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去机器化”到“去人化”的思辨 评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万能机器人》
1
作者 吴可 《上海戏剧》 2025年第2期28-30,共3页
捷克剧作家卡雷尔·恰佩克(1890-1938)在百年前创作了《万能机器人》,该剧不仅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还预示了机器人对人类潜在的威胁。2024年12月15-21日,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2021级学生重新演绎了这部科幻经典,将其搬上了现代舞台。
关键词 去机器化 去人化 万能机器人 导演系 思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丢掉拐杖”、“离婚”到“互动”——电影和戏剧关系的再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仲年 孟岩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83-90,共8页
中国电影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证明,戏剧和电影之间既不是"拐杖"关系,也不是"离婚"关系,而是"互动"关系。建国以来戏剧和电影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互之间题材的借鉴和改编,二是创作手法和技巧... 中国电影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证明,戏剧和电影之间既不是"拐杖"关系,也不是"离婚"关系,而是"互动"关系。建国以来戏剧和电影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互之间题材的借鉴和改编,二是创作手法和技巧的相互渗透学习。当下,随着数码技术的出现,影视跟戏剧真的可以"结婚"了。这意味着,它们将产生出一种新的艺术形态。电影越是大制作,越是运用高科技,它就越依赖一个精彩的戏剧故事,哪怕是陈旧的故事。而戏剧越想赢得观众,除了故事好看,更要借助电影与投影的视听魅力。这就是电影和戏剧难解难分的情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与电影的关系 戏剧性 拐杖 离婚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音乐音响小品在戏剧导演教学中的特殊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佳蕾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音乐音响是导演的听觉手段,音乐音响小品是戏剧导演元素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综合音乐音响小品的教学内容、教学问题、教学方式、教学地位的特殊性,让其不仅在导演元素的教学,而且在整个导演专业的四年的教学中,地位不容小觑。
关键词 戏剧小品 音乐音响 戏剧导演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至美,艺无痕——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著名导演卢昂访谈 被引量:3
4
作者 卢昂 邓添天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9,20,共7页
一、治学态度:厚积薄发博学敏锐邓添天:卢昂教授您好。感谢您抽空接受访谈。今天,我们想就您的探学经历、导演志趣、导演方略以及导演风格定位依次展开,望不吝赐教。第一个问题。据我感知,对于戏剧,您从艺这30年,总有种“不畏浮云遮望... 一、治学态度:厚积薄发博学敏锐邓添天:卢昂教授您好。感谢您抽空接受访谈。今天,我们想就您的探学经历、导演志趣、导演方略以及导演风格定位依次展开,望不吝赐教。第一个问题。据我感知,对于戏剧,您从艺这30年,总有种“不畏浮云遮望眼,只想攀越更高层”的狠劲,每导一个戏,总能从整体反观局部,从大处思量细部,梨园戏、越剧、豫剧、滇剧、秦腔、沪剧、淮剧、黄梅戏……样样切换自如,熨帖稳妥。而且我听说,豫剧《红果,红了》是您导的第一部戏曲,刚一试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戏剧学院 导演 教授 厚积薄发 治学态度 风格定位 梨园戏 黄梅戏
原文传递
论陈彦的戏剧观
5
作者 胡读书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13,共10页
陈彦是中国当代“游走于戏剧与小说之间”的著名作家,在戏剧和小说创作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戏剧是他文学生命的发源地,是他一生坚守的“一口属于自己的生命深井”。他的戏剧成就尤其是对正剧艺术的发展和突破还有待深入研究。他... 陈彦是中国当代“游走于戏剧与小说之间”的著名作家,在戏剧和小说创作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戏剧是他文学生命的发源地,是他一生坚守的“一口属于自己的生命深井”。他的戏剧成就尤其是对正剧艺术的发展和突破还有待深入研究。他的戏剧创作是其戏剧观念的最好实践。他的戏剧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第一,戏剧是引领人类向上向善的灯塔;第二,文学是戏剧的灵魂;第三,继承戏曲传统、关注底层人物、培育民间市场是戏曲艺术的创新发展之路;第四,戏曲要努力对时代发出有价值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彦 戏剧观 戏曲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诃夫戏剧《三姐妹》“无望之望”主题分析
