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线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23
- 1
-
-
作者
周小理
姜超
马忠才
刘宇陆
-
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务处
-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73,共3页
-
基金
上海市教委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以工为主的专转本新建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管理(B0620)
上海市高教学会重点课题“一线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GJZD03—08)部分研究成果
-
文摘
一线工程师是连接研发型人才和普通技术操作人员的桥梁,具有独特的知识能力结构和素质特征。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创新并实践了一线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需求构建教学体系,建设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平台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关键词
一线工程师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工程教育
-
分类号
TB1-4
[一般工业技术]
-
-
题名开发基于J2EE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吴斌
-
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教务处
-
出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28-231,共4页
-
文摘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衡量高校总体教学水平、地位、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校教学管理发展、教学模式改变、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推动力。结合实际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论述了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特点,探讨了J2EE的体系结构及基于J2EE的系统设计的实用性、安全性、扩展性和可靠性,并对已开发成功的系统的特点和功能作了简要的介绍。
-
关键词
教学管理
信息系统
J2EE
-
Keywords
tea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J2EE
-
分类号
TP311.5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题名基于公共服务与信息化的跨学科实验平台构建
被引量:5
- 3
-
-
作者
肖立中
周小理
王珍
-
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务处
-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3-237,共5页
-
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2YZ164)
上海地方本科院校"十二五"内涵建设项目
+2 种基金
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高教研究项目(G2011-11
G2014-YD2)
-
文摘
针对我校扩招后实验室资源不足,而已有资源利用率不高,二级学院专业较少,学院内的实验中心无法构建学生综合实践平台的问题,分析了兄弟学校的建设经验,结合我校新建本科院校的特殊性,提出了跨学科教学实验平台的建设思路。在实体平台的建设中,基于工程化实践教学的思路,构建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人才能力培养。在虚拟平台的建设中,突破了实验资源物理空间和原有管理框架的约束,构建了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全校各学院实验资源的统筹管理。
-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跨学科教学实验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
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
-
Keywords
newly-established institute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experiment platform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practice teach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周小理
姜超
-
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务处
-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9-31,共3页
-
基金
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立项项目"新建本科院校基于生源实际进行多样化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ZGJ28-13)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本文以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生源特点的新变化和新一轮技术产业革命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为背景,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为个案,从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机制、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改革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就新建本科院校如何紧贴社会需求,基于生源实际开展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改革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生源实际
多样化
人才培养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大学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蕴
被引量:4
- 5
-
-
作者
姜超
周小理
-
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务处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9-101,共3页
-
文摘
传统的大学教师发展大多体现出外部的工具化期待,造成教师主体在发展目标、发展形式和教师交往等层面的普遍缺失。大学教师主体性发展是对教师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发挥,意味着教师自我的完满改造和群体的共生。它既表现为一种发展能力和发展倾向,也表现为一种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促进大学教师主体性发展,需要在实践中更加重视教师个人维度,建设支撑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组织机构,并采用更加多样化的发展策略。
-
关键词
大学教师
主体性发展
理论内涵
实践意蕴
-
分类号
G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