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劳动幸福构筑社会主义精神--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何云峰教授访谈 |
何云峰
周玉林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2
|
深化劳动幸福研究离不开辩证思维——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高惠珠教授访谈 |
高惠珠
周玉林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3
|
新时代如何在大学生中有效培育劳动精神 |
何云峰
齐旭旺
|
《教育文化论坛》
|
2024 |
6
|
|
4
|
劳动幸福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价值理路、基本原则与实施路径——以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例 |
王伟
陈东利
|
《职业技术》
|
2024 |
1
|
|
5
|
东吴大学法学院的罗马法教育 |
汪强
|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
2018 |
4
|
|
6
|
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上海经验初探 |
王中男
|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
2024 |
0 |
|
7
|
高校劳动教育如何实现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并举 |
何云峰
齐旭旺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25 |
0 |
|
8
|
战后国民政府遣返韩人政策的演变及在上海地区的实践 |
马军
单冠初
|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9
|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
石书臣
靖守侠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8 |
15
|
|
10
|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的借鉴与融合——以纽约和上海为例的相关法文化法社会学思考 |
孙育玮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11
|
法治文化:都市法治化的深层底蕴——关于上海都市法治文化的理论思考 |
孙育玮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12
|
京剧与晚清上海社会 |
徐剑雄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3
|
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格塑造:困境与出路 |
颜琪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14
|
大学生活的任务:学会思考,精神成人 |
柳延延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8
|
|
15
|
酒以藏礼:酒的天人属性与宗周礼乐文明 |
高瑞杰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6
|
大学独立精神的溯源、表征及其实现路径 |
何云峰
魏冰娥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17
|
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合会——(1918~1948)法制史的角度 |
吕利
曹云飞
|
《枣庄学院学报》
|
2007 |
3
|
|
18
|
清末上海穆斯林社团成立董事会事件初探 |
王建平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9
|
晚清上海女伶 |
徐剑雄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20
|
近代上海的京剧票友、票房(1911-1949) |
徐剑雄
|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