6
作者 李文言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3期43-45,共3页
《三姐妹》是契诃夫晚年的重要作品,反映了作家对人生意义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本文对《三姐妹》这一剧本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契诃夫通过表现三姐妹对莫斯科的向往、对改变现状的希望以及对过去选择的后悔等,表达“无望之望”的主题... 《三姐妹》是契诃夫晚年的重要作品,反映了作家对人生意义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本文对《三姐妹》这一剧本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契诃夫通过表现三姐妹对莫斯科的向往、对改变现状的希望以及对过去选择的后悔等,表达“无望之望”的主题。剧中人物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迷茫,对时间和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人类幸福和意义的探索,均体现了契诃夫对社会状况的批判和对人类存在的反思。文章还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分析了这一主题对现代青年人困境的映射,其可以激发观众对现实困境和个人追求的共鸣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诃夫 三姐妹 无望之望 导演阐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艺术大学艺术“鱼龙会”始末考论
7
作者 胡读书 《南大戏剧论丛》 2024年第2期107-118,共12页
1927年夏天,田汉从南京政治训练部回到上海,接办上海艺术大学并于同年12月举办艺术“鱼龙会”。田汉从“在朝”至“在野”的身份与心态的转变中,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实践,一方面认识到乌合之众不能成事,认识到吸纳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才的... 1927年夏天,田汉从南京政治训练部回到上海,接办上海艺术大学并于同年12月举办艺术“鱼龙会”。田汉从“在朝”至“在野”的身份与心态的转变中,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实践,一方面认识到乌合之众不能成事,认识到吸纳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才的紧迫性,另一方面,持续的现实经济问题逼迫他通过电影、剧场等各种形式来解决债务的燃眉之急。艺术“鱼龙会”作为一次戏剧演出实践虽未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却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鱼龙会”实为南国社小剧场运动的正式起点,并奠定了此后南国社公演的大体格局,其演出剧目与小剧场形式对后续南国社艺术道路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鱼龙会”演出中,新旧剧人合作、话剧戏曲同台,谱写了戏剧舞台上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可谓中国现代戏剧史上话剧与戏曲牵手的良好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上海艺术大学 艺术“鱼龙会” 南国社 小剧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演思维的创造性培养——谈元素训练在短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潘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89,共10页
元素训练是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本科影视编导专业主课"影视导演创作理论与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学生特点,笔者将元素拆分为六个主要部分:动作训练、对话训练、音响训练、音画反差训练、时空训练、物件与事件。元素... 元素训练是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本科影视编导专业主课"影视导演创作理论与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学生特点,笔者将元素拆分为六个主要部分:动作训练、对话训练、音响训练、音画反差训练、时空训练、物件与事件。元素训练前,笔者安排学生进行模仿训练,帮助他们完成从静态创作(图片蒙太奇)到动态创作(短片拍摄)的过渡。