后患者1年内的生存率及再入院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第一救治时间、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复发率、48 h病死率,再入院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促进预后,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优化急诊护理 临床结局 并发症 生存率 再入院率
原文传递
老年患者门诊高血压检测控制和家庭自测控制达标率及因素分析
14
作者 张蕾祺 李雁 +2 位作者 李娟 刘迟 曹立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4期390-394,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门诊高血压检测控制和家庭自测控制达标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门诊检测和家庭自测监测血压,比较不同方法的达标率和一致性,分析影响门诊和家庭血压检测达标的相关因素。结...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门诊高血压检测控制和家庭自测控制达标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门诊检测和家庭自测监测血压,比较不同方法的达标率和一致性,分析影响门诊和家庭血压检测达标的相关因素。结果门诊检测达标99例(61.88%),达标患者心率、吸烟和靶器官损伤率较高、锻炼和用药依从率较低。心率升高和吸烟是门诊检测控制的危险因素,锻炼和服药依从性是保护因素,心率、锻炼、吸烟和服药依从性的AUC分别为0.779、0.752、0.821和0.704。家庭自测达标68例(42.50%)。家庭自测和门诊检测达标率不具一致性。达标患者吸烟、饮酒、盐摄入量过多、高血压并发症和靶器官损伤比率较低,锻炼、睡眠质量良好,了解高血压知识,定期随访和门诊血压达标比率较高。吸烟、盐摄入量过多和高血压并发症是家庭自测达标的危险因素,门诊血压达标、了解高血压知识和定期随访是保护因素,了解高血压知识、定期随访、门诊血压达标、吸烟、盐摄入量过多和高血压并发症的AUC分别为0.719、0.704、0.807、0.725、0.694和0.757。结论督促患者日常锻炼,告诫戒烟,提高用药依从性,可提高门诊控制达标率。普及高血压知识、定期进行随访,减少盐摄入量,可有效提高家庭自测血压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社区门诊 高血压 检测控制 自评控制
原文传递
5年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变化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唐韵 潘丽萍 章蓓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探讨近5年医院急诊科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谱的动态变化,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留取2004-2008年入住医院急诊ICU和急诊病房的感染患者可疑感染部位的痰液、血液、尿液、局部引流物和分泌物标本,应用法国生物梅里... 目的探讨近5年医院急诊科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谱的动态变化,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留取2004-2008年入住医院急诊ICU和急诊病房的感染患者可疑感染部位的痰液、血液、尿液、局部引流物和分泌物标本,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系统鉴定菌种,采用K-B法测定20种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共收到标本2498份,检出阳性标本819份,总菌株培养检出阳性率为32.8%;分离出病原菌71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87株,革兰阳性球菌223株,真菌109株,分别占59.5%、27.2%和13.3%;检出菌株前5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真菌感染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药敏测定结果表明,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率逐渐增加,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率较低。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医院科室感染患者中分离的病原菌耐药率较高且呈多药耐药,临床医师应参考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耐药性与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唐韵 潘丽萍 章蓓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938-3941,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急诊科3年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ESBLs表型确证试验筛选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提取产ESBLs菌的质粒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 目的分析医院急诊科3年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ESBLs表型确证试验筛选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提取产ESBLs菌的质粒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ESBLs株质粒TEM、SHV、CTX-M1、CTX-M9和OXA5种基因,并对其扩增物进行DNA序列分析,测定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共检出143株大肠埃希菌与77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84株为产ESBLs菌,占38.2%;ESBLs研究菌株全部携带TEM型、77.4%携带CTX-M9型基因;同一菌株携带2、3、4个基因的菌株比例分别为44.8%、33.3%和7.1%;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为多药耐药菌,其中对青霉素类、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和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达80.0%~100.0%;碳青霉烯类对产ESBLs细菌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效果。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以TEM型和CTX-M9型为主,携带>2个耐药基因的产ESBLs菌株比例较高;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含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研究中发现美罗培南耐药菌株,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基因型
