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政教育视角下聋人大学生群体法律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
1
作者 夏中微 《新课程研究》 2024年第12期1-4,共4页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大学生思政主干课程之一,聋人大学生因生理特点在法律课程的学习上面临较大的困难。文章围绕聋生法律课程的教学策略,从授课语言选择、案例教学法、苏格拉底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关注社会热点案件、教学设计的思...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大学生思政主干课程之一,聋人大学生因生理特点在法律课程的学习上面临较大的困难。文章围绕聋生法律课程的教学策略,从授课语言选择、案例教学法、苏格拉底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关注社会热点案件、教学设计的思政教育视角等六方面总结了笔者的经验和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特殊教育 法律课程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公众参与模式差异化选择的逻辑——基于“合法性-有效性”框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金阁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88,95,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总体部署,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的背景下,实现制度化的公众参与是新时代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要求。环境治理领域中,地方政府能够在统一的制度体系下,发挥自主...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总体部署,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的背景下,实现制度化的公众参与是新时代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要求。环境治理领域中,地方政府能够在统一的制度体系下,发挥自主性作用进行差异化的公众参与模式选择。为了阐释其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文章以“合法性-有效性”为分析框架,通过S市A区两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的比较,分析了地方政府如何在合法性压力和有效性激励下选择差异化的公众参与模式。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会在合法性压力下按照制度要求设定公众参与流程,但在有效性的强激励下,地方政府则会更为积极地增设和优化公众参与的形式和流程,表现出制造公众同意的行为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环境治理 公众参与模式 “合法性-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