元素训练后,再安排综合训练——名著改编,为进入毕业创作做准备。如此分步骤有次序地逐步推进,让元素真正成为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支点,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逐步实现无意识——有意识——自由意识的思维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演思维 创造性培养 元素训练 短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适合戏剧表现的内容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建平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7,共3页
寻找最适合戏剧表现的内容,也许是戏剧创作伊始最重要的工作。 在现在的戏剧创作中,常常会遇到一种令人困惑的情况———生活中原本非常感人的人和事,一旦放到舞台上有时就是无法产生原有的效果,启用最好的编剧、导演、演员也无济于事。
关键词 戏剧表现 内容 戏剧创作 导演 演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曲充满灵肉搏击 彰显人性光辉的史诗悲剧——原创歌剧《赵氏孤儿》导演阐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昂 《戏剧丛刊》 2011年第5期14-15,共2页
——关于作品《赵氏孤儿》一经出世,即屡经搬演,有戏曲、话剧、电影、电视、歌剧等多种形式,究其原因,实唯经典,就如同莎士比亚的剧作,多少年来万千次的被世人搬演。所谓经典,就是科学地创造并制定了艺术密码,创作者只要正确地"破译"... ——关于作品《赵氏孤儿》一经出世,即屡经搬演,有戏曲、话剧、电影、电视、歌剧等多种形式,究其原因,实唯经典,就如同莎士比亚的剧作,多少年来万千次的被世人搬演。所谓经典,就是科学地创造并制定了艺术密码,创作者只要正确地"破译"这一密码,作品就一定能够通达人性的幽谷,撼人心肺,情动于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氏孤儿》 原创歌剧 人性 搏击 导演 悲剧 史诗 莎士比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德国戏剧舞台的启示
11
作者 卢昂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4,共4页
2008年5月,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申请到10个赴德国短期留学的名额,最终组成了由导演系、表演系、舞美系、戏文系及戏曲学院的德国留学团。以汉斯·克洛普(Hans-Georg Knopp)为首的德国歌德学院对我们此次赴德访问、学习,花费了巨... 2008年5月,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申请到10个赴德国短期留学的名额,最终组成了由导演系、表演系、舞美系、戏文系及戏曲学院的德国留学团。以汉斯·克洛普(Hans-Georg Knopp)为首的德国歌德学院对我们此次赴德访问、学习,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制定了详细而丰富的访问、观摩及交流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戏剧舞台 上海戏剧学院 当代 2008年 戏曲学院 留学 导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的困境与解脱
12
作者 李建平 《当代戏剧》 2008年第4期33-35,共3页
毋庸讳言,现今观众距离剧场似乎越来越远。我们戏剧工作者常常会有抱怨,我们吸引不了现代观众,我们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满足戏剧团体的生存要求,在高速发展的21世纪,戏剧似乎成为社会中一个可有可无的艺术品种。确实如此,在过去很... 毋庸讳言,现今观众距离剧场似乎越来越远。我们戏剧工作者常常会有抱怨,我们吸引不了现代观众,我们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满足戏剧团体的生存要求,在高速发展的21世纪,戏剧似乎成为社会中一个可有可无的艺术品种。确实如此,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除了书本、报纸和广播,戏剧几乎是大众唯一的传播和娱乐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工作者 戏剧团体 艺术品种 娱乐方式 观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沉浸——沉浸式戏剧在中国的成长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子涵 《艺苑》 2017年第1期26-28,共3页