原文传递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章蓓蕾 潘丽萍 +2 位作者 唐韵 刘珏 宋宏 《临床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APACHEⅡ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测定97例ICU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和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以APACHEⅡ评分10分和20分为界分为3个组别。...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APACHEⅡ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测定97例ICU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和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以APACHEⅡ评分10分和20分为界分为3个组别。比较各组与NT-proBNP水平的关系。另外将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作血清NT-proBN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比较。结果 APACHEⅡ评分21~30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11~20分组(P<0.05),APACHEⅡ评分>30分组动脉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20分组(P<0.05)。NT-pro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死亡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血NT-proBNP检测方便、快捷与APACHEⅡ评分结合,可更客观反映老年心衰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PROBNP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奈替米星治疗高龄感染患者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韵 潘丽萍 《临床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6-7,共2页
目的观察奈替米星治疗高龄感染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急诊病房高龄感染患者40例,治疗前血清肌酐(Scr)均在正常范围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60 ml/min(按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以奈替米星冻干粉针4 mg/(kg.d)加入糖水或盐水静脉... 目的观察奈替米星治疗高龄感染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急诊病房高龄感染患者40例,治疗前血清肌酐(Scr)均在正常范围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60 ml/min(按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以奈替米星冻干粉针4 mg/(kg.d)加入糖水或盐水静脉滴注。感染一经确诊首先使用青霉素类、β-内酰胺类或大环内酯等抗菌药物治疗,3 d后如疗效不明显,则加用奈替米星联合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尿α1-微球蛋白(Uα1-MG),奈替米星应用至稳态后检测其血谷浓度和峰浓度。抗生素使用前取痰、尿或褥疮分泌物做细菌学培养。结果Scr、Ccr、MA和Uα1-MG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适宜人群,监测有效指标,准确评估老年人肾功能水平,联合应用抗生素奈替米星治疗高龄感染患者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替米星 高龄患者 肾功能
原文传递
苍砂白芥汤联合平消胶囊对子宫肌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性激素水平和子宫动脉血流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静毅 蔡丹磊 +2 位作者 刘颖 李娟 王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5期2957-2961,2978,共6页
目的:探讨苍砂白芥汤联合平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性激素水平和子宫动脉血流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及随机余数分组法分为... 目的:探讨苍砂白芥汤联合平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性激素水平和子宫动脉血流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及随机余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观察1组(30例,给予米非司酮片+平消胶囊治疗)和观察2组(30例,给予米非司酮片+平消胶囊+苍砂白芥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三组中医临床疗效、肌瘤体积、T淋巴细胞亚群、性激素水平、子宫动脉血流指数和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2组为96.67%,观察1组为86.67%,对照组为70.0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三组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雌二醇(E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低于观察1组,观察1组低于对照组,观察2组肌瘤体积、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低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三组CD3+、CD4+及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1组、观察2组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砂白芥汤联合平消胶囊可提高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性激素水平和子宫动脉血流指数,且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苍砂白芥汤 米非司酮片 平消胶囊 T淋巴细胞亚群 性激素 子宫动脉血流指数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静脉溶栓流程优化的效果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红妹 殷慧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8期1486-148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静脉溶栓流程优化的效果。方法:随机从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病历库中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8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静脉溶栓流程优化的效果。方法:随机从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病历库中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8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该院从事急性脑梗死急救工作时间≥2年的医生23名及护士28名作为医护对象。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所有患者均予以静脉溶栓常规流程,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所有患者均予以静脉溶栓优化流程。比较两组院内各环节耗时,并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医护人员对静脉溶栓优化流程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入院至脑血管就诊中位数时间、入院至CT检查中位数时间、入院至开始溶栓中位数时间分别为7 min、20 min、58 mi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926、-9.539、-8.797,均P<0.05)。静脉溶栓流程优化后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分别为95.66%和100.00%,均高于优化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2、6.720,均P<0.05)。结论:基于静脉溶栓常规流程的优化流程,可以缩短院内各环节耗时,提高医护人员对流程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院内时间延误 流程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