近年来,中国的戏剧舞台发展十分迅速,诞生了一系列的新实验、新思想、新形式的戏剧,沉浸式戏剧就是其中之一。它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不断发展,日益壮大,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文章对中国的沉浸式戏剧进行了研究,较为仔细地梳理了沉浸式戏... 近年来,中国的戏剧舞台发展十分迅速,诞生了一系列的新实验、新思想、新形式的戏剧,沉浸式戏剧就是其中之一。它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不断发展,日益壮大,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文章对中国的沉浸式戏剧进行了研究,较为仔细地梳理了沉浸式戏剧的前世今生,重点分析了沉浸式戏剧与环境戏剧的关系;以环境戏剧的诞生到沉浸式戏剧的起步为主要论述,并通过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对于环境戏剧的探索进行类比,试图将沉浸式戏剧理解为环境戏剧的后现代延伸;同时,以《不眠之夜》以及《死水边的美人鱼》这两部沉浸式戏剧为主要范例,试图分析沉浸式戏剧的具体形式、内容以及东西方之间沉浸式戏剧的差异。最后,还对当下中国式沉浸剧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基本上肯定了沉浸式戏剧在中国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戏剧 环境戏剧 发展趋势 中外差异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拼贴现实,克隆梦幻——论罗伯特·泽梅基斯的导演艺术
14
作者 刘志新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6-129,共4页
罗伯特·泽梅基斯是美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高科技导演,他的电影作品的可取之处不仅在于艺术上的探索性,还在于他将艺术性与商业性的有机结合方面。在罗伯特·泽梅基斯的影片中,创造性的场面处理、高科技的制作技术、超现实的情... 罗伯特·泽梅基斯是美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高科技导演,他的电影作品的可取之处不仅在于艺术上的探索性,还在于他将艺术性与商业性的有机结合方面。在罗伯特·泽梅基斯的影片中,创造性的场面处理、高科技的制作技术、超现实的情节结构以及震撼人心的数字化视听效果,表现了当代具有创新精神的导演在电影艺术领域的艰苦跋涉与追求。他的电影作品既通俗易懂、又具有深刻的哲理,他不但能够将先进的电影制作的工艺与商业运作的诀窍结合在一起,也能够把优美的视听特技融入剧情之中,使数字特技合成效果与影片人物的情感效果融合得天衣无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泽梅基斯 导演艺术 电影场面 数字技术 影像合成 声画关系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直播运营研究——以上海爱播传媒自主节目运营经验为例
15
作者 杨凌 《新媒体研究》 2017年第4期49-51,共3页
移动直播的节目内容参差不齐,目前互联网直播平台的热门节目中已经开始出现来自于传统电视媒体人组建的专业团队。由于传统电视和移动直播的播出平台、内容形式、观演关系和市场体量有了很大的不同,移动直播的运营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移动直播的节目内容参差不齐,目前互联网直播平台的热门节目中已经开始出现来自于传统电视媒体人组建的专业团队。由于传统电视和移动直播的播出平台、内容形式、观演关系和市场体量有了很大的不同,移动直播的运营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计划未来,移动直播运营所面临的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直播 直播运营 内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红色音乐剧创作及其戏剧性探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辛轩昂 《艺术评鉴》 2023年第8期122-125,共4页
近年来,音乐剧这一戏剧形式在国内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音乐剧作品被搬上舞台,其受众群体广泛,掀起一股音乐剧风潮。与话剧相比,音乐剧的表达样式更加丰富,舞台感染力、表现力更强,演员所具备的素质要求也更加全面。娓娓道来的音乐性、... 近年来,音乐剧这一戏剧形式在国内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音乐剧作品被搬上舞台,其受众群体广泛,掀起一股音乐剧风潮。与话剧相比,音乐剧的表达样式更加丰富,舞台感染力、表现力更强,演员所具备的素质要求也更加全面。娓娓道来的音乐性、形神兼备的舞蹈性、引人入胜的戏剧性,这些都使得音乐剧焕发勃勃生机。戏剧因其具有教化作用,在政治教育、宣传方面具备独特影响力,红色音乐剧在此时应运而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必然需要深挖戏剧作品的内在戏剧性,红色音乐剧作为此类典范尤其如此,更要把握戏剧性表达,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坚定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音乐剧 红色基因 戏剧性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剧《路遥的世界》导演阐述
17
作者 万黎明 《戏剧之家》 2021年第21期12-14,共3页
话剧《路遥的世界》3幕16场。以路遥35岁时开始创作《平凡的世界》为开端,大胆地采用了多层次叙事、回忆反省、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蒙太奇等表现手法,将作者创作过程的各种生活片断串为一体,通过虚实结合的叙述方式,展示了路遥六年创... 话剧《路遥的世界》3幕16场。以路遥35岁时开始创作《平凡的世界》为开端,大胆地采用了多层次叙事、回忆反省、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蒙太奇等表现手法,将作者创作过程的各种生活片断串为一体,通过虚实结合的叙述方式,展示了路遥六年创作期间的"牛马般非人生活"~([1])的心路历程,为了这部旷世著作,这个刚步入中年的陕北汉子早已憔悴不堪,生命与精力几乎被耗尽,揭示了路遥是一位用生命写作的男人,也是一位历经苦难的作家。本剧表现了路遥决定从"热闹的广场式生活"~([2])中断然抽身,以"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1])的现实主义情怀,抱定吃苦牺牲精神,以惊人毅力为世人奉献了皇皇巨著《平凡的世界》的艰辛创作生活。在路遥离世27年后,人们依然怀念着他,依旧讨论着他笔下的故事,依旧被他的精神和他的作品激励着、鼓舞着,并投身于平凡生活和不平凡的奋斗之中。本文从路遥个性特质、导演的形象化叙事、其他舞台因素直至在综合类大学演出本剧的戏剧美育意义四个方面来进行导演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形象化叙事 舞台美术 音乐音效 人物造型 戏剧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戏剧批评的再发展
18
作者 张晓欧 高崇天 《南大戏剧论丛》 2022年第1期65-75,共11页
新媒体戏剧批评是利用网络平台的诸多传播载体对戏剧作品进行评价、鉴赏、分析、研讨的线上认知活动,其快捷、互动、基于普通观众视角的碎片思维,扩大了传统剧评的内涵与外延,具有评点式,碎片化;即时性,情绪化;互动性,数据化等特征。自... 新媒体戏剧批评是利用网络平台的诸多传播载体对戏剧作品进行评价、鉴赏、分析、研讨的线上认知活动,其快捷、互动、基于普通观众视角的碎片思维,扩大了传统剧评的内涵与外延,具有评点式,碎片化;即时性,情绪化;互动性,数据化等特征。自媒体用户对于戏剧的认识程度不甚相同,当人人都拥有发言权的评论生态取代了传统剧评重学理性、重审美价值取向的批评准则后,戏剧批评所承担的阐释、欣赏、评价功能日渐衰退。作为数字化场景下独创的戏剧批评样态,新媒体戏剧批评仍在不断演进,它对戏剧生产与欣赏、消费的影响不可低估,这一“文化交互界面”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值得引起戏剧从业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社交媒体 戏剧批评 戏剧生产 文化交互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行动分析法中通过事件组织舞台行动
19
作者 李文言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9期9-11,共3页
演剧艺术是“行动的艺术”,戏剧人物在舞台上通过导演的艺术指导能力以及原有的特殊变现力(音乐旋律、节奏等)来反衬、强化、渲染,实现舞台行动。戏剧人物是戏剧行动发生的重点,没有人物就没有行动,而演员是舞蹈演出的关键因素。一个称... 演剧艺术是“行动的艺术”,戏剧人物在舞台上通过导演的艺术指导能力以及原有的特殊变现力(音乐旋律、节奏等)来反衬、强化、渲染,实现舞台行动。戏剧人物是戏剧行动发生的重点,没有人物就没有行动,而演员是舞蹈演出的关键因素。一个称职的导演必须具备行动性形象的思维能力。运用行动分析法,了解事件在组织舞蹈行动中的内涵,从而扩大戏剧艺术的张力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分析法 舞台事件 冲突行动 戏剧艺术 导演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陌生化视角下人文类纪录片解说创新研究
20
作者 江天文 胡真豪 《采写编》 2024年第5期157-159,共3页
作为能够展示国家形象、展现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引发观众情感共鸣与思考的人文类纪录片,正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活力。在数字技术发展、受众审美心理转变的影响下,人文类纪录片解说也在不断创新,以达到在不同群体中最大的传播效果。本文... 作为能够展示国家形象、展现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引发观众情感共鸣与思考的人文类纪录片,正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活力。在数字技术发展、受众审美心理转变的影响下,人文类纪录片解说也在不断创新,以达到在不同群体中最大的传播效果。本文以陌生化理论为视角,对近几年来有解说创新的人文类纪录片分析发现,这些纪录片从解说主体、声音形象、解说用语三个陌生化角度出发,让当代人文类纪录片解说呈现出三个不同维度的创新策略,丰富了人文类纪录片的听觉元素构建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 人文类纪录片 解说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